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流亡海外,拿巨资购买一岛命名为“康有为”,现状如何?

宁玉新




清代的妄人康有为不仅是一个政治空想家,还是一个旅游达人,外加购房狂魔。戊戌变法结束后,康有为就逃到了海外。从1898年到1913年,他曾经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还曾经在北冰洋呆了7天。在这16年间,他先后到过美、英、意、法、加拿大、希腊、埃及、巴西、墨西哥、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0多个国家。

曾经有人这么认为,康有为是第一个进入北极圈的中国人,至少从目前可以考证的资料上来看是如此。在他的著作中有对北极光的详细描述,把这里称为不夜城。


早在1904年,康有为就曾经在瑞典买下了一座小岛。他在自己的著作里这样描写瑞典风景:百千万亿岛,楼台无限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他认为这里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就决定买下一座岛。

康有为购买的这个岛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北15公里处沙丘巴登地区,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中国风格的园林建筑北海草堂。康有为买下这个岛花费了2.8万克朗,修建北海草堂花费了7999克朗。

当时有人这样描写康有为的住宅:房屋虽非广大,但约可供10人居住,而且家具及装饰极其豪华,似乎颇为富裕。康有为在这里居住了三年,直到1907年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100多年过后,当年的北海草堂已荡然无存,这个小岛早已被瑞典政府收回。但在瑞典的华侨仍然习惯性称这个小岛为康有为岛。现在是斯德哥尔摩知名的高档住宅区之一,非常适合疗养和静居。

康有为在十几年间周游天下,考察各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到处购买房产。就连他1913年回到国内也是如此,还娶了多位18岁上下的妙龄少女。那么康有为的这些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呢?

康有为在逃亡到国外后,他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制造了两个假东西。一个是假诏书,内容是光绪帝委托他四处筹款,组织军队救驾。另外一个是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和梁启超之间的合影。

康有为拿着这两个假东西四处招摇撞骗,声称自己是奉光绪皇帝的命令流亡海外。他以皇帝的名义要求华侨们向他捐款,来供奉他的衣食住行。



然而这些捐款对于康有为奢侈的生活来说是杯水车薪。康有为就成立了一个保皇会,要求加入的会员都要捐美洲银一元;捐一万元以上者,可破格给予世爵,子孙袭封。捐5000元以上者,可优先给予国内开矿权。凡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

巅峰时期他的会员就有上百万,根据张之洞的情报,康有为手上的现金流至少有上百万大洋。为了跟遍布全球的会员联系,每年的电报费用就达十几万元。

康有为为了能够实现资金增值,还成立了一家保救大清皇帝公司。这个公司以国内外投资为主,吸引海外华侨入股。但这家公司成立多年来,从来没有向股东公布过账目和分过红。

根据当时的当事人后来回忆,这家公司都控制在康有为和自己的弟子手中。公司的账目非常混乱,公司的资金和保皇会的会费放在一起。公司的重要成员可以随意挪用资金,导致股东利益受损。


新知传习阁


康有为岛还是那个岛,房子也还是那一个房子。只不过这个岛,他现在既不属于康有为,也不属于他的后辈了。

虽然说,当年康有为他是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才把这一个岛纳入自己的财产当中,而且还在这里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养了不少的女人,悠哉悠哉,但是终归有一天,这座岛被他的所属国家给收了回去。



当然,这个时候康有为已经死了。实际上他康有为买下这座岛,其实也不算什么。虽然说用的是自己的钱,但是实际上也不是自己的钱。


这么说应该是合适的。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逃往日本之后,实际上应该就是一个乞丐。只是比起那些拿着碗蹲在路边上的那一些人要高级一些罢了。

他有着自己的名头,还有着团队。打着保皇党名义,在除了大清国以外的地方四处要钱。然后,这一些钱不知道有多少是流入了他自己的口袋。

而大清朝呢?还是亡了,皇帝呢?也就这样消失了,而且还是彻彻底底的消失。对于康有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一个讽刺。


一寸三分


“康有为岛”的由来及现状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逃亡国外,于1904年,来到北欧的瑞典,立刻被这里的风情所吸引。康有为在游记中写道:“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徒宅居之。”



