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待到疫情結束時,他


小時候最盼過年,爺爺奶奶家住農村,爸媽天天上班,每逢寒暑假是必要給我送過去的。那時的交通不甚方便,從城鎮到爺爺奶奶家的客車每天只有一趟,天還擦黑呢,媽媽騎自行車帶著我到客運站排隊買票,等啊等車終於來了,把我送上車,媽媽匆匆的上班去了。不知道睡了幾覺,終於到站了,爺爺趕著毛驢車早早的等在那裡了。毛驢車是木質露天的,爺爺說你先跟在車後面走一會兒,把腳走熱了再上車,這樣就不會凍腳了。和著毛驢規律的鈴鐺聲,我一步兩步的追著。

若干年後的2020年,仍是過年,爺爺的週年卻已然燒過三個了,奶奶也搬到了城裡。條件好了,如果沒有疫情,83歲的奶奶還是可以下樓去小區溜達溜達的。日子還得過,不如趁著“閉關”這幾天,為我奶奶做點什麼吧。

首先是吃的,奶奶牙不好,麵條順溜又好嚼,平時的掛麵沒少吃,這次換換新花樣,做個意麵試試。首先面要煮爛,家裡材料不全,儘量往西式做法靠攏,但又不能靠太近,怕奶奶吃不慣。於是東北版意麵火熱出鍋了。叉子沒有,筷子頂上;迷迭香沒有,用海苔片剪成絲,一樣的鮮亮兒。最後用半根小香腸平衡下顏色,簡直哇哈哈~


待到疫情結束時,他/她/它在叢中笑

香腸切片應該更好看些

奶奶面對異國美食,讚不絕口,直誇這大孫女沒白疼。這就給了我繼續鑽研下一餐的——鄉村冷麵,滿滿的勇氣。瀋陽比較著名的幾家大冷麵,均以牛肉湯底、現壓冷麵為噱頭。以手頭的條件推算,現壓是不可能了,現在的冷麵還是我年前從網上購得。但是湯底還是可以以假亂真的。煮牛肉,過濾湯汁,加入雪碧、白醋、糖、鹽,冷麵湯調好之後,冷麵也泡好了,等水燒開,一定煮一會會兒,否則相信我,黏糊糊的一團會讓你的鍋很不好刷的。因為奶奶上了年紀,考慮健康問題沒有在湯裡放冰塊,只是把冷麵過一下涼水。辣白菜、雞蛋、黃瓜全部點綴上,對於吃,我是認真的!

待到疫情結束時,他/她/它在叢中笑

碗邊飄著的是冷卻的牛油花

奶奶吸溜著冷麵,讓我繼續努力,再創花樣。奶奶愛喝粥,在農村的時候,新小米收割下來,奶奶總是會熬一鍋黏糊糊的小米粥,噼噼啪啪的柴火上,小米翻著油花,滿院子飄著清甜的氣息,趁熱吸溜一口,那滋味······給個皇帝都不換。轉眼間,30多畝的地已然包出去10年多,現在吃的小米都是農村親戚送的,那難忘的滋味,再也沒吃著過。日子還得過,粥照樣要喝,醃點黃瓜鹹菜吧,幹喝粥太寡淡了。說幹就幹,黃瓜是武漢還沒封城的時候買的,由於保存的還算得當,個個還很飽滿很有水分。光黃一根一根洗乾淨,切成段,用鹽漬出水來,因為怕鹹,漬過水的黃瓜又洗了一遍,晾乾。這邊開始熬製醬油,放入白糖、八角和切了片的姜、蒜。待湯汁晾涼,澆進黃瓜裡,爽口開胃的小鹹菜就做好了。

待到疫情結束時,他/她/它在叢中笑

淋上點白酒,不容易壞

奶奶說醃的比她好吃。接下來的幾天裡,陸續做了咖喱飯、蘋果醋和糖醋蒜。因為不知道未來疫情的走向,擔心買不到車票耽誤上班,初四急急的回到了瀋陽。上班的時間一改再改,確診的人數一變再變,元宵節的夜晚一片安寧,往年絢爛的煙花在回憶裡悄悄綻放。心裡想著,既然不能奔赴武漢為疫情中心的人排憂解難,在同一片天空下,沒有虛度每一個日夜也算是助力了吧。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春天來了,冰雪消融,萬物復甦。我相信,每一個口罩後面都是一張堅毅篤定、滿懷期待的臉。每一扇緊閉的門窗後面都有充實的生活。

待到疫情結束時,他/她/它在叢中笑!

待到疫情結束時,他/她/它在叢中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