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怎样自学书法?

手机用户60285741279


60岁就不要再学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方法很多学书法意义不大,建议做个美食家。享受天伦之乐。



向野书画


人到六十,便进入老年人的行列。凡是这个年纪还想自学书法,可想而知都不是出于一时冲动,或多或少此前都己埋下喜好书法的種子,甚至具有较好的天质和基础,因此,六十岁起步自学书法并不晚。

我是近七十的人。从小就痴迷写字,一天不写心里痒痒。五十年自学书法,我想把自学的体验与你分享,或许对你的自学有所帮助。我至今自学书法,最突出的一点,从没求过师,进过培训班,是个至纯至清的“原生态”。(当然我也不反对求师)

我的自学体会:

一是读帖。读帖就等于同书法大家的面授。将读帖再辅以古代书论的学习,在边“悟”边读的过程中,达到无师自学的效果。

二是选帖。选帖可视为求师的过程。现在求一位一对一的书法不仅价格不菲,而且与你合拍的不多,要想物美价廉,最实用的是从网上下载,这样的老师靠谱。选帖要取法乎上。尽量选择魏晋以来“”资历深,水平高”的老师,离源头越近越好。六十岁视力和精力都有所不及,选帖还是应从兼顾爱好和身体条件出发,以自学楷书和写大字为主,现在网上专有供老年人自学书法的系列和单字高清大图,为老年人选帖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三是临帖。把临帖视为同老师实操切磋的过程。这是关系自学是否成功的关健环节。临帖要专注、专一,钻研。六十学书,时不我待,要发挥年纪大,办事老成,有韧劲的长处,茆住选准的帖子不放手,不练出点模样不松手,不到火候不换手的韧劲,努力做到人书俱老的境界。

四是赏帖。赏帖等于是老师批改和点评作业的过程。不时将临帖作品拍成照片发到网上,同广大书友建立起交流鉴赏平台,虚心听取大家的批评和建议。假以时日,你还可以把习作发到网上秀上一把,即填补未能参展的遗憾,又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以下是我自学书法的部分作品,供你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











申正义文


我是一位刚从国企退休的位职工,刚退休的那段日子心情,身体感觉都非常高兴和轻松,总觉得以后自己可以每天在家可以多睡会觉,平时也会有很多时间去缎炼身体等。可是呢,时间长了确发現每天做这就厌倦了。因为自己平时喜欢书法,上班没时间从此开始练习书法,坚持每天5点半起床,吃完早餐正式炼习我的书法。半年过去把我写的发到朋友圈,朋友们都给我奌赞。当我看到这赞,心里特别高兴。功到自然成。


健康是福1818


60来岁学书法,不同于小学生初学者,因为有几十年的书写经验,以及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的书写定式和格式,写字有了自己的习气,难以纠正,所以,我建议最好选择一种最接近自己日常书写风格的字体。

具体来说:

1、写字目的。60岁左右的朋友学书法,不同于年轻人的追求,不是为了入国展,他们最大的目的可能一是休闲娱乐,二是养生锻炼,三是陶冶情操。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书法,主要要开心,写得快乐就是好。

2、写字基础。60岁左右的朋友,写字写了几十年,没有写毛笔至少也写过钢笔,而且很多以前就有书法基础,只是限于以前工作忙,没有功夫写。所以这个年龄阶段的,不必要一定要从楷书开始练,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写。

3、手写定式。由于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的书写定式和格式,写字有了自己的习气以后,不管是好是坏,都很难改正了。鉴于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种接近自己日常书写风格的字帖进行训练,那样会比较顺手,不会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

我身边有一位中老年朋友,我看过他写的钢笔字,写得非常潇洒流利,后来也想练习书法,开始练了一段时间柳公权,写得非常苦恼,非常枯燥,没有什么进展,后来在我的建议下,改学文征明行书,因为跟他日常的书写接近,所以写起来非常顺手,现在每天写得其乐融融。

4、书写形式。60岁练书法,也可以与锻炼相结合,不必拘泥于坐在书桌前,典型的公园地书就是很好的方式,既是健康有氧运动,又能练字,还能与更多的中老年朋友一起交流,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以上回答对书友们有所帮助。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四川著名书法家李小龙大师来回答您:

  • 60岁学书法,确实有点晚,但也不必灰心丧气,只要持之以恒同样会很快出成果的!60岁时,经历几十年的人世沧桑,已经对万事万物有了自己独特的认知,对汉字的结构已经有了大致的理解,故自学书法大可不必如懵懂孩童般照猫画虎地摹字帖。可以先习笔法次练结构再了解章法,最后结合自己对汉字的认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字体。
  • 学书法必须从楷书学起,楷书以欧楷为上,欧楷以初唐拓本《九成宫醴泉铭》为最精妙。
  • 握笔姿势宜用五指执笔法,指实掌虚。初练蝇头小楷宜用枕腕,中楷宜用悬腕,大楷宜用悬肘,榜书大字宜站立悬肘书写。

