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60后、70后们想过以后养老的问题吗?怎么看?

玩美生活吧


我70后,只有一个儿子。我从没想过以后靠儿子养老,儿子现在上高中,不管以后发展如何,我觉得都不应该把自己养老的重担加在儿子身上。

不管是60后还是70后,在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就应该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养老问题。虽然子女以后也可以赡养我们,但我们又何苦能为儿女的负担。

关于子女养老,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子女本身经济不宽裕或者家庭不够和谐,加上我们的拖累,也会给儿女徒增很多家庭矛盾,我们的养老生活也会失去支撑,质量大打折扣,严重的可能会老无所依。所以说,不管以后以何种方式养老,提前做好养老计划才是最关键的,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绝对离不开经济的支撑。


娴雅文苑自媒体


我是7O后,己经内退,养老的问题前二年就在考虑。具体想法如下:①买辆房车,加入房车俱乐部,与车友们结伴同行,享受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因为只有一个女儿,生活压力相对较小,而我们都是国企退休,养老有保障。②再在乡下租一院老房子,租上二十年左右,忙时住家里在公司上班,闲时或放假时采菊东篱下。干的不开心了,辞职,在季节好时,呆在老院里修理房屋,挖地种菜,遛狗爬山,实现自己的田园梦。③或和五家老友一起合租农村院落,组团养老,喝茶,做手工,打牌,做饭,想想都开心。但由于现在受朋友之托在上班,加上女儿还在上大学,老公未退休,暂时无法实现,但是己经在看农家院落,希望美好的养老梦想能早日实现。


可刷可乐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今年己经65岁了。现在身体上的毛病己经显现了,高血压,冠心病。不过还无大碍,吃药控制得还可以。对今后养老的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独生子娶了个独生女,小两口都有工作,同时照顾四位老人和两个孩子,是很辛苦的,困难不小。想依靠能靠得住吗?等不能自理了,我不愿到养老院去!我想找家庭保姆,设一个家庭病床,请一个家庭医生在家养老。想吃什么吃什么,想怎样活动己随自已的便。现在,就是攒点钱为这个打算做准备。


凉山水人


我是70后,做点五金生意,城里买了房子,农村老家也有一栋房子,三个孩子(两男一女)都在城里上学,现在主要以她们教育为主,目前过得还算可以,社保也有买,老了想回农村养老,自己能动就种点地,过点清闲自在日子,让她们年轻人自己生活。





金勤树1


大家好,这几天,有几个人私信问我,我的养老问题,我说说我自己的想法,可能跟别人不一样,我是70后,我是残疾人(一级残疾)我只有一个姑娘,已十五岁了,我现在考虑养老问题还有点早,走一步说一步,人生无常,就像我的命运一样说改变就改变了,不知道什么时间会出什么事,我现在还不是太老,把孩子养大成人,是我最大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赚钱,让她上学争取考个好学校好大学,只要孩子有岀息了,我的养老不是问题,唉!这还是个未知数,说的现实点,老了也不能全指靠孩子,还得上学,就是不上学了还得出去赚钱,她怎么伺候你,一个残疾老头子,让一个姑娘怎么伺候,首先拉撒都是问题,我想好了,等我实在不会动了,我就去敬老院(我是五保户),活一天是一天,死了也就拉倒姑娘想看就去看看,不想看拉倒,走一步说一步,只要自己活的问心无愧就好。


牛振龙


60后、70后们想过以后养老的问题吗?怎么看?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说中华遗嘱库里,有70%的遗嘱是90后写的。说明文化程度越高,对待死亡的问题越来越理性。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每个人都会想过养老的问题,只是60后和70后走到了一个社会变革的转折点,所以肯定会更要考虑。

有人曾经说,如今的70后,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是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这就是一个思想转型的结果,总有一代人会被转型牺牲掉。

这一部分人,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都还是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他们的子女,却是00后前后的那一代,他们更崇尚轻松自由,不喜欢被亲情所束缚,他们不可能还会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

因此,在关于养老的问题上,我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孩子刚成家,父母还具有劳动能力的阶段(大概在50—60岁期间)

这一个阶段,是彼此都轻松的时候。小夫妻单独生活,父母们也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彼此关爱,又保持距离,就能很好的和谐共处,相安无事。

