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讓《黃帝內經》來教給你養生!

<strong>《黃帝內經》來教你四時養生!

對中醫有所瞭解的人們想必都知道《黃帝內經》這部經典著作,這部鉅作不僅蘊含著豐富的醫學理論,也有著豐富的養生理論。接下來,一起和小編看一下《黃帝內經》中的四時養生知識,在這個疫情肆虐的時期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吧!

<strong>1.春

讓《黃帝內經》來教給你養生!

<strong>原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這段話是講,在春天(立春至立夏),天地都處於升達的狀態,萬物都欣欣向榮。蓬勃發展,是以“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的特點就像嫩芽一樣,是向上升的狀態,我們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儘量不要懲罰別人,對自己和他人都要保持一個寬鬆的態度。可以相比冬天稍微晚一些睡,但要早一點起,起床之後可以悠閒的在家裡走走,保持一個好的心情,這樣,對我們的情志調節,是最為好的!

<strong>2.夏

讓《黃帝內經》來教給你養生!

<strong>原文: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天(立夏至立秋),陽氣在上,陰氣在下,天地之氣相交融,萬物都在在夏天格外茂盛。春天就像盛開的向日葵,格外的熱烈而燦爛。此時我們的作息應當是稍微晚一點睡,而更早的起床,不以氣候炎熱而怨天,勿因生活矛盾而煩悶,保持心情愉悅,不隨意發怒,如果違反則會傷心氣,這也是為什麼夏天是心血管疾病高發季節的原因。

<strong>3.秋

讓《黃帝內經》來教給你養生!

<strong>原文: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秋天(立秋至立冬)的三個月,是萬物果實飽滿、已經成熟的季節。在這一季節裡,天氣清肅,其風勁急,草木凋零,大地明淨。人應當早睡早起,跟群雞同時作息。使情志安定平靜,用以緩衝深秋的肅殺之氣對人的影響;收斂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氣,以使人體能適應秋氣並達到相互平衡;不要讓情志向外越洩,用以使肺氣保持清肅。這乃是順應秋氣、養護人體收斂機能的法則。

<strong>4.冬

讓《黃帝內經》來教給你養生!

<strong>原文: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立冬至立春),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在這一季節裡,水面結冰,大地凍裂,所以人不要擾動陽氣,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現再起床;使情志就像軍隊埋伏、就像魚鳥深藏、就像人有隱私、就像心有所獲等等一樣;還要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之所,不要讓膚腠開啟出汗而使陽氣大量喪失。這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違背這一法則,就會傷害腎氣。

小編認為,人與自然,本是一體,我們應當順應自然,根據自然來對自己的生活作息以及規律來進行調節,儘量做到天人相應,以保持“正氣存內”,讓邪氣不能侵犯人體,而保持身體健康。對此,各位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發留言、點贊,喜歡可以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