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往事與隨想》:除了辭典,誰能像它一樣以一當十?

《往事與隨想》:除了辭典,誰能像它一樣以一當十?


想讀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至少已有20多年了,可就一直停留在"想讀"上。 停留的時間過長,我都忘了自己還在"想讀"《往事與隨想》呢。

去年12月,看人文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第一集,禿頭編輯朱嶽出場,他提到從法務轉行為編輯後擔綱責任編輯的第一套書,是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他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想讀"。不過,想起的同時我也自嘲:你很快就會忘記"想讀"這件事的。

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從"想讀"進階到"讀過"就這麼難!且不說它是怎樣一本書,太厚,我就被這個嚇住的。

最新版的《往事與隨想》,總共有三冊。最薄的上冊465頁,另外兩冊一冊比一冊厚,三冊加起來近2000頁,《往事與隨想》,實在太厚了。

老洋房改建而成的上海靜安圖書館,是我很喜歡去的地方,因為他們新書上架特別及時。1月中旬,我去還書,加藤週一的《羊之歌》。因為正在寫一組與以色列相關的文章,就在外借室的樓上遍尋阿摩司·奧茲的著作。《愛與黑暗的故事》依然沒有,就順手將《猶太人與詞語》從書架上取了下來(後來證明,這本書比《往事與隨想》難啃多了,雖然只有200多頁,因其難度頁碼翻個三五倍絲毫沒有問題)。正打算班師回朝,

我看到了書架上有兩本《往事與隨想》,上冊和中冊。我嘆氣一聲:跟它沒緣分呀,看,沒有下冊。下冊卻不知好歹讀竄入我眼裡,它就在下一層書架裡。我只好再嘆氣一聲:這就是緣分啊!只好取下沉甸甸的《往事與隨想》,揹回家。

將三本《往事與隨想》擱在書桌旁的玫瑰前拍了一張照片後,我對自己說這就算過過癮了,就等2個月後還給圖書館。後來,發生了一件舉國大事,我只能足不出戶直到此刻。這個意外,倒是幫助我翻開了赫爾岑的皇皇鉅著。打開第一冊,又一個意外在等著我:這部大著並不如我預想的那樣,讀起來障礙重重。

讀得快樂了,我覺得自己延宕了20多年才來讀《往事與隨想》,實在是自己把自己嚇趴的。赫爾岑的大名和赫爾岑著作的頁碼,讓我大概也是很多讀者想當然地認定,要用上一個"啃"字才能讀完《往事與隨想》,我們都忘了去拆解這本書的書名,是由"往事"與"隨想"兩個詞組成的。假如說,"隨想"這一部分充滿了赫爾岑的哲學思考讓我們理解起來有些困難的話,"往事"部分都是作家在講故事啊!

赫爾岑固然是俄羅斯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在文學愛好者的眼裡,他也是了不起的小說家!他如果回憶起往事來,豈有不好看的道理?況且,近2000頁的《往事與隨想》,大部分篇幅是"往事",也就是說,我們以為艱澀難懂的《往事與隨想》,其實非常好看。

為這樣一部好書少有人讀而感到難過之餘,深深覺得赫爾岑時期的圖書編輯遠不如現在的有市場眼光。當初,是將赫爾岑為報刊撰寫的文章結集出版而成《往事與隨想》的,假如該書的編輯靈機一動將此書分拆成多本書呢?至少可以分成《我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我永世不忘的愛人》、《我交往過的那些大人物》、《我被沙皇尼古拉關進了監獄》、《我看過的那些藝術品》、《巴黎,五光十色的人和事》、《倫敦,赫爾岑來了》,等等。所以,標題說這是一本可以一當十的鉅著,不是空穴來風。尤其時,假如不是完全按照時間順序,而是按照如上所述分拆《往事與隨想》,它怎麼可能總稱為圖書館裡的架上風景?


《往事與隨想》:除了辭典,誰能像它一樣以一當十?

亞歷山大·赫爾岑


一、"我"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僅以赫爾岑的父親為例

被沙皇尼古拉送進監獄,又被沙皇尼古拉流放到俄羅斯的邊地,再不得不政治避難到了法國,到英國……這是被赫爾岑寫進《往事與隨想》裡的歲月。

這幾段經歷,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草行露宿的過程,從中拈出哪一段由赫爾岑寫來,都是文學經典。

赫爾岑的父親,地主家的二兒子。祖上的庇廕,赫爾岑的父親那一輩都很家產豐厚。饒是這樣,他們還在為了財產之爭勾心鬥角。當然,就"勾心鬥角"一詞也能一筆掠過赫爾岑家的一本爛賬,但赫爾岑是了不起的大作家,這位決心跟就家庭決裂的思想家、革命家,怎麼肯一筆掠過在他看來非常不堪的俄羅斯舊社會舊制度?就手握手術刀解剖起在他看來已經腐朽透頂的地主家庭:

