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一种感动叫“逆行”——清镇市援鄂医护人员抗“疫”二三事

“你们为清镇争光了,为我们的医院争光了,你们是好样的!”2月24日上午,清镇市卫生健康局有关领导在与清镇援鄂医护人员余倩、许传君、秦夏钰视频连线时,竖起大拇指说。

  余倩、许传君、秦夏钰是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护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3人踊跃报名,志愿参加驰援武汉的救援任务。2月4日随贵州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以来,3人在武汉江汉方仓医院工作。在患者心中,他们是“贴心小妹妹”,是最可爱的人。

有一种感动叫“逆行”——清镇市援鄂医护人员抗“疫”二三事

  真情付出 收获满满

  “她是伟大的白衣天使,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是我们贴心的小妹妹……”在一封来自武汉江汉方仓医院47号病房患者的集体感谢信中,细数了许传君的工作情况,语句平实真诚,感言发自肺腑。

  类似这样的感谢信,余倩、许传君、秦夏钰3人收到了许多。他们入驻江汉方仓医院后,克服困难,真情服务患者,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当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我们就不能吃喝,不能上卫生间。走进病房的那一刻,其实多少都会有一些紧张,但是当我看到患者期盼、渴望的眼神,就真的什么都不怕了。”许传君在战“疫”日记里这样写道,每次接班要提前1个小时到场,经过9个流程、历时半小时穿上防护服,开始6到7个小时的护理工作,护理人数最多时达到四五十人,工作量比原来岗位的十倍还多。

  “这一封封的感谢信让我们心里很温暖,再累也是值得的!”在视频连线时,秦夏钰信心满满地说,“我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我们一定会再来武汉,赏美景吃美食。”

有一种感动叫“逆行”——清镇市援鄂医护人员抗“疫”二三事

  勇挑重担 舍己为人

  护士余倩是80后,也是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轮休时,余倩总是一遍又一遍翻看孩子们的照片,想孩子,成为她最煎熬的事。

  “虽然很想他们,但又怕听到他们奶声奶气地喊妈妈时眼泪不争气,给孩子不好的影响。”说这话的时候,眼泪又在余倩的眼睛里打转。

  在出征武汉前,余倩已经奋战在清镇第一人民医院抗击疫情的一线,出征武汉时,她也没来得及跟两个可爱的孩子告别。

  在小儿子都安轩心中,身着防护服的妈妈,就是女版奥特曼。

  20多天过去了,余倩的丈夫都平红还记得2月3日熟睡中的他突然接到妻子打来电话时的场景。“说不担心是假的,毕竟武汉是疫情一线,又有那么多未知因素,但是她干这个工作,就要肩负这份责任。唯一的愿望就是她保重自己,平安归来。” 都平红说。  

有一种感动叫“逆行”——清镇市援鄂医护人员抗“疫”二三事

  后方关怀 激励前行

  “你们身体如何?连续上夜班,不要累垮了。”2月24日上午,在与余倩、许传君、秦夏钰3人视频连线时,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周建国第一句话就关切地问候他们的身体状况。

  听说要和余倩3人视频连线,清镇市卫生健康局、市人民医院的领导、同事早早地就聚在了一起。看着视频上3张熟悉的面孔,大家满含热泪,说得最多的就是叮嘱他们保重身体,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奋战到底。

  据了解,除了余倩3人,清镇市还于2月11日选派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师杨通森、重症医学科护士杨红、呼吸内科护士谭筑检3名医务人员,随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支援湖北抗击疫情。

  “针对这次出征援鄂的医护人员,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相关精神,给予他们更多力所能及的优待。”清镇市卫生健康局局长申开荣介绍,医护人员出征以后,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先给他们购买了保险,并采取措施关心关爱援鄂医护人员的家属,相关的优待政策也在相继出台。

  “一线虽苦,但后方特温暖,政府和领导对我和家属的关心,让我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唯有安心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患者康复,让更多家庭团聚,让自己胜利归来!”视频连线中,余倩动情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