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马歇尔在二战中的关系和职位大小是怎样的?

用户4474649658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马歇尔在二战中的关系和职位大小是怎样的?


这三个人还真有说头,都是美国的英雄人物,都是五星上将,都改变了美国的历史进程,但在大家的印象里,艾森豪威尔当过总统,麦克阿瑟作为五星上将接受过日本投降但兵败朝鲜,马歇尔最著名就是马歇尔计划。

但大家不知道是,1941年初,艾森豪威尔还只是上校,到1944年底,他已是五星上将。从上校到上将,他只用了4年时间。同样的路,他的三位上司,马歇尔走了20年,麦克阿瑟走了16年。

言归正传,先回答问题,二战期间盟军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参谋团共同向美英两国首脑负责,作为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中成为主导人物,所以在二战时期,马歇尔在美国军队中,是近乎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而艾森豪威尔是欧洲战区“美国军队”的老大,职务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时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是亚洲战场“美国陆军”的老大。所以答案是,马歇尔最大,其他两个平级。

还有,麦克阿瑟和马歇尔是同学。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是校友,麦克阿瑟是艾森豪威尔的老领导,而马歇尔又是发掘艾森豪威尔的伯乐,但马歇尔和麦克阿瑟又是仇人。怎么样?这三人互相之间的关系很是复杂吧。下面小编和大家就说道说道。

麦克阿瑟和马歇尔同是1880年生人,只是前者是生于年头的1月26日,后者生于年尾的12月31日,这仿佛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同样是美国最高军衔获得者中的两人之间存在的巨大隔阂。在他们第一次发生联系的时候,两人都还是军官学校的学生,那时候,麦克阿瑟中尉和马歇尔少尉是利文沃斯堡步骑兵学校的同班同学。

麦克阿瑟出身于军人世家,父亲是有名的美军英雄。他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西点军校,分数是西点有史以来三个最高分之一,高大英俊的麦克阿瑟永远趾高气昂,无论才干气质阅历都俨然是优等生中的领袖,如同一群美丽的天鹅中王鸟凤凰一般的存在。

马歇尔的父亲虽然也是军人,但是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毕业的学校是维吉尼亚军事学院,虽然也算是名校,但地位与西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利文沃斯堡步骑兵学校里,马歇尔是个毫不起眼的学生,像煤堆里的黑猫一样,根本没人注意他。

一战期间,1918年11月,马歇尔在美国远征军总部肖蒙任参谋,麦克阿瑟则是在美军42师任参谋长。

一战结束后,军人们的命运向着两个极端发展。一方面,那些老将们功成身退了,才华卓越的年轻人可以得到更高的位置。另一方面,没有战争就不需要那么多军队,大部分人要被裁掉,没被裁的在一个小型的军队里要升迁也很困难。

麦克阿瑟属于前者,官运亨通。1919年,麦克阿瑟成为了西点军校的校长,西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27年任美国奥委会主席;30年受临时上将军衔,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成为了和平时期美国军队中最有权势的人。

马歇尔就比较倒霉。战后马歇尔先是做原远征军潘兴将军的副官,后来去过很多地方,还来过中国,但是到了1933年,他53岁的时候,还是个中校团长,马歇尔做了十几年的中校,希望在退役前得到上校的军衔,就找了老上司潘兴将军,拜托他帮自己说说情。潘兴一向很看重马歇尔的才能,作为原远征军司令,潘兴同时也可以说是麦克阿瑟的老上级,以为跟麦克阿瑟打个招呼就可以解决了,结果,潘兴在麦克阿瑟那里碰到了软钉子,麦克阿瑟根本不想提拔马歇尔,从此两人也结了梁子。

潘兴生了气,马上给罗斯福总统和老部下陆军部长德恩写信,推荐马歇尔升为准将。35年,麦克阿瑟陆军参谋长任期满了,高高兴兴的跑菲律宾当军师顾问,尽情享受他的身边没有实际上的上司的幸福生活。马歇尔翻身的时候到了。就在陆军部长德恩病逝的消息发布的同一天,马歇尔收到了自己调往陆军任准将旅长的命令。后来,霍普金斯很看重马歇尔的才干,也很欣赏他的沉稳,于是就向罗斯福推荐他任陆军参谋长。于是,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那一天),罗斯福总统任命马歇尔为陆军参谋长。当了十几年中校的马歇尔,3年之内成了永久少将,暂领上将衔的将军。

就在马歇尔脱离苦海,站上高枝,准备一展宏图的同时,地球的另一面,另一个人也在挥动着翅膀,试图从陷入多年的泥潭中爬起来,这个人就是第三位主角----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出身贫寒,但幸福的是,他有一个只要是打工一族都会非常羡慕的特殊才能:无论遇到的是哪个上司,都会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无一例外。谁看见他都觉得很喜欢。就这样个人,在二战爆发前的几年时间里过得却不怎么如意,因为,那时候他的上司是麦克阿瑟。这倒不是说戴维的特殊才能对麦克阿瑟无效。只不过呢,在麦克阿瑟的字典里,“重用”这个词的意思和平常人的不太一样,他所谓的重用你就是,把你放在身边重重的使劲使唤你。艾森豪威尔生于1890年,正好比麦克阿瑟和马歇尔小10岁,和麦克阿瑟一样毕业于西点军校,一战的时候他已经是军官了,可是叫他自己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机会上前线作战,只是做一些后方工作。

