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疫情的发生让我们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老百姓会埋怨一个小病,医生就让我们查这,查那的,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知道了重要性,查血、拍CT都是对自身有帮助,因为你不知道会有什么病毒侵入我们的体内。

这次疫情的爆发更体现了医生的重要性,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奋战,保护着老百姓的健康,为国家减少损失。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钟南山

我们都知道钟南山院士,在84岁的年龄任命奔赴武汉,指挥战斗。钟老有着丰富的医学经验,世家都是学医的,有着较高的荣誉,对国家的医学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中山医科大学的一级教授,著名儿科专家。

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曾担任现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

钟南山的舅舅廖永廉:上海传染病院、鼓浪屿医院内科医师、厦门市第二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兼主任、龙岩地区第二医院副院长。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廖永廉夫妇

钟南山舅妈陈锦彩:曾任厦门基督教女青年会青年部干事、鼓浪屿区侨联副秘书长。

钟南山的儿子钟惟德:广州十大杰出(十佳)青年,擅长泌尿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贡献尤为突出。

钟南山女儿钟帷月:荣获短池游泳世界冠军。

这几位都是钟南山院士最亲的人,一个个都是厉害人物,其实还有两位伟人也有沾亲关系。

著名作家:林语堂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钟南山的妈妈是廖月琴,廖月琴的爷爷是廖天赐,廖月琴的太爷爷是廖宗文,廖宗文的二儿子是廖悦发,廖悦发的二女儿是廖翠凤,廖翠凤的老公就是林语堂。

所以,按辈分来算,林语堂就是钟南山的姑外公。

是不是有点晕?看这张图就明白了。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中国医学圣母:林巧稚

林巧稚大家可能少有耳闻,她是钟南山院士的姑婆。

廖永廉的堂妹是雪琴,雪琴的丈夫是林巧稚的侄儿林嘉泽,这样一来,钟南山就喊林巧稚一声姑婆。

林巧稚的尊称比较多“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林巧稚是医学界的传奇人物,受过毛主席、周总理的接待,我们一起了解下她的人生。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林巧稚

因母立志

林巧稚依稀记得小时候老师问过她的梦想:“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林巧稚不假思索的说:“当医生。”

老师好奇的问:“为什么呢?”

这一问,巧稚潸然泪下。

在那个年代,对于孩子的梦想,大多数是想成为革命伟人或者达官贵人。而林巧稚想当一名医生,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巧稚5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

那一晚,母亲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眼光凝聚在小女儿身上,嘴巴微张无声。

大儿子林振明比妹妹大十来岁,他对母亲说:“妈妈,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阿妹的。”

之后母亲留下一丝微笑慢慢的闭上了双眼。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幼小的巧稚知道妈妈生病了,但是不知道妈妈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

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巧稚不仅一次问过妈妈去哪呢?父亲和哥嫂只能说,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每每想起妈妈就会哭泣,让人欣慰的是,巧稚非常懂事,在学校里任何功课都很努力,时常拿第一名。就是一听到别的同学说“辫子是我妈妈给我扎的”,“书包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这样的话,她总是哭着跑开。

“为什么别人都有妈妈,而我没有,为什么妈妈离开我了呢?”

每当巧稚哭的时候就会问自己。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巧稚慢慢长大了后,才明白,原来妈妈得了一种病,子宫长了瘤去世的。

为什么得个病就有这么严重,能把一个人带走?巧稚做梦,梦见过自己当了医生,给妈妈治病,妈妈竟然好了,抱着她幸福的笑。

每年的清明节,一家人去给妈妈扫墓时,会路过一家医院,看到这些穿白衣的叔叔阿姨们,巧稚心里就萌出了种子,她对墓碑上的妈妈说:“妈妈,我一定要学医。”

巧稚抬头看着天空,似乎白云向她微笑,那是妈妈的笑脸。

鼓浪屿出生的女孩

妈妈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女孩,经人介绍嫁给了林良英,林良英的父亲是名华侨,小时候跟着父亲学会了英语,长大后自己创业,做文字和翻译。林良英带着妻子搬到了鼓浪屿方便工作,那是外国人侵占的地方。(现在是国家5A风景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

林良英靠着多年的积蓄,自己盖了一所房子,一家人就居住在这里,后来人们叫它“八卦楼”。(现改名叫风琴博物馆,也是鼓浪屿的旅游景点)。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一声婴儿啼哭声传来,妈妈从疼痛中睁开双眼,是个女孩。

“多不好意思啊,大女儿都嫁人了,还有了她,多余的哟”

林良英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说:“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我们应该爱惜这个小生命”,说完笑着抚摸她的小脸蛋。

丈夫说:前几年你得了大病,差点被人抬进了棺材,幸好阻拦了他们说,心口还有热气了,之后你慢慢的醒了过来,如若不然,哪还能生个女儿。

妻子说:去年洋人出海让你跟着翻译,恰巧你又生病没去成,不然也不会有了她,你说巧不巧呢?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妻子这么一说,林良英思来想去,大女儿叫款稚,二女儿叫预稚,这个女儿来的这么巧,不如就叫“巧稚”吧。

