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东汉末年,西晋初年之间有哪些名将?

冰封龙侠千年


首先这个历史时期是中华大地合久必分,又分久必合的时期

如果从公元184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开始到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建立西晋结束,共计81年。如果前后放宽点标准,可以算作100年。

三国时期疆域图

这百年间,天下混战不已,名将高手层出不穷。有一首口诀流传甚广: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储、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二张徐庞甘周魏(张辽、张颌、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神枪张锈与文颜(张锈、文丑、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姜维

吕布

当然,这个排行主要的参考值是武力,另外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较大。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其实有一部分名将更加的功绩卓著,影响深远。

我们以三位东吴名将为例:

周瑜,字公瑾,统帅型名将。联刘抗曹,指挥赤壁之战,流传千古且战略意义重大,基本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是由这一次战役奠定的。正史记载,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南下征吴时,孙权手下的文武百官是以投降派居多的。是周瑜力排众议,分析形势,提出战略并亲自主持实施才取得胜利。

他指出曹操的几点大忌:一,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还驻兵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二,当时气候严寒,曹操的战马缺乏草料。三,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东地区,水土不服必然会产生疾病。四,这几方面都是用兵的大患,而曹操全不避讳贸然行事。

江东君臣的心因此大定。孙权于是以周瑜为主帅,与刘备联合,火烧赤壁,重创曹操。

周瑜

吕蒙,字子明,统帅型名将。吕蒙最大的贡献是攻灭关羽,夺取荆州

刘备占领荆州之后,用关羽镇守,使东吴长期望城兴叹,孙权心中十分郁闷。吕蒙最早倡议东吴消灭关羽,他率军于公元215年夺取荆州三郡,公元219年再夺三郡,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吕蒙白衣渡江的故事广为传颂。

吕蒙还留下了好多成语,如: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

吕蒙

陆逊,字伯言,统帅型名将。陆逊指挥的战役中最负盛名的是吴蜀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等群臣的劝阻,以为关羽,张飞报仇为由,发动了对江东的全面战争,史称夷陵之战。江东以陆逊为帅,抵御刘备。陆逊敏锐的看清局势,先采用防守拖延的战略,使蜀军速战速决的愿望落空。

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时至盛夏暑热,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士气不振。蜀汉水军又奉命移驻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蜀军深入敌国腹地,延绵数百里山川连营结寨,因战线过长,运转补给发生困难。

陆逊抓住机会,封锁长江,分割蜀军,火烧连营,结果蜀军大败。夷陵之战属国运之战,蜀国后期再也无力伐吴。

陆逊

古语有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方为名将。以此方面论,魏武帝曹操,卧龙诸葛亮,冢虎司马懿,甚至钟会等人都在此列。


任十三读史


您好,这里是史料小王爷,这个问题我来答!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三国鼎立,魏国一统,西晋接手,司马当家!自西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虽然这当中不足一百年年的时间间隔,但其中故事的精彩纷呈却不逊于任何一个时代,乱世造就英雄,说其中有哪些名将,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那就按照三个时间节点来分别谈一下吧:

1、东汉末年

这些时间节点当中,许许多多的人物在时间段上会有参杂,但如果说东汉末年最具代表性的名将的话,应该当属段颎!


段颎在年轻的时候很有名,非常勇武,后来被举为孝廉,治理一方,也算是有为,直到进入军队之后,这才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戍边十多年,历任中郎将、护羌校尉、议郎、并州刺史、破羌将军,与羌人作战高达一百八十多次,斩杀近四万人,最终平定西羌,并击灭东羌。段颎与人作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他从来不留俘虏,尤其对羌人更是毫不留情,以杀止杀,彻底平息了祸害东汉上百年的羌人之乱!

在东汉末年尚且算得上平静的时代,如果用功绩来评定的话,段颎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2、三国时期

如果要说三国时期的名将的话,恐怕谁都能说出不止一个人,而且对他们的事迹也如数家珍,但我今天要强调的这个人叫做邓艾!


邓艾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在魏国集团当中,他绝对是其中的代表!邓艾并非出身于世家,直到遇到司马懿才开始了人生的转折,上书兴建水利工程,设计屯田之策,魏国能在三国后期当中始终保持强盛的姿态,与邓艾的政策有很大的关联!