据史记载,康有为买此岛花费2.8万克朗,又花了7999克朗进行奢华装修。当年的瑞典报纸这样描述“房屋虽非广大,但约可供十人居住,而且家具及装饰极其豪华,似乎颇为富裕。”

结合当时的世界经济水平,有人统计,当年康有为买岛费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亿美金,这是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数字。

这所小岛被当地华裔称为“康有为岛”,它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东南15公里处的富人区海滨小镇沙丘巴登(盐湖浴场的意思)。



康有为在这岛上建造了房子后,诗意盎然地将它命名为北海草堂。据记载,康有为是第三个登上瑞典国土的华人,他一到来,就这么一个大手笔,着实让当地人大吃一惊。

康有为虽说是买了此岛,估计是“租”的形式,因为这所岛没有能传给他的后代。现在,岛的所有权早就属于瑞典政府了。




康有为……

康有为,既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又接受西方立宪思想,自以为找到救世良方,但他没有看封建体制根深蒂固的弊端,更没有看清时局的复杂。

那时的晚清已经病人膏肓,不是你康有为改良就能改变的。他既想革命,又想保皇。

康有为也是一个空想家,他在《大同书》里构思的社会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敬,世界可以是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堂。

康有为是一个一本正经忽悠全世界的人,他拼命推行一夫一妻制,自己却妻妾成群。但凡遇见了自己喜欢的姑娘,想尽办法也要将这位女子娶回家,因此在康有为离世之前,身边总共陪伴了六位佳人。1917年的时候,康有为已经62岁时, 娶了一个年仅19岁的姑娘,后来他为姑娘取名张光!

康有为早期被后人认为的先进思想是,联合一些读书人“公车上书”,后来影响光绪帝企图推行维新变法------即著名的“戊戌变法”。对于“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史上褒贬不一,每个人心中也自有定论,这里我不想做讨论。

但“戊戌变法”被老慈禧打压胎死腹中后,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但康有为在老慈禧下手前,却成功逃到了香港。此后,康有为的流亡之路可谓逍遥自在,说神仙游也差不多。有人统计,自1898年他离开,到1913年12月1日回国,期间他足迹遍布31个国家,60万公里行程。妻妾成群、儿女满堂、富甲天下。世界上很多地方有他的房产,而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瑞典买了一个岛----“康有为岛”。

康有为的大量钱财从哪里来的呢?

支撑康有为奢侈惬意生活需要大笔的资金,一个流王海外的“落魄”之人,钱从哪里来呢?康有为很“聪明”,可谓“生财有道”。

据说,康有为的最初财富来源于一个大谎言,就是所谓的“衣带诏”。此“衣带诏”是光绪帝写给““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的,上面有“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等语。后来康有为说,是他受此“衣带诏”。他以为诏书上提到的人都已死去,死无对证。但想不到的是,杨锐被杀后,他的儿子杨庆昶趁扶柩回四川,缝到四川举人黄尚毅的衣领中,带回老家,后来又拿出来。皇帝的手书,是铁证,伪造不了。“衣带诏”之事大白于天下。但是康有为逃到海外后,以“衣带诏”向世界各地的华人筹款,敛了很多财。


但靠“衣带诏”筹的款,相比于他奢侈生活所需巨款只是杯水车薪。他的巨款主要来自于“保皇会"的会员投资。

康有为在加拿大成立“保救大清皇帝会”,简称”保皇会“,在全世界招募会员,会员入费要交会员费。会员费最低为美洲银一元;并许以子虚乌有的成功后的封爵拜相、开矿权等等,吸引更多人投资。

捐给保皇会的钱越来越多,康有为信誓旦旦地说,这些钱一定用在刀刃上,为大清的江山作出贡献,为四万万之百姓谋福祉。但是在他手中的钱,全部用于开公司,这些公司遍布世界各地,这些公司的控制权在康有为手中,康有为从未向股东公开过帐目,这些公司实际上成了康有为的私家财产。



康有为的晚年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民国二年(1913年)以母丧归。康有为去国时是一个进步的维新运动领袖,回国时却是一个保守的人了。他主张“以孔子为国教,配享天坛”。

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然而不久,他们被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打得落花流水。康有为遭通缉,潜逃上海,此后长期隐居茅山。

