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20世纪40年代“北碚开拓者”卢作孚以嘉陵江边老北碚场为根基,全面铺开了教育、经济、交通、医疗等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蓝图。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在短短的十数年间,北碚场拥有了清洁美丽的市容,学校、医院、公园等各项现代化设施逐步被树立在她的腹地,让她气象一新。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2018年12月28日,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内一方1:500比例的下沉式微缩景观在馆内还原了北碚乡村建设时期老城一带的历史原貌,带领我们回味当时的辉煌。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当我们走过第一展厅,踏在玻璃上环顾下方,奔流的嘉陵江两岸是星罗棋布的当时的新式建筑。乡村建设以交通为先导,而脚下正好是北川铁路从白庙子至大田坎的运输模型,30年代北川铁路运输的场景就在眼前——这一节节车厢拉的不仅是煤炭,还有拯救民族危亡的希望。从1929年正式通车到1968年全线拆除,这条被誉为巴蜀铁路“鼻祖”的北川铁路,39年来为发展重庆经济,支援抗战和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已经彪炳史册。

沙盘中段,嘉陵江岸旁,峡防局就坐落于此,卢作孚、卢子英昆仲于1927年起先后主政北碚,一系列乡村建设运动的初步蓝图也在此绘就。以峡防局为辐射点,嘉陵江两岸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其中有一批批文人乔迁居住,有一本本著述流芳百世,这也是北碚文化名区的历史基础。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同样位于嘉陵江中段附近,其中“北碚滑翔机场”几个字引起人的好奇。这座北碚滑翔机场,始建于1942年2月15日,是中国滑翔总会在北碚建立的第一个滑翔机场。1944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华莱士访问我国,在北碚观看的滑翔机表演就在此上演。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从滑翔机场往后看,可见一座名为“红楼”的独特建筑。说其独特,不在通常的砖木结构和3层加阁楼,而在其红墙黛瓦,飞檐翘角,造型典雅,故称红楼。

这座红楼是卢作孚教育事业的体现中兼善中学的所在:1932年,卢作孚为兼善中学修建的新校舍即此,抗战期间红楼成为中央银行北碚办事处,后蒋介石、宋庆龄曾在此用餐小住,华莱士也是在这里观看的滑翔表演。红楼亦为老北碚典型建筑,真可谓“见红楼一楼,看北碚‘半生’”。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朝嘉陵江对岸望去,一栋崭新的黄色两层楼房让人眼前一亮,大门上方一块“国立复旦大学”的牌子更是引人注目,这就是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北碚这块沃土之所以与“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中国知识分子自强不息、教育救国的精神相得益彰,在于抗战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内迁后最终选址于此处。

这里汇聚了当时各学界知名学者如马寅初、潘序伦、卫挺生、曹禺、靳以、马宗融、潘震亚、李仲珩、严家显、吕振羽等,大学的聚拢让“三千名流聚北碚”的说法不再是虚言。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将目光投放在沙盘的末端,那里是蕴含北碚最深文化气息的北温泉、温泉寺和温泉公园。对于北温泉,北宋时期,名满江左的诗人彭应求夜宿温泉寺,写下传世五律《宿温泉佛寺》,被大文学家周敦颐作序并刻石立于温泉旁的寺庙中,温泉与温泉寺遂名满天下。民国时期,卢作孚倡导各界名流募捐,基于北温泉、温泉寺建成了北温泉公园,这里重生为北碚人民的乐园。

正如博物馆集中展示着地方历史文化,博物馆中的这处下沉景观也直观反映着北碚历史时期人文的鼎盛。下沉式微缩景观里的建筑、风景,花上三天三夜也难以说尽,而这难以尽述的故事正是北碚所承载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中不无那个时代仁人志士的希望与憧憬,这些闪光的片段期待今人的探求与找寻。


北碚历史丨《下沉式微缩景观:一段说不完的碚城历史》

出 品 | 刘懿锋

排 版 | 狙击哥

策 划 | 高晨露

讲述人文故事 | 写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镌刻时代瞬间

新时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