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人的一生中有一个特别尴尬的年龄段,它虽不再年轻,但又尚未步入中年;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自我,但也没有完全的“凝固”;虽迷惘,但朝哪一个方向前行,却早已定型。”

——————《囧妈》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从“囧系”的开端《泰囧》到“囧系”的完结篇《囧妈》,已然相隔8年之久,

纵观“囧系三部曲”其实不难看出,它们“味道”在悄无声息发生改变的同时,导演徐峥也在慢慢地“长大”。

从《泰囧》一段一段的戏剧冲突,产生一组组的笑梗,到《囧妈》揭露现实矛盾,慢慢开始走心。作品的“内核”也由曾经的“简单图一乐,转变为了在“欢声笑语中,引人深思”。

这就是所谓的电影“内核部分”,让观众在谈笑间,可以设身处地的走进主角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产生共鸣,或是来一次久违的情绪释放。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都说“喜剧的核心是悲剧”,换句话说,如果观者的同理心,能与作品当中的主人公共情,尤其是当我们在欢笑闹腾之后,那种欢笑、忧伤的情绪得以释放,亦或是因作品当中的一件事、一句话引发了深思,从而产生了共鸣,那么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

晃眼一看,《囧妈》仿佛是在向我们诉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亦或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你认为你长大了,但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是个孩子。”

实则当你在细品过后,你会发现原来这部作品,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三个不同的“故事”

1.夫妻关系;

2.长辈关系;

3.如何“成长”。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故事”一:「夫妻关系


<strong>1.

《囧妈》的“核心”其实就是对“成年人困境”的一次全面解析,它对“人生困境”这个话题的思考,已经上升到了问题本质的层面。

什么是成年人的“困境”?,无非就是对生活现状全面失控的一种状态,你仿佛是在某一个瞬间,发现了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

你已不再年轻、父母整日在耳边唠叨、孩子,车子,房子,压得你喘不过气,年轻时的梦想如今遥不可及,夫妻之间也从曾经的“甜蜜如初”,变为了如今的“平淡似水”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你没有成为自己想象中的你,别人也没有成为你想象中的别人。

作品的一开始,张璐(袁泉饰)就告诉了伊万(徐峥饰)他的问题所在:

“伊万总是将自己心中所幻想出的妻子,套在张璐的身上,他自以为自己洞悉一切,但终究没有明白,张璐喜欢的“台灯”,长什么“模样”。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strong>2.

张璐对伊万所说的那一番话,就是想让他明白,他想要的只是一个“幻想的妻子”,然后他就按照他幻想出的这个标准,来“改造”张璐,伊万却没有意识到,妻子张璐并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站在他面前的一个人。

这点意在提醒伊万,“太阳并不是只围绕着你一个人在转”,伊万迷失在了“自我为中心”当中,换来的却是旁人的疏远和逃避,这种疏远和逃避,又恰恰加深了伊万的“控制欲”。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伊万会套用张璐的这番话,对徐妈妈说道:为什么要把我改造成你心中“理想的儿子”。

控制与被控制,改造与被改造,越亲密的人,越容易如此。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strong>3.

张璐在本部作品当中的戏份虽然不多,但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徐”两夫妻客厅当中的一番对话,将婚姻当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得一览无余:

:无法沟通,彼此都做不到对方想要的样子;

:父母在两人的婚姻中,占据了“主要位置”;

:上一辈的夫妻问题,不知不觉“复制”在了自己婚姻当中。


问题暴露得多了,争吵也会随之而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算彼此之间还存有爱意,但真到了“决堤”的那一刻说什么也为时以晚,所以张璐最终选择了“逃避”。

其实婚姻当中有很多需要学习之处,当曾经爱情中的风花雪月,变为了现实中的柴米油盐时,如果两人没有合理的沟通、共同的经营,那两人就难以再继续走下去。

卢小花(徐峥妈妈)夫妻是,“张徐”两夫妻亦是,他们都因爱结合,却都在围城中失去了彼此。

所以每段婚姻中,都会有着不同的人设,不同的问题,他人婚姻的相处之法也只能作为参考,只有自己用心去“聆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故事”二:「长辈关系

<strong>1.

在开往俄罗斯的火车上,徐妈妈递给伊万一碗红烧肉,当伊万风卷残云狼吞虎咽地吃完一碗,就剩最后一块时,徐妈妈抢过饭盒,不再让他吃最后一块,

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你好,“吃多了会得脂肪肝”

伊万瞬间“惊呆了”,你让我吃一盒,都不怕脂肪肝,快吃完了却告诉我会得脂肪肝,难道就差这一块吗?”

其实这不仅仅是徐妈妈和伊万之间的矛盾,更是现实生活中众多子女与老一辈的矛盾所在。

老一辈们吃着隔夜的剩菜、剩饭,告诉你要多吃粗粮,少吃肉食;夜晚看电视舍不得开一盏灯,却告诉你少玩手机、电子产品,这样对眼睛不好......