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在青岛,去广东同乡家里作客喝茶,回家后喝了一杯柠檬红茶,接着肚子剧痛。被诊断为食物中毒,苟延残喘20多小时,于1927年3月31日去世,据说死时七窍溢血,尸体不僵。

后世部分名人对康有为的评价

安维峻:“惑世诬民,非圣无法”。

章太炎:“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茅海建:“康有为的言论多有夸张自扬之处,须得处处小心”。


我就是竹韵


1904年,康有为到达了瑞典,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这里风景秀丽,是最理想的居住地,所以斥巨资在斯德哥尔摩购买了一个小型岛屿。从此之后,这个岛屿也成为了他一生无数次人渣行为的见证之一。



从“逃犯”到“旅游达人”,康有为完成了龌龊的逆袭

康有为出生于广东南海,祖上数辈都是地主官僚,因此到了他这一代也以考取功名为使命。

1898年,康有为成为了戊戌变法的主要推行者之一。在戊戌变法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华,这时的康有为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上书清廷,希望付伊藤博文以事权,让伊藤博文治理中国。

后来在伊藤博文的蛊惑下,康有竟然认为中、日、美、英应该合邦,同时,清廷应该把中国的军权、财政大权,以及外交权力全部赋予伊藤博文。

这一行为无异于卖国,最终在清廷保守派的反对下,戊戌变法走到了尽头,慈禧也囚禁了光绪,并且将维新派官员一网打尽。而康有为却事先知道了风声,由上海转道香港逃往了日本。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虽为逃亡,但实际上却是旅行。在其后16年的生涯中,他四次横渡太平洋,八次经过印度洋,九次往返大西洋,还曾经到达过人迹罕至的北冰洋,足迹踏遍了欧、亚、美、非在内的30多个国家。

很多人疑问,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家族的所有资产都被清廷抄没,他是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的资金旅游的呢?

实际上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诈骗,包括他购买岛屿的钱也是诈骗而来。



康有为的诈骗集资以及疯狂挥霍

逃亡日本后,康有为又去了加拿大,在这里,康有为成立了保皇会,自任会长。然后成立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开始非法集资,诈骗华侨手中的钱财,其手段卑劣类似于我们现代的传销。

入会者需“捐美洲银一圆,以为本公司支用……公司中捐款,无论多少,将来作为五金煤矿股份。凡捐款万圆以上,可破格给予世爵,子孙袭封。捐五千圆以上者,有欲承办开矿工商等事者,皆优予权利,至破格封爵。凡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

入会需要一银元,捐款就可以封爵,甚至可以世袭。后来据张之洞上奏清廷,康有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至少拥有六十万洋银的现金流,每年的电报费用就超过了十万洋银。



加拿大成功诈骗后,康有为又把分公司开到了香港、日本、新加坡,但凡有华侨的地方,康有为一个也不放过,为的就是争取多骗一些华侨。

就这样,康有为打着爱国、保皇、封官拜爵的幌子诈骗了上百万银元,积累下了大量的现银开始了疯狂挥霍。

在康有为的挥霍中支出最多的就是旅行和购买古董,以及购买地产了。

旅行费用占比多是因为娶妾生子太多,每次出游都属于亲子游。比如43岁时娶了18岁的少女梁随觉,50岁时娶了17岁的美籍华裔女子何旃理,56岁时娶了16岁的日本女子市冈鹤子。

虽然康有为提倡一夫一妻制,但却用实际行动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脸。后来回国之后还在58岁时娶了17岁的廖定征,61岁时娶了18岁的张光。

除了娶妾,康有为还购买了大量古董,如今的康有为故居中还有大量奇珍异宝。



最后说一下瑞典的岛屿。康有为购买的时候花了2.8万瑞典克朗,装修费用花了8千瑞典克朗,一共3.6万克朗。在这里住了三年之后,康有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挥霍诈骗钱财的罪证之一。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康有为曾经在岛上建造的北海草堂早已不见,留下的只是当地华人对“康有为岛”的称呼。似乎这个名字也在告诉人们,当年康有为是如何挥霍诈骗而来的钱财的。


