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点书法绘画的基础都没有,能否成为书法家、美术家?

怡昕使者


这个立意特别好!反映出当下众多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就是缩短成功的时间和距离,是我们好好静下来去思索的问题。从艺术上来讲,可能性微乎其微!考虑到年龄、时间、拜师及疯狂学习程度,难度非常大,因为艺术上的成功需要众多的因素组成的,学习临摹、大量读书、艺术构思中的写生采风及转化成思考的累及,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捕捉色彩的变化。需要自己的不断改进,和先辈大师风格的融合……。这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意想天开,而是把一个人变成另外一个人的过程。虽然现在社会浮躁的人很多,大家不妨试试,也是转变很多人素质的实践过程。


我是谁的丈夫2


没有什么能否!没有什么不能否!有人赏识你,就算你零基础,80岁拿起宣纸、毛笔,你也可以成大画家、大书法家!如果没有人赏识你,就算你基础最好,你从生下来开始,画到你死的那一天,也成不了有名气的书法家、美术家;当年的齐白石,如果没有遇到徐悲鸿,也只是在北京摆地摊画画赚生活……当年的李苦禅,如果没有遇到齐白石,也只是在北京拉车卖苦力……所以,你想成为有影响力的美术家、书法家,还得先遇到或找到一个靠谱的贵人是关键。






左大拾影


一点书法绘画的基础都没有,能否成为一个美术家或者是书法家?

这个问题关键是看你是谁。

宋朝还有非常了不起的三个人物,就是一门三父子苏东坡的一家子,家主苏洵,相传他27岁时才开始发奋读书,几次应考,但都名落孙山。一些人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通六经百家之说,并因散文的极高成就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誉为“奇葩迟开,大器晚成”。

齐白石,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篆刻,耗费了他很大的心力,弄得到处都是水和泥,最终成就了他一手好篆刻。五十七岁的时候,在京城租房住下,开始了自己历经十年的“衰年变法”,在经历十年的磨砺之后,他终于成为内外兼修的集大成者,90岁的时候天下无人不知。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摩西奶奶,76岁开始作画,80岁举办个展,100岁启蒙了渡边淳一,1000余幅作品给无数年轻人带来最纯净的心灵启迪。

以上三个人是励志的代表,是成功的典范。他们的事例说明一个事实,成功没有早晚,勤奋没有迟早。

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意志,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和艰苦的付出,这些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绘画领域还需要有相当的天赋或者是特别的热爱和专注。

许多人总是哀叹自己学习某种技能总是太晚了或者太迟了,其实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一种托辞、借口。而我们常人最容易为自己找的就是借口,最难以做到的就是坚持,所以尽管下了无数的决心,但能够始终如一的坚持不懈地努力一两个月,一两年,三五年的都凤毛麟角,此外,普通人不容易取得大成就,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功利性太强,一旦发现自己进步太慢或者是没有收获的话,就很容易放弃。

所以,世界上成功的人总是极少数,能在技能、艺术上成功的人一定是具有极大毅力的人,但这样的人在生活中的比例往往是凤毛麟角。

所以说,你想不想成为一个书法家或者是美术家,那么首先你要问一问自己是否具备这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以外的东西。你也不用去考虑自己经过了多少努力,会不会成为空想或者是白费力气,如果你的目标就是书法家或者是美术家,即使达不到别人认可的那种高度,但是如果你坚持不懈的努力了,那么一定会达到你自己认为的那种高度。


素心明月


首先这个跟有没有基础没关系,没有基础从零学起最好,想成为书法家或美术家,不单只是一句口号的问题,下面我就拿能不能成为书法家,与大家简单做一个探讨!

记得启功先生曾这样说过,学习书法没有半路出家这一说法,小孩也能学,年龄大的也能学。其实这是一个不需要任何基础,且人人都能学的文化艺术,如果你说想平时练练书法陶冶情操绝对没有问题,但你要是直奔书法家的目标去学习书法的话,恐怕这不是短时间的问题了。

大家都知道,想学习书法,必须要做的就是临帖,想要有好的成绩必须要刻苦临帖,临帖只是你成为书法家道路上的第一步,学习书法除每日临帖以外,我们还有注重字外功的学习,也就是说文化知识,书学理论都要研究学习,有些人可能把成为书法家想的很简单,认为只要会写字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种想法太过于简单。

一位书法家的产生,那必定是文化、学识、修养、阅历的综合体,如果你想成为书法家从最初的临帖开始,我们就要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要能吃苦,能耐得住临帖时的枯燥和寂寞,所以不管你有没有基础,只有你下苦工夫,方向正确,若干年后相信你会取得卓越的成就。(更多和书法有关的话题,欢迎关注:墨香阁书法讲堂)


墨香阁书法讲堂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举例说明一下

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早期吴昌硕任安东县令,后来辞职,每日做诗,刻印,上海商界、金融界推介吴昌硕的书画金石艺术,使其名声大振。

第二个,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潘玉良。

1895年 潘玉良原名陈秀清,生于6月14日,江苏扬州人。后改姓名为张玉良。

1919年入上海美专学画。1921年考入中法大学,1923年考取巴黎国立艺术学院,1925年考取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1928年回国后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再次赴法国巴黎直至1977年病逝。

第三,刘惠民先生,从开始学习绘画到被人认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他告诉说:“真的想绘画的话,四年多吧。”

创作中的传奇书画家刘惠民

看到我一脸的诧异,他又告诉我说:“学习绘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困难往往都是自己心里想出来的。用四年多的学习绘画时间是足够了,别说是被一般人认可,就是成为绘画大师,四年多的时间也够了,关键是看你怎么学。”

