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蝗虫飞哪里去了?现在情况如何?

景泰谭辉


蝗虫已经再巴基斯坦祸害了,而我国又是与巴铁相邻,据了解蝗虫要想侵入国内,需要越过高原山脉,估计没那么简单,再加上国内吃货已经瞄准这批飞行中的美味,想在国内泛滥成灾我看希望不大,我相信相关部门会预警防范对付蝗虫的。


皇冠兔兔


根据报道蝗虫有可能从这两条线路飞入我国境内,一条是喜马拉雅山脉飞入我国,另一条可能是从缅甸飞入云贵。但是对我国造成危害的概率很小,因为我国和印巴边境地区有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毗邻,虽然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蝗虫迁入,但危害的概率很小。

另外,我国农业部表示已经准备好应急预案,以及防控准备,确保蝗虫“不起飞,不扩散,不成灾”。




黑海小煤球


我看新闻印度当前蝗灾已基本结束了!如今全球蝗灾拉响全球警报,4000亿只蝗虫到达印度和巴基斯坦,1900万人将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风险,据报道称,蝗灾距离中国,可以说一步之遥,很多人担心蝗灾远渡中国的人,可以不用过分的恐慌从地图上上凸起的青藏高原,就难看出这对于喜欢热带的沙漠蝗来说过于艰难,没累死也冻死了,没冻死也饿死了。如今中国人治理蝗灾值得骄傲,但我们要知道,看起来简单的灭蝗,背后其实是无数次灾难和无数农业研究人员的日夜努力💪。请珍惜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珍惜我们日日生活的环境,好好守护共同的家园!


花花艷


东非蝗虫一群长40公里宽60公里,每平方公里1.5亿只的虫子,每天能吃3.5万人口粮食,听起来就让人闻风丧胆。还能跨越海杨飞越高山,吃屁十多个国家,根本无人能挡,现在正在印度准备进入中国。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碰到了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这个直升飞机都无法飞跃的高山,小小的蝗虫直接嗝屁。再向云贵高原勉强能进入中国,可它没有想到的事云南人天生爱吃蝗虫,还有一套加工.储藏.制作,保存蝗虫的爱号,云南顾忌也是不能进入。所以它们想了想还是接着吃完印度然后调头吃回去算了。谢谢大家



橙子duan


2019年6月,沙漠蝗群大量出现在东非地区。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境内,沙漠蝗虫数量达到约3600亿只,导致东非地区超过200 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目前已有近10个国家遭受了此次的蝗虫之灾。

目前,这批数量庞大的蝗虫已经经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已经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我们国家就一步之遥。

考虑到蝗虫的生存条件在我国并不完全具备,同时又拥有喜马拉雅山这一地理上的天然屏障,所以对我国造成影响的可能性会比较小,但仍不能掉以轻心。不过我国具有丰富的除蝗经验,因为我国历史上蝗灾频繁,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科学家协同攻关解决了蝗虫危害,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防治系统,这也是一个基本保障。

蝗虫所到之处只能用“惨烈”来形容,我们真心希望不要进入我国!



雨点撞上猫喵喵


很高兴您能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根据我从各方面新闻了解。东非蝗虫是从巴基斯坦,印度飞进。有可能是有从这两条线路飞入我国境内,一条是喜马拉雅山脉飞入我国,另一条可能是从缅甸飞入云贵。东非蝗虫现在十分严峻。但是农业部专家说了,我国有准备,有预案。对我国影响不大。我觉得,无论是蝗虫飞飞到哪里,还是疫情,人类都能战胜。



农人明仔


根据专家们表示,这次的蝗灾的主力军是沙漠蝗虫,同时它的影响也是蝗虫之中影响多,波及范围大的物种之一,沙漠蝗虫是典型的独居型昆虫,一旦条件形成才会成群结队,那影响会成倍增长。沙漠蝗是全世界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飞行能力强、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这种蝗虫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为3个月左右。一只雌性蝗虫可以产大约300颗卵,1平方公里规模的蝗群一天的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进食量。

据专家介绍除了云南和广西等极少数地区外,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并不是沙漠蝗虫的适生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近年来气候变暖,也不排除沙漠蝗虫在中国生存并扩散的可能性。