父母和子女都可能利用这个时候,都努力工作,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为第三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同时,也能利用这段没有太多家庭琐事,也不需要紧密接触的时间,互相加深了解,发现共同的兴趣爱好,增近感情,这应该是最愉快的一段时间。

二、有了第三代,需要抚养小宝宝的时候(大概在55—70岁期间)

孩子结婚几年后,可能就会有第三代宝宝的出生,这个时候就会增加很多的事情,很多的婆媳矛盾和家庭矛盾,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这个时候的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在55到65岁之间,基本上都是处于退休和半退休的状态。身体也相对算是健康的。

子女的工作或者事业可能也正是处于上升期,这个时候,只要不生病,父母也没有到需要被人照顾的时候,所以,帮助带孩子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尽管在生活中,可能会因为琐事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彼此关爱,互相宽容以待,相信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这个时候,是父母对儿媳或者女婿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很多事情可能都会集中到一起。作为父母长辈,体谅他们的难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伸手帮一把,他们也一定会铭记在心的。

三、孙子辈大了,父母体力精力都每况愈下的时候(70岁以后)

父母到了70岁以后,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这个时候,孙子辈也大了,最后的状态就是搬回自己家里,让自己轻松一些。

在还能自理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给孩子增添太多的麻烦。那个时候,孩子一般也会在40左右了,可能在单位里正是中坚力量,骨干领导。

夫妻之间,一定要互相依靠。而且,只要自己能解决的生活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如果是出钱能请人解决的问题,也花钱解决,总之,到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再吝啬钱财,只要花钱能搞定生活中的问题,都不要再考虑省钱的问题了。

等到自己生病了,确实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那就必须要让孩子来了。我们虽然不能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但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孩子也确实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无论是养老院,还是医院护工,或者找个保姆,都还是需要孩子能在身边经常看着。


这些都是正常情况下,但生活哪有这么按模版而来呢。比如孩子远在国外,或者是年纪不大就得了长期卧床的病,或者其他的什么,都只能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

对于60后和70来说,养老问题说远不远,说近其实还有十几二十年,无论家里是什么情况,都要保证自己有房可住,有钱可花,这是最必须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除此之外,孩子仍然是我们的最后一道屏障,再倔强再强势的人,也会有衰老到无能为力的那一天。那时候,只有家人,才是你最后的依靠。

所以,趁年轻的时候,对身边的人好些吧,多珍惜家人,多爱护孩子,多付出就会有多收获,你所有的付出,最终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冰竹讲故事


回答:想过的。看看身边的60、70、后们,都已经跨入中年人的行列了;特别是60后们,基本上都升级做了爷爷奶奶辈份了。每天看着隔代人在一天天长大……再瞅瞅自己的头发、脸上的变化,将来我们这一代人老了怎么办呢?

谁都无法逃脱、回避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人也都会在想、考虑、展望、探讨、这个《老》了的问题,有时候岁数相当的老朋友,老同学凑在一起时;也会讨论这个话题。现在大家都很喜欢一个:《友居》式养老(抱团)几个要好的朋友、同学凑在一起养老。找一个适合大家居住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有什么事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照。如果想孩子们,随时随地的就去看孩子!平常大家在一起一起娱乐、聊天、散步、种种花、养养鱼等等吧!感觉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岁数大了每天开心快乐就好;有的地方,有些人已经在实施这样的方案了。感觉很不错啊!60、70后们还在60岁之前这个年龄段,大部分人都在看守《孙儿》辈。真正有自己的“时间支配权”的时候,也需要过几年吧!

《养老》不管那几种方式,自己开心就好。照顾好独一无二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靠自己。有好条件的:就让自己舒服一些,有限条件的:也要让自己过得快乐点。不管那种《养老》方式,只要每天保持心情好、不想七想八、不给别人添乱就好!能让自己的“夕阳红”有光彩就ok!

