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人大代表邓敬通抓防疫抓复产“两不误”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塘口镇下垌村委会的田间地头,勤劳的农民们开始了初春的耕作。迎着微风暖阳,戴上口罩的农民以及高音喇叭反复播放防疫宣传知识和往年有点不同,但一切还是那么静谧、祥和。这与镇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敬通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解民忧 暖民心 赢发展 | 人大代表邓敬通抓防疫抓复产“两不误”

邓敬通在防疫检查点为过往行人测量体温

深入宣传,尽心防控,为民筑牢坚固防线

人大代表既是一种职务,更是责任。作为一名镇人大代表,同时也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敬通从大年初二起,就按照镇委镇政府关于做好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的工作部署,配合镇下乡工作组,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和志愿者,深入各家各户摸排走访,全面掌握全村人员特别是春节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详细向村民宣传新冠病毒肺炎防治基本知识,要求村民疫情期间少出门、少串门、不聚会,停办所有红白喜事、庙会和文娱活动,在复工复产的同时,也要注意防疫,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劳动。村委会在村口设立临时防疫检查点,对过往人员特别是外来人员详细询问有没有和湖北、武汉人员接触,认真做好登记和测量体温。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进一步提高警戒备,确保没有外来病例的输入,为全村筑牢坚固防线。

解民忧 暖民心 赢发展 | 人大代表邓敬通抓防疫抓复产“两不误”

下垌村委会群众在玉米基地种蕃薯

积极招商,真心引资,带民共同奔康致富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作为身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镇人大代表,邓敬通肩负着为百姓谋幸福,为全村谋发展的重托。为此,他把带领群众奔康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摸清广大群众产业发展意愿和就业方向,有目的地为他们提供企业用工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指导,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发展经济两手抓两不误。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招商引资开发本村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推动本村经济加快发展,带动村民奔康致富。利用本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引进广东青农农业有限公司在杨桃树、瓦屋仔村建成200亩玉米基地,争取省扶贫工作组支持部分资金,帮助5户贫困户拟投入20多万元建设40多亩四季龙眼园,有效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满足本村村民就近就业,带动村民发展农业生产。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引进投资商欲在瓦屋仔村发展古村落民宿、农家乐和山水游泳项目,以及通过省扶贫工作组投入90多万元建设的下垌村登山绿道与正在建设的桐油山绿道有机连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串联起来,推动本地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解民忧 暖民心 赢发展 | 人大代表邓敬通抓防疫抓复产“两不误”

正在建设中的下垌村委会沙田陂

认真调研,用心倾听,帮民解决生产难题

人大代表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自担任镇人大代表以来,邓敬通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把“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这句话践行到为人民办好事实事当中去。防控期间,邓敬通经常蹲下身子,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并争取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如通过争取“最后一公里”专项资金30多万元,帮助下垌村建好沙田陂,解决周边1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难问题;争取广东青农农业有限公司支持,投入6万多元,对杨桃树村1公里水渠进行清淤,解决了周边农田灌溉用水难问题;争取“最后一公里”专项资金30多万元,建好儒长垌村600米机耕路,以及修好1公里水渠,方便大车村、儒长垌村600多村民发展农业生产,并解决周边4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难问题;引导本村劳动力到广东青农农业有限公司的玉米基地干活,帮助该公司及时将玉米、南瓜和花生种下,也为本村群众创造就近就业机会。邓敬通代表一件件、一桩桩看得见的实事,解的是民忧,暖的是民心,赢的是发展。


<code>文字:刘基显  编辑:申定发/<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