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今年研究生扩招,我今年毕业没考研直接找工作了,我爸妈现在就一直说我错过了这次机会,我咋说服他们?

夏奎星


只能说明你家长不懂,扩招,但是报考的人数也多,400多分照样被刷,350照样要调剂!


竹露清荷832


难死了,今年高分一大片,除非你报考的学校是双非,非双一流,否则竞争非常大。我法学学硕350现在准备调剂,哪个大学的群都爆了,一大堆380+的人跟我竞争,苦啊。一大堆说要二战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这几年考研太难,能走就走吧。不考研就不考研吧,挺好的。


繁繁哒哒


身边有很多人没有考上研究生,就觉得错过了人生黄金的道路。我倒觉得其实没有失去什么机会,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已。

很多人抱着功利主义的思想,认为考研就会多一条出路,其实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

就拿我身边的案例来说。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考研了,而且考上研了,结果上研出来后,找的工作还不如我们这些本科生的。当然也有一些考研的朋友,找上了比较好的工作,但毕竟是少数。

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个生活中真实的段子。他说大学毕业后的两个朋友,一个选择了直接工作,另一个选择了考研。结果研究生毕业后,那位研究生最后找到的工作就是这位本科朋友的单位。唯一的变化是,这个单位几年前的招聘门槛是本科生,现在变成了研究生。

现在不要说研究生了,即便是博士也到处都是。记得我小的时候,一旦听说谁是博士,简直就像遇见了天上的神一样。但是现在再说博士,真的太常见了,有时候和朋友一桌子吃饭,都能碰到一两个博士。

当然,我并不否认学历是现在很多企业公司招聘的敲门砖,拥有一个研究生学历,肯定会比一个本科生学历更受人青睐一些。但是如果你陷入一条死胡同,认为只要是研究生就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就一定会比本科生好,那么恕我直言,我不赞同你这种观点。

学历只是一张入场券,证明了你比别人更多一些机会,或者更多一种可能性。但是真正工作后,混的好不好,成就大不大,还主要靠你的能力。

当然这不是说读研究生就没有用,而只是想告诉大家,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你选择了读研究生,那么只是多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真的喜欢,在专业上有深度研究,读研究生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你想更早的进入社会,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那么我觉得不读研也罢,其实也没有什么损失。

在我身边,我可以看到很多本科生做的风生水起,成绩非常让人羡慕,而很多研究生、博士生反而觉得凤凰落地不如鸡,不接地气,总觉得哪个庙都容不下自己这座真神。

社会是一所真正的大学,在这里才能学到真正的能力和本事。当然我这里绝对不是说读研究生、读博士没用。绝对不是这样的,知识肯定是有价值的。但是前提条件是你真的热爱你的专业,真的是在你的学业上做出了成绩。如果你只是抱着获得一个研究生的文凭,就想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可能后面会让你很失望。

坦白的说,现在社会上研究生并不少,甚至到处都可以看到研究生文凭。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含金量,已经不像若干年前那么高了。我身边的一些研究生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创业,从这一点来看,我倒是挺佩服他们的,他们并没有想着出来就谋得一份铁饭碗混到老,而是想着自己创业获得更高的成就。

退一万步来讲,如果你是因为考研扩招才考上研的,恕我直言,看来你的学习水平也不怎么高。而且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那就是将来你们这一批扩招进来的研究生,大批量的毕业走向社会之后,是不是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对与错的区分,只有你想过什么样生活的区分。如果你现在踏踏实实的工作,通过这几年努力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一样可以成为人才。

如果你真的想在专业上发展,那么考研自然也是好的选择,通过考研让你的专业得到深化,最终也许可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但这只是猜测,因为谁也无法预测几年后的事情。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容易患得患失,说白了其实就是计较利益罢了,但是一旦你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说另一条路就一定完美,因为任何一条路都可能充满风险。

对于考不考研,你是怎么看的?请留言交流。


苏菲的私人笔记


近期,国务院提出,为了解决今年的就业问题,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这个政策对于今年考研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利,但是,要为了这个原因去报考研究生,那完全没有必要。