后来他跟了麦克阿瑟6年,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艾森豪威尔想上战场,他打报告说,“我已经快50了(当时49岁),头上的头发都要掉得差不多了,还从来没上过战场呢。”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麦克阿瑟同意艾森豪威尔离开了菲律宾,回到了美国国内,从此就开始像坐了火箭一样向上升。1940年2月,艾森豪威尔还是个营长兼副团长,11月,第3师师长把他请去,做了师参谋长,4个月后,1941年3月,第9军军长把军参谋长的职位给了他;又过了3个月,第3集团军司令跟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说,把戴维给我做集团军的参谋长吧,同时把他升为准将。短短一段时间内,艾森豪威尔名声鹤立,成了众口称赞的美军中最好的参谋军官。

珍珠港事件后,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想要个新的参谋处长,让副手克拉克列个推荐名单写10个名字。克拉克交上去的条子,从上到下,从1到10,统统写着同样的几个字“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后来艾森豪威尔少将奉马歇尔的命令到英国实地考察,回国后拟定了一份报告《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

在马歇尔对交上来的报告表示同意之后,不动声色的问艾森豪威尔,“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欧洲?”干嘛还要去,我不刚回来吗?“带这份指令去啊。”……你觉得未来的欧洲战区司令会看不懂指令,所以要我去解释吗?“不,我的意思是,你就是执行这个计划的人。”啊……做了几十年军官,虽然渴望着战场上的光荣,可一直在办公室里打转的艾森豪威尔,生平第一次成了部队的指挥官,而且还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武装集团的指挥官。

连已经习惯了飞速晋升的艾森豪威尔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还只是一个少将啊……

到伦敦上任以后就升你做中将!

1942年8月,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中将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总司令。


葛大小姐


首先,说说他们三个人在二战期间的隶属关系:马歇尔是在任陆军参谋长,其实权相当于陆军总司令,美国是“以文制武”的政治体制,陆军参谋长名义上服从于文职的陆军部长的领导,但是在战时,陆军参谋长就是陆军一号人物,相当于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都是他的部下、同为战区总司令。

麦克阿瑟是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是欧洲战区总司令,两个人平级,互不隶属。但是,艾森豪威尔在欧洲战区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权力高度集中。而麦克阿瑟当总司令的西南太平洋战区旁边,还有一个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是海军上将尼米兹,统帅着美军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力量。所以,麦克阿瑟掌握的实际兵力略少于艾森豪威尔。

说完了二战期间的隶属关系,再说说他们三人战前的关系,麦克阿瑟成名较早,战前就当过陆军参谋长,那时候,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都是他的部下。

马歇尔与麦克阿瑟算是同龄人(同一年出生),但是晋升较慢,不过他的晋升正赶上了好时候,他升到陆军参谋长的职位时,正好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他反过来,成为了麦克阿瑟的上级。

而艾森豪威尔则比他俩在年龄、军阶上低了一辈(比他俩小10岁),早年麦克阿瑟已经是上将军衔了,艾森豪威尔还只不过是一名中校,那时候,艾森豪威尔是麦克阿瑟的副官。

艾森豪威尔之所以能在二战中飞黄腾达、火箭般的一跃成为盟军欧洲战区总司令,完全是因为他受到马歇尔的赏识,大力提拔的缘故。当然,艾森豪威尔在欧战中也大放异彩,立下赫赫战功。后来,艾森豪威尔在战后也当过陆军参谋长。所以说,他们仨全都当过美国陆军参谋长。

最后是他们仨的最高军衔,殊途同归,全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临时客


二战之前:麦克阿瑟是临时四星上将,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地位、职权、资历都在三人当中排第一。马歇尔其次,中校军衔;艾森豪威尔是麦克阿瑟助手,少校军衔。

二战初期:马歇尔担任陆军参谋长,暂领上将军衔;麦克阿瑟在菲律宾任军事顾问,实际是菲律宾土皇帝;艾森豪威尔当时已离开麦克阿瑟,回到美国担任陆军第三师中校参谋长。

二战后期:三人都是五星上将,但马歇尔的地位最高;艾森豪威尔的职权相对最大;麦克阿瑟的职权相对最小,但他的权限自由度相对最高。



先从麦克阿瑟说起。为什么先说他呢?因为他在三人当中的资历最老。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跟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1930年麦克阿瑟担任临时四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的时,马歇尔还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当助理校长,军衔只是中校。而艾森豪威尔则是麦克阿瑟的助理,平时负责起草文件和撰写报告的工作,军衔只是少校。

