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防控“疾”先锋——县疾控中心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疾”先锋——县疾控中心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梳理活动轨迹


疫情防控“疾”先锋——县疾控中心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采集收集检验样本


疫情防控“疾”先锋——县疾控中心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消杀作业


穿脱防护服、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消毒消杀、病例信息网络报告……1月22日,宣恩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号角”吹响,县疾控中心迅速行动,成立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消杀、宣教及舆论引导等疫情防控专业工作组,做出“工作到人、责任到人”的安排部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勇挑重担,出发得早,冲锋得前,坚守得长,不分昼夜与病毒直面交锋。

疫情“侦查员”

“光活动轨迹的资料都有大拇指那么厚!”说起宣恩县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李某的流行病学活动轨迹,县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小组组长罗操然记忆犹新。

“病人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等,生怕疏漏任何活动细节,不能及时排查可疑接触者而造成疫情扩散。”这是罗操然与其余8名同事的“使命”:深入一线追踪每一位患者的就诊情况、追寻其可能的感染来源、排查每一位密切接触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县疾控中心立即成立流行病学调查小组,实行24小时轮班制。无论白天黑夜,一旦发生疫情,便立即赶到患者所在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尤其当患者活动轨迹长而多时,更需要精确到火车(航班)的座次、人员、电话,再交由专人一个个进行通知、确认。

“我们要在众多轨迹里梳理出密切接触者,就像寻找蛛丝马迹的‘侦查员’,不查清楚,绝不放弃。”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陈朴和王毅曾遇到患者不主动、不配合情况,为了精准摸排,他们先后五次驱车前往确诊患者家中,进行再次调查。

每次调查,小组成员都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最长时需要与患者沟通3小时以上,不能喝水和汗湿满背成了他们每次调查的常态,早已把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被感染的风险和在“全副武装”负重工作条件下的艰辛置之度外。

截止目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94例,追踪管理随访密切接触者1273人。搜集“线索”,理清脉络。每天结束调查后,小组成员都碰头分工梳理,抓紧时间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详实准确的记录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为疫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病毒“零距离”

采样送检2496份呼吸道标本,81份全血,88份血清,1份肛拭子……在这场新冠肺炎战役中,阳性病例的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病毒学检测是整个战“疫”链条的非常关键环节。县疾控中心检验组便是几乎与病毒“零距离”的人群,面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或密接者,人人避之不及,这群人却要迎“毒”而上。

“早一分钟出检测结果,病人就可以早一分钟获得针对性救治,疾病防控工作就可以早一分钟开展,其他健康人群就少一分被传染的危险。”检验组组长冉瑞芳说,只有高效开展病毒核酸检测确定疾病“元凶”,才能为疫情防控争取更多的时间。

标本是病毒含量极高的污染源,也是确诊病例的重要依据,检验组人员每天往返于隔离点与恩施州疾控之间,既要保证标本的及时性,又要确保安全性,还要注意个人防护。有时一批样本还未做完,下一批样本已经送到,为了争取时间尽早出结果,她和同事们从不抱怨,也没有人喊累,拿起标本就开始新一轮的检测。

“进了实验室,甚至都不知道白天晚上,更没有下班的概念。每一步都要格外严谨,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小分队成员吴田,每天赴一线收集样品,一心扑在工作中,为了节约防护物资,她和同事都坚持不喝水、不上卫生间。家里几个月大的孩子已经半月未见,她也只能通过视频一解思念。

消杀“排雷兵”

2月6日,受连日来低气温影响,椿木营乡白雪覆盖。而对于文建华和张雷来说,却无心看雪景,他们所承担的工作是对确诊患者居住点进行消毒消杀。

穿着密不透风地防护服,背着沉重的消毒器械,尽管天气冷,两人脸上却挂满了汗珠,护目镜都布上了水珠,一干就是几小时。而这是县疾控中心消杀组的常态。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疫点、集中医学观察点、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导与培训,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为切实切断传播途径,他们反复测算消毒药品的用量、反复推敲消毒技术的可行性、反复进行培训,旨在确保消毒措施效果的有效性,更好地保护大众健康。

17年前参加过非典疫情防控的张连锋还有2个月就60岁,得知疫情防控需要,主动报名加入消杀组。自1月24日起,张连锋随消杀组全体成员不分白日昼夜,赴定点隔离救助医院、疫点、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点、医务人员住所、涉汉人员定点隔离点等重点场所进行严格细致的消毒,从不言苦累。“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疫情需要,这‘最后一班岗’,我怎么也要坚守!”

每天50多斤重的喷雾器沉沉压在肩头,24小时待命不分昼夜随时出发,消杀小组6名成员,冲锋“疫”线消毒消杀,仿佛“排雷兵”,阻断一切可能的传播途径,捍卫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截至目前,县疾控中心消杀小组完成椒园卫生院、县民族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三家定点隔离救治医院消杀技术指导6次;指导珠山、高罗、万寨、沙道沟等20个疫点进行终末消毒消杀,消杀面积10000多平方米;完成睿山华庭、华鑫广场两个疫区20000多平方米的消毒消杀;完成全县9个乡镇设置的16个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点及珠山镇1个涉汉人员隔离医学观察点20000多平方米的消毒消杀及指导;每天对4个医务人员居住点(珠山3个、椒园1个)进行现场消毒消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