首先,扩招是一个临时决定,是因为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出现了严峻的就业难问题才出台的应急措施。国家的这一意见,不仅考生们觉得意外,甚至高校都有些措手不及。而今年的考生决定考研,那是一年前的事了,现在来谈机会,无异于事后诸葛亮。



其次,今年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数是341万人,而预计录取数不到90万,就算扩招到100万,也就增加10万人。这10万人,对250万没有上岸的考生来说作用并不明显。真正能享受到这个福利的,是那些在线上徘徊的学生,而对其他人,这个福利略等于零。也就是说,如果你实力够强,那根本不需要等待扩招,而如果你实力不够,扩招于你也是枉然。



最后,考研究生的最大目的是更好地就业,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经济形势下,能找一个不错的工作就是好事。题主如果今年选择考研究生而不找工作,一是可能面临研究生考不上,疫情之下工作也不好找的情况。二是研究生毕业后,同样需要找工作,而且等到2023年毕业的时候,题主又将面临史上毕业研究生最多的一年,到时候还不一定能找到现在这样的工作呢。

真经当年就有亲身经历,本硕连读,硕士毕业后连续找了好几个单位,都是我的本科同学工作的单位。最后真经留校做行政,现在还只是科级,而我本科留校的同学,很多现在已经是副处了。



因此,题主可以让父母思考一下,考研究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文凭,那工作后再考也可以,而如果为了工作,题主现在已经有了。


高校人才真经


这话说的,好像今年考就能考上似的。看下面这张图,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研究生录取人数从2016年开始,每年新增约4万人,按照正常的增长速度,今年录取人数应该是80万+正常增长+扩招5%,所以一共录取80万+4万+80万×5%=88万,也就是说扩招5%,也就只扩招了4万人。



是不是感觉扩招了4万人特别多?2018年学信网的统计数据,全国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和单位共计863所,按800来计算,平均到每个学校能多招50人,再具体到不同的学院里估计就只有个位数了,真正每个专业能新增加的人数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扩招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理、工、农、医和师范类,如果你报考的专业不是这几个,扩招对你没有任何影响。还有一点别忘了,2020年比2019年又新增了50万报名人数,报名人数的增加速度是远远大于扩招人数的增加速度的。


考研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心态,如果自身没有考研的想法,只是看到别人去考研也跟着考研,我们称之为“跟风式”考研。跟风考研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内在驱动力,考研只是单纯的好奇或者父母要求,所以跟风考研的同学往往坚持一两个星期新鲜劲头一过就会陆陆续续的放弃考研,稍微毅力好一点的,坚持上一个月也基本上都放弃了。真正能坚持到考试那天的少之又少,能考上的就更少了。

考研一定要有内在的驱动力,至少要对研究生的学习是感兴趣的。否则就算考上了研究生,对科研没兴趣,到最后能不能毕业都是个问题!


考研小秘书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题主今年没有考研,但今年研究生却扩招了,是不是有很大的遗憾呢?

老穆认为,未必!

为什么这么说呢?老穆为大家分析如下:

昨天,也就是2月25日,老穆看了新闻联播,里面就有关于扩大研究生招生的有关信息……


2月22日,湖南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明确扩大应届高校毕业生升学深造规模。

争取国家支持,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

针对题主这种情况,老穆给你如下意见,希望你能说服父母。

【1】诚然,今年扩招了,但是,报考的人数也增多了,无形中增加了竞争压力!

2020年,考研人数341万,比2019年增长51万。



【2】今年高分特别多,如果准备不充分,很难考上。

与其这样,还不如先找份工作,挣点钱来得更加实际!


【3】考研并不是唯一出路!

马云、刘强东都没有考研,不一样有所成就吗?

【4】今年扩招了,按照政策,明年也会扩招,不一样可以报考吗?

一边工作一边考,不也可以吗?两不耽误!

