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家書》:碎碎唸的文字裡,藏著一個吃貨對老伴的愛意和眷戀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1987年,汪曾祺受邀,赴美國參加國際寫作活動,歷時三個多月。如何一解思家、思鄉之苦呢,汪曾祺開始給妻子施松卿寫信,從1987年8月31日至12月7日,汪曾祺斷斷續續往家寫了17封家書(一說16封家書),在家書中稱妻子為松卿,自然親切,把他在美國的所見所聞事無鉅細的"唸叨"給妻子施松卿"聽",稱為《美國家書》,現被整理收錄在《汪曾祺書信集》中。


《美國家書》:碎碎唸的文字裡,藏著一個吃貨對老伴的愛意和眷戀


汪老頭在家書裡說了什麼呢?我總結了一下汪曾祺寫家書有三大準則。

寫家書第一準則:報平安,報行程

第一封家書,是汪曾祺在香港轉機時寫的,第一句就先跟松卿說:"我安抵香港,住在三聯書店的招待所。......身體情況良好。每天都有人請客,但腸胃正常。"

九月十一號家書:"我到這裡已經十天了,也快。不過我還是想早點回去。我在這裡倒是挺好的。......我們過幾天要到林肯的故鄉去,住一天。十一月上旬到紐約、華盛頓。"

類似於"我在這裡睡得好。日子過得很smooth。生活條件很好,住五月花公寓八樓30D。"等報平安和報行程的話頻繁的在汪曾祺的家書裡出現著。汪曾祺是怕家裡人擔心,每每在信裡都要詳細說明其身體狀況和行程安排,表明他在美國很好,讓松卿不要擔心。


《美國家書》:碎碎唸的文字裡,藏著一個吃貨對老伴的愛意和眷戀


但是汪曾祺也有"調皮"的時候。

九月十二號家書:"我這兩天不那麼想家了。"馬上求生欲上身,緊接著說,"大概身在異國,沒有不想家的。"

我每次讀到此處,便覺得一個是恣意有趣的才子形象躍然紙上,真真是調皮。

寫家書第二準則:分享

路途見聞,當然要分享。江山易改吃性難移。汪曾祺跟松卿分享的事情除了見聞和訪問的事以外,當然大都是吃的。汪曾祺的兒子曾回憶說:“他是我們家,整體地位是最後一個,按廚師排位他是排第一把手。”這樣一位會吃會做的吃貨,去美國當然要體驗當地美食了。合口味的、不合口味的都要在信中跟松卿分享一下。


《美國家書》:碎碎唸的文字裡,藏著一個吃貨對老伴的愛意和眷戀


九月四日家書:"豬肉不香,雞蛋炒著吃也不香。......昨天我已經做了兩頓飯了,一頓麵條麵條(美國的掛麵很好),一頓米飯——炒荷蘭豆、豆腐湯,以後是我做菜,古華洗碗。"

九月六日家書:"昨天我已為留學生炒了一個魚香肉絲。美國豬肉、雞肉都便宜,但不香。蔬菜肥白而寡味。大白菜煮不爛。魚較貴。"

十月三十日家書:"我回來要吃涮羊肉。在芝加哥吃了烤鴨,不香。甜麵醬甜的像果醬,蔥老而無味。聽說北京開了一家肯塔基炸雞店。炸雞很好吃,就是北京賣的太貴了一客得15元。美國便宜,一塊多錢,兩大塊。"

吃貨的消息果然靈通,在美國都聽說北京開了肯塔基炸雞店,對新鮮吃食充滿了好奇心。讀到這裡,我暗暗立志要去吃一頓肯德基解解饞。

寫家書第三準則:碎碎念

我覺得全文中,汪曾祺的碎碎念,最能體現他對妻子的愛意和眷戀,也能體現他在妻子面前耍寶求表揚的可愛一面。

九月六日家書:"松卿,我應該帶一個茶杯來的。美國的茶杯很不好用。就像咱家那種美國大學校杯一樣,厚,笨。"

九月十一日家書:"愛荷華河裡有很多野鴨子。這裡的野鴨子比中國的大。"

十月三日家書:"為了你,你們,卉卉,我得多掙點錢。我要為卉卉掙錢!"