沙漠蝗虫入境中国有两个主要路线,一个是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另一个是绕到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从云南、广西等地入境。不论蝗灾会不会入境,我们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即使有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沙漠蝗虫无法飞越,但是依然有一些口岸海拔较低,而且有货物运输等。

此次蝗灾有人调侃,到时候多吃一点就消灭了,但是如果真能吃到,那非洲没有粮食轮不到你们吃,问题是蝗虫会飞,你抓过蝗虫吗?很难抓,一只都很难,它飞的又高又远半天抓一只。何况这种很大的家伙,而且很多,他们祸害完一片土地,没等你抓他,又飞到几百公里以外了,这就是实情。



回岸改新


一、大规模蝗虫群是如何形成的?

造成此次蝗灾的元凶是“沙漠蝗虫”,它是非洲、亚洲热带荒漠地区河谷、绿洲上的主要农业害虫,飞行能力强、食量大。那么,此次规模如此之大的蝗虫群是如何形成的呢?

【气候原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蝗灾预测高级官员克雷斯曼介绍,这场蝗灾危机要追溯到2018年的两场气旋风暴。2018年5月,气旋风暴“梅库纳”袭击了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地带,降雨促使沙漠中出现季节性湖泊。高温湿热的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为当地沙漠蝗虫的第一拨快速繁殖创造了条件。5个月后,另一场气旋风暴“卢班”袭击了附近的也门和阿曼交界处,再度为蝗虫的繁殖推波助澜。在此期间,当地沙漠蝗虫繁殖了三代,数量增加了8000倍。2018年底,非洲就已经爆发过一轮蝗灾,残蝗量很大。防治不到位、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加剧了今年这场沙漠蝗灾。

【发展过程】爆炸性繁殖后,为寻找新的食物,沙漠蝗虫开始了跨越大洲的“迁徙之旅”。

2019年1月,第一批蝗虫群蔓延至也门、沙特阿拉伯的其他地区,以及伊朗的西南部。2019年夏季,蝗虫群跨越红海和亚丁湾进入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2019年12月底,蝗虫群开始入境肯尼亚。此后,蝗虫群继续迁移,抵达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等地。与此同时,一部分蝗虫群经由伊朗入侵巴基斯坦和印度。

蝗灾发展和行动路线

【其他因素】除了气候方面的原因,有人指出,地区局势动荡也成为此次蝗灾的“帮凶”。由于连年内战,也门缺乏防范蝗灾的系统和能力,导致蝗虫群不断壮大并向其他国家迁飞。在索马里,部分地区由恐怖组织控制,蝗灾防控措施无法有效开展。

二、本次蝗灾的影响

沙漠蝗灾在东非大规模肆虐,已经对几十万亩农田造成破坏。截至去年12月底,近3600亿只蝗虫摧毁了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17.5万英亩农田,其中,已有近400亿只蝗虫到达中国接壤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并有不断向东北部蔓延的趋势。据报道,沙漠蝗虫入侵巴基斯坦第二大棉花基地信德省和东北部旁遮普省,当地的农作物基本绝收;蝗灾袭击印度,将造成该国粮食减产 30%-50%。

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据2月1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显示,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已经受到蝗灾影响,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蝗虫灾害。蝗灾使作物生产、粮食安全和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2月18日最新消息称,当前印度蝗灾已基本结束,目前仅西部拉贾斯坦邦部分地区仍有少数蝗虫聚集。但印度政府仍发布预警称,今年6月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蝗灾。

人们担心,如果蝗灾进一步蔓延,很可能会逼近中日韩地区。另据外媒报道,在两天前,蝗群已经到达了中国西部边境地区,但该消息暂未得到官方的证实。农业部回应称已做好准备。


憩文


东非蝗灾虽然起源于东非,但现在这些蝗虫已经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巴基斯坦以及印度造成了重大影响。

目前,蝗灾已经到了中国的边境附近,但还没有进入到中国其实,蝗虫进入到中国的概率不大,这是因为蝗虫产卵之后,迁徙能力会减弱,一些蝗虫会在迁徙的路上死去,而新繁衍出的蝗虫还没有飞过来。

