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劉蔭祥——作品,畫家的“孩子”


畫家劉蔭祥——作品,畫家的“孩子”

劉蔭祥:1938年10月生於天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藝委會委員,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編審,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客座教授,著名大寫意畫家崔子範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迎春花》、《國畫家》編輯,並策劃創辦了頗有影響的《少兒美術》雜誌。

早年研習齊白石大寫意花鳥畫藝術,後來在現代藝術、民間藝術和兒童繪畫中汲取營養。不斷開拓繪畫語言,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作品多次參加全國重大展覽,有的獲金、銀獎項。

2002年以來,分別在深圳、無錫、天津、北京舉辦個人畫展,並與趙梅生、魯慕迅、周韶華、馮今松、齊辛民、賈平西、趙貴德、王金嶺、張桂銘、吳冠南等,先後在北京、汕頭、廈門、深圳、成都、威海、汝州等處舉辦“探索交流展”和“新寫意花鳥畫展”。

晚年致力於哲理小品畫創作,在繪畫語言和作品內涵方面均有所開拓,受到畫界廣泛關注和好評。《美術》、《國畫家》、《江蘇畫刊》、《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多有作品和文章發表,出版《劉蔭祥作品集》多冊(其中大紅袍一冊),以及技法書多部。

1999年和2001年分別榮獲“全國百傑畫家”和“全國有特殊貢獻的十大少兒美術教育家”稱號,拍有電視專題片《童心畫世界》。


畫家劉蔭祥——作品,畫家的“孩子”


畫家劉蔭祥——作品,畫家的“孩子”


畫家劉蔭祥——作品,畫家的“孩子”


畫家劉蔭祥——作品,畫家的“孩子”


畫家劉蔭祥——作品,畫家的“孩子”

作品,畫家的“孩子”

人,都愛自己的“孩子”。畫家對自己的作品,也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當然那些畫行畫的畫匠,不是如此。

畫家,每創作一幅作品,從構思、構圖、推敲筆墨,以及題跋,直到完成,真是絞盡腦汁。誕生一幅滿意的作品,真像生孩子似的,很是不容易。

我的老師崔子範,有幅“小貓玩線團,後面有個魚缸”的小品,題款:“寶寶睡了,媽媽忙”,幾乎每次出畫冊都有。我問老師,為什麼總用同一幅作品,是不是您再重畫一幅。崔老師告訴我,他也想重畫,再也找不回那時的感覺了。是呀!特是的時間,特定的紙墨,特定的情緒狀態,一揮而就的作品,是沒法重複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天人合一”的作品吧!

我有幅荷花小品,題目是《凝香圖》(見前圖),是十二年前畫的,送給了一個要好的朋友。畫幅不大,用筆遒勁,黑白灰得當,格局現代。現在若是重畫,也許比那幅還好。但那個年代的感覺,沒法重複了。只能是不時地看看網上的圖片,欣賞欣賞自己的“孩子”。

我的展覽廳與我居住的臥室相聯,展出的幾十幅作品,都是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代表之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階段都有所推進和變化。

有位名氣很大的人物畫家,畫的像連環畫似的理性,贏得外行喜歡,遭到內行的白眼。且不管藝術的高下,三十多年前就定格了,再沒發展。人尚在藝術生命停止了。一代大家齊白石、黃賓虹等前輩,都是發展到八十歲之後,才登峰造極的。

有位從山東遠道而來的朋友,想把我的代表作全部收藏了,儘管投資可觀,仍沒談妥。都是我收入畫集的作品,不能為了銀子,割捨掉自己的“孩子”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