我是越关


常人的印象中,流亡海外的人日子过得是很辛苦的,衣不蔽体、居无定所,而康有为是个特例,不仅奢华无度、而且康有为还在不同的国家娶了4个老婆,62岁的时候还娶了一个18岁的姑娘作妻子,这和康有为本身倡导“一夫一妻制”的理念颇为不合,可谓是打脸的最高境界了。

康有为在瑞典买了一个岛,用来当行宫

1904年,逃亡6年的康有为风光无限,周游列国,用他引以为傲的演讲本事,打着“团结海外500万华人 ”的口号,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

来到北欧的瑞典,康有为看到这里风景优美,斥巨资2.8万克朗买下斯德哥尔摩东南沿海的沙丘巴登(意为盐湖浴场)地区的一座小岛,命名为“康有为岛”。

并在上面建造了中国式的园林和一座行宫,命名为“北海草堂”,在此夜夜笙歌,度过了三年美好的时光。可是1907年康有为离岛之后,便再未回来,康有为岛便慢慢的荒废了。

100多年过去了,瑞典早已收回“康有为岛”的所有权,毕竟大清都亡了。但当地华人仍然喜欢叫这个岛为“康有为岛”,足见康有为的影响力。

康有为作为一个逃亡的人,哪来的钱?

康有为流亡海外之后,自称是帝师,拥有光绪皇帝的密诏,可以自行分封大臣,却从未示人。凭借着西方媒体中对于“清国维新变法”的寥寥记录,康有为在海外华人界有着不凡的地位。

所以一到加拿大就受到了当地华人的追捧,在加拿大成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建立了“保皇会”,又名中国维新会,意图联合海外500万华人,共同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并施行变法维新。可是康有为后来的所作所为似乎并没有表现“保皇会”的宗旨。

保皇会是个很奇怪的组织,会规中明确规定“只要入会的,捐美洲银一圆(也有说是两块的)”,入会就得交钱,和今天传销的性质差不多。

“捐万元以上的直接授予爵位,子孙可以袭封;捐五千元以上者,破格封爵”;

“能救皇帝的,平民百姓也可以当丞相”……

这样滑稽卑劣的规定简直是司马昭之心,凭借“衣带诏”随意封官敛财,富可敌国。

康有为的纳妾之路,一路坦荡

康有为在开始流亡生活后,起初在日本不受待见,终日战战兢兢,被逐出日本,随后来到加拿大,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春,然后依次又娶了4个老婆。

1、美籍华人何旃理:1907年,流亡第9年,康有为在美国西部演讲,有一位16岁的美国华裔女孩何旃(zhān)理在听众人群中格外扎眼,精通四国语言,能文能武,比粗通文墨的妻子梁随觉可差远了,康有为立刻展开行动,和何旃理(作为三姨太)结婚;

2、日籍少女冈鹤子:1911年,康有为带着何旃理、梁随觉来到日本,为怀孕的何旃理找了一个16岁的神户少女冈鹤子做贴身照顾,结果,没多久,康有为就和冈鹤子搞到了一起。终于一份厚礼,和冈鹤子结婚;

3、主仆一同娶,中国少女廖定徵:1914年康有为带着梁随觉、何旃理、冈鹤子回到中国上海,次年何旃理去世了,康有为大哭焚香祭拜,还请徐悲鸿为妻子画像。于是为了纪念何旃理,康有为火速迎娶了何旃理的贴身丫头廖定徵作为第五房太太,可能是爱屋及乌;

4、中国少女张阿翠:1919年62岁的康有为在杭州西湖泛舟,无意发现一个浣纱的女子张阿翠,家境十分贫寒。康有为大喜,迅速提亲,娶了18岁的张阿翠,并改名为张方,作为第六房姨太太。此事张阿翠的年纪比康有为的很多儿子都小。

讽刺的是,早期康有为和梁启超曾作为“一夫一妻制”的发起人,在中国大肆倡导,可自己……。

康有为前半生所经历的“戊戌变法”让他名声大噪,在中国的历史课本上也一直是“绝对正面”的光辉形象,但是长大后,多了解康有为的后半生,发现康有为也是为了追求“名和利”。