十月五日家書:"晚餐會上和與會者相談甚歡。我大概在應對上有點才能,中肯、機智、不乏幽默。"

十月二十日家書:"不知道為什麼,女人都喜歡我。......聶華苓說:'老中青三代女人都喜歡你。'當然,我不致暈頭轉向。我會提醒我自己。"

這個機智可愛,又有自己原則的汪老頭,時不時的在信中向松卿誇讚自己,還動不動就向松卿表決心。怪不得施松卿愛慘了他。

說到這,不禁好奇兩人的愛情故事又是怎樣的呢?


《美國家書》:碎碎唸的文字裡,藏著一個吃貨對老伴的愛意和眷戀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說:"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汪曾祺和施松卿在命運的安排下相遇,在時光裡相擁,攜手經歷著這人間的風風雨雨。

家人閒坐,燈火可親。

1939年,施松卿來到昆明考入西南聯大,和汪曾祺同一年。一個是西大有名的才子,一個是西大傳說中的"病美人",兩人對對方雖有所耳聞,卻不相識。

命運的安排是如此巧妙。施松卿大學畢業後,為謀生計,她來到西南聯大校友辦的中國建設中學擔任英文老師。而汪曾祺因為沒能拿到西南聯大的畢業證,輾轉來到中國建設中學任國文教員。在命運的安排下二人成為了同事,兩人在一次活動中相識。施松卿愛好文學,敬仰汪曾祺的才情,汪曾祺驚歎於這個外語系女子對國學的不俗見識,志趣相投,喜遇知音,二人很快就發展成了戀人,那一年是1945年。


《美國家書》:碎碎唸的文字裡,藏著一個吃貨對老伴的愛意和眷戀


戀愛期間兩人也經歷過異地戀的考驗。1950年初夏,汪曾祺與施松卿相戀六年終於修成正果,開啟婚姻生活。沒有彩禮、沒有房子、沒有婚紗、沒有戒指,只有相愛的兩個人,只有一張簡單的婚紗照。婚後兩人定居北平,養育子女,家人閒坐,燈火可親,柴火夫婦的小日子過得平靜安寧。

1958年,平靜的日子被打破,汪曾祺被送到張家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1958年至1977年期間,汪曾祺"三起三落",兩人聚少離多,施松卿一人守護著三個孩子堅決不離婚。兩人堅持用書信溝通,孩子們小,施松卿就教他們用漢語拼音給父親寫信,孩子們大了去外地念書,施松卿也督促著孩子們多給父親寫信。汪曾祺每次收到信,都開心得不得了。就這樣兩人用書信的方式,彼此鼓勵、相互堅守著度過了那段艱難歲月。


《美國家書》:碎碎唸的文字裡,藏著一個吃貨對老伴的愛意和眷戀


苦難和挫折沒有打倒汪曾祺,塑造了汪曾祺豁達樂觀的心態,始終對生活充滿熱情,這跟施松卿的鼓勵和溫情是分不開。家書成了連接汪曾祺和家人的橋樑。讓汪曾祺知道,無論到哪裡,遇到什麼挫折,都有家在。此心安處是吾鄉,有施松卿和孩子們在的地方就是汪曾祺家的方向。

家書如喜鵲,溝通了兩位異地戀戀人的心;家書如風箏,拴住了動盪時期在外漂泊的浪人;家書如證據,證明了汪曾祺和施松卿的一世情深。

汪曾祺寫給施松卿的家書告訴我們,愛情婚姻,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情,把對方掛在心尖上來想念,原來是如此滿足、喜悅的感覺。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就是家書的魅力,你體會到了嗎?


《美國家書》:碎碎唸的文字裡,藏著一個吃貨對老伴的愛意和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