林巧稚是鼓浪屿长大的女孩,对鼓浪屿有着浓烈的情感,更多的是对故乡亲人的一种思念。

绝不依赖男子

巧稚十几岁时就读于厦门市女子师范学校(当时叫“高等女学”)

当时是由周春卿募集华侨建成的,学校文化课很丰富,数学、历史、地理都有,连英语也是专门的外籍老师在教。

对知识的渴望让巧稚兴奋不已,如同走入一片水果林,这里有她想要的果实。尤其是遇到一位恩师,梅瑞·嘉凌,她是一名英国人。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巧稚在课堂上认真读书,举手发言,对英语尤为感兴趣,每个字母都会认真发音,出色的表现吸引了这位老师的注意,老师把她叫去办公室,赠送了她几本书,有莎士比亚的戏剧,有狄更斯的小说、拜伦的诗,这些都是大师级别的书。

老师把这些书送给巧稚,就是为了让她更好的升华,通过阅读原文,加上老师的指导,她的英语水平提升的很快。不仅如此,受到西方的文化,巧稚的思想也开明了很多。

在一次手工课上,巧稚专心的织着一件发网,老师在后面看到后,说:“真是一双巧手,很适合当医生”。听到老师的话,巧稚激动不已,这正是她的梦想,如今老师也夸奖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有一年暑假,大哥的同学来家里玩,他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她第一次听说协和医院。在和哥哥的聊天中,她知道里面设备齐全,还被评为亚洲一流医学院,从那天后,巧稚就被这个医院所吸引,立志要报考协和。

协和也不是谁都能上的,一年得四五百银元,那两年父亲生意失败,家境窘迫,也无能为力。巧稚知道父亲的苦处,只能默默的咽下不甘的泪水。

继母在旁边说:“都快20岁的人了,不能耽误了终身大事。”

憋屈的巧稚,听到这句话,心里炸了起来,对继母说:“终身大事就是上学,求学问,干事业。”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刘少奇和林巧稚

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巧稚早已经不是腐朽的封建传统思想,到了十几岁就要嫁人。因为老师也没有再嫁,虽然丈夫牺牲了,但她只有25岁,一心投奔在教育的事业上。

不仅继母着急,二哥也催了一句:“女孩子家,早晚都得嫁人的。”

巧稚哭泣着跑回房间,并说:“我一辈子不嫁人”。那天中午,一家人喊她吃饭,都没有开门。

因为父亲留过洋,大哥也是生意人,虽然嘴上没说,但也没有干涉,既然巧稚这么想学医,医生又是救世济人的职业,何不满足她呢?

最后,家人东筹西借的,最终给巧稚筹到了学费。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周总理和林巧稚

巧稚对着大哥说:“无论怎样,我绝对不会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小家庭上,决不依赖男子。”

她向家人们告别,同另一同学余琼英,踏上由厦门驶往上海的轮船。

梦想成真

林巧稚在上海的考场里,一直提醒自己冷静,当她认真的做时,余琼英突然晕倒了,口吐白沫,林巧稚一秒没耽误,赶紧跑过去,解开了脖子上的衣服纽扣,和另一名女士把她抱到了一个阴凉地方,又用毛巾敷在她的额头,给余琼英在上海的姐姐打电话,整个过程下来才十几分钟,接着她继续用心考试。

虽然耽误了十几分钟,虽然还有几道题没有做完,但她的成绩仍然优异,已经达到了分数线。加上她临危不乱,沉稳敏捷,完全符合医生的素质。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毛主席和林巧稚

林巧稚最终实现了她的梦想,成为了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她兢兢业业,不断学习,出国深造,主攻妇产科,她成了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因为太平洋战争,北协被日本人占领,她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恢复后继续在协和医院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1978年12月,林巧稚患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家休养,她用了四年时间写出了50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学》。直到1983年,伴随着各种疾病,83岁的林巧稚逝世。在去世的前一天,她还接生了6个婴儿。

从考入该校开始,62年的医学工作,林巧稚获得了多项荣誉。写过多本医学著作,为中国医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毛主席和林巧稚

1929年毕业就获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直到2019年还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几十年的坚守岗位,林巧稚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上,她真的没有结婚,这种集体主义的思想就像鼓浪屿的大海一样宽广。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她却非常爱孩子,她接生了5万多个婴儿,把自己一生的积蓄3万元捐给了托儿所。

林巧稚:钟南山的姑婆,被誉为“万婴之母”,捐出一生积蓄3万元

晚年林巧稚

她能有如此成就,一定是妈妈在天上鼓励她,她没有辜负年幼时的梦想,虽然没有亲手救治自己的妈妈,可她一生中救治了无数的别人的妈妈。

在这个追捧明星的时代,人们的信仰也随着改变,没有人愿意做雷锋,少有人立志做科学家。不管时代如何发展,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发展离不开科学,生命离不开医学,粮食离不开农民,生产离不开工人。

尤其是灾难面前,更加离不开这个职业: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