祝福60、70后们:活出自己的精彩来。《夕阳》下的你、我、他能生活的幸福美满、顺心如意、就好。相信一切困惑都难不倒勇敢的:60、70们!大家一起加油啦!哈哈哈……你变老了样子真好看。[呲牙]











秋日的那朵紫云


年轻多存钱,不担心没人养老。年轻不存钱,老了受人嫌。有钱就是爹和娘,养老时人人都帮忙。为了啥?都是为了钱。没钱难见孝顺,有钱处处见孝顺。真实的写照。

什么叫养老?岁数大了,做不动了,也走不动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人来照顾,值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由谁来照顾?是孩子照顾,还是养老院工作人员照顾。这性质完全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天伦之乐的养老,一个是职业性的养老。大家感觉哪一种养老更好?更合理。

中国的传统。是养儿防老,但是也有许多的家庭,却出现了不同样的意见。宁愿给老人拿钱,也要让老人去养老院度过晚年。嫌老人脏,嫌老人啰嗦,嫌赡养老人麻烦。

当我们生养孩子的时候,有嫌弃过他们脏吗?有嫌弃过他们胡闹哭泣吗?为什么老人到老的时候?享受的是这种待遇。以上的问题,是子女多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一幕。

目前60后,70后,一步步的靠近老年生活。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挣钱。有了钱,就不担心没有人跟你养老。子女也会因为你有钱,在你的身边忙来忙去。这也是最真实,最现实的问题。

假如你身上一无所有,享受的肯定不是这种待遇。年轻人会找很多的理由,长期不在你们的身边。高兴的时候,会给老人打个电话。不高兴的时候,连电话都没有。这就是有钱与无钱的区别。

因为我也是70后,我们农村出现过,以上的这些问题。所以我用真实的情况,对以上所提的问题,做出了解答。希望大家喜欢。


文清哥


岁月催人老,转瞬之间已到知天命的年龄,青春的记忆渐行渐远,以往经历过的的岁月历历在目,青春的记忆渐行渐远。

60、70后们的真实写照是:大多数家庭,基本状况是:兄弟姐妹多,缺吃少穿无钱花,贫富差距基本一样。

如今50岁到60岁的人,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经济收入今非昔比,但多数家庭压力仍然很大,上有老下有小,老弱病残需要照顾的有之。为了解决儿女们的婚姻问题,买车买房借钱还贷压力很大的不在少数。为了孩子们的学业,不惜借货继续上学深造的有之。没有一技之长、靠天吃饭以农为本、收入不高的农民有之。老弱病残没有劳动能力仅仅只是解决温饱的有之。以上这些60、70后们,虽然已年过半百,但仍然不敢怠慢努力拼搏,努力挣钱,诸多因素,当下不容考虑养老问题。

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有一小部分60、70后们,通过自已的努力先富起来的人,儿女成家各自安好,手中有积蓄、有收入的,养老问题不用考虑,可以衣食无忧。

总之,做为一个60、70后的农村人来说,不是不考虑养老问题,一是有许多未完成的心愿,个人养老问题无暇顾及。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方面因素制约,压力很大,入不敷出,养老问题可以说是有心无力。

不过,做为60、70后们,也无需过多忧心,儿女自有儿女福,小车不倒向前推、自食其力、顺其自然、自足长乐、身体健康过好每一天。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养老制度不断完善,养老福利逐年不断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60、70后的朋友们,可以高枕无忧安度晚年。

借此机会,向全体60、70后的朋友们,祝大家:心情快快乐乐,家庭和和睦睦,身体健健康康,一生平平安安。


春雨春景123


养老院吗?去的起吗?现在好点的养老院都是要1万多一个月,一般般的都要5--6千,还没有算自己的其他零零碎碎的开支呢!以前年轻的时候是咬牙养孩子熬自己,以后年老的时候是咬牙等死熬自己。穷人能够说养老这个东西吗?过一天算一天了吧?特别是那些离婚的女人,以后的政策很可能是63才有退休金了。不要看现在过的轻松。以后一定惨不忍睹的。找条件好的老头子都有比自己年轻的盯住了的。找条件不好的老爷子根本就不会找还不如自己做保姆去。但是自己老的时候怎么办啊?离婚了或者单身的。身边有大把钱还有亲戚可以来照顾。那些刚刚还完房贷的女人,靠房子吗?对不起了,房子也老了,靠退休金吗?对不起了,不够花。所以说那些离婚的女人或者没有孩子的女人和男人才是真的惨不忍睹的了。城市里的还好一点。农村的以后一定惨不忍睹的了。老头子还可能去干活。老太婆只能等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