一个是四星上将兼陆军参谋长,一个是中校助理校长,一个是少校助理。三人的地位差距非常明显。

一直到二战爆发前,三人的地位排名没什么变化。麦克阿瑟最高,性格最狂妄;艾森豪威尔最低,一直矜矜业业的替麦克阿瑟做助理。马歇尔排中间,高不成,低不就。

至于马歇尔在这一期间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这个跟麦克阿瑟还有点关系。据说麦克阿瑟在担任陆军参谋长期间,他与马歇尔的关系很差,整整打压了马歇尔三年时间。

1932年底,马歇尔调到斯克雷文堡带兵,这本来是他在基层历练,为日后提拔升迁做铺垫的一个好机会,但却遭到了麦克阿瑟的打压,被调到了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师当师长(只要被调到国民警卫队,就没什么前途)

为了自己的前途,马歇尔找到自己的老长官潘兴帮忙疏通(潘兴是美军特级上将,级别高于五星上将),结果麦克阿瑟故意打马虎眼,气的潘兴牙痒痒。一直到1935年,麦克阿瑟从陆军参谋长卸任,被调到菲律宾担任军事顾问后,马歇尔才在潘兴的帮助下重新被调回陆军担任旅长(准将军衔)。当时的马歇尔已经55岁了。

不过马歇尔的运气非常好,虽然他当时已经快60岁了。但是在老长官潘兴的推荐下,他很快就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赏识,开始一路扶摇直上。

截止到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日),马歇尔被罗斯福火线任命为陆军参谋长,少将军衔,暂领上将军衔。

▼马歇尔和罗斯福▼



当时的麦克阿瑟还在菲律宾任军事顾问,相比于四年前,没什么变化。艾森豪威尔则在这段时间迎来了他的人生转折点。

1939年,艾森豪威尔向麦克阿瑟辞职,坚持要回到美国。麦克阿瑟极力挽留,并许诺他担任菲律宾少将军衔(菲律宾军衔)。但是艾森豪威尔觉得没前途,就回到美国担任陆军第三师中校参谋长。

1941年初,艾森豪威尔升为第九军上校,在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他由于表现出色,指挥有方,受到了军界的注意。在这次大演习后,他被调任第三军担任参谋长,并晋升为准将。

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后,马歇尔电召艾森豪威尔火速回华盛顿报到。(因为艾森豪威尔在菲律宾待过,熟悉太平洋的情况)

此后,艾森豪威尔由于支持罗斯福总统的先欧后亚政策,得到了马歇尔的支持,一路扶摇直上。



至于麦克阿瑟,他就倒了大霉。日军偷袭珍珠港后,75万日军席卷东南亚,麦克阿瑟指挥菲律宾美军和菲律宾土著军队抵抗了三个月后,丢城失地,最后灰溜溜的离开了菲律宾,去到了澳大利亚。这段时间,是他人生的最低谷。

这里要额外说明,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不是因为他贪生怕死,不敢留下。而是他的资历实在太老了,当时很多美军高级将领都是他曾经的下属,美国政府出于政治考虑,认为如论如何也不能让他这个陆军老帅就这么战死或被俘在了菲律宾。否则太丢美国的脸面。所以罗斯福才会专门派飞机把他接走。

后来的三年,尽管麦克阿瑟力图挽回自己的颜面,但是由于美国先欧后亚,亚洲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在欧洲后面,麦克阿瑟被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先后逆袭。

截止到1944年7月时,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战区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指挥整个欧洲地区盟军(包括海陆空军)。

而他的老长官麦克阿瑟,其职务只不过是太平洋战区陆军的最高指挥官,从战区重要程度来说,他和艾森豪威尔没法比;从实际指挥权限来说,他只负责陆军,海军不归他管(海军归尼米兹负责),他和艾森豪威尔也没法比。

所以可以这么说,从1939年艾森豪威尔离开麦克阿瑟开始算起,他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强势逆袭了自己的老长官。

至于当时马歇尔的地位,那就更高了。用一人之下(罗斯福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都不过分。

因为,马歇尔当时是罗斯福总统全球战略的坚定支持者,是罗斯福在战争期间一天都离开不得的亲信幕僚。并且,马歇尔还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中的主导人物,很多决策性的东西都是有他来策划的。这两点明显是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都比不了的。


因此,在二战后期,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的职权都比麦克阿瑟要大。

并且还有一点,麦克阿瑟荣升五星上将,他其实是沾了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的光。

在整个二战期间,英军的军衔普遍都要比美军高一点。比如太平洋战争初期,英军的帝国参谋长都是元帅军衔,都相当于是美国的五星级上将。而美国这边的马歇尔、欧内斯特金、亨利阿诺德,都是四星上将。英美两军的高级首脑做在一起开会,英国人都是元帅,美国这边都是大将。美军明显就矮了人家一头。

一开始,美军高层对此都忍了。但是到了1944年9月1日,英国授予了蒙哥马利陆军元帅的军衔后。这一下,美国不能忍了:因为蒙哥马利隶属于艾森豪威尔指挥,而艾森豪威尔的军衔是四星上将,居然比蒙哥马利还低了一级,这还怎么指挥?