在军事方面的成就更是斐然,不仅数次击退蜀国大将姜维的北伐行动,获封关内侯,而且后来以最低的代价灭亡了蜀国,终结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样的人才,哪怕是在人才济济的三国时期也是非常难得的!

3、西晋初期

西晋时期的名将可能有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但这位作为西晋的开国将军,能力是毫无质疑的,他就是杜预!


杜预最大的功劳是平定了吴国,率军奇袭了西陵,离间东吴君臣,使得东吴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撤换了名将张政,削弱了东吴在西陵这一军事重镇的防守力量。后来支持王濬东下,乘胜夺取建业,灭东吴,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除此之外,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能够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可见文治武功丝毫不逊于前人!

这一段历史的著名人物太多了,文臣武将真是浩如繁星,只能说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人来回答了!


史料小王爷


大家伙,这里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从东汉末年继而三国到西晋一统天下,这期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名将辈出的英雄时代。

那么这期间有哪些流芳后世的名将呢?南岭说史为您解答。

主要有以下名将:

1、河北四州袁绍

名将主要有颜良、文丑、严敬、张郃(后投降曹操)、高览(投降曹操)、韩猛、吕布(曾为袁绍客将、后出逃)、朱灵(投降曹操)、淳于琼等;

2、幽州公孙瓒

赵云(后投奔刘备)、严纲、田楷、邹丹等;

3、曹魏

曹操手下的名将那可就多了,如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八虎骑: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夏侯尚;

除此之海还有:曹彰、庞德、许褚、文聘、满宠、臧霸、李典、郭淮、典韦等;

4、吕布

高顺、张辽(投降曹操)、郝萌、魏续、侯成、张弘等。

5、孔融

太史慈(后投降孙策)

6、孙吴

程普、黄盖、韩当、朱治、祖茂、徐琨、吴景、孙静、周瑜、吕蒙、甘宁、陆逊、诸葛瑾、徐盛、潘璋、周泰、太史慈、凌统、丁奉、朱然、朱桓等;

7、袁术

纪灵、张勋等;

8、刘表

文聘(投降曹操)、李严(后归蜀汉),向郎、蔡瑁等;

9、蜀汉

首先是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魏延、马岱、廖化、孟获、张翼、周仓、马忠、王平、张嶷、严颜、刘封等

10、董卓

华雄、樊稠、牛辅等;

11、晋初

羊祜、杜预、王濬、王浑、马隆、文鸯、卫瓘、陈骞、胡奋、石苞等。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有所帮助。


南岭说史


导语:

东汉末年以后,西晋初年以前,这一段时间,我们习惯称之为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名人辈出,这是一个乱世,所以英雄也就跟着多了起来。

响当当的人物自然是少不了,比如说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三国的领袖,自然是最重要的核心人物。此外还有诸葛亮鲁肃司马懿,这些足以问鼎天下的谋士。

三国时期的名将那就更多了,如果非要在三国历史中挑选三位比较突出的名将,我认为分别是吕布、关羽和陆逊。

01吕布是前三国时期最勇猛的名将,见证了东汉王朝的覆灭。

吕布家时代习武,吕布本人也是武艺高强之人。最初投奔并州刺史丁原,因为董卓的诱惑,所以杀掉了丁原,果断投奔董卓。

董卓对吕布那是非常好的,恨不得将吕布当成自己的儿子来看待。可惜吕布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他为了一己私利,再次选择投靠司徒王允,杀掉了董卓。

  1. 本以为可以成为大汉王朝的再造之人,结果李傕郭汜大军杀回长安,吕布一败涂地。其实此前王允是有的选的,毕竟董卓被杀以后,李傕郭汜是答应投降的,可惜王允认为他们是反贼,表示必须要剿灭。
  2. 王允在战乱中被杀,吕布则带兵逃出了长安,从此大汉朝的天下混乱不堪。可以说吕布在东汉朝廷之中的地位是不低的,他几乎成了东汉朝廷的刽子手。
  3. 从此以后,李傕郭汜祸乱长安,将天子玩弄于鼓掌之中,而天下诸侯再也不听从汉献帝的命令,这一切可以说,都是要从吕布杀董卓那天开始。