"我的父親心情舒暢的時候極少,他總是對一切不滿。他天生絕頂聰明,觀察力敏銳,又博聞強記,見多識廣,作為一位'完美的紳士',他本來可以成為非常可愛的有趣的人,但他篇不願這樣,以致日益陷入了孤僻、任性與世隔絕的狀態。

很難說,究竟是什麼把憂鬱和憤怒帶進了他的血液。他一生不曾有過熱情奔放的時期,不曾有過重大的不幸、錯誤和挫折,他那中惡意的嘲笑、那種充滿在靈魂深處的愧恨,那種對人的猜疑和疏遠,那種折磨著他的煩惱,根源在哪裡。我始終想不明白。莫非他藏著從未相認透露過的某種回憶,進入了墳墓,或者這不過是18世紀和俄羅斯生活著兩種截然對立的事物互相滲透的結果,而作為媒介的第三者又是好逸惡勞的地主習性,它也大大助長了那種違反常情的發展"。

僅選擇了赫爾岑批判其父親的一段描述以饗大家,小說家赫爾岑的文筆是不是非常厲害?這樣的"往事",在《往事與隨想》佔了不少篇幅。不不,我說的不是赫爾岑的家庭往事,而是他兩度被關進監獄、被流放,不得不政治避難到法國到英國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往事。所有這些往事,在赫爾岑看來都是難能可貴的經歷?他寫來有一種手捧水銀生怕從指縫裡流失的擔憂,所以,鉅細靡遺是赫爾岑筆下往事的最大特點,也就是說,只要我們願意打開《往事與隨想》,我們就能通過赫爾岑生動有趣的回憶和記錄,收穫19世紀上半葉俄羅斯、法國和英國的風物圖卷。


《往事與隨想》:除了辭典,誰能像它一樣以一當十?


或許有人會問:19世紀上半葉?距離現在已經150年,我們要了解那麼遠的往事幹什麼?這就過渡到了閱讀《往事與隨想》的第二個理由了——

二、"我"交往過的那些大人物

赫爾岑沒有那麼自戀,為了標榜自己是19世紀上半葉俄羅斯、法國和英國文化知識界的名流,顛沛流離中也筆耕不輟地記錄那麼多往事。雖然往事佔據了三冊《往事與隨想》的大部分篇幅,在我看來,更有意思的是赫爾岑在這些往事以外留下的對構成或參與往事的大人物的評價。

今天,我們看赫爾岑的文字,會想到一句中國古詩"憤怒出詩人",可是,當事人赫爾岑卻為他的憤怒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而其兩次入獄、遭遇流放和不得不遠走家鄉,是沙皇尼古拉在作惡。該怎麼評說尼古拉的歷史功過?沒有比赫爾岑的當時留言更有說服力的了:"……我第一次見到尼古拉,他的臉龐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貴族為他舉行一次舞會,我正好站在大廳上面的迴廊裡中,可以盡情觀察他。他那時還沒有留鬍髭,相貌顯得年輕,但是與加冕典禮時相比,臉部的變化是驚人的。他站在圓柱旁邊,兇惡地、冷漠地凝視著前方,可是沒有看任何人鸚一般的眼睛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波蘭以至俄羅斯的命運。他覺得震驚、害怕,他懷疑王位的鞏固準備為他所受的痛苦、恐懼和疑慮進行報復。"這一段關於沙皇尼古拉的白描,大概會有人覺得,讀起來是很帶勁,可與我何干?赫爾岑生活的時期,也是俄羅斯文化的一個發展高峰期,所謂黃金時代。

讀普希金的詩和小說,聽格林卡的音樂,假如能瞭解作家、作曲家的統治者、沙皇尼古拉為何人,是不是能加深我們對作品的理解?


《往事與隨想》:除了辭典,誰能像它一樣以一當十?

尼古拉一世


不少作家、藝術家生前籍籍無名,死後才被全世界認識的,比如荷蘭畫家梵高。雨果就不同了,始終活在盛名之下,並願意用自己的名聲去攪動世事,比如,喜歡以政治活動家的身份活躍在巴黎。"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這樣的維克多·雨果,應該是被眾人簇擁的,也許是外國人?赫爾岑對政治活動家雨果卻頗有微詞,

"維克多·雨果從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活動家,他的詩人氣質太重,幻想對他的作用太大,使他不可能成為政治家。當然,我這麼說毫無貶低他的意思。他既是社會主義藝術家,又歌頌戰爭的榮譽、共和派的崩潰,中世紀的浪漫主義和白百合花,既是子爵又是公民,既是奧爾良王朝的貴族院議員,又是12月2日的鼓動家——這是一個五光十色的偉大人物,但不是政黨領袖,儘管他對兩代人發生了巨大的影響",讀罷這段議論,當年閱讀《九三年》、看電影《阿黛爾·雨果》時磕著絆著的地方,頓時平緩了。再讀一遍赫爾岑論維克多·雨果,也許赫爾岑是無意的,他無意中傳授給了我們一種知人論世的方法論。