于是罗斯福就怒了。他立刻指示马歇尔火线授予艾森豪威尔为五星上将,反正不能让蒙哥马利骑在艾森豪威尔的头上。等艾森豪威尔授衔后,再提交国会批准,将美军在其它战场的高级指挥官一起提拔,与同一战区的英军指挥官平起平坐。

因而,麦克阿瑟在1944年12月18日,他就因为沾了老部下艾森豪威尔的光,捡了一个五星上将军衔。

最后简单做个总结:二战后期,单看职务权限,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但美军比较重视资历,这三个人在美国官方的排序是,马歇尔>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

当时,马歇尔负责运筹帷幄统筹全局;艾森豪威尔率领当时最多的军队,负责统筹最大的战役;麦克阿瑟则相对要逊色一些,他的优势在于年纪在三人中排最高,资历在三人中也是最老的。

不过,麦克阿瑟是三人当中,权限自由度最高的人。因为马歇尔的官位虽然高,但他不直接掌握军队,并且他身在美国国内,身边都是同级的同僚或是必须服从的上司,他的权限很受限制;艾森豪威尔统帅的部队虽多(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但他身在欧洲,要受到欧洲盟国的掣肘。也有诸多的限制。




而麦克阿瑟在二战之后的官职虽然只是驻日盟军总司令,但他实际上就是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太上皇。并且日本远离美国本土,麦克阿瑟一向又是胆大之人。因此,他的实际权限其实是三人当中最大的。


Mer86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以及马歇尔都是美国著名名将,他们在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马歇尔和麦克阿瑟都是同年出生的,麦克阿瑟和马歇尔是同班同学,年龄自然跨度也不大,但是他们的身世可就是天差地别的存在,就好比麦克阿瑟,家里清一色的军人出生,军人世家,在美国军中有一定性的影响力。这也导致麦克阿瑟从出生优越感爆棚,在上军校期间更是如此,桀骜不驯的样子深深的刻在大家的印象中。这点上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肯定是比不过麦克阿瑟了,马歇尔根本就没有向麦克阿瑟那样的雄厚的背景,他有的只有自己。马歇尔年轻的时候,是和卧薪尝胆一般,因为他明白,他拼背景拼不过,拼实力也拼不过,所以他只有拼自己。在麦克和马歇尔一同学习的时候,马歇尔迎来了转机,在一次军校考试中,马歇尔荣获第一名,这一下子就把麦克阿瑟比下去了,这对麦克阿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从来都是自己出尽风头,今天怎么会被一个小屌丝超过了呢?如果当时在那种情况下,以当时麦克阿瑟家里的实力要是给马歇尔使绊子的话,那历史可能就少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将军啦!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做,因为他是军人,他虽然桀骜不驯但从来不暗地使绊子,要干就真刀真枪的干,从不做小人该做的事,这就是麦克阿瑟的闪光点。而艾森豪威尔还不知道在哪,艾森豪威尔比他们都小而且艾森豪威尔在军校毕业后是麦克阿瑟的助理,做一些军中的辅助工作,就能明显的看出当时麦克阿瑟有多大的面子(资历威望)

如果从他们的关系来看,简单点说,马歇尔和麦克阿瑟是同学关系,麦克阿瑟是艾森豪威尔的上司也可以说是老师,而马歇尔则是他的大师哥。而在他们的关系网中艾森豪威尔则是个臭弟弟。

在小编眼里,麦克阿瑟算是最厉害的,毕竟是实权掌握人,他们的成长史就不必细说,要是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感兴趣的可以看他们的人生履历。

为什么说麦克阿瑟在三人权力(威望、面子、职位)最大的呢?首先麦克阿瑟的起点就比其他两人要高出好几个台阶,尤其是在美国,很讲究出生,这对麦克阿瑟是一个不小的帮助,他能在人生的道路中有很多的捷径可以走,就像网络用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人就生在罗马,麦克阿瑟的最高职务是驻日美军总司令,而且是在二战日本战败后,麦克阿瑟的职务无限扩大化,就和土皇帝一样,麦克阿瑟连天皇都不鸟,更何况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了。

第二位则是马歇尔了,他要是按中国朝代排名的话,他就是皇帝的钦差大臣,一直都是美国总统的心上人(此处不是形容男女关系的)马歇尔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典型的就是先欧后亚的战争方针策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直接掌权人。仅次于美国总统罗斯福。艾森豪威尔虽然是后来的美国总统,但是要和前边两位比,他相差的真是实在太远了,而且他还是麦克阿瑟的手下当差8年,艾森豪威尔通过自己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演习在1942年升任将军,但是他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由于战争的需要,他被政府派到北非战场打击纳粹,但是这位将军根本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并且到达北非以后,北非众多将领不服他,只认为他只会在办公室侃侃而谈,尤其是蒙哥马利。但是艾森豪威尔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他在任职期间,任用蒙哥马利和巴顿将军横扫北非,将法西斯政权打的满地爪牙,随后北非战役仅结束一个月,艾森豪威尔又发动了西西里岛战役,法西斯根本就没有反手余地。随后在44年他又指挥了诺曼底登陆,没错你没听错,就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就是艾森豪威尔指挥的。这一些列操作直接升任为美国五星上将,后来又当了美国总统,他用能力证明了自己。


