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消费类是不是该复速了?

用户5779153891


今天放量突破压力位3024,并且站上20均线后三天,属于确立上涨趋势,在2900附近给群里的朋友说可以建仓了,下方2900筹码加长顶格,属于机构补仓完毕,后期会突破前期高点3127继续新高!!!!

  午后三大股指继续上涨,沪指站上3000点,创业班长涨逾2%,券商股及互联网金融股大涨。

  近期指数持续反弹,沪深两市成交额重返万亿元大关,与四路增量资金集体加仓密不可分。

  一是北向资金。昨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7.45亿元。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买入765.39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一。消费、金融领域龙头企业仍是北向资金关注重点。截至2月18日,北向资金十大重仓股仍以消费股、金融股为主。

  二是机构资金。随着近期市场情绪回暖,爆款基金频繁出现。今年伊始,交银内核驱动混合一日吸金逾500亿元,成为2020年首只爆款基金。随后,鹏华科技创新混合、泓德丰润三年持有期混合也一日售罄。由去年业绩冠军刘格菘管理的广发科技先锋首募认购规模更是超过900亿元,最终确认份额80亿元。

  2月18日,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第二只公募产品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轻松达到60亿元首募上限,触发比例配售,全天认购金额约1200亿元,创下国内公募基金历史上最高认购纪录,最终配售比例可能约为5%。

  三是融资资金。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在2月4日触及阶段低点10140.66亿元。但随着指数反弹,融资资金开始大幅回流。截至2月18日,两市融资余额已增加近500亿元至10620.65亿元。

  四是个人投资者。中国结算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股市场1月新增投资者80.07万人,期末投资者人数为16055.30万人,这也是A股投资者数量首次突破1.6亿。其中,自然人投资者1月新增79.75万人,期末自然人投资者数量达16016.97万人。

   午后大金融板块拉升,指数继续走强,沪指成功突破3000点,个股普涨,两市涨停股逾百只,市场赚钱效应良好。截至收盘,沪指涨1.84%,报3030点,深成指涨2.43%,报11509点,创业板指涨2.21%,报2186点。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再次破万亿,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约70亿元。

  从盘面上看,两市行业和概念板块呈现普涨态势,市场2大核心芯片和特斯拉依旧没有变,券商股午后集体爆发,板块内红塔证券、国金证券等近10只个股涨停。行业方面,证券期货、酒店餐饮、公共交通、多元金融、电子元器件、影视动漫等板块涨幅居前,仅黄金、动物保健、农业服务等小幅下跌。概念方面,金融科技、盐湖提锂、LED、转融通、智能音箱、柔性屏等走势活跃,光刻胶、口罩、转基因、云办公、黄金概念、新冠病毒等板块小幅回调。

  综合来看,今日沪深两市再度放量拉升,三大股指全线上涨,多头持续上演逼空行情,沪指成功站上3000点,创业板指再创逾三年新高,权重搭台题材唱戏,市场人气爆棚。目前短线资金十分活跃,指数见顶的信号并未出现,明天仍有继续上涨的预期。展望后市,随着疫情新增确诊人数的快速下降,各地开始加大有序复工复产力度,所以今天领涨的以复工的滞涨板块为主。不过当前仍处在宏观数据、企业盈利数据的真空期,疫情对经济层面的实际冲击还难以定量,目前市场更倾向于博弈流动性宽松、政策加码以及疫情趋势边际改善背景下的结构性交易机会。市场短期累计了一定的涨幅,短线可能需要震荡整固,重新等待新的刺激因素。券商股依然是市场风向标,另外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消费复苏,消费类股也有望迎来上涨。


小小小金哥哥


消费类马上复苏,言之过早,本人认为仅能缓解而已,谈不上复苏。

目前防疫工作尚未解除,许多工厂都尚未复工。近几年消费类最火爆的网购,因物流尚未完全恢复,往往网上订货了,迟迟未见发货,几近停滞状态。本人网上订了一套音响,十天还沒见商家发货。定了点东北红肠十天才见开始发货,这样红肠会变黑肠了。因物流的不畅通基本上打消了网购的欲望,也就是去留览一下而已。近几年最火爆的网购几乎停滞,也就是最大的消费渠道没了,何谈复苏。

