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行業運營情況及景氣指數如何?聚焦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棉紡行業運營情況及景氣指數如何?聚焦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景氣指數為45.03,與12月相比下降2.24。1月上旬,受中美貿易爭端實質利好消息影響,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受春節臨近影響,大部分企業生產節奏開始放緩,經營重點多放在銷售以及回收賬款上,生產採購暫告一段落;中下旬,隨著下游進入收尾階段,市場交投氛圍清淡,大部分中小企業選擇提前放假。整體看,由於新冠疫情爆發期與春節基本重疊,疫情對1月份棉紡織行業的直接影響不大,但對2月以及全年經營信心的有所打擊,特別是被列入全球安全突發事件後,有企業認為,一段時間內,將會影響到我國終端紡織品的出口。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打亂了企業春節後經營計劃,多數企業考慮到疫情對人員、物流等方面的影響,選擇延期復工。為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2月10日,工信部印發《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將採取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等六個方面20條措施,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強化措施,實現有序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棉紡行業運營情況及景氣指數如何?聚焦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原料採購價格指數

1月原料採購價格指數50.03,與12月相比上升3.54。本月,國內外棉花期現價格總體呈現波動上行態勢。1月上旬,美國與伊朗關係緊張,避險情緒持續升溫引發全球匯率波動,受此影響,棉花期現價格走高。月中,中美雙方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此消息帶動市場樂觀情緒,棉花價格維持之前水平。隨後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棉價開始走弱。具體數據,CotlookA指數平均值79.07美分/磅,環比上漲3.24美分/磅;國內3128B級棉花現貨均價為13634元/噸,環比上漲658元/噸。儲備棉方面,由於年初棉花期現貨價格走強,輪入競買最高限價低於棉商心理預期,交投積極性不高。

本月,化纖價格小幅上漲,紡企按需補庫。分品種來看,粘膠短纖總體保持小幅回調態勢,滌綸短纖受原料價格影響,價格先漲後跌。具體數據,主流粘膠纖維均價為9488元/噸,環比下降304元/噸;1.4D直紡滌短均價為7041元/噸,環比上漲113元/噸。

棉紡行業運營情況及景氣指數如何?聚焦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原料庫存指數

1月原料庫存指數49.41,與12月相比上升1.77。2019年12月以來,受原料價格持續上漲以及中美貿易爭端取得實質性進展等利好消息的刺激,行業預期好轉,紡企備貨意願增強,期望在年後迎來“開門紅”。但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市場氛圍冷清,紡企生產節奏減慢,原料庫存增加。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月原料庫存環比增加5.06%,其中原棉庫存環比增加3.63%,化纖短纖庫存環比增加12.16%。由於今年春節時間較早,考慮到疫情影響、工人返鄉、下游休假等因素,中小企業基本在1月20日左右開始放假。春節後,全國多地區延長春節假期,紡企延遲復工,原料補庫時間將延後。

棉紡行業運營情況及景氣指數如何?聚焦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生產指數

1月生產指數43.32,與12月相比降低4.51。1月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月中開始,受外地工人陸續返鄉、物流逐漸停運以及下游市場走淡等因素影響,部門企業陸續開始放假,開機率降低。據瞭解,部分大型企業以國家法定放假時間為準,多數中小企業在臘月二十六左右開始放假。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月紗產量環比下降21.12%,布產量環比下降15.26%。2月,由於各地對企業復工復產條件要求嚴格,大型企業綜合實力以及整合資源的能力更強,復工相對來說要早一些;中小型企業預計下旬將陸續復工,生產逐步恢復。

棉紡行業運營情況及景氣指數如何?聚焦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產品銷售指數

1月產品銷售指數39.44,與12月相比下降7.45。本月市場整體交投表現一般,下游多選擇詢價觀望。下旬,在傳統淡季和疫情的影響下,產品銷售壓力加劇。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月紗、布銷售量分別環比下降34.35%和28.14%。據瞭解,以差別化產品為主的企業受到的衝擊比生產“大路貨”要小,主要原因在於差別化產品可替代性低,都是按訂單生產,銷售壓力較低。具體市場價格數據,32支純棉普梳紗平均價格為20434元/噸,環比上漲186元/噸,純棉坯布(32*32 130*70 2/1 47"斜紋)平均價格為4.80元/米,與上月持平。近日,在確保疫情有效穩控的前提下,陸續有下游市場開市營業,但市場回暖仍需一定時間。

棉紡行業運營情況及景氣指數如何?聚焦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產品庫存指數

1月產品庫存指數49.45,與12月相比上升3.94。1月中上旬,下游採購以隨買隨用為主,部分企業小幅補貨以保證年後正常生產;中下旬,下游基本放假,採購基本告一段落,紡企放假比下游一週左右,產品庫存壓力增加,其中純化纖產品庫存明顯高於純棉及棉混紡產品。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月紗庫存環比增加8.12%,布庫存環比增加1.88%,其中純棉紗庫存環比增加2.59%,純棉布庫存環比增加2.76%。2月,受疫情影響,各地均推遲開工時間,部分企業表示將視市場情況擇期復工。

棉紡行業運營情況及景氣指數如何?聚焦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企業經營指數

12月企業經營指數39.82,與11月相比下降8.83。12月底至1月上旬,中美利好消息提振了市場信心,下游備貨情緒升溫,詢價開始增多,成交有所好轉,隨後下游市場開始停產放假,受疫情影響,放假時間較往年有所延長。2月,紡企生產經營壓力仍將持續,復工將面臨物流不暢、外地員工返崗率較低、防疫物資短缺等困難,復工成本高企,部分中小企業望而卻步。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運行的影響,國家多項扶持政策正在陸續落地,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棉紡行業運營情況及景氣指數如何?聚焦2020年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產品發展趨勢

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棉紡織企業在生存銷售既有產品的同時,應努力發掘新的市場需求點,推進相應的研發生產。在產品的外觀、功能性和舒適性方面積極創新,加大研發力度,生產市場需求的紗布產品,新型結構、不同組分混合紗布產品將有更大市場空間。產品多樣性和質量水平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國紗線將在這兩方面較全球其它地區保持優勢,另一方面則是加快訂單響應速度,實現高質、優價、快速交付。

說明: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採集自全國200多家棉紡織企業,通過對多個主要指標加權計算得出,當指數高於50,表示棉紡行業景氣程度向好,低於50則表示景氣程度欠佳。編輯整理自中棉行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