鹏正


美军史上这三大著名将领的关系纠结而复杂,却又十分有意思。麦克阿瑟与马歇尔同年出生,又是利文沃斯堡军官学校的同学。麦克阿瑟1899年考入西点军校,12年后,艾森豪威尔踏进了这所著名学校。又过了8年,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

三人的共同点是:都是参谋人员出生,都在美国唯一的陆军特级上将潘兴手下工作过,都在菲律宾驻扎过。三个人都创造了美国军事史和美国史上的许多个第一:麦克阿瑟曾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马歇尔除了是二战美军和欧洲战场几大战役的组织者、更制订了战后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他也因此获得了195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是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美国五星上将和国务卿。艾森豪威尔比马歇尔和麦克阿瑟小了整整10岁,曾是他们俩人的部下。

但是,艾森豪威尔制造的多个军中第一,也无人能及。第一穷的人却是晋升得第一快的人。1941年初,艾森豪威尔还只是上校,到1944年底,他已是五星上将。从上校到上将,他只用了4年时间。同样的路,他的三位上司,马歇尔走了20年,麦克阿瑟走了16年。

虽然是同班同学,但马歇尔和麦克阿瑟两人关系紧张,宿怨甚多。麦克阿瑟任陆军总参谋长时,马歇尔还只是一名中校,还在为升上校而苦等苦挨。后来,为了他的升迁,赏识他的老上级潘兴,分别给总统和陆军部长写信。但是因为麦克阿瑟的压制,马歇尔升迁未成。

直到麦克阿瑟卸任参谋长赴任菲律宾,马歇尔才得以升职。新任的陆军总参谋长十分赏识马歇尔,一直提拔他。到1939年9月1日,与欧战爆发同日,马歇尔当上陆军总参谋长。欧洲爆发,也给在菲律宾麦克阿瑟手下呆得憋屈的艾森豪威尔,极大的机会。

艾森豪威尔长期在麦克阿瑟手下工作,两人关系既不紧张,也不特别要好亲密。麦克阿瑟是有几分欣赏艾森豪威尔的,也十分重用他。但两人在许多观点理念、处事作派上,大不相同。所以借着欧洲战争之机,艾森豪威尔强烈要求调回了美国。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马歇尔。

马歇尔以公正、沉稳、极具战略眼光、大胆启用并能驾驭有才并桀骜不驯之人著称。他并没有因为艾森豪威尔是麦克阿瑟多年的部下,而自己与麦克阿瑟有宿怨,就压制艾森豪威尔。反而不断提拔他,对他委以重任。

正是马歇尔,力排众议,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盟军欧洲战区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对马歇尔也如师如父般尊敬他,直到他们生命结束。艾森豪威尔曾想与妻子离婚另娶,写信给马歇尔,被马歇尔一通臭骂后,从此不敢提离婚之事。

艾森豪威尔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当上美国总统而且连任的五星上将。资历远比他老的麦克阿瑟,战后也曾竞选总统,但在党内提名中败给了老部下艾森豪威尔。晚年郁郁寡欢的麦克阿瑟,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是在西点军校发表著名的演讲“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世界真的很大


马歇尔和麦克阿瑟是宿仇。当年麦克阿瑟依靠其父老麦克阿瑟的余威,出任西点军校校长,50岁出任陆军参谋长,一直压制着马歇尔。麦克阿瑟和马歇尔一般大,马歇尔50岁了还是个中校。公认的最有才华的军官去到国民警卫队任职。

艾森豪威尔是马歇尔在本宁堡步兵学校校长助理时“小黑本”上记载的人才之一。艾森豪威尔具备管理才能,组织计划出色。是一个天生的司令官。当初成立欧洲盟军司令部,马歇尔想自己去当司令,解放西欧。但是罗斯福觉得离不开马歇尔,马歇尔只好让艾森豪威尔出任最高指挥官。

罗斯福年轻时当过海军部长助理,总把自己当成海军人,开会时张口我们海军,闭口我们海军。马歇尔对罗斯福总统偏爱海军很不以为然。有一次公开说,你是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不是海军司令。要平等对待海陆军。

麦克阿瑟好大喜功,离开陆军参谋长之位后,跑到菲律宾当司令,弄了个元帅头衔。直到坐着鱼雷艇从科雷吉多逃出菲律宾。两年后涉水重返菲律宾莱特岛,让新闻界大肆报道。

马歇尔从未难为麦克阿瑟。即使是杜鲁门决定解除麦克阿瑟职务,时任参联主席布莱德雷,国务卿艾奇逊都支持,国防部长马歇尔在杜鲁门决心后才表态。

按照美国战时指挥体制,总统是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指挥海陆军。同时有文职官员担任的海军部长和陆军部长作为内阁成员负责海陆军的管理。海军作战部长实际指挥海军,陆军参谋长指挥陆军。

二战时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兼任陆军副参谋长,也是联席会议成员。

美国在欧亚战场设立战区司令部,对日作战有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中国战区司令是蒋介石,参谋长史迪威,东南亚战区司令是蒙巴顿。

欧洲战场的盟军最高司令是艾森豪威尔,下辖四个集团军群: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利,第21集团军群司令蒙哥马利,第15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后克拉克接任,第6集团军群司令德弗斯。

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美国几个有名的将军在干啥?