目前除了部分上班人员外,很多人包括学生都没开学,基本上仍处在“宅家”状态。只是出门比疫情最严重阶段出门稍微方便一点,大部分消费类门店尚处于关闭之中,即使开了,也很少有人光顾,甚至有的开了又关了。人们出门除了采购必需物品之外,很少有其他的消费,街上尚处在人烟稀少状态,这种情况何谈复苏。我一朋友开的餐厅,疫情以前生意很火爆,目前因为饮食店不能够“堂食”,只能够提供外卖,这样连厨师工资都无法开出,所以朋友开了两天又关门了。因为宅在家里,服装、化妆品等平时热销的消费品几乎都没有人去消费。本人都二个月没有理发了,头发都很长了,都没有去剪头的欲望,附近虽然有理发店开张了,也很少见人去光顾。服务类的消费根本还谈不上复苏,啥时能全面开张,恢复到以前的消费尚未得知。

时常站在窗前,看到街上稀稀拉拉的人流和车流,感到无比的悲伤。现在除了心情消费在增长以外,其它消费的复苏无从谈起。


阿龙130300051


我认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所生产的产品供给人类生活需要(根据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不同,有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之分、档次高低之分),所以供给和需求应该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或需求略大于供给为最佳状态。但这是不可能的,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战争、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等太多因素影响着它们的平衡,这也是经济具有周期性的根本所在。当过度失衡时就出现了经济危机造成经济衰退,经济衰退时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都大大降低,各个行业都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企业为降低成本只能减产或停产来消化库存并降价销售。这时政府必然出台各种措施拯救经济,随着力度逐渐加大,人们的信心逐渐恢复以及产品价格已经到降无可降的地步,一部分有购买能力的人敢于和愿意消费了,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由于库存减少又可以开工生产了,工人收入增加后必然增大消费开支,然后依次向产业链上端传导,就此又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经济也将慢慢复苏。


创客尹刚


过年前后的疫情对于各行各业影响是有的。

衣食住行方面,最近疫情在国外开始蔓延,消费品出口无疑会受到影响。

从餐饮看,受疫情影响,聚餐活动会减少,至少在疫情阴影下,上半年餐饮业不好过,从下半年起可能会逐步恢复。

住和行就更不要说了,酒店、航空类企业都会受影响。

从好处着眼,年后证券市场转好,预计不少投资者手头会宽松一下,这可能刺激5G手机等消费电子的消费。

对地产影响是,市场可能会分流一下炒房资金,所以今年房价不会像以前那么涨了。


牧羊人之投资进阶之路


消费类是不是该复速了?这个话题好大哟,有点漫无边界,无从说起,首先说消费类范围就太大,除投资、储蓄、慈善、教育等极少行业以外,几乎其它所有都和消费类有关,不知此题是指哪一项,其次,复速是和哪个时期比较?

如果泛指消费类而言,我认为应该说对一些不符合与时俱进的,没有市场前景的,不受欢迎的,也可以包括那些没有经济效益劳而无功的,就没必要复速了。

如果泛指前后时期而言,除了该淘汰的,受各种因素限制的,没有效益的,落后的,只要是因为某种情况下受到影响,当影响解除了,都应该步入正轨。

如果是单指这次疫情而言,也符合我答的范围之内。


义者为王


消费类会复苏。

受疫情影响,国家一季度经济发展受挫,疫情结束后需要消费刺激拉动内需。推测会出台相关利率、税收等利好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推动生产发展。同样,个人方面,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大幅度减少了消费,结束疫情后,大概率迎来爆发性的消费。


江湖小师妹


需要缓冲期!

一方面是流动资金和消费心理转变,引发的消费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是在过去产能过剩的影响在疫情下的放大效应,导致生产方的产品创新力所引导的消费力下降。


士亦狂


消费类,一直都是稳步增长,目前是到了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年轻人对新事物的需求渴望,新的生活模式,全新的电子产品消费等等,未来可期,大消费仍将一如既往的好


投资源于生活郑


已经开始了,社会活动已经开始恢复正常了,随之消费也会慢慢复苏,一切都会正常的,中国加油![送心][送心]



水煮飞羽


即使已经完全控制了。心里还是有阴影的。

人多的地方还是尽量少去。最近股票市场不错,大家都在家炒股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