此后吕布辗转各地,只为了夺取一块立身之地,这有点像刘备,只不过吕布的起点比刘备高太多了。

可以说吕布的这一段经历,直接葬送了东汉江山的未来。因为吕布的失误,使得天下人都觉得汉献帝是谁都可以放在手里把玩的。

董卓控制汉献帝,那是因为他有兵权,也就是说谁有足够的兵权,谁就能控制汉献帝,从而控制整个天下。

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语在卓传。允以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布自杀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卓死后六旬,布亦败。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三国志》

当然吕布的下场也很凄凉,在投靠徐州的刘备后,又从刘备手里抢走了徐州,继而被曹操击败,在下邳城被手下人绑着送到了曹操跟前,被曹操处死。

02关羽是中三国时期威震华夏的名将,也是扭转三国战局的关键人物。

三国前期的关羽,其实并没有太多闪亮的时刻,大多数都是演义的作者给关羽添加上去的。因为按照罗老爷子的想法,三国中期如此出色的英雄人物,在前三国时期,没有理由不发生一些出彩的故事。

关羽一直跟随刘备创业,刘备在徐州战败以后,关羽被曹操俘虏。曹操是非常爱惜关羽这个人才的,为关羽求了个汉寿亭侯的封号,又每天请关羽吃饭喝酒。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三国志》

可是关羽一直要回到刘备身边,查到刘备下落后,关羽便辞别了曹操,带着两位嫂嫂去找刘备了,可见关羽对刘备是忠诚不二的。

此后关羽便跟着刘备一起来到了荆州,这里将是关羽一生都无法忘却地方。在刘表死后,曹操大军南下夺取荆州,而此刻的关羽正在夏口训练水军,打算跟曹操决一死战。

赤壁大战中,显然关羽也没有太多露面的机会,所以一直到刘备到了进入四川以后,关羽才逐渐大放异彩。

刘备打不下益州,还损失了军师庞统。为此他只好请诸葛亮入川帮忙,关羽在这个时候接管了整个荆州的军务,成为了荆州一把手。

  • 这是非常重要的责任,因为荆州有三股力量存在。分别是东边的孙权,西边的关羽以及北边的曹仁。这里相当于是一个小三国,关羽的地盘还是最大的一个。
  • 关羽在这里镇守六年半的时间,等到刘备拿下汉中以后,关羽觉得自己六七年没有立功了,心里非常着急,所以就发动了北伐。
  • 曹仁镇守的襄阳和樊城根本就顶不住关羽的猛攻,所以曹操必须要派遣救援。结果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于禁被擒拿,庞德被斩杀,曹操吓得打算要迁都。

这个时候的关羽达到了人生巅峰。然而不久之后吕蒙、陆逊和孙权策划了一场夺取荆州的战役,杀掉了关羽,夺取了荆州,改变而了三国格局,刘备集团自此开始走下坡路。

03陆逊是后三国时期出将入相的名将,打造了三国的基本格局。

夺取荆州的计谋当中,陆逊的角色很重要,他需要不断拍关羽的马屁,以此使得关羽放松警惕。所以拿下荆州不只是吕蒙的功劳,陆逊也做了不小的贡献。

  1. 此后陆逊接替了吕蒙,成为了东吴的大都督。因为这个时候东吴人心惶惶,刘备的大军即将杀来,刘备的战斗力他们是知道的,绝对不敢小觑。
  2. 陆逊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彻底击垮了刘备,使得季汉王朝失去了足以问鼎天下的有生力量。
  3. 可以说陆逊的这一战,稳定住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格局,此后四十多年,三国的地盘基本没有任何波动,都是因为陆逊的这一战所起到的作用。

孙权登基以后,陆逊也得到了重用,不久之后被提拔为东吴帝国的丞相,真正做到了出将入相,绝对是三国之中独一份。

黄龙元年,拜上大将军、右都护。是岁,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徵逊辅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时建昌侯虑於堂前作斗鸭栏,颇施小巧,逊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虑即时毁彻之。射声校尉松於公子中最亲,戏兵不整,逊对之髡其职吏。---《三国志》

很可惜的是,陆逊是江东大族,又掺和了孙权选拔继承人的事情,结果被孙权各种斥责,活活被气死了。

总结:所谓真正的名将,一定是可以扭转乾坤的那种人。

为什么选择吕布、关羽和陆逊这三个人呢?三国时期的名将实在是太多了,要是选下去,一百个都不够。所以选这三个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吕布在前三国时期,成为了东汉灭亡的重要推手,关羽在中三国时期,成为了扭转三国局势的重要人物,而陆逊则在后三国时期,成为了打造三国基本格局的重要人物。