小乔治巴顿出任影子部队第一集团军群司令,旋即出任第三集团军司令。

马修·李奇微,第82空降师师长,

马克斯维尔·泰勒,第101空降师师长,

范佛里特,第4步兵师第8步兵团团长,在马歇尔知道自己错怪了他之后,100天不到,范佛里特从第9步兵师师长、第23军,第3军长。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美军史上这三大著名将领的关系纠结而复杂,却又十分有意思。麦克阿瑟与马歇尔同年出生,又是利文沃斯堡军官学校的同学。麦克阿瑟1899年考入西点军校,12年后,艾森豪威尔踏进了这所著名学校。又过了8年,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

三人的共同点是:都是参谋人员出生,都在美国唯一的陆军特级上将潘兴手下工作过,都在菲律宾驻扎过。三个人都创造了美国军事史和美国史上的许多个第一:麦克阿瑟曾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马歇尔除了是二战美军和欧洲战场几大战役的组织者、更制订了战后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他也因此获得了195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是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美国五星上将和国务卿。艾森豪威尔比马歇尔和麦克阿瑟小了整整10岁,曾是他们俩人的部下。

但是,艾森豪威尔制造的多个军中第一,也无人能及。第一穷的人却是晋升得第一快的人。1941年初,艾森豪威尔还只是上校,到1944年底,他已是五星上将。从上校到上将,他只用了4年时间。同样的路,他的三位上司,马歇尔走了20年,麦克阿瑟走了16年。

虽然是同班同学,但马歇尔和麦克阿瑟两人关系紧张,宿怨甚多。麦克阿瑟任陆军总参谋长时,马歇尔还只是一名中校,还在为升上校而苦等苦挨。后来,为了他的升迁,赏识他的老上级潘兴,分别给总统和陆军部长写信。但是因为麦克阿瑟的压制,马歇尔升迁未成。

直到麦克阿瑟卸任参谋长赴任菲律宾,马歇尔才得以升职。新任的陆军总参谋长十分赏识马歇尔,一直提拔他。到1939年9月1日,与欧战爆发同日,马歇尔当上陆军总参谋长。欧洲爆发,也给在菲律宾麦克阿瑟手下呆得憋屈的艾森豪威尔,极大的机会。

艾森豪威尔长期在麦克阿瑟手下工作,两人关系既不紧张,也不特别要好亲密。麦克阿瑟是有几分欣赏艾森豪威尔的,也十分重用他。但两人在许多观点理念、处事作派上,大不相同。所以借着欧洲战争之机,艾森豪威尔强烈要求调回了美国。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马歇尔。

马歇尔以公正、沉稳、极具战略眼光、大胆启用并能驾驭有才并桀骜不驯之人著称。他并没有因为艾森豪威尔是麦克阿瑟多年的部下,而自己与麦克阿瑟有宿怨,就压制艾森豪威尔。反而不断提拔他,对他委以重任。

正是马歇尔,力排众议,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盟军欧洲战区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对马歇尔也如师如父般尊敬他,直到他们生命结束。艾森豪威尔曾想与妻子离婚另娶,写信给马歇尔,被马歇尔一通臭骂后,从此不敢提离婚之事。

艾森豪威尔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当上美国总统而且连任的五星上将。资历远比他老的麦克阿瑟,战后也曾竞选总统,但在党内提名中败给了老部下艾森豪威尔。晚年郁郁寡欢的麦克阿瑟,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是在西点军校发表著名的演讲“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地理郭郭


先掌握第一个知识点,美国军队在二战期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谋长联席会议”,1942年建立的同名机构只是陆海军参谋总长的简单碰头会,二战期间盟军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且不设主席一职,参谋团共同向美英两国首脑负责;再掌握第二个知识点,美国空军原附属于陆军而存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正式成为独立军种。



(马歇尔)

正是基于以上二点,马歇尔将军在二战时期的美国军队中,是近乎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首先,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是罗斯福总统全球战略的坚定支持者,是战争期间一日离开不得的亲信幕僚;其次,尽管在传统上美国海军的地位似乎略高,但二战期间扩充起来的庞大陆军和地面作战,使马歇尔在“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中成为主导人物;最后,由于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都是文官,马歇尔实际已成为战争期间美国军队的现役一号人物。这个局面直到杜鲁门时期才被打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拥有了实质性权力,首任参联会主席是1949年就职的布莱德雷将军。



(艾森豪威尔)

