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阳光普照》是一部上映于2019年的剧情长片,影片时长为155分钟,属于超长电影。考虑到商业利益和观众体验等原因,一般电影的时长都在90分钟至120分钟之间,一部成功的超长电影的拍摄,对电影人来说,是做好牺牲票房准备的理想践行。《阳光普照》的导演是钟孟宏,他是金马奖和金像奖的常客,这部电影也不出意外地获得了第56届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奖。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影片以阴暗、暴力、血腥的场面开始,一名叫阿和的未成年男孩在冲动之下和社会青年菜头伤了人,一个本就千疮百孔的家庭自此走向破碎的边缘。父亲阿文和母亲琴姐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性情温和的哥哥阿豪和个性叛逆的弟弟阿和,阿和进入劳教所之后,哥哥自杀身亡,经济拮据的家庭被受害者索赔,阿和15岁的女朋友因为怀孕找上了门,一件件事情接踵而至。出狱之后的阿和努力工作,痛改前非,可是菜头辗转又缠上了他,阿和再次走到了违法的边缘。父亲阿文常年来一直在忽视儿子阿和,面对着可能又要误入歧途的儿子,他在冲动之下杀了菜头,电影在阳光普照大地的背景下逐渐结束。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阳光普照》把视角投放到小人物身上,像一个放大镜般将一个"微不足道"的家庭搬到了荧屏之上,使观众看到了它伤痕累累的事实。阿和所生长的家庭,有严厉的父亲,慈爱的母亲,优秀的哥哥,属于一个典型的、传统的中式家庭。然而,这种传统的家庭又早已在现代社会中发生了变化,影片通过镜头展现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呈现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危机。本文将从角色塑造的角度,分析《阳光普照》中的人物形象及善恶冲突的运用。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改变"的角色:作为贯穿电影的线索,人物的变化牵动着情节的推进

参与《阳光普照》拍摄的演员一共18名,其中镜头较多的有父亲阿文、小儿子阿和、母亲琴姐、大儿子阿豪、阿和女朋友小玉、阿豪的女同学阿贞和社会青年菜头,而从头出现到尾的则有父亲阿文、小儿子阿和、母亲琴姐、社会青年菜头在电影开始时出现,在电影结束时死去。故事中的角色,他们大多出现在父亲阿文的家、阿文工作的驾校、关阿和的劳教所、阿和工作的洗车店,所有的角色其实都在围绕父亲阿文和小儿子阿和两个人活动。

小儿子阿和是在大雨滂沱的黑夜里出场的,他的形象是叛逆的、暴力的,影片结束时,他转变为一个想要遵纪守法、安稳度日、努力生活的人,他的身体正奋力朝着光明奔跑。如果单纯从善恶角度来说,阿和是一个从恶转变为善的人物,而促成他会这样转变的原因就构成了整个故事。纵观整部电影,原因大致有三个:

  • 1、 阿和15岁的女朋友怀孕了,并且坚持要生下孩子,为了孩子,阿和和小玉结婚了,阿和成为了一个有了孩子的未成年父亲。
  • 2、 阿和的大哥阿豪自杀身亡。
  • 3、 父亲阿文为儿子偷偷杀了社会青年菜头。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在阿和从恶转变为善,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当中,隐藏着另一个人物的变化,那就是父亲阿文。阿文一直遵纪守法,坚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然而当儿子被胁迫要犯法的时候,阿文选择了"杀人"这样极端的报复行为,他的形象从法律角度看,正在由善变恶,从伦理角度看,正由一个不合格的父亲转变为合格的父亲。

影片以小儿子阿和的转变为主,由阿和的转变牵扯出父亲阿文的转变,阿和从恶到善,阿文从善到恶,他们反向的转变有着以恶换善、以黑暗换取光明和救赎的意味。对于父亲阿文的行为,阿和一无所知,尽管二人的隔阂有所缓解,他们仍旧不够了解彼此,处在一种既想要靠近又想要疏远的尴尬位置。观众将影片中所有人物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在善恶转变的过程当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一个问题:为了善而采取的违法报复行为,到底应不应该选择隐瞒和原谅?影片直至结尾也没说明警方会不会抓捕父亲阿文,导演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观众,观众是否会认为被抓捕,就代表着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不被理解的角色:"一个人有两个我",承载着主题外延的寓意