即使蝗虫幼崽飞过来,由于前方的植被都被前面一批的蝗虫吃光,没有足够的植被能够维持迁徙的能量,除非植被复苏,所以短时间内它们不会再飞来,再者,蝗灾目前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而我国的西南地区有高山阻隔,蝗虫无法飞跃高山到达中国境内,因此我国暂时是安全的。


划个山头做大王


人类同新冠病毒的斗争尚未结束,全球蝗灾预警又开始拉响警报。据报道,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仅一步之遥。

另据环球时报报道,目前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蝗虫数量已达3600亿只。若到6月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或再增500倍。  蝗虫所到之处 无可收割  这次蝗灾有多可怕,我们先来看看相关官方表述。  “今年沙漠蝗虫活动是前所未有的。” 巴基斯坦国家粮食安全和研究部植物保护司技术主管塔里克·汗说,3000万到5000万只蝗虫可以覆盖150公里,一天吃掉200吨作物。  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说,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邻邦蔓延之势;在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印度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  印度官员说,抵达印度的蝗虫,一部分从巴基斯坦过来,一部分是伊朗来的。来自东非的沙漠蝗虫是最主要的群体。一小群沙漠蝗虫平均每天吃掉的食物,“相当于大约10头大象、25匹骆驼或2500人的口粮”。  肯尼亚政府的声明说:“一个沙漠蝗虫群每平方公里可容纳多达1.5亿只蝗虫。蝗虫群随风迁移,一天可以覆盖100到150公里。一个普通的蝗虫群一天能摧毁的粮食数量足以养活2500人。”  而且这种蝗虫的繁殖力异常惊人。《科学》杂志说,2018年5月,热带气旋袭击阿曼、也门和沙特阿拉伯三国间的沙漠地带,强降雨使植被迅速生长,蝗虫数量在6个月内增了400倍。早在1月中旬的报道这样描述东非的蝗虫群:在肯尼亚东北部有一个蝗虫群,长60公里,宽40公里。  不敢想象,这样的规模,这样的繁殖速度,会形成多少蝗虫群。  2月10日,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洛科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报会上表示,蝗虫入侵将使大约190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风险。  专家监测,沙漠蝗如果不加以遏制,数量将呈指数型上涨,可能在6月份达到500倍之多。  联合国已经划拨1000万美元抗击蝗灾,“如果得不到快速应对,我们今年会面临巨大难题。”他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月初预计,遏制蝗灾需要投入7600万美元,但“我们迄今只有2000万美元”。  农业农村部:沙漠蝗在我国大规模暴发风险很低  沙漠蝗会不会危及中国?很多网友对此非常关注。

对此,农业农村部通过监测调度分析显示,沙漠蝗对我国的危害概率很小,国内大规模暴发蝗灾风险很低。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表示,近年来,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水平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防蝗药械储备充足,国内大面积暴发蝗灾风险很低。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同时安排云南、西藏等省区加强边境的蝗虫监测,严防迁入危害。  

中科院院士、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应不会对我国形成严重威胁”。他解释说,现在,非洲、阿拉伯国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发生的蝗灾是由沙漠蝗造成的,这种蝗虫在中亚和西亚也可以形成灾害。但中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上世纪初,有科学家报道在我国云南发现沙漠蝗,但未被之后的科学家再次证实。  关于此次蝗灾的成因,康乐表示,沙漠蝗的发生与蝗卵孵化期和降雨密切相关,降雨会增加孵化率。因此,降雨量和频次对沙漠蝗的预警和预测非常重要。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上一年蝗虫种群密度较高,产卵量很高密切相关。如果具备上述原因,翌年温度比较高,回升比较快,就容易导致蝗灾的爆发。  而从中国历史上看,很多蝗灾与干旱联系在一起。康乐表示,干旱造成的蝗灾主要是指飞蝗带来的蝗灾,它和造成这次东非蝗灾的沙漠蝗是不同的种类。  “我国蝗灾治理是非常成功的,主要是改治结合策略。通过蝗灾发生区的生态环境改造,消除适宜蝗虫发生的环境;同时,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并利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高密度的蝗虫发生区。”康乐说。

 网友:准备起锅烧油  既然预测不会对我国形成严重威胁,网友们心情就轻松多了,已经兴致勃勃地讨论起了蝗虫的吃法: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准备起锅烧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