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高潮阶段,亦即1944年盟军展开全面大反攻时,问题中这三位美国名将的关系是大略的等腰三角形: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身在华盛顿,站在军队中枢和罗斯福的身旁,是顶层的战争决策团队成员;艾森豪威尔是欧洲战区“美国军队”的老大,职务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而麦克阿瑟时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是亚洲战场“美国陆军”的老大。

注意区别,艾森豪威尔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不仅统领着欧洲战场上的美国陆海军所有部队(含空军),还指挥着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盟国军队,在欧洲战场拥有绝对统帅权;但麦克阿瑟却只享有亚洲战场一半左右的权力,因为同时还存在着尼米兹将军任司令的太平洋战区,他与麦克阿瑟互相没有隶属关系,通通直接向罗斯福和参谋长会议负责。



其实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性格大度的马歇尔确实有意让麦克阿瑟跟艾森豪威尔一样,出任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统帅,但提案遭到了海军参谋长金上将的坚决反对,他坚持认为太平洋战争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海战,他无法接受由一位外行的陆军将领指挥海军舰队,于是才有了上述的折衷方案。结果是,麦克阿瑟的司令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负责西太平洋方向上对日作战;尼米兹的司令部设在夏威夷,负责中太平洋方向上对日作战。

麦克阿瑟对这个战区划分严重不爽,他怒斥道:“(美国军方)在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令人费解的恐怕就是没有在太平洋战场建立统一指挥,其结果是分散了力量,增加了伤亡和费用”。但鉴于美国陆海两军复杂的历史关系,麦克阿瑟是无力改变这一决定的。即便是日本投降时,特地将受降地点安排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而非东京,也是为了平衡海军的不满。



(尼米兹)

也就是说,二战美国军队在全球两大战场上共有三位前方军事统帅: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尼米兹,在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格局下,拥有欧洲战场绝对权力的艾森豪威尔显然更具份量;而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则是共同位于太平洋战场上,麦克阿瑟指挥陆军部队,两栖作战时由海军提供舰船支援;尼米兹指挥太平洋舰队,两栖作战时拥有海军陆战队。理论上说,他们都是马歇尔的下级,尤其是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两位陆军将领,本身就直接隶属于陆军总参谋长指挥。

纳粹德国和日本分别投降后,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的职权才算彻底拉平,因为战争结束就没有海军什么事了,艾森豪威尔出任驻德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任驻日美军总司令。1945年11月马歇尔提出辞职,而以艾森豪威尔继任陆军总参谋长,又成为了麦克阿瑟的上级,没办法,马歇尔就是器重和欣赏艾森豪威尔。



(罗斯福)

在1944年授予的首批六名五星上将中,罗斯福的特别顾问莱希(海军)排位第一,马歇尔第二,然后依次是欧内斯特·金(海军)、麦克阿瑟、尼米兹(海军)、艾森豪威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排名,更多考虑的是陆海军之间的平衡和将领的资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爆发时,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正式军衔不过是少将(临时上将),艾森豪威尔正式军衔才是个上校,1933年还曾在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手下打杂;而麦克阿瑟1925年就已获得少将军衔,是西点军校校长和前任陆军参谋长,1941年恢复现役时任美国远东军中将司令官。



怎奈罗斯福信任马歇尔,马歇尔又重视艾森豪威尔,因此在二战中两人迅速脱颖而出,职务直追并反超了麦克阿瑟。

1950年麦克阿瑟赶上了战争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而另外二位又升官了,马歇尔已任国防部长,艾森豪威尔则出任北约欧洲盟军统帅,两人地位其实还是高于麦克阿瑟。


度度狼gg


首先要说明的是,他们三个人都是在1944年12月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第一批晋升五星上将的(元帅)。当是他们的职务分别是艾森豪威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统领在欧所有海陆空盟军军队。马歇尔当时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实际是美国陆军最高军事长官。麦克阿瑟的职务当时最小,担任美国远东军司令以及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

就军衔而言,三人都是五星上将。而就职务而言,无疑马歇尔最高,艾森豪威尔次之。麦克阿瑟最小,三人封五星上将的时候,马歇尔64岁,艾森豪威尔54岁。而麦克阿瑟与马歇尔同庚64岁。但就资历而言,无疑麦克阿瑟最高,父子都是职业美国高级将领出身,其父是美国准将身份退役,麦克阿瑟自己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而马歇尔则是三个人里个人能力最高的一个。马歇尔无疑是美国历史上绝对的国士无双的人物,文武双全,为将是陆军参谋长,为官是美国国务卿(外交部长)。艾森豪威尔却是三人里面地位最高的一个,他成为美国总统,他是既开国总统华盛顿之后,第二个现役军官而成为美国总统的。在1952年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时年62岁,1956年蝉联总统。