在1911年听闻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康有为撰写了《救亡论》《共和政体论》,明确反对共和政体,提出“虚君共和”的政治主张。毕竟清朝皇帝是他的后台,他也是凭借光绪帝的名号在海外封官敛财的,如果共和了,就没人当自己小弟了。

无论怎样,康有为作为百日维新的领导者,在时代的潮流中,逆流而上施行变法,这份情怀值得赞赏,但是其为人便不及他的徒弟谭嗣同了。

史味人生


那座岛自然还在,不过岛上早就旧貌无存物是人非,除了当地华人津津乐道之外,几乎完全就看不出那座岛与康有为之间有啥关系。当年康有为购下此岛之后,也就住了三年时间然后就离开了,再也没有回去过,而那以后瑞典就将这座岛给收回去了。

虽说当年的康有为是逃亡到海外的,但他过得却并不差,不仅不差甚至可以说过得还相当好。不同于专心事业不忘初心的梁启超,更不同于就义的戊戌六君子,康有为离了清土,在海外完全就是潇洒走一回,在瑞典买岛,也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康有为,在清末也算得上是个风云人物,尤其在其故乡广东,也是地方上响当当的名人。康有为从小也是非常聪明,五岁就能背诵上百首诗词,所以周围人对其也是寄以厚望。而康有为自己,那也是自负得很,觉得自己将来必然能有大出息,能有大成就。

在学习读书这方面,康有为也是很有意思,那就是学一样扔一样,新学一样就鄙视旧学。他学习了宋明理学后,就鄙弃汉学家的烦琐考据,而后来又开始沉迷于西方的各种文化。当时清朝江山风雨飘摇,而东边的日本在改革以后实力越来越强盛,康有为觉得引入西方文化模仿日本进行改革,才能够力挽狂澜。


说来也怪,康有为连年科举却连年不中,屡屡落第,这种情况下康有为直接就撂挑子不考了,直接在老家进行讲学,宣扬西方文化。康有为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他也得了个“康圣人”的名声,而甲午战争中清廷惨败,也就牵扯出了后来的公车上书与戊戌变法。

不过只会纸上谈兵的一群读书人,加上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自然不是慈禧等人对手,变法还没百日就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黯然收场。

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被幽禁瀛台,慈禧太后再次垂帘,谭嗣同等人被斩于菜市口,而康有为躲过一劫,匆忙逃到日本。之后清朝交涉不准日本留下康有为,而日本赠送了康有为经费,让其横渡太平洋,康有为开始了他的“环球旅行”。


康有为虽然科举屡屡不中,变法的那一套也多属于假大空不切实际,不过后来他的经历证明了,他是个经商奇才,要是在战国时期,他应该叫做“纵横家”,靠一张嘴吃遍八方。康有为抵达美洲以后,先后游历墨西哥、加拿大等国,谎称自己有光绪帝的“衣带诏”成立了“保皇会”,开始了疯狂聚拢财富的进程。

康有为假称自己有光绪帝衣带诏,然后利用海外华人们的热情画大饼,以“事情成功以后给予封爵富贵”为诱饵,让很多人交钱进入保皇会,到了后来就直接明码标价了,交多少钱,将来就获得多大的封赏。在如今看来,康圣人的这种把戏实在有点拙劣,可在那个信息不畅的时代,加上康有为的名气,倒还真骗了很多人。


原本康有为敛财的说辞是,将这些钱用于支持变法,用于清朝的强盛,然而实际上那些财富进了康有为的腰包,都被其用于个人消费与投资。康有为也是挺有眼光,在加拿大、墨西哥等很多地方大力投资房地产,而且还大获成功。如此一来,康有为凭借着其三寸不烂之舌还有独到的经营手段,短时间内聚拢了数量相当惊人的大笔财富。

这么多的钱投入清朝的救亡,那不是太可惜了么,康有为也这么觉得,所以用所谓衣带诏聚拢来的钱,康有为花得那叫一个爽。比如,变法中主张一夫一妻的康圣人,先后娶了六个夫人,还有东洋女子,62岁时还娶了个十几岁的妙龄夫人。康有为1904年抵达北欧的瑞典,深感当地风光旖旎,所以心中很喜欢,于是顺带手在斯德哥尔摩外海买了个岛。


