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地評線」紫金e評:堅決遏制“舌尖上的野味”,為健康加件“防護服”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決定。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雖然尚未最終確定新冠病毒源於哪種野生動物,但慘痛教訓已經在警醒著我們,針對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以及因之而產生的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了”!必須重拳出擊。

劃定硬標線,以法治禁除陋習刻不容緩。源頭治理必須依靠法治力量。此次疫情發生以來,要求立法禁食野生動物的呼聲不斷。我國目前雖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等法規,但相應的短板與不足已凸顯。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相關法律修改之前,聚焦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出臺專門決定,及時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

突出執行力,以嚴格監管謀求常態長效。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管住“舌尖上的野味”不僅要從“嘴”上下功夫,同時也需要在“手”上下功夫。此次出臺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範圍、相關違法行為、有關部門職責和法律責任。法治的生命力關鍵就在於執行,特別是要以持續性的嚴格監管執行實現常態長效,剷除整個產業鏈的生存環境。當前,相關部門要整合執法權限,加強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效率,從獵殺、收購、運輸、出售等多環節分進合擊,依法嚴厲打擊,斬斷伸向野生動物的黑手。

形成自覺性,以文明素養實現標本兼治。決定指出,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學校、新聞媒體等社會各方面,都應當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全社會成員要自覺增強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移風易俗,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氛圍的形成既需要強化宣傳教育,給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標定底線,以立法引領形成“舌尖上的文明”,也需要強化法治引導,對惡意傳播獵殺、烹飪、食用野生動物的圖片、視頻和其他相關信息的行為說不。

人類與野生動物共同生活於同一個地球,本應當形成和諧共生的關係,成就繽紛多樣的生態畫卷。同樣的錯誤不能一犯再犯。法治引領、強化監管、形成自覺,起而行之管住“舌尖上的野味”,不僅為我們自身健康加件“防護服”,更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係扛起應有責任。(丁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