下面讲学楷书的步骤:

  • 笔法无非就是点、横、竖、撇、捺、竖折、横折、竖弯勾等几种笔法。王羲之的“永”字八法,有更详细的解释。每一笔都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即使不纸面回锋也要空中有那意思。“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即此理也。
  • 行笔要求中锋运笔,笔尖始终处于笔画的中央。提、按、顿、挫,八面出锋八面玲珑顾盼生姿首尾呼应气势连贯,力由臂膀通过毛笔直达纸面。行笔时气定神闲,成竹在胸不瞻前顾后。诚若是,则笔力浑厚,力透纸背而不臃肿,端庄而不失雅趣,浑然天成!
  • 结构有上下、左右、半包围、全包围、上中下、左中右等,无论何种结构都要重心平稳,布排合理,符合美学原则。
  • 章法要注意字距行距,一笔管一字,一字管一行,一行管通篇,哪里写标题?何处写正文?何处落款?钤印在哪里?等都要预先谋划好!犹若排兵布阵,谋定而后动,方无败事!

最后强调一点学书法最好从唐楷入手,欧楷是最好的选择!欧楷字帖最好者有四种,分别是《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化度寺碑》《皇甫君碑》,将这四种学透,以后再旁及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没有不成功者!

以上是四川书法家李小龙大师的亲口述说,如果朋友们觉得他讲得好,就请点赞关注收藏分享一下!我会经常给朋友们上传李小龙大师的讲课。


儒学代言人


你好,我是秋山,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林散之这位草书大师那么就说一下这位大家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林散之从60岁开始练习草书却被称为当代草圣。

在60岁之前,他并没有学习草书,而是在行书楷书上有着长时间的练习。对于草书,林散之当时是很陌生,他能在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就,首先是他博学多才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其次人品高洁,对待书法始终是一颗平常的心态。

他曾说过:学书法就是学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好做人字也容易写好。很多人以为林散之在60岁的时候,拿起毛笔就成为了草书大家,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在60岁之前他已经具备了深厚的书法基础,在行书和楷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能在草书上取得成就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并不是他60岁突然成为草书大家。

其次,林散之深厚的文学修养滋养了他的草书,尤其是他对诗歌的创作超过50年,所以说林散之的草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诗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

从林散之的草书可以看出具有天真老辣之风,与他诗的风格一脉相承。他虽然也学过赵子昂、董其昌的书法,但是他并不喜欢这种甜俗的书风,而是将古拙老辣融入到了书法之中,尤其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书风也逐渐发生变化,晚年的字给人一种平淡天真之气。

对于学习草书林散之曾经说过:有些人看到草书很神气,一开始学草书就写得很潦草,并不知道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的甘苦得来的。草书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写字并没有什么秘诀,也没有什么捷径。而是要多临帖,多学习。林散之的草书造诣不仅仅表现在书法的表面形式上,而是他能够把自己的诗句融入到书法之中。把草书阐释的深刻透彻,他的草书是品、文学、技法三者合一。

虽然有些笔画纵横舒展,但是仍然遵循着古人的规矩,并不做作和过分夸张。草书自文征明、王铎、王宠等大家之后,有所成就者寥寥数人,而林散之的出现恰恰让草书又回到书坛的主流审美之中,这是他对草书的一大贡献。从他那草书之中,可以看出意在笔,充满灵动之感,每一笔都是刚劲有力。他学到了王羲之草书之中的浓淡不拘,只求神似不求形似的艺术精髓。

虽然他的草书并不能超越怀素、张旭等书法大家,但是在当时的书坛可谓是首屈一指。尤其是在草书处于一种颓势的状态下,他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艺术审美,这一点难能可贵。

不论是林散之的书法,还是他的品格,都值得学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博主有所帮助!











任秋山


对于60岁的朋友来说,女的已经退休了,男的在工作上也会轻松些了。如果有想练习书法修身养性,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总比打麻将好多了。那么,对于60岁以上的朋友怎么自学书法呢?首先,我们从选字帖开始,学好书法离不开老师更离不开字帖,在没有老师指点的情况下必须选一本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字帖。60岁的朋友眼睛都已经老花了,选帖上应该选放大版的墨迹字帖,如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赵孟頫的《胆巴碑》《三门记》巜湖州妙严寺》等。在练习时也要注意几点:1.、尽量不要用废报纸练习,影响视觉,来的容易,不会认真练习。2、每次练习的时间不要过长,容易引起颈椎和腰椎的毛病。3、经常出去跟懂书法的人多交流。4、多参加一些社区及单位组织的活动。

坚持临帖,持之以恒,60岁一样可以把书法练好!





