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点生产的口罩都哪里去了?为什么很多地方还是买不到?

蜘蛛侠吉林


应该都送给一线医护人员了吧,然后一些社区,政府单位,公共服务管理机构和复工企业批量购买走了。毕竟这个消耗量还是很大的,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还是理解的,平时也不怎么出门也用不着。


夏小毒


作为一名在临床工作的妇产科医生,面对此次疫情口罩紧缺原因,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最近每天接待的患者中都有人问我为什么医院不卖口罩?

我的回答很简单,作为一名每天接触患者的医生,我的口罩已经一周没有更换了。因为医院物资紧缺,我们必须保证比我更一线的医务人员安全。

我们医院的口罩除了最前线的人员其他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将口罩放在紫外线下,统一消毒然后反复使用。

加班加点生产的口罩都哪里去了?为什么很多地方还是买不到?

以我们医院为例,因为是基层医院,我们有入户消杀及调查的工作,无论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抑或是确诊及疑似的接触者,我们均需要入户做流行病学调查及消毒。

在这个过程中司机、消毒人员、医疗调查人员、医用垃圾处理人员等等除了戴口罩外,还需要穿防护服、防护靴、佩戴护目镜等等全套装备。而每更换一家所有装备,便需要全新更换。因为没有人能预知哪个接触者或者疑似病例,最终会转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以5人小组,每天消杀7户来计算。仅此一项工作每天口罩的需求量至少35个,若中间出现口罩污染,破损等现象需求量则随之增加。

而这个数字根本就没有包括日常接诊和医院的常规工作。

我们只是众多基层医院中普通的一个。若是一线直接接诊及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医院,防护用品使用量将更大。因此,在疫情之初由于防护物资匮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医护人员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生理期不敢更换卫生巾等新闻,因为所有的这些动作都意味着全套防护用品的重新更换。

即便是医务人员如此节省使用,医用口罩到期或污损也必须更换。

二、口罩寿命有限

一次性口罩常规使用时间4个小时,即便我们在节省使用,全国14亿人口的基数,也导致口罩缺口巨大。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众多

迄今为止,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达六万余人,因此,光疫情的最前线,口罩及其他医用物资的消耗量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保证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因为一线若物质缺乏,势必导致疫情失控,其后果将无法估量。

四、生产能力仍然有限

我们目前常看到报道,某某工厂可以日产防护服几千套、口罩几万只,单看产量似乎很大,但对于6万多病人、及数量庞大的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人员及14亿人口来讲,则显得太过渺小。

这就是为什么加班加点的生产口罩,却供不应求的原因。也许我分析的并不全面,但无论如何,随着疫情被逐步控制,随着国家应对力度的加大,随着新的生产线纷纷上马,也随着万众一心,这个问题将最终得以解决,我们也将最终回归正常生活。



妇产科医生毕一鸣


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现在疫情紧张,口罩成了紧俏商品,在市面上确实很难买到,或者是根本就买不到,那么这些口罩都上哪去了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吧。

1,人口太多。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每个人一天用一支口罩的话就需要13亿支,虽然我们国家是口罩生产大国,占据全世界口罩生产的半壁江山,但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2,优先考虑重灾区和医院。作为医院的医生护士,他们直接接触病人,他们的危险性要比我们平常人大得多,国家优先保证医院所用,这个决策是对的,我们都应该理解,从新闻当中我们也知道,现在有很多医生护士因为抢救病人而自身感染殉职,他们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3,部分口罩生产厂家没有复工。因为疫情紧张,各个地方封闭,不让人员流动,导致很多口罩生产厂家不能够复工投入生产,这也是导致口罩紧张的一个原因。

4,个人囤积。我们都知道,口罩的价格是是十分低廉的,在平时,一只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仅几毛钱,当疫情发生以后,很多人突击购买,反正也不贵,由于少数人这样抢购,导致口罩脱硝。

总之口罩紧张也是暂时的,现在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着部分口罩生产厂家的进一步复工生产,口罩的产量会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疫情逐渐解除,对口罩的需求量也会逐步减少,口罩紧缺的状态也会得到解决。

最后祝大家健康,让我们共同战胜疫情,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骄然


2020年伊始,口罩一下子成了“天之骄子”,一“罩”难求。口罩,成了当下普通人面对疫情的一道缩影。

“快抢,xxx店铺上架了口罩,快点、速度!”