在1944年的时候,二战已经进入尾声,三个人也在为未来的政治前途做准备,马歇尔最轻松,他想回家种地,当农场主,但被杜鲁门总统所拒绝,在1945年前往中国处理调停事务,但以失败告终。在1947年1月被杜鲁门任命为国务卿,当年六月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美国拿出相当于今天500多亿美金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就此彻底将西欧和美国结合在了一起,至今提及马歇尔,西欧国家也就念念不忘。在1949年1月辞去国务卿职务。改任美国国防部长。根据美国宪法十年之内,以及现役军官不得担任国防部长,马歇尔当时是唯一打破惯例的人。可见能力之高,在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在1959年去世,终年79岁。

但艾森豪威尔自打二战结束以后,就开始为他的政治前途做准备,凭借着二战的巨大的威望共和民主两党都希望他代表本党竞选美国总统,但艾森豪威尔却没有急于竞选总统,而是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作为一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人,出任美国最高学府的校长实在是有些“搞笑”。在1950年出任第一任北约司令。两年以后,艾森豪威尔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在1952年以共和党的身份两度竞选美国总统成功。当1960年艾森豪威尔卸任的时候,他已经是美国年纪最大的总统了,时年70岁,9年以后去世,终年79岁。

在美国十个五星上将里,最无能,最做作的就是麦克阿瑟,此人桀骜不驯,志大才疏。作为一个高级将领,不听从总统与最高军事指挥机构的调遣,实在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将领。他更是适合去做好莱坞名星(莱西语)。在菲律宾战役期间差点做了俘虏。1944年收复菲律宾的时候,就指挥水平的而言,实在是不高明。死伤无数,完全是拿尸骨推出来的胜利。盟军方面伤亡高达52万余人。就麦克阿瑟个人而言,具有个人英雄浪漫主义、过于为我独尊。太爱显摆。狂的都没有边的,目无余子。他日后就败在这个地方。1964因胆结石去世,终年84岁。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1.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三人都是二战结束时期的美军五星上将,但就在1939年,三个人的地位还是有着天差地别的表现:时任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正式军衔不过是少将(临时上将),艾森豪威尔不过是个区区的上校(尤其是之前还曾在前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手下打过工),而麦克阿瑟在1925年就已经是陆军少将,还曾当过西点军校校长和陆军参谋长,1941年更是出任了美国远东战区司令,中将。


2.但怎奈何马歇尔和艾克都遇到了贵人,罗斯福最信任的军方将领就是马歇尔,而马歇尔则堪称艾森豪威尔的恩师。所以,到了1944年前后,艾森豪威尔就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盟军欧洲战区的司令,整个欧洲战区(除了苏联)的西欧、南欧,以及北非战场,都是艾森豪威尔说了算……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将领,比如巴顿、布莱德利、蒙哥马利,都算是他的部下,值得一提的是,这也包括了盟军在欧洲的海军、空军。


3.当时的麦克阿瑟是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司令……表面上他算是太平洋战场的第一人,但实际上,在丢掉菲律宾之后,麦克阿瑟在美国和美军中的地位都明显下降,最明显的,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还设置了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上将的威望、权限都不亚于麦克阿瑟,也就是说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场充其量也就是一半的话语权。就是因为当时美军太平洋战场的主力就是尼米兹辖下的海军,而海军将领们普遍对叼着烟斗的麦克阿瑟评价不高,所以罗斯福和马歇尔只能努力去平衡两位大佬的关系,索性把太平洋战场分为了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两人各领一摊、互不隶属,都直接向罗斯福负责。


4.马歇尔是当时美军名副其实的第一人,时任陆军参谋长的他,堪称是总统罗斯福身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真正统帅。因为美国参联会是直到二战之后杜鲁门总统时期才成为实际掌握美军指挥大权的机构,尤其是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都是附属于陆军的存在。


5.在1944年盟军全面大反攻时期,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大体上处在一个等腰三角形:马歇尔执掌战略中枢,运筹帷幄;艾森豪威尔则掌控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现代化军事力量之一(另外一个当然是二战期间的苏军),而且是盟军最高司令、欧洲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则是亚洲太平洋战场直接面对日本本土的陆军老大,地位其实已经比艾森豪威尔略逊一筹,但也算是当时美国军方前三的人物了。


6.这中间,麦克阿瑟算是比较有争议的人物,所以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时,谁来接受日本的投降,就成了马歇尔头疼的事儿,最终还是以麦克阿瑟出面而告终,不过签字投降仪式是在海军的密苏里号上进行,也算为海军找回点面子。


7.二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的职务和权力勉强算拉平,两个人一个是驻德美军总司令,另一个则是驻日美军总司令。但好景不长,没多久,艾森豪威尔就接替马歇尔出任陆军参谋长,这下子成了麦克阿瑟的顶头上司,而后来更是成为了美国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军方背景总统。


8.当然,麦克阿瑟在1950年前后也有其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仁川登陆成功,加上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名头,让他风光无限。只可惜美军在朝鲜战场遇到了中国军人,连番恶战,麦克阿瑟没赚到什么便宜,反而落了个贬官回国的下场。


9.而此时马歇尔是国防部长,艾森豪威尔则是北约欧洲盟军统帅,考虑到美国的战略重心一直在欧洲,艾格的地位还是要高过麦克阿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