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人物之民国进步人士朱峙三

朱峙三


鄂州人物之民国进步人士朱峙三


朱峰三(1886- -1967)原名鼎元, 又名继昌,鄂城城关人。自幼好学,16岁中秀才, 1906年进两湖总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前夕,与同学张肖鹄等在学堂中秘密散发(革命军)、(民报).《天讨)等书刊,宣传革命思想。其间,曾被校方派赴南京南洋劝业会考察教育,他借机瞻谒明孝陵,参观太平天国天王府,写下了“壮志吞胡虏,神威仗圣明”的诗句。攻读之余,还兼任《中西报》主笔,曾针对甲午败绩,发表了《论中国海军之崛起》的社论,揭露清政府昏庸腐朽、李鸿章屈膝媚外,强调“科学借鉴,更当以实求之”。金辛 亥武昌首义成功,峙三进湖北军政府内务部任书记官,曾应邀为《中华民国公报》撰文。民国元年初,奉委黄安县书记官,并兼理司法。次年秋辞职回武汉,任《中华民国公报)画报主任。不久,父病辞归,任教于鄂城寒溪中学,此后,历任大冶中学武汉晴川中学、湖北省立第-师范等校教员。1923 年秋,出任闽海道尹公署教育科长。


鄂州人物之民国进步人士朱峙三


1928年,峙三由严重荐任蒲圻县长。在职10余月,曾改供毁册,青救共产党人二名。又废止陈规陋习,解除羊楼洞茶行对威、崇、青等五县茶农的盘剥。1933 年赴任黄冈县长,因救去三个保安中队,自行减免农民钱粮,被省财政厅记大过三次。次年,因修筑公路得力井破获私造吗唯一案有功,遂未遭受撤职处分,芦沟桥事变后,国事危急,峙三携家小辗转宜昌、恩施,其间,曾代理省政府主任秘书,任过省政府视察等职。后受聘任省立湖北教育学院、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副教授,并兼省参议。抗战胜利后,万耀煌掌管湖北,贪污作恶,朱峙三等12人愤而辞去省参议之职,以示抗议。


1946年,朱峙三被选为鄂城县参议员,曾向县政府提案:募款修葺彭楚藩烈土墓,改烈士乡名为青云乡;倡议县政府设立县志馆。武汉临解放,同李书城、张难先等人,联名在武汉三镇出示布告,宣传共产党政策,安定民心。


鄂州人物之民国进步人士朱峙三


解放后,朱峙三应湖北省人民政府之聘,历任省文物整理保管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中国音协武汉分会会员。自此,他从事文史编著,先后编有《辛亥武昌起义前后记》《革命诗词选》、《太平天国与湖北》、《太平天国与鄂城》、《晚清闻见录》等多部著作。


朱峙三精通书画,对古琴研究造诣亦深。其张(裕钊)体书法,由师承而创新,沈肇年、唐醉石尝称其书“得张神骨,脱张板重,风润而矫,融为自体。”所作行草篆隶的大小屏对、中堂、横披、立轴、琴条以及册页、扇面数以万计。其画深得“四王”妙笔,宋、元、明、清各家兼采,其山水、人物,皆雅清而远致,独具特色。生前经手订、自书装帧成帙的诗文著作有:《覆瓿集》、《壮学集》、《金湖集》、《福州集》、(施州寄庐偶忆集》、《晚学集》、《峙山山馆文集》、《春柳斋笔记入、《岭山师友感旧录)等,另有(朱峙六十年日记),经审定,频具史料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