这三个人都具备非常鲜明的时代意义,他们的能力未必就是三国最强的,但是在他们身上,一定发生了改变三国历史的大事件。


江湖小晓生


从东汉末年继而三国到西晋一统天下,这期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名将辈出的英雄时代。

主要有以下比较出名的名将:

1、河北四州袁绍

名将主要有颜良、文丑、严敬、张郃(后投降曹操)、高览(投降曹操)、韩猛、吕布(曾为袁绍客将、后出逃)、朱灵(投降曹操)、淳于琼等;

2、幽州公孙瓒

赵云(后投奔刘备)、严纲、田楷、邹丹等;

3、曹魏

曹操手下的名将那可就多了,如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八虎骑: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夏侯尚;

除此之外还有:曹彰、庞德、许褚、文聘、满宠、臧霸、李典、郭淮、典韦等;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

后期:钟会,邓艾。

4、吕布

高顺、张辽(投降曹操)、郝萌、魏续、侯成、张弘等。

5、孔融

太史慈(后投降孙策)

6、孙吴

程普、黄盖、韩当、朱治、祖茂、徐琨、吴景、孙静、周瑜、吕蒙、甘宁、陆逊、诸葛瑾、潘璋、周泰、太史慈、凌统、丁奉、徐盛、朱然、朱桓等;

7、袁术

纪灵、张勋等;

8、刘表

文聘(投降曹操)、李严(后归蜀汉),向郎、蔡瑁、张允等;

9、蜀汉

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魏延、马岱、廖化、孟获、张翼、周仓、马忠、王平、张嶷、严颜、刘封等

10、董卓

华雄、樊稠、牛辅等;

11、晋初

羊祜、杜预、王濬、王浑、马隆、文鸯、卫瓘、陈骞、胡奋、石苞等。


快乐要永恒生命须怒放


西晋的十大名将

第十、石苞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儒雅豁达,明智有器量,仪容很美,不计小节,时人说:石仲容,姣无双。 西晋开国功臣,三国时曹魏至西晋重要将领,官至司徒。

主要战绩:东吴太傅诸葛恪发动东兴之战的时候,曹魏各部队都溃败,不少人因践踏和遇溺而死,唯石苞所领的部队却能全身而退。诸葛诞在寿春叛乱,曾大破东吴朱异,阻挡了孙吴援军。

第九、胡奋

胡奋,字玄威,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曹魏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之子 。胡奋性开朗,有谋略,少好武事。

主要战绩:早年随司马懿讨伐辽东公孙渊;诸葛诞叛乱,最后被胡奋手下士兵杀死。匈奴中部统帅刘猛叛乱,胡奋率军出征,不久晋军击败刘猛。咸宁五年,时任平南将军的胡奋奉命伐吴,胡奋攻克吴国的江安。

第八、陈骞

陈骞,字休渊。临淮东阳(今安徽天长)[1] 人。曹魏司徒陈矫之子,西晋开国功臣。自幼为人朴实稳重,颇有智谋。西晋一代儒将!

主要战绩:蜀汉的军队多次从陇右进军,陈骞便以尚书的身份代理征蜀将军,成功破蜀而还。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于寿春发动叛乱,陈骞再以尚书身份担任安东将军。甘露三年(258年),司马昭讨灭诸葛诞后,先拜持节、都督淮北诸军事,正式受拜为安东将军,进爵广陵侯。甘露四年(259年),转任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继而先后转都督江南诸军事及荆州诸军事、任征南大将军,获封郯侯。司马炎受魏帝曹奂禅让后建立西晋,陈骞以佐命之臣的身份拜车骑将军、封高平郡公,又迁任侍中、大将军,出任都督扬州诸军事、假黄钺。后来夺取了东吴的枳里城,又打败在涂中屯兵的吴军。

第七、卫瓘

卫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西晋时重臣。

主要战绩: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又成功平息叛乱,命田续杀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西晋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

第六、文鸯

文鸯,字次骞,谯郡人。魏末晋初名将。文鸯早年于曹魏为官。正元二年(256年),随父文钦与毌丘俭在淮南起兵,讨伐执政的司马师。文钦兵败后,随父南奔吴国。诸葛诞在淮南叛魏时,吴国遣文钦父子驰援诸葛诞,由于内讧,诸葛诞手刃文钦,文鸯于是出降司马昭。

