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复工大考“防疫+生产”打响车间攻坚战

<table> 复工大考“防疫+生产”打响车间攻坚战

在得利钟表的车间,员工均戴上口罩作业。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table><table>

融媒阅读

关注莞企复工专题

/<table>

“请先测量一下体温,登记一下,36.5℃。好的,可以进入,这是给你的口罩。”2月10日上午10时30分,位于东城的东莞悦宝服装有限公司(下称“悦宝服装”)迎来了复工的第一天。复工后,悦宝服装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工人们忙碌赶制一批批服装,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并销往欧美市场,以稳住国际市场的份额。

2月10日起,东莞按照广东省的要求,指导企业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分批开工。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拥有经济总量超过9000亿元,也拥有高达600万的外来人口,复工意味着是一场防疫大考。

为了迎接这场大考,近一个月来,“东莞制造”做好了应战的准备,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如今,透过东莞企业复工清单,我们发现:在做好防疫保障工作的前提下,东莞的企业正加足马力,逐条启动生产线、逐渐提高产能、逐步增加用工需求,工厂车间按下“加速键”。最新数据显示,东莞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8876家,复工率83.3%,其中900多家的重点企业及超九成产业链节点企业已复工,有效保障了产业链条的整体运作。

南方日报记者 叶永茵 吴擒虎 于羽佳

做足准备

严格防控 有序复工

在位于东莞松山湖的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事特”),工作人员刘军(化名)背着重达30斤喷雾器,在车间、饭堂、电梯、宿舍、专家楼、保安亭等各个角落进行人工喷洒消毒,以待迎接2月10日的复工。

“我们每天在全厂进行4次这样的消毒。”易事特创始人何思模说:“疫情关系到每一个人,易事特将切实做好防护措施,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公司为此也做好了充足防护疫情的准备,确保办公场所、厂区等地的环境卫生,为员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做好防疫,成了今年众多东莞企业的复工必修课。在2月10日复工前,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就为员工购置了一批口罩和消毒液,如今每天都给每位员工配发一个口罩,员工全程戴口罩作业,且员工之间也尽量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禁止相互之间交谈。

海陆通实业有限公司总裁甄超说:“期望我们每一位员工能安全回归岗位,全情投入工作,众志成城,我们要以必胜的信念来战胜这场疫情。而走出风暴的我们,也将凭着无比强大的信念到达更美好的远方。”

如今距离2月10日已过去半个月,如何做好防疫工作,依然是东莞的头等大事。

李新成这段时间为了防疫工作操碎了心。作为东莞百茂物流城的董事长,李新成管理的百茂物流城平日里进出的货运车辆近1万台次,园区年吞吐货运量超过1500万吨,占东莞陆路货运总量1/3以上。

“我们物流城对园区企业进行排查,在园区门口设置多个检测点,并对每台车进行消毒,一车一登记,每个人测体温,保证每个进园区的员工是健康的,也为园区企业顺利开工复产提前做好准备。”李新成说。

创新管理

线上线下 互动办公

受疫情影响,线上线下互动办公成为大多数东莞企业加强防疫工作的首要选择,“云办公”更是成为当下的“潮流”。

2月12日是盟大集团正式复工的第一天。早上8时10分,记者在高盛科技大厦一楼大易有塑服务大厅内,并没有看到人头攒动的忙碌景象,只看到两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为进来的员工测量体温并发放开工红包和口罩。对于一家有着300多人的互联网公司来说,今年的复工首日办公现场不再像往年那样打卡都需要排队。

事实上,从2月2日起,盟大集团就启动了“云办公”系统,部分业务通过线上已经恢复,技术开发与客服人员远程线上办公,只有少数值班人员或特殊岗位(如仓储物流人员)才返回公司现场办公。

为及时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盟大集团还设计了一套扫二维码调查员工的健康状况的问卷。员工依次填写“姓名、所在部门、身体有没有发热咳嗽、返莞时间、返莞方式”等内容,按下“提交”按钮。企业董事长李实在手机上就能掌握大家的健康状况。

李实说,公司这段时间每日都在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的各种信息,配合政府社区等部门的信息搜集工作,并通过微信群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防护提醒。

在很多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中,线上远程办公的方式同样备受青睐。

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何莉莉介绍,中心倡导在孵企业通过钉钉、企业微信、飞书、华为Welink进行远程办公,中心也提供免费云存储与云计算服务,给予中小企业使用。同时也倡导企业在2月10日复工后错峰上班,使用云办公平台,尽量减少员工相互接触。

