復工復產要堅持防控生產兩手抓、兩手硬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至今,形勢已經在向著好的方向轉變。復工復產處在“進行時”,這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為疫情防控提供“槍支彈藥”的基礎。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十三五”規劃。既要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打好發展主動仗,就是兩手都要抓、都要硬,讓疫情風險穩穩地降下來,各行各業穩穩地轉起來。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復工復產必須以疫情防控為前提,必須是在堅決落實分類、分區、分級的管控要求下進行,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能加快的加快,能高效的高效。

近日多地出現單日“零新增”確診病例現象,“零新增”不是“零風險”。越是看到曙光,疫情防控越不可鬆懈,僥倖心態要不得,口罩更不能輕易摘除。新冠病毒複雜多變,疫情防控來不得半點馬虎,一旦疫情在防控失當中捲土重來,收復的失地可能再度失去。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只有把每個環節落實到位,用紮實的防疫工作打贏這場戰“疫”,我們才能為經濟發展鋪平大道。

疫情防控不鬆口,但也要讓城市加速地跑起來,把向好的局面“穩”下去,把拖下的進度“搶”回來,把排定的任務“緊”起來,多線作戰、同向發力。抓生產,就是要把發展失去的時間“奪”回來。比如,上海包車從銅陵接工人返滬恢復軌道交通建設,杭州、崑山等地包高鐵專列方便務工人員返城等等,共同努力把復工復產抓起來。

浙江復工復產,“減”稅費、“補”復工、“通”鏈條,一減一補一通,激活疫情防控期的發展之“脈”;江蘇落實“駐廠員”制度,監督企業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廣東按下復產鍵,製造業大市東莞重磅出臺“復工十條”,給予企業真金白銀的支持。從橫向來看,各地打出“組合拳”;從縱向來看,上下形成“生產鏈”。既不放鬆疫情防控,也搶抓生產發展,在危機中先知先覺、在疫情防控中提前謀劃,抓住一切機會去贏得時間,才能兩手都抓、兩手都硬。

戰疫情、抓發展,我們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咬緊牙關不鬆手、越是艱難越向前,我們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在陽光明媚的春天裡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李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