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中國最國民的飲食,估計也就是從南到北,花樣百出的火鍋了。不論天南地北,撮一頓火鍋總能帶給人安慰,畢竟它沒有南北地域的作物限制,沒有東西走向的地理隔閡,是一種很普遍而有共通性的吃飯方式!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俗話說得好:“在中國,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吃一頓!”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而且,火鍋的範圍其實極其寬泛。並不是真的如同市面上那紅彤彤,以辣味為主的川渝麻辣派佔據完全的統治地位。不同於溼氣重需要麻辣鮮香調節體內溼氣的川渝兩地,國內其他很多地區,其實有各自地域特色的火鍋烹煮方式。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沸騰吧,火鍋》就是專門在介紹全國各地,口味,風格不同的火鍋製作和圍繞火鍋的風土民情的小篇幅紀錄片。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每一季10季,通過一個地區最具特色和顧客好感度最高的店家,來介紹當地最具特色的幾種火鍋形式,再通過這種形式簡短髮散,粗略的介紹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用熱騰騰,看起來就食指大動的事物,在撩撥著觀眾被困在家裡不能出門的味蕾!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繼承了《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的製作理念,《沸騰吧火鍋》的攝影延續了那種推鏡和慢鏡頭來展現食材在處理過程裡的那種舒展和恣意。加上烘托湯色的燈光,一頓居家的火鍋湯底,在它的鏡頭下,格外有吸引人的地方。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而同時,加上火鍋店那種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就餐氣氛,平白的為火鍋爭取到了更多的食客!

但是,因為篇幅的限制,《沸騰吧火鍋》也有著極其明顯的弊端。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因為全服太短,所以對於火鍋的挖掘與介紹不夠深入。而且,對於每種火鍋的代表性不足。

劇組選擇的當地代表性火鍋,太像城市宣傳片,浮光掠影的介紹一家網紅店。選取的店鋪和代表性火鍋不具備完全的城市代表性。所以,作為噱頭足夠,但是作為介紹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的代表,還不具備足夠的代表性。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所以,選題看起來相對侷促,如果是當地生活過的居民,聽著這些並不算很有代表性的店名和手工工序,會一頭霧水,表示——我在這裡這麼多年,都不知道這家店和這種手藝,是不是真的哦!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而且,整體文案和主題很倉促。內容呈現有些浮於表面,沒有深入地介紹各地火鍋的本質分別。整體敘述流於表面,顯得有些膚淺!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沸騰吧火鍋》每一級的開篇介紹都很有噱頭,用很有質感的鏡頭來介紹那些很有風格的煮火鍋方法。然後不會緊接著介紹當地風土民情是如何滋養這種火鍋製作工藝,或者怎樣影響工藝的變化,反而是街頭採訪一樣的去截取店裡顧客那千篇一律的讚美和誇耀,採訪話題過於隨意,對話裡牽扯時刻對於火鍋的瞭解和領悟都不多,很多都是吃完飯誇廚子的一貫口吻,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愣是在中段時間裡把介紹活生生的弄成這家店的廣告,而不是這種火鍋製法的推廣!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而後,在一通廣告之後,強行用火鍋對當地人生活的強行昇華,以火鍋對當地人生活如何重要來短暫收尾。可是,這次選題的不普遍性使得當地人都不一定知道這家店的特色啊!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而且,整體介紹還是浮於表面了。沒有足夠新鮮的介紹切入點,關於火鍋的知識點和介紹觀點不過是以前那些美食紀錄片里老生常談的東西,什麼“潮汕人對火鍋的喜愛源於對美味的熱愛,重慶人對火鍋的喜愛源於對快樂的追求”這樣的論調,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持,流於文字上的誇讚。而且,這樣抒情性太強的誇讚太多,進一步削減了整體故事性,使得短短十幾分鐘的短片,都有明顯的虛浮和分裂感,不夠渾然一體!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所以,這部片子要得益於現在因為疫情而相對的生活範圍,觀眾都被關在家裡快瘋了,好不容易看著這些鏡頭裡挑逗食慾的火鍋製法,才有耐心去追這看下去。

要是擱平時,估計被豐富多彩的生活都埋沒了!


《沸騰吧,火鍋》:疫情結束第一件事,吃火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