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哪些因素导致了万历皇帝后来的消极懒政以及对张居正态度的转变?

春天的小小菠菜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穆总死后十岁的朱翊钧被推上来皇位。

万历最初十年。

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朝社会经济大幅度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万历三大征更是威仰远波,维护了汉家国土。

万历十岁继位张居正竭尽全力培养幼年时期的万历以期望他成为一代明君,教育方式也非常苛刻 使万历皇帝幼小的心里留下阴影,同时主持朝政期间功高震主几乎把万历帝架空,张居正死后查出许多许多德行不善最终导致万历皇帝开始痛恨!

万历中后期张居正退出朝廷。

万历后期后期张居正不在,无人可以遏制督导,神宗开始荒于政事,国本之争更是雪上加霜。

万历后期国本之争。

中国自古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太子者,国之根本,万历与大臣们就太子之位始终打不成一致,俗称国本之争。

长子朱常洛宫女所生很不受万历喜欢,万历皇帝一直想要换代长子朱常洛,立郑贵妃所生福王朱常洵,万历非常气愤觉得我堂堂大明皇帝却不能左右太子人选而被一群大臣所制,无数大臣被斥,被打(明朝的文官最为硬气)气愤之下直接以不上早朝对抗,前后争吵打15年之久。

国本之争使得神宗悲痛欲绝,最终和大臣闹掰,本来就对朝政失去兴趣的万历皇帝更加消极理政。


外太空的首富


张居正是万历的老师,也是万历朝前期的首辅,张居正进行改革,延续了明朝办个多世纪的国运,要是没有张居正,明朝就要完了。但是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给其定罪,张家被查抄,家人被逼死,都是因为张居正不懂得处理与皇帝的关系。

老师严厉,学生叛逆

张居正是个出色的政治家,治国很厉害,但是作为皇帝的老师,他忘了这个学生不是普通学生,不是那种犯错了可以随便说教,用严厉语言和严厉措施惩处的学生。皇帝身份特殊,更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张居正对年幼的小皇帝是很严厉的,然而万历皇帝也不敢随意发泄情绪,因为张居正也不是一般的老师,他是首辅,是执政大臣,没有了张居正,小皇帝更是无法稳定朝局,他啥也不懂,他要依靠张居正。这种身份导致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不满情绪不断积压,只能等张居正去时候发作出来。

张居正不允许万历多花钱

万历皇帝小时候还好,稍微大了一些,知道花钱享受了,但是钱还不够花,于是万历向户部要十万两银子,被张居正拒绝了。张居正说国家财政紧张,不能浪费。不但不给钱,还停休宫殿,减少皇帝的不必要开支。万历要钱不成,还被限制,当然不开心。皇帝想花钱都不给,大臣限制皇帝,万历能不记恨张居正嘛,关键是张居正有理,其他大臣也支持,皇帝只能憋气。这样是最容易出事的。

张居正权力过大

一开始有很多人反对张居正,但是万历皇帝要依靠张居正,谁反对张居正,他就打压谁。最终朝堂上重要的位置都是张居正的人。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也支持张居正,二人互相帮忙,原本司礼监是用来制衡内阁的,他俩关系倒是和睦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人,太后李氏,万历的生母,她也支持张居正,这就使得万历皇帝是个摆设,大事上的决断权不在他。张居正权力没人限制,权力触碰到了皇权,这是每一个皇帝都不能接受的,自然会爆发。

总结

张居正其实是越俎代庖,他权力过大,使得皇帝是个摆设,皇帝不会接受,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立刻开始清洗朝堂,打压张居正的人,夺回自己的皇权。但是张居正是明朝真正的功臣,也是让人敬佩的一代首辅。


未济


不请自来。

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的态度发生360度转变,主要原因是皇帝青少年间的逆反心理在作祟。

万历皇帝少年继位,没有处理政务能力。国家大权交到了皇太后、宦官冯保以及内阁首辅张居正三人手中。而这三人里,张居正又是一个雷厉风行,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虽然他的改革挽救了大明王朝,但是也得罪了很多人。这其中,就包括小皇帝。

实际上,每个人的童年都有那么几个噩梦,而不巧的是,万历皇帝的噩梦便是张居正。这不仅是张居正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他的身边人,皇太后、冯保总是拿这个张先生吓唬他,万历皇帝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这事让张先生知道了怎么办?

