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家長說,我不要聽話的乖孩子只要不聽話的”壞孩子“,你怎麼看

一聲大叫“不許動”

疫情其間,為了做好個人和家庭的防護工作,孩子爸爸買菜回來後,把外衣脫下來放在門口的紙箱上。兩歲的孩子卻對著爸爸一個勁的揮手,並指了指沙發。意思是衣服不能放在這裡,而需要放到平時放衣服的沙發上。的確,疫情打破了人們很多的行為習慣。然而孩子並不懂得這個變化,他只知道爸爸今天的舉動和往常不一樣。爸爸對孩子說,衣服上有病毒,不能放到沙發上,只能放在這裡,寶寶不要動這裡的衣服哦。但孩子卻很不高興,非要爸爸把衣服放到平時該放的地方去。不管爸爸如何做思想工作,孩子就是不答應,還哭了起來。

家長說,我不要聽話的乖孩子只要不聽話的”壞孩子“,你怎麼看

爸爸對寶媽說,你先把寶寶抱到臥室裡去,我先到衛生間洗下手,換下衣服。寶媽把孩子抱到臥室,拿出玩具,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等到爸爸洗好手、換好衣服後,孩子和寶媽在臥室玩得不亦樂乎。就這樣,寶媽寶爸覺得孩子可能已以把這事給忘了。但沒想到,孩子一見寶爸來到臥室,他又跑回門口,想親自把爸爸換下的衣服抱到沙發上去。就在孩子的手要碰到衣服時,寶媽大喊一聲“不許動”。孩子聽到後就是一驚,立馬把手縮了回來,並大哭了起來。伸著雙手跑到寶爸身邊,尋求安慰。

家長說,我不要聽話的乖孩子只要不聽話的”壞孩子“,你怎麼看

寶爸心疼的抱起因驚嚇而哭泣的孩子,摸了摸孩子的頭,說寶寶乖,不哭。但孩子顯然覺得自己很委屈,哭聲不僅沒有停止,反而哭得更傷心了。寶爸把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拍著孩子的後背。邊哄邊說,寶寶不哭,沒事了。媽媽知道寶寶想幫爸爸把衣服放到沙發上,媽媽的態度是不對的,不應該大聲地嚇唬寶寶。但媽媽也是好心,不想讓寶寶碰有病毒的衣服……你是個乖寶寶。

家長說,我不要聽話的乖孩子只要不聽話的”壞孩子“,你怎麼看

看到寶寶委屈的樣子,寶媽也有些尷尬。她瞬間也明白了,自己的這一聲“不許動”,真的把孩子給嚇到了。見寶爸在安慰孩子,她也覺得自己的行為太勁爆了。於是媽媽走到寶爸身邊,對孩子說,寶寶對不起哦,媽媽錯了,不應該對你大喊大叫,媽媽抱抱你好不好?孩子並不理會媽媽的道歉,仍舊抱著爸爸的脖子哭個不停。寶爸對寶媽使了個眼色,讓寶媽暫時迴避一下。於是寶媽只好默默地退到一邊,滿臉內疚地看著父子倆。

午夜深談,我們不要聽話的“乖孩子”

晚上,等孩子睡著後。夫妻倆就白天的事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寶媽說對不起,我白天對孩子太粗暴了。孩子還這麼小,不會因為這一聲“不許動”留下什麼心理陰影吧。寶爸說,這很難講。在孩子心目中,你一直是個對他最好的媽媽,從來沒對他這麼兇過。同時,衣服沒有放到他指定的位置,破壞了他的秩序感,也有違他幼小心靈的認知。但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不許動”就意味著禁止和責罵,這種行為如果長期存在,就會讓孩子的膽子變小。因為“不許動”破壞了他地主動性和探索的慾望。

家長說,我不要聽話的乖孩子只要不聽話的”壞孩子“,你怎麼看

我們要明白,我們要的不是一個聽話的“乖孩子”,而是要一個不聽話的“壞孩子”。因為“乖孩子”並不一定是好孩子,他們有他們的成長邏輯和思維方式。如果什麼都不許他們做,就會讓其變得沒有主動性,也沒有想象力和創造性,膽心怕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膽心怕事。因此,我們以後得注意自己的行為,類似於今天白天的這種大喊一聲“不許動”的方式,不能再出現了。

家長說,我不要聽話的乖孩子只要不聽話的”壞孩子“,你怎麼看

另外,在孩子的心中,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現在很弱小,他們的一切都在成年人的控制之中。他們不敢反抗也沒有能力反抗,況且爸爸媽媽又是他最親近的人,所以他們也不敢不聽。家長的這種控制,對孩子的成長不僅弊大於利,而且會增加他們對家長的依賴性。他們會以家長的標準來看待世界和周圍的人,從而讓孩子失去主動思考、獨立面對困難的能力。

家長說,我不要聽話的乖孩子只要不聽話的”壞孩子“,你怎麼看

做好這3點,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聽話的“好孩子”,意味著家長以自己的樣子,或者以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來逆造孩子,可能會使他們無法應對未來的各種變化。因此,“不許動”會讓孩子產生很強的挫敗感,削弱他們的信心和自主意識。其實,人最核心的能力不是做事的技能,而是適應生活變化的能力。即,識變、應變和謀變。這種適應變化的能力就是面對未知的能力,因為人只能預知已經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沒有發生的事情。至於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沒人知道。環境在變、社會結構也在變,黑天鵝什麼時候會出現,也是一個未知數。

作為家長,不要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限制孩子,因為他生活在與你不一樣的時代。另外,3歲以前,孩子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和實物,他們只有在擺弄實物時才能進行思維。3歲以後,孩子的思維才開始逐漸擺脫動作的束縛,在動作之前就能在頭腦中進行簡單的思考,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預見性。如果剝奪了孩子對事物探索的慾望,就是剝奪了他們的自我思考的方式。

家長說,我不要聽話的乖孩子只要不聽話的”壞孩子“,你怎麼看

孩子的童年期很長,做這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要為孩子的成長創造適宜的環境,讓他們盡情地探索。在陪伴、玩耍和遊戲之中讓他們的智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養成好性格,以及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要做好這3點:一是平等的對待孩子,因為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而是一個有活力的人。二是尊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需求慾望,根實際情況和現實條件,滿足他們的需求和慾望。三是陪伴,陪伴越多越好,讓孩子有序而自由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