保障生活

分散用餐 随时测温

近一个月来,东莞市大量企业复工复产。在紧抓生产的同时,企业实行分散用餐、“考试式”就餐、随时测温等防疫举措,通过多重举措保障员工的健康和生产的安全。

2月24日中午,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食堂内,员工们快速地领取盒饭,分散开来各自用餐。食堂在员工饭后使用酒精消毒。记者数了数,能够容纳200人同时就餐的食堂,最高峰时只有几十人。而平时1个小时的午餐时间,因为错峰就餐,延长到了2个多小时。

该公司总经理刘仁介绍,为了做好防疫工作,公司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员工离开公司区域。对于50多名从福建、湖南、河南等外省返莞的员工,公司为他们安排了专门酒店,进行14天隔离,并安排专人每天为他们测2次体温,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同是中午,东莞雀巢有限公司的食堂里,员工们被分成多个小组,依次进食堂就餐。原来相邻的桌子都被隔开。地上画了很多排队分隔线,确保每两名员工距离在1米以上。

东莞雀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浩说,员工每天要检测三次体温,分别是上班时、午饭时和下班时;公司每隔4小时就为员工更换一次性口罩;所有车辆、人员进入工厂都要消毒;生产线和走廊则每两小时消毒一次。

唯美集团董事长黄建平表示,目前,按照政府要求,唯美集团正有条不紊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艰难时刻,公司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对标先进经验依法优化劳动结构的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做好防控是头等大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做实做细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万无一失。”他说。

人文关怀

心系员工 共克时艰

在落实防疫工作的同时,多家莞企也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构筑起一道安全健康的防线。

李实说:“盟大集团对目前滞留湖北的员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对他们的需求进行了解并提供帮助。如果未来出现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情况,公司将会出台针对性的援助举措。”

在东莞永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下称“永捷公司”)的宿舍区里,通风条件较好、阳光通透那栋宿舍楼空出来了,作为该公司40名湖北籍员工的集中医学观察区。在观察区里,每个进行医学观察的员工都配有一间单间,房间内已经放置了床、被铺、枕头等用品,并配有卫生间及洗澡间。届时,在进行医学观察期间,企业将为这些员工提供免费食宿,并做好员工体温监测工作。

永捷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广良介绍,该企业在接到政府通知后,已经通知身在湖北的员工延迟回来上班,等待公司通知,做到关怀、防疫两不误。

针对员工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都市丽人提出一系列暖心的“硬核”做法。针对目前留在湖北直营前线的都巿丽人的员工,企业将在下周先发慰问金500元;另外1月的工资按照正常要求考核标准发放,2月的工资按去年同期足额发放(不论销售情况如何),保证员工的收入。

“若不幸有员工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公司除了提供医疗保障之外,每人还补助4000元康复费。”都市丽人董事长郑耀南说。据都市丽人内部预估,企业此次针对员工补贴、慰问金约800万元。

这一系列的暖心举措得到了都市丽人员工的点赞。小王是都市丽人的普通员工之一,他说:“本来担心延迟复工影响工资收入,现在公司出了这个规定,就吃了个定心丸。”

郑耀南说:“尽管我们公司自己也面临非常大的困难,春节期间所有的营业店铺都因疫情而被迫关门。但是我们考虑的主要是员工、加盟商、供应商,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的员工和加盟商,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他在公司内部呼吁:“请各位伙伴传达到每一位员工:我们共同抗击疫情,关心好每一位伙伴,我们肩并肩,背靠背,勠力同心、共克时艰。”

焦点行动

企业抱团复工政企联手打通供应链

最近几天,东莞凯铂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小华每天都接到十几个客户、上下游供应商的电话。“公司复工,主要面临原材料不足、人手不够两大难题。”卢小华说:“公司只储备了两吨abs原料,仅够生产2天,而原料供应商没有复产,市场上也买不到货。”

一场疫情,既考验着人们的免疫力,也考验着东莞产业链的免疫力。东莞集聚了逾122万家市场主体、17.8万家工业企业、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门类齐全、覆盖面广的工业体系,疫情的发生将为全球的供应链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基于此,东莞政企联手驰援疫情防控前线,为打通供应链实现全面复工攻坚克难,一场由供应链告急引发的提升免疫力行动正在开展。

一家企业复工事关数百家供应商

疫情的迅速发展,打乱了易事特创始人何思模的春节计划。除了安排好企业的防疫工作,他还跟踪上下游供应链的情况,配合供应商的工作,为易事特的复工做准备。

“围绕易事特产业链上下游,有600多家供应商,沟通工作非常复杂和繁琐。”何思模说,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和协调,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供应商也陆续复工。

随着产业链供应商陆续复工,易事特在2月10日正式复工。“除了常年接触的供应商,我们也积极寻找其他替补的供应商,走出珠三角,走到长三角寻找,以维持企业、产业链的正常运营。”何思模说。

