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伽師古城的西域風情

而厚重深遠的歷史文化,渾然天成的自然風光,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為伽師旅遊產業的發展積蓄了濃厚的歷史底蘊。

“詩人唱過一條大街,我卻來到這條小巷。小巷沒有詩人唱過的大街美喲,卻比大街更輝煌……生活沿深峽走向寬廣,小巷裡潮動著一個新疆。”

史料記載,漢代伽師大地屬於疏勒國轄地,唐代歸安西都護府管轄,在歷史上,新疆伽師縣歷來是絲綢之路南道上的重鎮,同時也是通往中亞、西亞以及南亞地區的重要驛站。

探秘伽師古城的西域風情

天門山大峽谷一景


《新唐書·地理志》中說:“疏勒國……王治伽師城,”又引賈耽《四夷道里記》雲:“疏勒鎮南北西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東又有漢城,亦在灘上,赤河(即今克孜勒河)來自疏勒西葛羅嶺,至城西分流,合於城東北。”可知古喀什城在唐代稱“伽師”,這一稱呼至今仍保留為喀什市最古老的居民區“恰薩”,伽師——恰薩——喀什,其實不過是同音異譯。

探秘伽師古城的西域風情

從漢朝的“疏勒國”,到唐朝的“伽師城”,再到宋元的“喀什噶爾”,喀什成為絲綢之路上最美麗最繁華,最具詩意和傳奇色彩的城市。

“陣雲朝結晦天山,寒沙夕漲迷疏勒。”(駱賓王《從軍中行路難二首》)正如唐代詩人在疏勒行軍中的迷茫,史學界在尋找疏勒城的道路上也十分迷茫。

探秘伽師古城的西域風情

1990年9月13日,喀什地區文物管理普查隊第一次發現了伽師古城遺址,對古城遺址的斷代進行了鑑定,並且最終確定伽師縣文物保護單位有18處,其中有古城遺址、古建築、古墓葬等。在古城遺址中,年代最遠的有西漢時期 以及唐代的西域古城遺址,最近的是清代的,而最具文化歷史與價值的是該縣英買裡鄉英阿瓦提村的“卡拉敦古城”遺址,克孜勒蘇鄉的“莫爾通古城”遺址和克孜勒博依鄉境內的“阿帕克霍加農場”遺址。這些遺址最重要的特點是,它們所在的地方四處散落著各種陶片、玉器等文化遺蹟,遺址地面是廢棄和風蝕後殘存的規模宏大的古城遺址建築。


探秘伽師古城的西域風情

魔幻大峽谷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優秀地質公園”,它是目前新疆境內最大的地震斷裂峽谷,已成為疆內外遊客的首選目的地。

探秘伽師古城的西域風情

五彩山一景

新疆美女出喀什,左像“娜扎”右像“熱巴”,中間有個“佟麗婭”

談美,繞不開香妃,人們都說她天生麗質,美豔絕倫,以容貌征服了乾隆皇帝。

她,世世代代地感染著喀什的男男女女。喀什噶爾,才是美麗基因的真正發源地。

喀什噶爾還有王洋、嶽梅、艾來提·艾則孜等人氣明星。


探秘伽師古城的西域風情


英雄豪傑眾多,文化名士雲集~

大家耳熟能詳的東漢的班超,裴神符等。

班超少年時,即胸懷大志,“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後來,班超遂毅然投筆從戎,在蒲類海和伊吾大戰中班超嶄露頭角,立下戰功。

裴神符是向中原地區傳播西域音樂的著名代表人物。通過其音樂創作和表演活動,促進了中國各民族間音樂藝術的交流、融合與發展,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