刘惠民先生花鸟画画作品

刘惠民先生给我举了齐白石先生当年学画的例子,他说:“齐白石先生开始学画的时候是20多岁,当时他是个木匠,每天要做工,一天到晚做木工活很累的,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练习画画就算是多的了,这样算来到35岁时按15年,每年按365天,每天一小时计算下来就是15*365=5475小时,除以24就算合成228天。

刘惠民先生《牡丹图》

从36岁到50岁又15年,每年按两小时算合成456天。从51到63岁到北平艺专成为国画系教授是13年的时间,每天按5小时计算是13*365*5=23725小时,除以24就算合成989天,天数加在一起就是228+456+989=1673天,1673除以365等于4.58,就是4年多的时间。

老耘先生作品《兰石图》

刘老耘先生的这一段话使我恍然大悟,原来学习一样东西,我们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做着别的事情或犹豫徘徊,真正按照既定方案坚持走下去的人是不多的。我回想我原来定好的计划用多少时间画画的,可是人不可能脱离生活环境独自生活在空中,每次一到有人的地方回到家里,就被周围的人或事干扰而把时间都消耗掉了。

老耘先生作品

看来要想快速地走向成功,必要要安下心来,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而且必须要有毅力、能坚持,这样进步就会快。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功。

刘老耘先生还告诉我,学画画的同时还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学习。

刘老耘先生作品《虾趣图》

第一,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等方面的修养,特别是诗词等。他说画面的内容一定要有趣味,而好的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语言简练而富含深意,文化修养高的人的画往往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好的画往往具有诗意。

老耘先生书法

第二,要研究我国的绘画历史。像黄宾虹先生、傅抱石先生等都是在先研究中国的绘画历史的基础上走上绘画大师的道路的,也就是先对我国的绘画的来龙去脉先搞清楚,再去学画画心里就会在方向和方法上做到心中有数。实际开始动笔练习时还要多学习前辈大师的作品和理论。

芥子园画谱插图

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就像在黑夜里航行要依靠前方有指路的灯塔一样。初入门可以先练习《芥子园画谱》,齐白石先生等很多前辈都是从这本《芥子园画谱》开始的,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再临习其他喜欢的大师的作品。

齐白石先生作品《荷花》

最后刘惠民先生还告诉我学习绘画除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外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像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傅抱石等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大胆创新才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大师的。

傅抱石先生山水画作品

老耘先生和李苦禅先生是朋友,

刘惠民先生当年曾经李苦禅先生到北京拜见过齐白石先生,就书画问题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探讨。但刘惠民先生一生孤傲不愿留在北京。传奇一生却不求闻达,甘愿大隐于民间,诗、书、画、医术、武术样样精通……每当想起这些刘先生这些教诲就不由然而生起怀念之情,为了表示对刘惠民先生也就是人称书画奇才的刘老耘先生的怀念和敬意,特此把先生当年传授给我的这些学习绘画的宝贵经验和大家共享。

老耘先生花鸟画作品

正确的方法加上力排干扰,静心学习,学好绘画应该不会太久,祝愿大家早日成功!






圈子的生活


没有一点书法绘画基础,能不能成为书法家?美术家?回答是肯定的,可以!其实,不用把“成家”想的那么艰难和复杂。只是这个“家”标准有高低之分。

一、成“小家”容易,成“大家”难

不论你年龄是多大,文化基础扎实不扎实,悟性高还是低,如果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书画,只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并且把书法绘画当做自己终身追求的艺术永不放弃。成为一个书法家,或者美术家是有可能的。之所以说有可能,是指这个“成家”的标准不要定的太高就行。比如“成家”是以什么为标准呢?当下书画的体制有书协、美协,书画的机构有专门教学的美院,各类书画学会,各种书画培训机构,各种书画院等等。成为这些机构里的一个分子,也算是是小有所成了。再比如,书协、美协有区县、市、省、全国各级机构,随着级别的提高,“成家”越来越难。但是,这不影响你成为一个“小家”。当然,这不是衡量一个人艺术水平的唯一标准。要成为有所建树的书家画家,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具备是成不了家的。

二、在书画方面“成家”的首要条件是不要把“成家”当做学习书画的终极目标。如果为了成名成家,终日为了功利苦恼,很难平心静气的学好书画,“成家”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树立正确的观念,按照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书画养心健脑,平抑浮躁,真正成为自己怡心养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书写自己真情实感的艺术人生。

三、“成家”大小,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做基础。如果没有文化修养,笔墨技法再纯熟,也难以成为大家。因此,在书画笔墨训练的同时,要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放在重要的位置不可偏废。静心、养心,恒心,勤奋、刻苦,持久,成家并不是遥不可及,而且指日可待。


庄子之水


如果有书画这方面天赋,虽然学晚了点,也很快会成功的。就是说悟性很重要,否则总会走弯路。只要路子走对了,到顶峰是时间问题,如走错了,越用功会离顶峰越远。











云雪书画


几乎没可能性,首先想成为美术家艺术家不仅需要有面壁十年数十年的磨练,更需要天赋,如果没天赋终其一生也难有成,至于偶闻60老妇从没学过书画,偶然提笔一鸣惊人,这种事只能是传说,十几亿人中也很难见到一二。








王二木的画


我是兰石学书法,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没有一点书法绘画的基础是成不了书画家的!曾记得一位民国时期的书法家说过,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书法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富天才,二是明法度,三才是勤学。我想画家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经过辛苦努力成为书画爱好者是可能的,想成为书画家是很难很难的!




兰石学书法


一点书法绘画的基础都没有,能否成为一个美术家或者是书法家?

这个问题关键是看能不能持之以恒。

书法家这条路一直很难走,前期的枯燥,后期的穷困窘迫。但是坚持过来以后,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追求艺术道路不分早晚,你就算60岁也不晚。给你看一下我的学生作品都好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