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存天理,灭人欲”与“无欲无为”一致吗?

l湖湘客


你说的,正是儒释道啊!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大家朱熹所说。

无欲,是佛教的说辞。

无为,正是道家的精神。

道家认为,有欲望,也是人之常情。

《道德经》里面说:少思寡欲。是让人欲望淡一点,少一点,但是并不反对人的欲望。

至于朱熹所说,我感觉有点偏激了。

佛教说的,听听就罢了。毕竟佛教比儒家道家低一个档次。宗教,都是比较低级的。通过哄骗世人来谋生。

答案就是“不一致”,无欲,无为,要分开说,道家讲有欲,无为,并非你说的无欲。



我爱吃兰州牛肉面


存天理灭人欲,这是宋代朱熹的理学思想。而无欲无为从时间上追溯,是老子的道家思想。二者是明显不同的。朱熹强调的是天理,即万事万物本来就有的原理规律,要想认识天理,首先要格物致知,就是要认识事物,知道掌握事物生成发展的一系列特征和原理,尊重客观事实,剔除主观干扰,尽可能最真实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而人的欲望杂多无序无度,往往掺杂着个人主观。人的感觉和日常经验同样有此弊病,它们只能从某个侧面认识外部世界,揭示和提出的往往偏离客观本真。人的感觉经验让我们处于现象世界,无法进入本质的存在世界,从而也就无法认识证实事物本身的原理以及生发过程。朱熹正是看到了欲望的多变和不可靠,同时理清了天理的恒定和有序,才提出了这个观点。而老子的无欲无为倡导的是见素抱朴,回归自然,清心寡欲的同时,让事物自然而为,不人为干预,不违背事物规律作为。大道至简,大河自流,万物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朱熹和老子的这两点观点,其认识的角度和起点都是不一样的,由此发展出的理论学说也不同。在中国留传下来的优秀思想中,道家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而朱熹的理学只是漫长儒学历史中的一个分支。不能混淆!


哲学诗画


存天理、灭人欲与无欲无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思想,严格来说是宋儒思想,也是程颢、程颐这“二程”与朱熹的思想。这种思想确实禁锢了很多人的思维,天理是道,人欲是人性,将道与人看成了对立二元,说明就是有很大的分别心。

无欲无为是道家思想,很多人理解为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抱很大的希望,甚至不抱希望,随遇而安,不被环境所左右。这是一种消极的思维。

个人认为,无欲无为有两个层面,一种是世俗里的认知与为人处事,得而不喜,失亦不忧。不追求名与利,放下欲望。第二种是修行,修行者为可为之事,做完就放下,做而无所求,不是为欲而做,而是顺应天道规律而做。做完不止是外表的放下,还要在心中放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欲无为,贵在天人合一。

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与无欲无为的不同。

与大家分享一下[祈祷]





坐井观天象9


由宋明理学的儒学家提出。确切说是朱熹总结二程的思想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 这句口号后续引发心学学派的很多争议。一个是心学异端李贽崇尚童心真心,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另外一派是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把天理直接当作自然,支持自然欲望的自由表达,吃饭穿衣即是日用人伦。至此已完全违背二程的“天理”宗旨。后期清朝理学家戴震,也对“存天理,灭人欲”不满,提出血气心知,支持合理的欲望诉求。反对无欲无求和以理责人。希望我的解答能有所帮助。


寂寞之滨


存天理,灭人欲和无欲无为这两句话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两句话是断章取义,不明其理。

存天理,灭人欲。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这句话,这句话出自《礼记·乐记》,其中说到: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后来朱熹将众多先贤的思想进行了一个总结这才说出这句话:“存天理,灭人欲”。

人欲的意思是人的私欲,可指贪欲、淫欲等,灭人欲就是不要泯灭人性,为所欲为,要心存善念,懂得天理。

无欲无为,无惧无界。

无欲无为出自《孟子》卷十三·尽心章句·上十七

原文: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无欲:并不是指没有欲望,同上一句一般,也是指不能为所欲为,不能放任贪欲等不该有的欲望,从而天理不容。

无为:也不是让人什么也不要做,而是劝诫我们要遵循自然,返璞归真,不要人力刻意为之。

无惧:指不畏惧任何事任何人。

无界:指不设边界,没有界限。

这句话是道家思想的一句概括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古代历代帝王一直极为重视道家,凡是以道家思想治国都会兴盛强大。现代人说到道家以为就是清心静气、自然无为或中医养生的表面印象,真正的道家远比这些表面印象更为博大玄奥。

两句话有着共通之处

从上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两句话有共通的道理,所谓天下文化是一家,也是这个原因。

虽然两句话的出处不同,作者不同,但是道理相通,就是要教育我们不要放任自己的欲望,心存天理功德。


中国的古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但是现在很多人断章取义的阅读,甚至曲解。如果想读懂一句先贤名言,还是要寻其出处,前后理解,才是能真正读懂的。