“天下山水之美瑞典第一,瑞典山水之美,以稍士巴顿第一,而吾得之。”康有为当时看中了一座叫“稍士巴顿”的小岛,将其称作“避岛”,为买岛花费高达2.8万瑞典克朗,又花费近万瑞典克朗在岛上建了一处中式园林,称为“北海庐”。康有为买岛跟买菜一样,而他在岛上住了三年之后就觉得厌倦了,跟他当年读书一样,而康有为离开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

当时涉足北欧的华人极少,康有为是有记载的第三个到过瑞典的华人,所以他住过的岛自然也有点名气。不过康有为离开后,小岛就荒废了,岛上的北海庐也就此破败,如今荡然无存。后来瑞典将小岛收回,如今的“康有为岛”只是华人圈的叫法,当地人将其称作“饭店岛”,而这里也是斯德哥尔摩著名的富人居住区,看来康圣人当年的眼光还真是独到。


澹奕


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有的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有的人仓皇出逃,流亡海外,康有为就是第二类人,他选择了逃亡。

当时康有为流亡在外,为了东山再起,他学《三国演义》中的“董承奉衣带诏”的故事编了一个“康有为奉衣带诏”,号称自己是所谓的“过承知遇,毗赞维新,屡奉温室之言,密受衣带之诏”,将自己的身份拔高到了钦差大臣,并且号召海外华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攒了很大一笔钱。

等到康有为游历到瑞典的时候,为了体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康有为花费28800克朗在瑞典首都附近购买了一座小岛,并且又花了8000克朗装饰了一番(不知道此时万里之外正在被囚禁的光绪帝作何感想)。

瑞典报纸这样描述“房屋虽非广大,但约可供十人居住,而且家具及装饰极其豪华,似乎颇为富裕。”

康有为离开以后,这座小岛上的建筑也就失去了人维护,在岁月的洗涤下,风雨的侵蚀中变得破败,最终被拆除。后来因为康有为曾呆过,于是当地的华裔就将该岛称作“康有为岛”。


是阿维啊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百日维新”被慈禧太后粉碎后,慈禧太后一方面宣布捕杀维新党人,另一方面则没收了康有为的全部家产。康有为只身逃到海外,可谓两手空空。 不过,作为一代宗师、商业奇才。智慧是康有为最大的财富。康有为到了海外以后,伪造了一大堆的证据:包括自己和光绪皇帝的合影,以及光绪帝留给自己的“密诏”,声称自己是光绪帝的“海外钦差”,代表光绪帝在海外组织“光绪流亡朝廷”,并以光绪朝廷的名义募捐活动经费,用来帮助光绪朝廷夺回江山之用。 康有为在海外如此宣传,可坑惨了光绪帝。慈禧太后怀疑康有为确实得了光绪帝的授权,光绪帝为此百口莫辩,被慈禧太后囚禁于瀛台,直到去世为止。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逃亡国外,于1904年,来到北欧的瑞典,立刻被这里的风情所吸引。康有为在游记中写道:“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徒宅居之。”据史记载,康有为买此岛花费2.8万克朗,又花了7999克朗进行奢华装修。当年的瑞典报纸这样描述“房屋虽非广大,但约可供十人居住,而且家具及装饰极其豪华,似乎颇为富裕。”结合当时的世界经济水平,有人统计,当年康有为买岛费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亿美金,这是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数字。


“康有为岛”位于距离斯德哥尔摩距市区约15公里远的地方,四面环水,深蓝色的波罗的海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波光粼粼。小岛以一条30米长、3米宽的木桥与陆地连接,岛上有许多灌木、杉树以及白桦树,葱葱郁郁,偶尔还可以看到林间一些红瓦建筑点缀。他在岛上修了很是漂亮的房子,起名却叫做“北海草堂”。如今岛上“北海草堂”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本地最有名高端住宅区之一,这里紧邻海湾,码头停靠着很多豪华游艇。北海草堂”遗址的南部有一处浴场,这里沙滩沙质细腻,躺着零零散散享受阳光的人,俨然一片远离喧嚣、静谧的天堂。