李年荣


老年人学书法能修身健体,是很好的一项艺术活动

首先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古人执笔分两种,坐着写字用五指执笔法,站着写字用三指执笔法,可是70年代上海沈尹默在全国推广书法时,只推广了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濒临失传,好在有林散之等巨匠的成功实践,当前全国搞书法的70%只会五指执笔法,包括部分已成名的老书家。

学会三指执笔法对中锋用笔起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书法传承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执笔问题。广大书法爱好者应该及时掌握两种执笔法。

初学书法者,先要选好老师。

择师的标准不在于长幼,而在于他是否是真正的行家,主要看他的创新能力,字外功夫,综合素质,影响力及人品,找对老师就能事半功倍。

选好字帖和笔墨纸砚。

现在出版业十分发达,古代的所有碑帖都有很多不同版本供大家选用。北京琉璃厂一条街,书画专业书店文房四宝店到处林立,应有尽有,有的还配了示范光盘。

笔分羊毫、狼毫、兼毫三大类,羊毫软,狼毫硬,兼毫软硬适度,初学者应选用兼毫,厂家比较出名的湖州善琏湖笔系列、宣州宣笔系列和江西产的各类毛笔,均可选用。

字体可按书体选购:

篆书有《甲骨文》、《石鼓文》、《散氏盘》、秦篆、楚篆等;隶书可选用《张迁碑》、《乙瑛碑》、《史晨碑》、《石门颂》、《好大王碑》等;

楷书可选用《张猛龙碑》、《张黑女碑》、《九成宫》、《颜勤礼碑》、《褚遂良楷书》等;

行书可选《圣教序》、《米芾行书》、《王铎行草》;

草书可选《十七帖》、《书谱》、《智永千字文》、《平复帖》,怀素、张芝草书。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以下三步练起:

先练线,每天用三指执笔法在旧报纸或毛边纸上画两尺长的横线、竖线和直径为一尺左右的圆线各20个,行笔要慢,起笔要藏锋,线条一样粗,刚劲有力,力透纸背为好。坚持15天即可。中锋运行习惯基本养成。

练习点,每天练5钟不同走势的点各20个,坚持15天。

练字,先从字体或书法大字典中选临1—2个你比较喜欢的字,看准比例,反复练,练得和字帖对照一模一样后,再从头到尾通临一遍。

写不好的字请老师当面示范,细看每个点划细节的运笔方法。

多参加一些书画笔会交流,现场细看每位名家的执笔技巧,只要有兴趣真下决心,方法正确,心诚力到


水石画画


我已过花甲,退出历史舞台也有六个年头了。在职的四十多年里,整日忙于工作,疲于奔波,俨然成为了一个机器人。

当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随风而去的时候,忽然感觉内心深处是那样的空虚。弯腰捡起喜欢的东西,捧在手心是那么的珍贵。书法,是我的最爱。小时候总是喜欢文字,那四四方方美丽的字体,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从甲骨文到现在文字的生成和演变,唯有我们中国人才会理解其深刻内涵。

行草隶篆,是书法爱好者的喜爱,我由衷地偏向隶书。退休以后,我备齐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别人临帖,我则读帖,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人说“书法不临帖,犹如无爹”。我却随心随性,信马由缰,坚持经常,收效明显。

书法,使我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书法,使我的身心得到愉悦。书法,让我享受到了美感。几年下来,我的书法水平得以提升,许多书法作品获得奖项。六十岁以后至七十岁这个年龄段,是人生中最好的黄金时期,只要是有毅力,有兴趣,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人的闲静逸致应该从退休生活开始,我的人生态度是从六十岁开始改变的,我的书法爱好是从六十岁开始形成的。人,年龄不是局限,心态决定生存质量。

亲爱的老年朋友们,六十岁学习书法,那是正当年。


杨林海825


学习书法,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去实践。小张老师非常鼓励退休的大爷大妈拿起毛笔,练练书法,不仅舒筋活血,还能活跃思维。

学习书法的妙处多不胜数,从小孩子到老年人都有非常好多的,可以参考张老师之前发的文章去了解。

对于60岁自学书法,张老师给出几点建议:

1、依然从写字姿势和拿笔手势开始,当然这个年纪的人久站久坐都不好,那就适当转换,时间不宜太长,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为了调节情操,老有所为而想。

2、选择字帖临习,楷书比较适合练习专注力和稳定性,入手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容易疲劳。小张老师建议,老年人学书法,从隶书入手,男同志可以选择张迁碑、石门颂等,女同志可以选择曹全碑入手。隶书较楷书要轻松一些,心情也比较放松。

3、心态平和,由于大半辈子的书写习惯,可能很难改正,学习效果有可能会受影响,照比小年纪会慢一些,这就需要我们老年人,要有一颗平常心,慢慢来,不能着急,本来这个年纪学习书法就是为了陶冶情操,为了身体健康所为。

对于这件事小张老师就简单回答到这里,有不懂的地方,比如,笔墨纸砚的选择,座椅板凳的选择和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给小张留言,我们共同解决。希望,每一位学习书法老年朋友都能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活过百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