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2020年春節,我們都過了一個特殊的年。因為疫情,我們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並且體會到了什麼叫“隔離”;因為疫情,我們有了一個有生以來最漫長的假期。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開始,除了默默支持著在一線奮鬥的醫護人員、管理人員和志願者,我們能做到的,就只有宅在家裡,不串門,不聚會,才能保護自己和他人,於是我們在家待著就能給社會做貢獻。 其實,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也要利用這樣的時光給自己的未來做貢獻?同學們完全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給自己充電,不斷自省,尋找自己的短板,早做學習計劃或人生規劃,趁著現在儘量彌補,或者看幾本好書,做幾件有意義的事。可惜,我們很多人卻白白浪費了這些閒適的時光。 事實上,瘟疫就像是一個催化劑,往往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裡,時勢造英雄,總會湧現一批後來影響了世界的硬核青年,今天我們就順著時間的軸線,來盤點一下吧!


01

薄伽丘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薄伽丘: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代表,人文主義作家。


1348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慘重、最可怕的一次瘟疫正橫掃歐洲,

這次瘟疫,即一般人所稱的黑死病。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普遍認為是由一種名為鼠疫桿菌的細菌造成的。黑死病當然也光顧了意大利的佛羅倫薩。


一位硬核青年,名叫喬萬尼·薄伽丘,卻在隔離中,構思著一個又一個故事。兩年後,他鋪開稿紙,把他的構思傾注筆端。1353年,一本叫做《十日談》的短篇小說集問世。小說前面,有個序言,講的是:1348年,佛羅倫薩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他們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共住了10天、講了一百個故事。


後世的評論家曾把《十日談》稱為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鉅著,與但丁的《神曲》並列,稱之為“人曲”。正是《十日談》,與《神曲》一樣,成為西方文藝復興的開端!如果說,《神曲》的影響力在知識高端者那兒;《十日談》的讀者,則遍及千家萬戶。它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人,本身才是最重要的!這就叫人本主義,或者叫,人道主義。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黑死病的傳播


02

莎士比亞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莎士比亞:世界歷史上最為偉大的劇作家之一。


莎士比亞為了擺脫貧困、窘迫的家庭生活,隻身到倫敦闖蕩。他知道自己擅長寫作,於是看準了劇院裡的機會,先從劇院馬伕做起,後來成為勤奮的題詞人、演員,再後來成為劇院的劇本修改人員,最後獨立編寫歷史劇,並大獲成功。

然而,正當他摩拳擦掌打算大展宏圖之時,一場可怕的瘟疫來了。


1592年夏天,倫敦爆發瘟疫,疫情迅速蔓延,最嚴重的時候,短短一週就奪走了一千多個生命。得瘟疫的人家,大門被封死,不管有病沒病,都不準出門,免得傳染大家……


在這樣的情形下,曾經最熱鬧、盛極一時的劇院關門了,在劇院演出的劇團,因為沒有場地演出,有的乾脆解散……按理說,莎士比亞這時候肯定大受打擊,抱怨命運不濟。然而,他沒有。


但硬核青年莎士比亞可沒閒著,他一邊繼續寫劇本,一邊寫詩。他寫下了《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魯克麗絲受辱記》兩首長詩。他的詩一出版就大受歡迎,不斷再版。他現在不只是個演員、編劇,也是位有名的詩人。即便身處災難之中,莎翁也始終堅守自己的愛好,明瞭自己的使命,不斷追求自我的價值。正是這樣的定力、毅力與持之以恆的追求,賦予了莎士比亞不斷的創作靈感與成功。在長達兩年的瘟疫平復後,不管對手的打壓,還是兒子的突然離世,都沒有阻擋莎士比亞的創作熱情,反而化悲痛為動力,創作出了更為嫻熟的作品,比如,我們今天都十分熟悉的《仲夏夜之夢》《羅密歐與朱麗葉》……


在莎士比亞的名作《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著名的臺詞:“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我們現在就處於這種人類命運的選擇中。


03

牛頓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牛頓,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


自古英才多磨難,牛頓未出生即經歷了父親去世,三歲母親改嫁,他與外婆相依為命,上學後又受到同學的欺凌,這些都成了牛頓發奮用功讀書的動力。後來,歷經千辛萬苦,他終於大學畢業,成了劍橋的研究員,科學事業的風帆正在啟航,前景一片光明。


但就在這時候,爆發了一場從1665年到1666年的大規模瘟疫,幾乎摧毀了當時整個倫敦城,幾乎全倫敦城中五分之一的人都在這場鼠疫中喪生。最後這場大瘟疫結束的方式也非常離奇,瘟疫的順利解決竟然得益於一場持續了四天四夜的漫天大火,燒燬了病毒感染源和大片屍體,這場鼠疫才得以控制。


雖然這場鼠疫以巨大的殺傷力讓當時全倫敦城的市民人心惶惶,劍橋大學為了預防瘟疫而關閉,硬核青年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只好回到鄉下的老家躲避瘟疫,自我隔離,不串門、不逛街、不參加聚會,就在這段獨處的18個月的清淨歲月裡,他下定決心,即使回到鄉下,也絕不放棄研究。牛頓生平最重要的幾項成就,都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內初現雛形。