这座岛他现在已经被瑞典的人收纳为国有岛,而并非是像当年康有为他拿巨资购买以后进行命名,并且当时康有为他在国外买了这一座岛,他拥有的只是开发权,所以说他买了这座岛就相当于是拿了很多钱,对这督导进行了租赁,而并非是获得了这座岛的所有权。 因为康有为他十分的喜欢瑞典的风景,所以说他在这座岛上建了一个中国住宅,十分浓厚的中国风的建筑,然后取名叫做北海草堂,因为对于这个地方十分喜欢康有为他在这个地方住了三年。 因为当时康有为他建的建筑而坍塌了,所以在现在基本上是看不到当时康有为他在这座岛上修建的东西,而是建起了一个完全以瑞典风格为主打风格的西方建筑,而这座岛现在已经被改名叫做饭店岛。因为瑞典人他们不知道康有为,只有中国人知道康有为,所以说当地的瑞典人他们更多的是称呼这座岛叫饭店岛,而知道康有为的人华侨会把这座岛称为康有为的。


大老二爷


毛泽东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福垊则是: 吾观近人,就服康南海。康有为一生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留万年名。遗憾的是,他尽管很想创万世业,却功亏一篑。在戊戌变法上,他的方法也许不对,但他改良的方向却是正确的!1898年9月28日(光绪廿三年八月十三日)下午三点半,戊戌六君子同时伏法。这天,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却安全地逃到了香港。直到1913年12月1日,才回国。期间游历了31个国家,行走了60万里。环游世界、浪迹天涯、拥趸无数、妻妾成群、儿女满堂、富甲天下,康有为的人生真惬意,为此也让人痛恨。最为人津津乐道还是他海外买岛建别墅的事儿。

一位自称康有为的中国老先生,19日从挪威来到了斯德哥尔摩。——瑞典日报

据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所说。1904年8月19日清晨,长袍男康有为与旗袍女康同璧抵达了瑞典王国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长途汽车站。大概康有为他们在挪威过得不愉快吧,康有为把挪威王国说的一无是处。其实直到今天挪威王国都是世界上历年来民主、自由指数最高的国家。康有为与康同璧对这个有一千两百个岛屿的瑞典王国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陪着爱女逛街的康有为表示:"流观道路之广洁,仰视楼阁之崇丽,周遭邂逅士女(未婚女,特指街头妙龄女)之昌丰妙丽……乃可冠冕欧洲。"康有为感觉瑞典干净、大气,妙龄女也美不可言,简直就是欧洲第一。他还和她的爱女,在斯德哥尔摩东部海域游玩。这时,秋高气爽;这里,岛湖环抱。康有为原话是:“环岛以湖,环湖以岛,湖岛辗转,相环无尽。”康有为以为此地最宜居,乃养老、隐居之圣地。

1909年,康有为大手一挥,我买了。这一挥连买岛、建设园林(北海草堂)、还有配套的豪华家具,花费共计35999克朗(据广东省社科院的赵立人研究员考证)。也许我们对35999克朗没什么概念,福垊转成人民币,合人民币25558.40元。看起来,是非常便宜。但我们不能考虑现在的汇率以及现在的购买力。能买到一块岛屿,并且还大建别墅,配备豪华家具,而且还是在瑞典王国首都不远处,更能感受那种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说起来,怎么也相当于现在10亿左右人民币吧。

那康有为怎么来这么多钱呢?原来他逃到海外后,一方面积极为改良奔走,企图东山再起,在加拿大组建保皇党。他是保皇党党魁,他女儿是保皇会会长,而保皇会的全称竟然是”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看看,是公司,神马未必都是浮云,但一定是生意。康有为天才演说家,把华人说得五体投地。据说,就连孙文他哥孙眉都给保皇会捐款了。另一方面打造实业,创建股份公司,任“董事长”就是赚钱。他以救国保君安民的名义,得到了很多捐助,回来颇有点诈捐的味道了。并且肆意挥霍,这些钱财,像瑞典王国买岛建别墅这种任性劲还挺常见。

我们来看看改岛的现状。

福垊认为岛主康有为所谓的“买岛”,其本质还是租岛。在一定时期内,他拥有对该岛的开发权,但并没有所有权。要不然,国王源自拿破仑手下的瑞典王国,那不是卖地吗?如果康有为有对该岛的所有权,至少传之其后人吧。甚至还会把该岛,当做清廷复辟之地。至于瑞典什么时候将康有为“收回”去,我们尚没有详细答案。