但通常不久后,就能看到这样的回复:

“又是没了。”或者“一个月之后再发货。”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扩散,“口罩荒”也慢慢从武汉蔓延至全国,从1月的口罩贵到2月的抢货难,口罩一下子成了“天之骄子”。

抢护目镜、抢双黄连、抢84消毒液、抢酒精......不过,最难抢的恐怕就是口罩了。

有人形容,现在想买个口罩,比巅峰时期买房还困难。

1

一“罩”难求

如今全国所有药店,基本都能看到大门上贴着“口罩已售罄”的字条,除以以外,还有“酒精已售罄”、“84已售罄”等字样,住在南京的小李表示,“在疫情初期,去一些药店勉强还能买到,但也有好多药房已经缺货,并且口罩的价格还贵,当时购买的时候还在挑什么标准的,可是,现在连最基本的口罩都买不到了。”

当然,除线下实体店外,线上同样早就难以买到口罩了。有数据显示,在武汉官方建议市民外出戴口罩后,仅1月20日、21日两天,淘宝就售出8000万只口罩。

更麻烦的是,现在淘宝上的口罩出现大量假货,在正规线上店铺早已无货的情况下,这些假货的出现更让市场雪上加霜。

而根据京东1月23日公布数据,在疫情刚爆发的1月19日至1月22日期间,平台在短短4天内共售出了1.26亿只口罩,单单就22日一天的销量,就已经是平日的48倍。

“好不容易在两家店抢到了100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只是如今过去了十来天,这100个口罩仍然躺在“待发货”的分类下。”来自广州的小林这样说道。

线上线下口罩资源的极度稀缺,不仅发生在国内,全球的代购也在世界各地拼速度、拼渠道。

“朋友圈很多代购都开始卖口罩,甚至一些不是代购的人也突然有了渠道货源。”来自安徽的小韩这样说道。

最有意思是,干物流的在卖口罩、干工程的在卖口罩、干金融的在卖口罩、卖面膜的在卖口罩、买房子的在卖口罩... ...但是你也买不到现货,都是预约等着发货。

无法否认,“一罩难求”是当下普通人最真实的生存状态,淘宝等电商已经全部下架了商铺的口罩优先支援疫区,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口罩仍然是抵御病毒的一大防线,普通人对口罩的需要不能忽视。

2

最严“口罩”政策

特殊时期,特殊办法。多个城市开启了口罩限量购买、预约购买,甚至摇号购买的方式。为避免人员聚集,部分城市还安排快递以及社区配送口罩上门。

1月30日“绍兴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口罩网上预约提示:从1月30日开始,每天从下午15:00起在“绍兴数字健康服务平台”,可以凭绍兴市市民卡(医保卡)实名预约购买口罩,约完为止。

日前,厦门市发布公告称:为避免购买口罩人群过度聚集造成可能的交叉感染风险,经研究,决定采取通过政务服务平台“i厦门”APP实名预约,门店定点取货的方式向市民供应口罩。

此举让厦门成为全国首个线上摇号购买口罩的城市。由于预约人数过多,“i厦门”APP还一度崩溃。

上海从2月2日开始在各居(村)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登记预约,在接到居(村)通知后,到指定药店购买。根据相关规定,每一轮预约,每一户(同一个居住地址)可购买一包(五只)口罩,每一户仅限预约购买一次。

合肥同样也采取线上预约方式。2月2日,国药控股安徽有限公司、安徽天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出通告:即日起,在两家企业的指定网点,市民可凭本人身份证线下购买这些应急防护用品,或进行线上预约购买。

后因为线下排队人数太多,统一改为在“合肥医保”统一预约购买。

据统计,除上述城市外,江苏南京、盐城,广东广州,浙江杭州等城市都已推出了预约购买口罩的措施,这一名单还在陆续增加中。

即使如此,仍有居民难以买到口罩。

3

厂商的生产攻坚战

1月28日,一个关于“这些天,稳健医疗做了什么”的截图在社交网络上流传。据了解,该截图来自稳健医疗官网。2020年01月10日,稳健医疗决定,动员全资子公司稳健医疗(黄冈)有限公司唯一口罩车间380人,春节不休假,生产N95口罩、外科口罩和护理口罩。彼时,社会对疫情还未有足够的关注,而稳健医疗也因为“先见之明”而走红网络。

在疫情持续蔓延后,口罩厂商纷纷加大产能增速生产,然而口罩“一罩难求”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原因,除了短时间超强的口罩需求使得库存口罩被迅速消化以外,另一方面,还有节假日期间的物料、物流、生产人力的短缺。

有媒体报道,目前在国外已经有了自发采购、捐赠口罩以及防护服等物资的最强海外应援团队,用自己的力量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与此同时,还有无数的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生产厂商这个假期不眠不休地进行生产工作。

