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清史小说大手笔


闲评清史小说大手笔

高阳 清史小说大家首推台湾的高阳。他著述之多,视野之广,学识之丰,都旱有其匹。他是少见的能够兼顾清代早期与晚期的小说家,《胡雪岩》、《慈禧全传》等早已广为流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建立在“红学”研究基础上的系列作品:《红楼梦断》、《曹雪芹别传》、《三春争及初春景》和《大野龙蛇》。

他以曹家的衰败、力图振兴、梦想破灭为线索,勾画出整个“康乾盛世”的图景,上至帝王后妃、名公巨卿,下至江湖帮会、贩夫走卒,历历在目。一个个历史谜团,被他举重若轻地做出了解释。


闲评清史小说大手笔


唐浩明 唐浩明与一般热衷“盛世”的作家不同,他的《曾国藩》、《杨度》、《张之洞》,视点全在晚清。唐浩明曾经说过,他关注晚清,是因为这个时代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系最为密切,是中国许多现实问题的源头。因此,他的作品流露出知识分子式的经国济世的抱负,对历史人物的塑造,服从于对历史的认识和对现代化进程的思索。至于语言的文学性,恐怕是内地历史小说家普遍未能克服的一个难题。


闲评清史小说大手笔


二月河 二月河关注“盛世”,“康雍乾”写遍,电视剧《雍正王朝》播出后,他的声名更为显赫。与其说高卧南阳的二月河关注历史,不如说他更重视权谋。《雍正皇帝》中的邬思道耐人寻味,这位老谋深算、处处有道的幕府先生似乎寄托着作者的某种理想。至于雍正与乔引娣乱伦的情节,是历史的想象与男性的欲望合二为一。在诸多历史小说家中,二月河的“雄性”特征最为明显。

闲评清史小说大手笔


凌力、林佩芬 凌力的《少年天子》是比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当年在报纸上连载曾经引起过广泛的关注。《少年天子》以顺治皇帝为主角,写他治国的雄心和才干,不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依然是他和董鄂妃的爱情。台湾作家中写清史的除了高阳,林佩芬也自成一家。她是满族人,对祖先的业绩念念在心,她用18年时间写成《努尔哈赤》,刻画英雄的同时也勾勒了明清之际的大变乱时代。女作家观察历史的角度,总是与男性有所区别,而且普遍在文字上要睛致一些。

闲评清史小说大手笔


(所思/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