主要战绩:西晋建立后,文鸯仍仕晋朝,任平虏护军。泰始六年(270年),秃发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先后击杀胡烈、苏愉、牵弘、杨欣等封疆大吏,晋武帝司马炎为此寝食难安。咸宁三年(277年),文鸯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胡人部落有二十万人归降,名闻天下。官至东夷校尉、假节,封关内侯。

第五、马隆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人 ,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官至东羌校尉,封奉高县侯。

主要战绩:咸宁五年(279)正月,河西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率众反晋,攻占凉州(治今甘肃武威),晋廷大震。马隆则自荐能够讨伐,并要求招募三千勇士与他西进;司马炎于是命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经大战,斩秃发树机能,克凉州。

太康初年,晋廷因西平(治今西宁)荒毁,任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兵南下将其兴复。马隆戍边十余年,战守尽力,声威大震。后死于任上。

第四、王浑

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孙,司空王昶之子。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名臣、将领。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帐下掾吏,高平陵政变之后被免官。

主要战绩:曹魏灭亡。王浑改任扬烈将军,之后又担任东中郎将、征虏将军等职务。并在豫州任职时积极筹划伐吴的方略。司马炎决定发动灭吴战争,王浑亦领兵从横江出击,又派部下进攻东吴各城,都一一击破,东吴厉武将军陈代和平虏将军朱明见此更前来投降西晋。王浑斩杀东吴最后一任宰相张悌,震惊东吴。

第三、王濬

王濬,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西晋时期名将。王濬出身于世代二千石的官吏之家,博学多闻,美姿貌。早年不谨细行,后来变得豁达有大志,徐邈遂将女儿嫁给王濬。最初担任河东从事。泰始八年(272年),转任广汉太守,羊祜再上表推荐其为益州刺史,受诏造舰。

主要战绩:咸宁五年(279年),上书请求伐吴,被拜为龙骧将军。他发兵自成都,一路上破铁锁,除铁锥,连克西陵、夏口、武昌,不久直抵建业。孙皓出降。

第二、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 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官曹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 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

主要战绩:他率军奇袭西陵,离间东吴君臣,使东吴在大军压境之际撤换名将张政而代之于平庸将领,削弱了东吴在西陵这一重要军镇的防守力量。他支持王濬东下,乘胜夺取建业,灭东吴,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第一、羊祜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西晋初期的一代名将和名臣!是一位卓有谋略的军事家!

主要战绩: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咸宁四年(278),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羊祜死后,举天皆哀。司马炎亲着丧服痛哭,时值寒冬,司马炎的泪水流到鬓须上都结成了冰,追赠羊祜为侍中、太傅,持节如故。


御前带刀侍卫


吕布 、赵云 、马超、 张飞 、典韦、 关羽、 孙策、 黄忠、 太史慈 、许褚、 甘宁、 文丑、 颜良、 华雄 、夏侯惇、 夏侯渊 、张辽、 周泰、 张颌、 魏延 、文鸯、 关平、 张苞 、关兴 、孟获 、廖化、 王平 、姜维、 邓艾、 钟会。程普、马岱、周仓、公孙赞 关凤、祝融、孙尚香、徐颖,牛金、吕蒙、刘备、丁奉、沙摩河 ,曹洪、邓忠、孟获、韩德、管亥,孙权、张卫、于禁、徐盛,周瑜、陆逊、赤昭、曹操,武安国、邪开荣、淳于导、淳于凉,王平、蔡冒、宋宪, 张翼、廖化、魏续、刘封、张武、蔡阳,潘璋,吴兰、郝阴、曹性、吴姿,晏明、马铁、陈兰、雷薄、薛兰、李丰、侯成、晏腾、张角,淳于安、淳于普。


满山红遍


你直接问三国期间有多少名将多好。这期间中华大地动荡不安,群雄逐鹿。有道是乱世出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细数起来会是一个长长的名单的。当然,这个名单会和《三国演义》里的不尽相同的。


九日共由


东汉未西晋初写出十大名将如下:祖逖、文鸯,王浚,刘裕,刘牢之,王镇恶,沈田子,温峤,朱序,陶侃。


小龙女5505


这个时间跨度比较大,三国的那些名将也都在里面了。

吕布

蜀汉的有:

关羽

张飞

马超

赵云

曹操手下名将云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