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来自武汉一线的抗疫日记】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来自武汉一线的抗疫日记】

刘丽: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经过这么多天焦急的等待,今天终于进舱了,有点小激动,跟着小珍(陈小珍)一起,很安心。

【来自武汉一线的抗疫日记】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目前由广东、天津、江西三个医疗队接管,我们江西医疗队接管的是B区。

由于是第一次进舱,只有我跟小珍是一组,大姐(涂美珍护士长)百般不放心,注意事项交代了一遍又一遍,这段时间,她一直忙前忙后,我们也尽可能听话,让她少操心。

我们今天上班的时间是下午14:30-20:30,由于宿舍到方舱医院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必须12:45就要开始出发,在上公交车之前,我张开手向小珍求抱抱,因为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有保持距离才是对大家最好的保护,下次拥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来自武汉一线的抗疫日记】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到了方舱医院,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穿好防护服,进入病区跟上一班进行接班,病人不算多,我跟小珍一起负责B21区,共24个病人。虽然物质匮乏,但病人心是暖的,16床是我接的第一个病人,当我跟她说“我是从江西来的,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流程我还在梳理中,希望您理解时,这位60多岁的阿姨向我点点头说:“谢谢你们,辛苦了。”短短的一句话让所有的不顺心烟消云散,其实患者们都很脆弱,他们知道我们在做伟大的事情,非常的配合。

其实在这里上班,损伤性的操作是不多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病人的需求: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走的稳不稳,睡的好不好......疫情之下,我们的角色一直在转变,从治疗型转变成预防型,虽然病毒就在我们身边,但在防护装备的保护下,我们勇往直前。总是去安慰,常常去帮助,有时去治愈,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

20:30接班的小伙伴来了,下班后脱防护服成了我们最不敢怠慢的一件事,尽管上班之前我们练了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两个口罩六个小时下来,勒的脸生疼,一道道印痕是最好的见证,尽管如此,我们仍无怨无悔。

此时此刻是晚上10点,我们还在公交车上,望向窗外,冬已去,春已来。愿春暖花开时,山河无恙,盛世如愿,国泰民安。

笔者:新建区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员 刘丽

【来自武汉一线的抗疫日记】

涂美珍:“头头在等你们回家哦!”

今天是我们来武汉的第十天了,本来今天是我A2班的(14:30-20:30)。临时接到主任通知:她替代我带队,让我轮休。但我还是向主任再三请求带队进舱,因为我组上的另外五个姑娘都是(今天)第一次进舱。我担心她们进舱前防护服穿得不合格;担心她们在舱里耐受不了、在舱里紧张疏忽工作流程;担心她们不小心弄破防护服;担心她们出舱时不规范脱防护服......

我这颗不安的心,等到晚上9:31,看到主任发信息给我“全部顺利出舱”时,我才终算松了一口气,我立刻在群里给她们点赞,并微到“头头在等你们回家哦!”

【来自武汉一线的抗疫日记】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站在窗前,放眼过去,路上还能看见稀稀拉拉的车辆来回,其中可能就有接送我们进出舱的车辆。真心感谢司机师傅们,其实这些司机师傅也是辛苦,每天会提前到点位(候车点)等候我们,并安全把我们医护人员送到宿舍,每次上车都能听到“您们辛苦了!小心脚下”,回来车子到了宿舍,都是轻声细语叫我们“到了住的地方,请下车,早点回去休息,您们辛苦了!”因为我们出舱后很累,就会在车上小憩一会儿。

笔者:新建区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员 涂美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