闻香书坊


当然不一样,“存天理,灭人欲”是宋儒思想体系,人为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乱世)应克制个体的贪婪私欲,一切要有规矩(周礼),以达到规范治理的状态,当然其核心价值主要对封建帝制有盖,为奴役百姓多了理论支撑。

而“无欲无为”则是道家核心思想,“无为无不为”、“道法自然”、“天然率真”,本质是反对权威,尊崇自由,追求自然真性情,以达到天人合一,性命双修的至上大道。

所以说二者是不同的哲学理论,根本不是一回事。



西部文旅影像


“存天理,灭人欲”与“无欲无为”有一致的地方。

首先,“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出自出南宋的理学家朱熹。现在的有些人断章取义,说这句话是禁锢人自由的,其实人们错了。朱熹的原话,“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这就说的很明白了,正常的家常便饭,一日三餐,谁也不能不吃,这是天理,要保持。而整天山珍海味,胡吃海塞虽然饱了口腹之欲,但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是人欲,不要做!正常的夫妻生活,是人类繁衍的需要,是正常身体心理的需求,是天理,要保持。而古代娶三妻纳四妾,现在的嫖娼狎妓养小三是人欲,不要做!

“无欲无为”,这句话来自《道德经》的“无为无不为”。人要吃饭,要睡觉,要正常的夫妻生活,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这是人类的正常欲望。而无欲是对过分的口腹之欲,色欲,以及对名利的过分追求说的。为了满足上述过分的欲望,他就会想尽千方百计,不择任何手段,以致丧尽天良,伤人越货。最后,恶有恶报,搭上自己的性命。

所以,“存天理,灭人欲”也好,“无欲无为”也罢,都是说人这一生,凡事要有度,不要心生过分的欲望,以致胡做非为,害人害己!




白杨731


两者有很大区别:

存天理,灭人欲,宋代儒家一句口号,是假设天理(既某种道德感)是本已经存在于人的心中的,而人心时常是蒙上了一层人欲,遮盖了天理,于是无法活出人神圣的一面。

这句话是不科学的,世上的天理,都是后天的意识,而人欲(为了获得生存的本能)才是根本所在,所以,天理的本质也是有人欲的成份,人构成了世界,人的所有心理生理意识行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复杂意识,不应该是存什么就必须灭什么的简单的一刀切的道理。

无欲无为,显然是道家思想成份,为的是修行能够提高,逐渐减少人的欲望,意图恢复人先天的自然状态,这个是可以有的,而且只是一种修行的说法。

道家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道理,一切都是自然地减少,自然地觉悟,不是强烈的要求。

所以说,两句话的原理是不同的,应用也不同。

当宋代儒生用存天理灭人欲的方法去看世界时,一切都是萧索坚硬的,没有人性。可以看到历史上多少妇女贞洁牌坊的悲剧。

反而,“无欲无为”更多的是自然的升华,只为自己的修行提升,而没有对世界对别人产生多大的要求,更多是和谐的。


宇道思维


不一致。

存天理灭人欲,扭曲的儒家思想,是宋代朱熹等道学家为了压制人性,稳定社会秩序,为官方服务而虚构出来的规则法条。孔子的学说是“克己复礼”,是要人懂得自我克制,类似我们现在说得自律,这也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所在。而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忽视人的天性之下的一刀切。同样要扼制人性,但是比孔子的程度更重,更不合理。例如对女人贞洁的无理要求,“饿死事小,失洁事大”。

无欲无求是佛教思想,佛教无欲无求的初衷也是要压制人性的欲望,强调人要清心寡欲,规避人性中的贪嗔痴。佛教的本质是万物虚无,皆由心生。因此世界万物都在你的心里,而不应该执着于外面的俗物。它是一种哲学思维,思考如何看待和理解人的一生,与道德、为人处世关系不大。

所以前者讲的是压制人性,后者讲的是自我超脱。

前者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后者是为个人服务的。

前者要求你怎样活着,后者告诉你怎样活着。

(评论说我自相矛盾,我就修改一下,说明白点。)


庙雨聆音


核心内容差不多,应该是一个意思。

这两个“欲”都是人欲,而天理,就是“道”,就是“道法自然”,就是“无为”。

别信程朱这两个老东西的,了解一下他们的生平,你就知道渣男是啥意思了。什么理学大师,狗屁而已。别人嘴里嚼过的,没什么稀奇。

可以存天理灭人欲,如果做到,那你就是庄子一样的隐士,勘破世界,坐忘而逍遥。要么就会勘破红尘,出家做沙门。如果做不到上述两种,那灭人欲和无为就是压抑和强迫,会得抑郁症的、严重的会思维混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