有消息显示,浙江某口罩生产商以三倍工资及加班费的补贴,将所有工人全部召回,赶制口罩,在正月十五之后就能将日产恢复到10万只。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与“口罩”相关的企业有34316家,与“口罩生产”相关的企业有3356家。

不过,这其中包含了整个口罩生产行业的上下游企业,所以真正在生产线上的企业仍是少数。

根据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万只,而目前复工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日产1800万只以上,接近最大产能。

不过,对于全国每日所需的口罩数量来说,其实仍有紧缺。

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

不过在疫情面前,剩下50%的力量也尤为关键,过去7天里,中国进口口罩5622.8万个。

在疫情防控的需求下,除了全面复工以达到最大产能之外,全球采购物品也成为了必不可缺的重要举措。

而目前全球口罩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不少外企也开始加班加点生产。

如邻国日本最大的口罩生产商尤妮佳,目前就采取了三班倒的形式,保障24小时不间断生产。3M公司也正7x24小时生产,提供在亚洲、美国和欧洲工厂的产量。

2月3日,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内口罩企业产能恢复率在60%左右。“国内口罩一天产量超1000万只,医用N95口罩每天产能60万只。”

“全国的口罩生产正在加速,预计2月底口罩短缺状态或缓解。”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会长雷利民表示。


日照绿茶茶农


有关系的人都能买到口罩,普通百姓有钱你也买不到,我从过年到现在,就代两个口罩😷


宽容别人144282382


口罩是保护人们的武器,是保护医生的盾牌,近期复工复产口罩数量暴增。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随着疫情的蔓延,口罩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现在连偏远农村地区的群众都开始戴上口罩,如果人人都在用,每天还要更换,面对这么强大的刚需,短期内供给跟不上也在情理之中。国家推动生产企业加班加点恢复产能。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产量达到一天5.7亿只以上,复工复产面达到了40%,但要看到,恢复乃至扩大产能毕竟需要时间。我们除了国内的生产,也在推动国际采购,以满足全国疫情防控需求。

为什么还有很多群众买不到口罩?

面对疫情快速蔓延,每多生产一只口罩,就是为百姓和医护人员多一重安全保护。由于春节停产放假,相关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工人返乡、原料停供、物流停运。临时召回员工复工复产,乃至紧急扩大产能,要解决资金、工人、原材料供应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需要一个周期。此外,还有多种非生产性因素制约口罩的供给。比如铁路调整部分线路、一些省际交通停运带来的物流配送问题。比如这些口罩生产企业所在地陆续出现疫情。地方政府纷纷进行大量采购,向外调度的量在减少。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了国家防控物资临时储备制度,对重点生产企业的物资直接调配,努力做到全国一盘棋,尤其是确保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防疫一线地区的供应。随着近期口罩产能的逐步恢复渐渐缓解。


徐林碧149456976


疫情当前,无疑最火爆的就是口罩,消毒液! 一直非常紧俏,各大药店都挂牌:口罩,消毒液无货。电视里,全国生产口罩的工厂正加班加点,更有工厂还转型生产口罩。国外也有大批捐赠。但口罩还是消声拟迹。我的理解是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公安,物业等吧他们是最需口罩和消毒液。首先要满足他们的需求,毕竟他们是冲在一线的,而且,本身就是一次性的,用量更大。还有就有人囤积居奇,咱一般人就很难买到。反正我是买不到,多亏,防雾霾,孩子买了些口罩,虽不是能对付病毒,但总比没有强。


非常时期很开心


目前作为医务工作者之一,确实发现口罩供应不足。药房员工复工也是靠自家小区登记领取每家5个口罩,很多个体企业没给员工发放防疫用品,采取措施保障员工安全。甚至更有黑心老板让员工高价购买自己倒卖的口罩和酒精,来保障正常上班。就这样我们员工一个口罩坚持用了5天。

有不良商家个人独自高价倒卖口罩酒精,大家在购买时要特别关注,很多口罩目前没有合格的质量保障,外出复工带着这样的口罩实在危险。

也非常希望这次的疫情能早点得到控制,大家能健康平安幸福!



辰灵


中国人多,不是一般的多,十四亿,一人一天一个,就得有十四亿个,况且有人说四小时就该换一个,以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现在成了必须品,也许有的人这几十天把一辈子的口罩都戴了,原来一个地方有一两个厂就能供应,现在一天的用董也许是从前一两个月的用量,工人加班加点也生产不出来,因为是消耗品


奶奶与姥姥


我在网上定了二十多天啦!都没有发货!超市,药店,医院,都没有!现在不戴口罩都不让出门!我们家都已经五天没有出去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