老穆希望你能与父母好好沟通,加油哦!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虽然2020年研究生扩招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是从当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来看,扩招的规模并不会特别大,研究生教育对于教育资源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也是限制当前研究生培养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虽然2020年研究生培养规模会有所扩大,但是考生数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考研的竞争依然是比较激烈的。

对于没有参加考研的毕业生来说,虽然错过了这次考研机会多少有一些遗憾,但是也有以下几个理由可以说服自己或者家人:

第一:研究生培养规模还有提升的空间。从研究生培养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国内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规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所以错过2020年的考研,未来依然有读研的机会。

第二:积极参加工作也会获得提升。虽然通过读研能够获得更高的岗位级别和薪资待遇,但是本科生在工作岗位上也会获得提升,而且能够积累大量的行业经验。实际上,职场人即使不读研也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也能够实现岗位升级,读研并不是个人发展的唯一出路。

第三:有工作经验再读研会有一定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读研还有有一定的优势,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也会更加明确。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具有一定行业经验的研究生会更容易实现就业。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往往有过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更容易做出创新成果。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有一个专有名词,你应该和你的父母分享一下,这个词叫做考研压分!

考研压分,一般是一些不太知名的大学,真正牛气的大学,比如清华北大这类名校,不存在压分现象,因为他的考题本来就非常难,一般人根本考不了高分,而且他们最不缺生源,推免生占了60%以上。

而压分的高校,基本上属于实力比较一般的高校,研究生源比较差,因此想靠调剂生来维持比较好的生源,为了将非211生源弄死,故意把专业课分数搞得非常低,这就叫压分。

压分,让第一志愿考生上不了线,然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调剂211/985学生了。

因为现在211/985中实力弱的重点大学,第一志愿考生质量比较差,就想提高生源质量,调剂些211/985优秀生源学生,这些都可以理解,不过压分压一下就算了,你这不光是腰斩了,是直接斩到脚脖子上了。人家能考140得,给个40分,人家考120得,给个20分,这明显这太欺负人了。

综上所述:

如果你今年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而选取的大学,正好是向宁夏大学,贵州大学这样的学校很有可能遭遇到的,就是这种不公平的压分待遇。

即使你辛辛苦苦的准备了一年,即使你报考研班花了很多的钱,即使你信心满满的能够过线,对不起你可能今年仍然考不上研究生!

所以人生当中有些事情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应该先看清方向再去努力,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俗话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不要为现在的选择而懊悔,我们应该去好好的审视一下我们的选择,不要被现在的困境所击败我们应该努力的去打破这个困境。


宇宙最好老师


你应该准备点好酒,如果能烧一桌好菜最好,含情脉脉坐在一起,心情一定要低沉的说,本次扩招大致趋向于“理工农医”,大概率人数为5万人,如果分配到各省区,在细化到具有研究生招生的高校,再到各专业人数,扩招意义不大,三年后谁知就业啥结果,并且现在学生也不好就业,扩招只是一时的解渴“远处解决不了近渴”还不如早点就业,早点娶妻生子,也早点让老人家抱上孙子,父亲默默地点上一只烟,心想孩子当初有多叛逆,现在上大了,父亲拿起酒杯与你碰起酒来,当时你在思考多少年来,父亲为了这个家付出很多也滴酒未沾,看着慈祥的父亲逐渐露出笑脸,你们也谈笑风生很多…………


xingloy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

菜鸟倒是觉得题主这个做法是比较明智的。考研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人找不下工作才选择考研的,如果有工作,菜鸟觉得考研的人数会大幅度减少。

★研究生扩招了,就好考了吗?

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今年的研究生要扩招5%了吧。虽说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但是反过来想,其实压力一点都不小。毕竟还是人数太多了呀。基数太大,哪怕过线了,该考不上还是考不上的。每年过线的同学,没有学校上的同学非常多的了。还是因为人太多,各高校的选择更多了。大家也知道,考研不仅仅是你选择学校,而学校也在时刻的选择你。所以,今年虽说扩招了一点,但是大家要记住,形势还是相当严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未来,不能用来赌

是的,菜鸟个人是求稳的。千万不能随便赌自己的未来。尤其是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那就千万别花式作死。现在大学毕业,工作有多难找,可能大家心里都有个数。所以,如果有工作的同学,那就先工作。如果以后需要高学历,那就直接考个在职的研究生吧。现在的工作,得来不易,千万不能随便放弃,尤其是在现在就业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有一份工作,就有一份保障。赌自己的未来,有时候可能会满盘皆输。我们赌不起啊,更读不起。

★虽说扩招,但人数众多,压力极大。

★有一份工作,是件幸福的事情。

★先工作,先稳定,考研也是为了找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