走进得利钟表的生产车间,员工们身穿蓝色工作服,戴着口罩,手指上绑着指套,耐心地打磨手表。一旁,已经加工好的手表成品,整齐摆放在黄色包装盒中。得利钟表这个为应接不暇的订单而忙碌着的场景,得益于得利钟表总经理刘仁为供应链企业复工作出的努力。

在得利钟表的产业链条上,诸多配套厂商是中小企业,他们并没有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的渠道。为此,得利钟表专门从国外购买了约3万只口罩,以及消杀材料设备等防疫物资,以采购价转给各家供应商。刘仁说:“公司的配件存货只够使用一周。我们想通过共同努力,推动配套厂商尽早复工,保障产业链条的稳定。”

政府助力打通紧急供应链

复工后,面对当前劳动力仅能部分回流、线下停摆、供应链上下游未能及时复工等问题,如何恢复企业有序的订单流转,对企业来说是一场“大考”。

为了恢复供应链的正常运营,东莞职能部门也与疫情赛跑,跑出了帮扶“加速度”。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拓斯达”)是受益的企业之一。“这边由于物流交通、员工到岗率不高等问题,很多供应商没办法复工,那边客户每天都催促着我们的工期。”拓斯达副总裁左运光这个春节感到非常苦恼,正当其束手无策之际,东莞市工信局送来了服务,协调拓斯达的供应商开出函件,全力协助其复工、复产。

针对供应链企业诉求,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推行业务办理“零接触”,除应用“互联网+海关”在线办理业务、设立服务热线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海关查验货物时收发货人可免于到场,实现业务办理“不见面”、监管服务“零距离”。

2月22日上午,东莞市府办组织召开复工复产指导服务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抓好九大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实现复工复产。“打通一个链条”便是行动之一,通过督促加快协同复工进度。各工作组不仅要指导服务重点企业,还要梳理其上下游重点配套企业,积极推动其同步复工复产,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产能水平。积极推动建筑工程所需配套协作企业开工。

亲历者说

徐福记行政中心总监郑伟春:

抗疫特殊时期我们采用特殊办法

2月10日,徐福记国际集团东莞徐记食品公司正式复工,为了保障食品行业的生产安全以及员工的生命健康,徐福记提前安排了多项疫情防控措施,徐福记行政中心总监郑伟春讲述了徐福记的抗疫特殊管理办法。

食品车间防护升级

徐福记目前的主要生产基地在东莞,上上下下有几千名员工。疫情发生之后,我跟行政中心的同事就开始筹备收集各种防护物资、全方位升级原有的消毒措施,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

截至2月17日,包括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在内,徐福记集团共有近1万名员工返岗,占比79.3%,仅东莞这边的复工人数就达到了2939人。人多了,各个车间的产能就能更快地恢复,当然同时带给我们的也是近3000人的疫情防控责任。

对于食品行业而言,生产车间的卫生要求格外严格。除了开工前对各个区域进行全面彻底清洁消毒外,复工后也再次消毒,包括擦拭机器表面、生产工具的消毒等,每天都会重复;另外车间也设置了更衣、消毒区域,员工进入车间前,需要穿防护服并佩戴N95/KF94级别的口罩。

此外,我们考虑到复工后可能造成传染的几个高风险点,包括电梯、宿舍、食堂等地点,也相应地采取了一些“特殊办法”。我们关闭了4层以下的电梯,提倡大家走楼梯,如果使用电梯则同乘人员不超过5人;而在宿舍区,我们聘请了第三方团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消毒,复工后每天也有专人用消毒液早晚两次对宿舍的地面和公共区域进行清洁。

几重“关卡”保健康

为了避免人多聚集交叉感染,我们采用了“错峰就餐”的方式——每天中午分7批用餐,每批20人,只提供标准餐,也推荐大家自带饭盒带回去吃;之前网络上流行的“考场式就餐”也被活学活用,我们用纸箱板把桌子从中间隔开,员工们需要单人单座同方向就餐。

现在我每天来单位都要经历几重“关卡”,首先进入大门的时候需要测量体温,还要登录企业微信填写个人健康状况、报告行程,另外我们楼内每一层入口处都有免洗消毒液,必须要洗手后才能进入办公室。除此之外,全程配戴口罩、交谈时距离一米等要求,都是我们全体员工必须要遵守的。

最近陆陆续续有越来越多的员工返岗,看到他们都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防护规定,我觉得很欣慰,本来抵抗病毒也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事情,总归要一起努力才能打赢这场“战斗”;公司持续更新关于疫情的相关信息,我听说也有很多员工一直关注,大家一起重视起来,相信我们能够守护好员工的健康、保证食品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