1666年每天宅家的牛頓讓太陽光透過三稜鏡,觀察到太陽光偏折出一條彩色光帶,他因此創立了光譜理論。大大促進了人類對光的本質的認識。牛頓在此次瘟疫期間,重新思考了童年時被蘋果砸中的那次經歷,在家中潛心思考,才為了二十年後更加嚴謹體系的萬有引力的理論奠定了初步理論基礎。這場近代自然科學的開端才慢慢拉開簾幕,成為了人類文明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章。


牛頓自己後來說:在那些日子裡,我正處於創造的旺盛時期,我對於數學和哲學,比以後任何年代都更為用心。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04

普希金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普希金,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


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懷古",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讚賞。


但是普希金的創作高產期,卻是在一個霍亂時期。


1830年的秋天,硬核青年普希金在波爾金諾村父親的莊園碰到了瘟疫(霍亂),於是他一住就是3個月,文學史上著名的“波爾金諾之秋”誕生,在此期間,他完成《瘟疫流行的宴會》、《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上尉的女兒》等等作品,寫了戲劇4部、詩歌33首、6部中篇小說…… 面對突如其來的瘟疫,普希金給出了一份滿意的答案。


普希金曾兩度被流放,最終與人決鬥而死,年僅38歲。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這裡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05

米勒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米勒,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


1814年,讓·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法國諾曼底的一個農民家庭。23歲師從畫家德拉羅什,但是這段時期,米勒似乎不是最優秀的那個,畫室裡的同學都瞧不起他並說他是“山裡人”。老師也看不慣米勒,常斥責他。

35歲時,1849年巴黎流行黑熱病,米勒攜家遷居到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在巴比松村米勒結識了柯羅、盧梭、特羅容等畫家,在這個窮困閉塞的鄉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


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歸,上午在田間勞動,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裡作畫。米勒的生活異常困苦,但這並沒有減弱他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米勒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


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 。以後相繼創作了《拾穗者》和《晚鐘》等名作。一個最窮苦潦倒的畫家,卻畫出了最溫暖的畫。


後來,他說:“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我來說都是最合適的。”也正是在黑死病期間,米勒發現了自己最舒服的繪畫風格


同學們,面對疫情,你是怎樣度過的?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編者的話:


因為疫情,也讓大部分同學名正言順地擁有了手機和電腦,但我們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卻不是更好地利用它來學習,來了解更廣闊的世界,卻只是一昧地沉迷於那些浪費生命的遊戲與閒聊中,睡懶覺,熬夜,不惜與父母反目成仇,置學業於不顧,應付了事,當面上著網課,背地裡卻打著機,開著聊天群......我們有沒有想過:因為那些千千萬萬個逆行者的默默付出,我們才可以這麼安穩地在家吃著喝著睡著,我們到了應該為家裡分擔憂慮的時候卻只會讓父母更費心,難道這就是我們人生十幾年學到的道理嗎?醒醒吧,同學們!好好珍惜活著的日子,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深圳某中學校長袁衛星先生說得好:面對疫情,人生就像走進了一個超大型的購物廣場,正在進行一場關於靈魂、關於人性、關於價值的消費活動。你可以購買諸如生存、健康、幸福、友誼、助人、自尊、自由、自我實現等等的基礎價值;也可以購買包括良知、豁達與遠見、整體感、驚奇、感激、希望、獨立與超然、謙恭、愛、儒雅與和善等等的精神價值;還可以購買例如謹慎、責任、勇敢、自制、可靠、真誠、誠實、公正、無私等等的道德價值;當然,寫著和平、正義、寬容、參與、合作、分享、忠誠、堅定、權利、義務等等的社會、政治,乃至宗教價值也擺在貨架上任你挑選……我們應該身在隔離,心向世界。首先,重新感受一下你的家庭。趁著居家隔離的時光,品味一下家的味道,品味一下廚房裡媽媽忙碌的身影,品味一下飯桌上爸爸叮囑的話語,品味一下爺爺奶奶花白的頭髮,品味一下外公外婆深刻的皺紋,你或許會品味到,家是生命的驛站,也是避風的港灣;家是一份關懷,更是一份責任。其次,重新思考一下你的學校。在這特殊的時刻,學校把課堂搬到空中,把教室架在網上,你能一如往常地投入學習嗎?以此聯想,如果離開了學校、沒有了學校,你還能成為一名自主學習者、終身學習者嗎?......責任就是做分內應該做的事情,是他律,也是自律;擔當是敢於承擔責任,關鍵時刻敢挑擔子,責任面前不迴避,不推諉,不退縮。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做英雄的機會,但所有人都應該且必須做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人。老師給大家留個作業:疫情當下、人生未來,你的責任和擔當是什麼?我期待著同學們用行動做出答案!


當瘟疫襲來,牛頓這些硬核青年們是如何度過的?(極力推薦)


轉發,是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