《阳光普照》中的一家人父亲阿文、母亲琴姐、大儿子阿豪和小儿子阿和从未同框过,阿豪在家里时阿和进了劳教所,阿和出狱后,阿豪已经自杀了,阿和和阿豪相见时,他们的父母完全不知晓。即便是阿和后来有了儿子,他们一家人也从未完整的出现过,这个家庭始终是残缺的。许光汉饰演的阿豪有着阳光的外表,他学习优秀,为人温柔,懂事知礼,几乎完美无缺,获得了所有人的偏爱,也获得了弟弟阿和的嫉妒,但就是这样一个象征着光明的人,他选择了自杀。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在我们纠结善恶救赎、亲子关系时,阿豪能够引发我们的另一种思考,即精神真实。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如果说弟弟阿和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不见光明的人,那么从哥哥阿豪的遗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生活在光明之下没有阴影可以躲藏的人,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另一个自己,一个渴望光明,一个渴望阴影。他们兄弟二人代表着现代社会中那些生活在"绝对"环境中的一类人,绝对的善、绝对的恶、绝对的丑、绝对的美、绝对的伟大与绝对的卑劣,一旦被这种"绝对"限制精神,那么无论是丑是美、是善是恶、是卑劣还是伟大,所造成的压力都是一样的。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纪伯伦曾说: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里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黑暗与光明相互依存才会产生意义,才能够凸显价值。我们在努力展现自己光明一面的同时,也应正视自己阴郁的一面,每一面都是真实的自己。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一个仅仅靠有衣蔽体、有食果腹就能满足生存需要的时代了,时代的每一点变化都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存意义的无价值感、虚无感,内心的阴郁、压抑、不被人理解,这些并不应被视作羞于启齿的,它们都是正常人活着都会产生的情绪。

哥哥阿豪一直以来生活在"阳光暴晒"的环境下,好似他一旦想要找个阴影躲起来就变成了错误,就是没有把握住人生方向。他无处躲藏、无人理解,最终不堪重负,结束了他短暂的、光明的一生。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应该改变的角色:善恶的转变就在一念之间,蜕变与否都是电影的亮点

到底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如果父亲阿文为了帮助儿子杀死菜头不算恶,那么菜头为了兄弟伤人又能否算是善?

菜头是一个社会青年,他出场时间不长,却是一个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角色。菜头为了阿和砍断了别人的手臂,出狱之后又想要拉着阿和再次堕落,他的形象标签是个纠缠不休的坏人、恶魔、毒蛇。对比阿和出狱后的痛改前非,菜头出狱之后变得更加残忍、阴暗和恨世。看完整部电影,观众能够知晓菜头生长在一个父母双亡、一贫如洗的家庭,只有年迈的奶奶养着他。可以说菜头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他也不曾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像他这样的人,想要做个好人太难了,想要做个坏人真的太容易了。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阿和被家庭忽视,家人不知道他整天在想什么,他也从来不说。菜头的出现成了阿和走向黑暗深处的一个引路人,菜头为了义气,他不计后果地伤人,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可是阿和不同,阿和只是想要吓吓别人,他本能地拒绝成为一个恶魔。在年轻的阿和和菜头之间也存在着隔阂,他们的人生观有着巨大的不同。

菜头出狱后看到阿和努力生活的模样,他想要阻挠这一切的发生,他的人生已经毁了,凭什么"背信弃义"的阿和的人生可以重来?可当他看到阿和儿子时,他应该还是犹豫了。这个被所有人视作毒蛇的坏人,最后为了不让阿和被老板骂才下车吸烟,结果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被阿和父亲开车撞死。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假设阿和父亲没有开车撞向菜头,那么菜头也许就不会再纠缠阿和了,阿和父亲也就不会是一个杀人犯了。若真是如此,这部电影的意义也就大大减弱了许多。可以说,阿和父亲开车撞向菜头的那一瞬间,菜头决定下车吸烟的那一瞬间,他们都变了,整部电影的意义也随着升华,善与恶的冲突达到了高潮。

菜头是可恨也是可怜的,阿和即便身在黑暗也有家人愿意帮助他、救赎他。可菜头没有,他在这世上孤零零的,哪怕是被人害死,别人也会因为他是个坏人,而理所应当的把他的死归于罪有应得,没有人会知道他生前所产生的那点善念。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阳光普照》关注的是一个小人物家庭,叛逆的弟弟、优秀的哥哥、沉默寡言的父亲,他们个性鲜明,人物形象复杂而又丰满,相对于他们,母亲琴姐的形象似乎很弱。琴姐是一个麻木的人,她和丈夫阿文经常争执,她偏爱大儿子阿豪,又深爱小儿子阿和,可这几个男人她一点也不了解。她不明白阿和小时候为什么突然变了,也不明白阿豪为什么自杀,更放弃了去了解已到中年的丈夫到底在想些什么。经历了小儿子入狱出狱、大儿子自杀、丈夫离家、儿媳生子之后,她到电影快结束还在责怪丈夫不关爱小儿子,直到丈夫说出杀了菜头之后,她才知道自己的丈夫为了孩子做了什么。这一家人,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孤岛,有着最亲的血缘关系,也有着最远的心灵距离。

豆瓣8.4,《阳光普照》大地,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

"阳光普照"是温暖的、充满生命力的,它象征着美好与爱。有人说这部电影最后是强行和解,我并不认同这一点,这个原本的四口之家还剩下小儿子阿和、母亲琴姐和父亲阿文,可即便只剩下这三个人,他们还是没有同框。对他们而言,生活只是在继续,没有深仇大恨,也没有开怀大笑,他们只是学会了接受阳光普照大地时,也会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阴影。有些生命或许存有瑕疵,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