他们似乎也深信,时间与幸福是有着必然关联的,什么时候该要处对象、什么必须结婚、什么时候就必须要生孩子,老一辈们在对待某些问题上,似乎有一种不谋而合的执着,这种执着就像是远古的“图腾”一般,

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伊万不理解徐妈妈为什么会对一盆小番茄那么在意,而徐妈妈同样也不理解为什么小两口这个年纪了,还不打算要孩子。

子女不理解长辈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操心自己的生活,父母同样不理解子女为何都这个年纪了,还不谈恋爱。

但谁曾想过,这种不理解背后,是因为什么?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strong>2.

也许是因为,大家从未坐下来好好的谈过,也没有真正的了解过彼此究竟想的是什么,只是一味的产生抗拒心理,加深彼此的距离感

长辈也许不知道小辈抽烟、玩游戏也许是为了放松平时工作的一种压力感,不知道晚辈们并不是不尊敬“传统”而是更相信实打实的科学,也不知道,她们并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她们也许只想嫁给“爱情”......

晚辈同样不知道,长辈们的那些“陈观旧念”之下,也许埋藏着他们对年龄、衰老的反抗,不知道他们那代人是如何结婚生子的,更不能体会他们当年的生存条件之艰苦......

所有的理解与不理解总会有个过程,就像“春节回家定律”一般,前期“互视珍宝”,中期“反目成仇”,后期“依依不舍”,只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理解之路”,时间较长罢了。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strong>3.

曾几何时,我一直认为青春期到了18岁就基本结束了,其实不然。

生理上的青春期到此截止,但精神上的青春期会存在很久,直至我们意识到,父母们不再年轻,他们开始需要我们的陪伴、需要我们的安慰,一直到我们结婚生子、为人父母,我们才会真正结束“青春期”,才会意识到他们曾经的难处。

曾经我们天真地以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好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时,当我们回首关于父母最“讨厌”最“唠叨”的形象时,我突然间明白了,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那般模样”!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故事”三:「如何“成长”」


作品的最后,徐妈妈对伊万讲出了埋藏心里多年的“故事”:

“你只看到你的父亲是一位父亲,却看不到他做为我的丈夫有多混蛋,伤我多深。

终于,伊万明白了母亲曾经经历了怎样的艰苦与委屈,才会被岁月打磨成了这般“神经”模样,最终母子二人冰释前嫌,彻底和解,彼此也会学了“成长”。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strong>1.

伊万的“成长”,来自于“身边人的离开”,他从未想过枕边人,甚至是亲人也会离他而去,他终究为他的控制欲不理解付出了代价,而他视而不见的东西,早晚也会有不再为他,无条件付出的那么一天。

徐妈妈的“成长”亦是如此,母子两人在“促膝长谈”后,她最终才明白原来儿媳妇有她自己的想法,她不该“操控”别人的选择,儿子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自己曾经的那些“为了你好”的控制欲,终将会反噬自己,因为有些东西,攥得越紧丢失得越快,老话说“距离产生美”不无道理。

我们究竟要“互相伤害”多少次,彼此之间才能学会真正的理解与尊重?这个我不清楚,我只晓得亲人也好,爱人也罢、如果将没有平等尊重基础的“爱”,给予对方,那这并不是爱,而是变相的压迫。

就像作品里,张璐说的那句话: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相爱就是全力付出,后来发现,就算付出,也难免互相伤害。”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都用错了方法,而《囧妈》这部作品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找寻正确的方法。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strong>2.

伊万与徐妈妈火车上的相处,由之前的困惑、窒息,慢慢转变为了理解,最后上升到了“尊重”。

当伊万不留余地的帮助徐妈妈,站上舞台唱起当年那首梦中的老歌时,伊万潸然泪下,徐妈妈圆了自己的梦想,伊万也明白了亲情与爱情的真谛,最终选择让张璐去找寻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至此,这趟旅行圆满结束。

作品的最后,回到家中的徐妈妈缓缓地摘下了自己的假发,她仔细地端详了一遍镜子中的自己,露出了微笑,她又变回了那个苍老的普通妈妈,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改变,但又的的确确的改变了一些什么,至少我们的父母好像并没有我们看上去的那么年轻了。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写在结尾

<strong>1.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突然间想起了《请回答1988》中,德善爸爸对德善说得一段话:

“爸爸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请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是啊!我们的父母何尝不是,他们也从未做过任何“上岗培训”,教育、陪伴、沟通...也未必是他们所擅长的,如今的我们早已具备了判断和沟通能力,也是时候去尝试与他们沟通,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们了。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strong>2.


本部作品给我最深切感受的就是,我看到了中年人的“困境”,那些难以开口的“困境”似乎都紧紧地揪着他们不肯“放手”,于是“纾解”成为了他们“戏剧化”地发展动力,亲情、爱情,在整部作品当中不断地冲突、计较、试探、和解……

也许我不懂电影的艺术,但就一位普通观者来说,我能感受到作品其中的“人生百味”,以及作品背后的那颗“心”——一颗中年人的心。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2020年的春节,应该是我体验过最无力和最冷清的春节,在这个压力重重、气氛肃穆的春节中,感谢字节跳动和徐峥给予全国人民提供了这样一份详细的“情感指南”,或许它无法让我们身边的各种问题,都迎刃而解,但至少能让我们明白其中些许的道理。

最后,向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致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囧妈》:八年了,囧系的味道变了,徐峥也“长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