康有为岛,在斯德哥尔摩市区约15公里,面积约为0.0274平方公里。其面积大小跟我们所熟悉的北屿(大北小岛)面积相当。瑞典名称是饭店岛,瑞典语为Restaurangholmen。上图(摆渡地图)多了一个字母“h”。人口数据不详。据传,改岛曾有一个饭店,非常火爆,故而该岛俗气地被称为饭店岛。后来,因为失火而化为灰烬。福垊这里大胆猜想,这个饭店很可能就是北海草堂的改造而成的。故而,在康有为岛上是没有康有为的遗迹的。不过在瑞典的华人尤其是康姓人眼中,都会亲切地称呼该岛为康有为岛。而你在当地一跟他们说:“康有为。”他们都知道是“才霓日”的康有为。

斯德哥尔摩瑞典的意思是木岛,那么康有为岛能否翻译成康岛呢?


福垊


答:康有为是一个幸福指数非常高的人。

他妻妾成群,生活奢靡,坐拥敌国之富,畅游全球,阅遍人间春色,实乃一人生赢家。

康有为曾冶有一方大印,上有二十七个字,云:“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端的是睥睨天下,顾盼自雄。

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提文凤女士曾骄傲地对记者说:“康有为是19世纪末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中国行世界之路最长的思想者。”

提文凤这一说法的依据,其实就是把康有为印文里二十七个字进行详细解释,说康在16年间,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游历过美、英、法、意、加拿大、希腊、埃及、巴西、墨西哥、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实吧,康有为这些被冠以“考察”、“跨文化对话”等等高大上形容词的行为,只不过是一个吃吃喝喝的游山玩水过程。

说到这里,有人会纳闷,康有为只玩乐,不事生产,他所大把大把挥霍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

不得不说,康有为生财有道!

1899年7月,康有为利用所谓光绪皇帝给自己的“衣带诏”,在温哥华成立了一个保皇会,然后打着“保皇”、“保大清”、“爱国”等旗号,大肆招收会员。

这个会员可不能轻易可以入的,每人需“捐美洲银一圆,以为本公司支用”方可。

他以皇帝的口吻承诺:“凡捐款万圆以上,可破格给予世爵,子孙袭封。捐五千圆以上者,有欲承办开矿工商等事者,皆优予权利,至破格封爵。”“凡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

这么一来,财源滚滚,日进万金。

据当时两湖总督张之洞的奏报:康有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拥有至少六十万洋银的现金流。

实际上,张之洞的估计是非常保守的。

梁启超说了,“自乙亥年此会设立以来,至今蒸蒸日上,……俨然一小政府之雏形也。”

所以,说康有为手头的资产富可敌国,一点儿也不过分。

而且,这些资产,康有为压根就没用于“保皇”事业中,全是中饱私囊,海吃海花去了。

花巨资购岛,不过是他众多挥霍行为中的一个小插曲。

来来来,我们来看他的购岛和弃岛过程吧。

话说,1904年,康有为来到了瑞典,被这景色宜人所吸,顿生流连忘返之感,他在《欧洲十一国游记》中写:“瑞典的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徙宅居之。”

既然“欲徙宅居之”,而手上又有海量钱财,那还用犹豫什么?

康有为没有一丝丝顾虑,立刻买下了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南海岸的沙丘巴登地区的一座小岛,并且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他在这座小岛上修建了一座中式园林,取名为北海草堂。

据广东省社科院的赵立人研究员考证,康有为买岛的花费是2.8万克朗,建筑园林的花费是7999克朗,“家具及装饰极其豪华,似乎颇为富裕。”

不过,康有为仅仅在这儿住了三年,就弃若敝屣一样,将岛和岛上的一切园林弃之不要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而去。

无怪乎章太炎骂他:“国之将亡是有,老而不死是为。”

康有为既然弃岛而去,他的后人又无人来过问,小岛在长达近百年内无人居住,当年的园林已经垮塌而不复存在,杂草丛生、萧条孤寂,那么,瑞典就理所当然地收回归国有了。

现在,该岛已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搞得还是不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