因為無意,也就絲毫不教條,如何認識一個人、判斷一件事,赫爾岑都是通過一個人一件事個體來達成經驗的,就好比在一個巨大的平面上排列著數不勝數的赫爾岑的判斷。閱讀《往事與隨想》時我常常有這樣的困惑:這種寫法是不是有原地徘徊之嫌?所以,《往事與隨想》必須寫得這麼龐大,我們讀遍讀透赫爾岑評論的無數個人無數件事後,一定會領悟到量變到質變的魅力。

三、巴黎、倫敦,"我"來了

當然可以選擇識人記或遇事記來呼應小標題,但是,那就遮蔽了《往事與隨想》這部書的豐富性,所以,分享給大家的是赫爾岑關於藝術的真知灼見——懷著瞭解赫爾岑鬥爭史的目的捧讀《往事與隨想》,卻每每遇見革命鬥士的藝術觀,那種欣喜,難以形容。

"沒有一種藝術像建築藝術那麼接近神秘主義,它是抽象的,像幾何圖形,又是無聲的音樂,恬淡冷靜,以各種象徵、形象暗示生命。簡單的線條,它們的和諧組合,節奏、數量的對比,提供了某種神秘的,同時也是不完整的感覺。房屋或廟宇與塑像或繪畫,詩或交響樂不同,它們本身並不構成目的;建築物需要有居住者,它是規劃、清理出來的場所,一個環境,像烏龜的背甲,軟體動物的貝殼。它的任務正是在於為精神、目的、居住者服務,正如甲殼至於烏龜相同。"赫爾岑的意思是,設計再藝術的建築,只有人類"滲透"其中,才有價值,所以,赫爾岑關於建築的金句來了:

"埃及人的寺廟使他們的經書,方尖碑是大路上的佈道壇。"

"所羅門的神殿是一部石造的《聖經》,正如聖彼得堡大教堂是背離天主教的建築標記,塵世生活的起點,人類還俗的開始。"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學失去了它的神秘的性質。基督教信仰和哲學懷疑精神、哥特式箭頭形花紋與希臘式三角楣飾,宗教的聖像與世俗的美,展開了鬥爭。正因為這樣,聖彼得大教堂才具有這麼重要的意義,它的宏偉規模體現了基督教衝向塵世的要求,教堂帶上了異教色彩;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禮拜堂壁上畫的耶穌基督是虎背熊腰的大力士,年輕力壯的赫拉克勒斯。"

"聖彼得大教堂以後,教堂建築術完全沒落,最後只是在不同程度上重複古希臘的圓柱式建築或者聖彼得大教堂。"


《往事與隨想》:除了辭典,誰能像它一樣以一當十?

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長篇大論或者金句,都來自《往事與隨想》,是為赫爾岑的建築論。我不知道在這樣的藝術論面前,還能置喙什麼,唯一能做的,就是恭恭敬敬地一遍遍閱讀,直到爛熟於心。

問題是,厚厚的《往事與隨想》,這樣突然而至的藝術論,對音樂、戲劇、文學等等獨一無二的見解,總是在我們耽於他有聲有色的故事敘述中驀然出現,這就像是"多收了三五斗",發了意外之財後怎能不更加恭恭敬敬地讀《往事與隨想》?

四、番外:別說"我"沒有提醒過你們——

"彼得大帝的改革的最不幸後果之一,就是官僚階層的形成。這個階層弄虛作假,不學無術,貪得無厭,除了當官做老爺什麼也不會幹,除了公文格式什麼也不懂。這是一批世俗的僧侶,法庭和衙門中的神父,他們貪婪、卑鄙,張開了千百張大嘴吮吸人民的血"——千真萬確,這段話摘自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我得承認,

第一遍讀到這段文字,我稍感意外,彼得大帝啊,誰敢說他一個"不"字?猶記我在聖彼得堡旅行,突然,手機地圖不準確了,為了找到"青銅騎士"到跟前膜拜一下,我中文夾雜著英文、指手畫腳、手腳並用——終於如願以償。

這樣的彼得大帝,赫爾岑怎麼還雞蛋裡挑骨頭?可是,"彼得大帝的改革的最不幸的後果之一",赫爾岑說得不對嗎?

有之一就有之二,更有之三……不僅僅批評的彼得大帝的改革,還論及了馬克思、普魯東,等等等等。所以,赫爾岑絕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更是一位思想家。往事也許真的與我們沒有太大關係,但是,隨想,特別是赫爾岑的隨想,值得我們一邊讀一邊記在專為《往事與隨想》而買的筆記本里,不然,天堂裡的赫爾岑會不會笑著說:別說我沒有提醒過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