因此来说,这种逆反心理在其日后的发展中是非常可怕的。

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万历虽然对于张居正的去世表示出了极大的悲伤。但是很快,冯保便受到了万历的责罚。而这一切,都被朝臣们看在眼里。日后,一时间墙倒众人推。在得知了皇帝也讨厌张居正这个确切消息之后,弹劾张居正的奏折如雪片般飞来。张居正官爵被夺、长子自杀,家人发配。这应该算是封建王朝,君主专制下不可避免的悲剧。

再来说万历怠政。

这就不得不提到,在明中后期日渐崛起的文官集团,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舍生取义,为了纠正皇帝的错误可以置生命于不顾。

而且来说,张居正去世之后,内阁的权力弱化了,尤其是内阁首辅。如果把内阁比作皇帝与朝臣之间的润滑剂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的内阁,明显没有起到作用。非但没有润滑,反倒是和稀泥。

因为什么事呢?历史上叫争国本,实际上就是太子立谁的问题。万历的长子,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万历皇帝可能都恨疯了自己,怎么就管不住欲望呢?在太后的宫里与宫女云雨了一番,生长子朱常洛。

但是他不喜欢,他喜欢郑贵妃,爱屋及乌喜欢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所以呢,他就想立朱常洵为太子。这下子文官们不干了,古来的嫡长子继承制,规矩不能乱。就因为此,万历和文官集团较上劲了。

实际上万历是学自己的爷爷嘉靖,当年嘉靖的“大礼议”之争赢得非常漂亮。但是,万历和嘉靖比起来,既没有公理也没有手段。除了申斥、杖责这群文官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而且这些人,非但不怕挨打,反而前赴后继。

无奈之下,干脆自己关起门来不上朝了。不见文官,省的他们在我耳边聒噪。因为这个事,皇帝和文官集团僵持了十五年,万历本身就对政事没有多大兴趣,这么一闹,更没有兴趣了。

由于他的怠政或者乱政,把大明朝搞得乱七八糟。地方百姓苦不堪言,东北女真,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明亡于万历,大致是这个原因。

网上有个问题,挺有意思,明朝这些皇帝在地底下见面,朱元璋会第一个骂谁?我觉得就是万历,其次是正德和正统。您觉得呢?


月晓YB


哪些因素导致了万历皇帝后来的消极怠政以及对张居正态度的改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如下。

1.哪些因素导致了万历皇帝后来的消极怠政?

①对自己的功绩太满意了。在万历前10年里,整个国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他可能产生这种想法,认为国家完全没有必要来治理,这一切都是他的功劳,其实他想错了,那是因为有张居正在力挽狂澜。

②一直都没掌握实权。在张居正死之前,国家的大权可以说是一直掌握在张居正的手中,而万历并没有多少实权。国家大事也都是经过张居正的手来进行的,所以万历皇帝并没有处理多少。等他正式掌握实权之后,只想依靠皇帝的位置来享乐,并不想去处理这件事。因为这一切他已经习惯了。

2.为什么万历皇帝会对张居正的态度产生改变?

①张居正对万历小时候实在是太严格了。他不允许万历皇帝多花钱,不允许管理皇帝这样那样的,因此张居正一度成为万历皇帝心中的阴影。可是万历皇帝毕竟是皇帝,毕竟是要成为这个帝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而张居正就会变成他内心中的一个仇恨。

②张居正把握大权太久了。在万历皇帝统治初期,国家大权一直把握在张居正的手中,而他这个皇帝,充其量只是一个吉祥物罢了。这是一场皇权的斗争,这是一场皇帝尊严的斗争,试问哪一个皇帝被一个大臣压制那么久,能够心甘情愿呢。因此张居正错就错在他把握大权十分之久,这就导致皇帝对他内心十分不满。

③或许是对于张居正的嫉妒吧。张居正只是一个橙子,他却做了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他把这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实施一系列的改革,这本来就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可是张居正帮他做了。作为一个皇帝,一个臣子抢夺了他的功劳,他的心中并不会高兴。

以上便是我关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





奉旨说史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他非常喜欢郑贵妃生下来的儿子,常询,因为不是皇长子,他想立为太子,所以迟迟不力太子,也够奇葩的

二:文官集团处处和他作对,立皇长子算作一件,后来黄河改道,他想重新丈量土地,文官集团还是处处作对

我们可以看到文官集团是如何威害明朝的,也知道为什么宦官受宠幸


it从业


张居正作为帝师,在后期不太注意处理和皇帝的关系,老师一直太严厉,而且还和学生的家长一起。让万历从小就十分的叛逆。另外,张居正的改革也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当然最后就墙倒众人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