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让校园暴力的施暴者被开除?

dr259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主要是题主认真做了思考,对于当前校园暴力中,那些施暴者,该如何处理?肯定不是开除那么简单,因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的学生,有《义务教育法》保护着呢。到了高中后,学校对施暴学生的处理相对要容易一些。那问题来了,对于校园暴力施暴者该怎样处理呢?

第一,对于校园暴力未构成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可以被送去工读学校。

最近几年,大家可能很少能听到工读学校的存在了,事实上仍然有,只是大幅度萎缩,有些关闭,有些仍然勉强存活,原因是工读学校生源特殊,都是有过违法前科的学生。随着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工读学校的冲击也很大,有相当一部分本该送去工读学校矫治的校园暴力者,因为法外开恩,并没有被送去矫治,结果导致工读学校生存不下去。因此,请家长们注意,如果你的孩子遭受了严重的校园暴力,你在有关部门介入协调解决问题时,你可以坚决要求送施暴者去工读学校。

第二,对于校园暴力构成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可以依法送入未成人管教所。

刑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有一个说法叫“四分法”即:未满14周岁、14周岁到16周岁、16周岁到18周岁、满18周岁四个等级。

1、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虽然未满14周岁的人,是不受刑事处罚,但是不代表他们完全没有责任,可能会被收容教养。另外,家长还是要赔偿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上述罪名外,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3、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6周岁的,犯任何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但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

通过上面的未成人刑事责任年龄的明确规定,家长朋友们需要注意,“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在适用校园暴力问题解决时,就是施暴者就被送入未成年管教所,这也就意味着该学生同时被学校开除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未被送入未成人管教所,而是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将施暴学生带回家管教,像这种情况,虽然未被开除,但是什么时候返回学校就是未知数了。

第三,将屡教不改的施暴学生开除,需要学校与司法部门通力合作。

按着法律规定,凡是有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警方都应立案并介入侦察,而后还要让施暴和受害者双方家长见面,进行调解。现在很多施暴的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免受法律制裁,就采取高额民事赔偿的策略,当受害学生家长以和解的方式接受了赔偿后,这也恰使受害学生家长不愿意走司法程序,去坚持追究施暴学生法律责任,才导致目前有很多适合被送工读学校或少管所的施暴学生而未被送入。因此,想将屡教不改的施暴学生开除,非得学校与司法部门通力合作才行,也只有学校提出强烈的要求,司法部门才可能动真格的,但是现在很多学校愿意这样较真吗?

结束语:将校园暴力施暴者开除出学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而是涉及到法、理、情等很多因素。在目前对未成年有关法律未得到完善的情况下,开除可能更是难事,学校有学校的难处,司法部门也有难处。至于难在哪,关键看心硬不硬,现在国内有一些校园暴力案件就处理的非常好,即绝不姑息迁就,发现一起严厉打击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