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互联网医院作为抗疫的第二战线,打破地域和时空的局限,提供了远程的医疗帮助,尽可能帮助了更多有需求的人,减轻线下医院的挤兑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 赵立宇


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在政策、内需、技术的助力下,当下互联网医疗平台是否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上海商赢互联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赵立宇坐客第一财经广播fm 97.7《午间道》栏目,为您讲述《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中午好,我是赵立宇。这次疫情比较突如其来,这既是对全社会的一次大考,同时也是一次裸考,商赢互联网医院作为上海第一家获得市卫健委执业许可审批的互联网医院,责无旁贷。

互联网医院在抗击新型肺炎的疫情中,积极参与其中,在整个疫情的抗击的过程当中,起到了第二战场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为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了一个面向公众咨询和义诊服务的平台(新冠工作室),它是完全免费的、24小时的平台。第二,公众可以通过它在第一时间区分需不需要到医院就诊,这缓解线下医院巨大的压力,及时获取疫情的信息和宣传科普知识。第三,针对在疫情当中一些病人出现的常见的一些小毛小病,公众能够及时的得到答复跟解决,避免到线下医院去有交叉感染的风险。第四就是提供线上的方便门诊,为复诊病人的用药提供配送到家的服务,同时也帮助解决市民的一些心理问题,稳定社会情绪。

总体上,互联网医院作为抗疫的第二战线,打破地域和时空的局限,提供了远程的医疗帮助,尽可能帮助了更多有需求的人,减轻线下医院的挤兑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确实如此,通过这次疫情也让全社会重新认识了互联网医疗的作用,国家和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推动了全民普及的速度。可以肯定“疫情”会带动一波互联网诊疗的发展势头,包括AI导诊,线上读片,远程诊疗,多学科会诊,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配药等很多应用场景,都会发挥相应的作用。

国内的互联网医疗开始于2014年,行业预测,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900亿元。而随着2020年春节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这一目标很可能提前实现。

国内现在的互联网医院都是基于线下实体医疗机构设立,就像商赢互联网医院是上海第一家获得市卫健委执业许可的互联网医院,目前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上海多家三甲医院都在进行深度合作, 我们也会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互联网医疗的安全性、严谨性、合规性和医疗边界等问题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毕竟医疗的合规和安全是我们一直首要关注的问题。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可以作为常规医疗的延伸和补充,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的医院的作用。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此次疫情期间,在1月31日上海市卫健委肺炎防控办7号文件中,明确了上海商赢互联网医院联合徐汇区中心医院共同设立了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新冠工作室公众号和小程序。这次全体同事都是远程协同办公,经过不到12小时的努力,“新冠工作室”线上义诊平台顺利上线,平台第一时间入驻超过200名来自上海公立医院的医生专家,提供24小时线上问诊。它主要发挥的几方面作用,上面也提到了。

问诊主要集中在四类情况,第一类是与新冠肺炎密切相关的一些发热问诊;第二类是一些常见病、小毛小病,能及时答复解决的;第三类是慢性病的复诊,已经断药,需要配药等情况;第四类是心理疏导。

另外我们作为市政府指定的在线义诊平台,我们这里还有两个不太一样的特点:第一个是我们引入了随访制度,具体做法是让病人选医生,不是派单制,病人可以根据医生不同的专业来问诊,平台上200多位医生、专家都是副主任以上的高级职称的医生。

第二个就是有连续性,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反馈和医生的随访。像这次在我们平台上就有不少医生通过远程多次、甚至几天的连续指导,最终解决了患者问题的生动的案例。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作为政府指定的一个官方平台,我们除了承担抗疫的职能以外,也高度关注疫情的整个发展趋势,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

市政府也通过电视台、上海发布等渠道向广大市民宣传,在2月5日,新冠工作室的平台也对接了上海市政务一网通办的平台,在2月8日元宵节,上海市委的主要领导也专门视察了该项工作,就像您讲的,我们截止到今天12:00,整个平台的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0.7万人次。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目前我们平台上根据数据来看,用户主要是来自于上海,因为通过官方的渠道、通过上海发布等等这样一些数据看,79%是上海的用户,另外江、浙两省占到二三名。

从人群年龄的分布来讲,我们以80后为主要的咨询人群,我们也不界定他是不是中年人这件事,30岁到39岁的用户占到45%,那线上的总体患者是偏年轻化的趋势,其实这也说明了在我们整个社会中,青年群体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这样一个接受跟认同的一个态度。当然现在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他承担了一个家庭健康的守护者的这样的一个职能,所以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这样的中青年人替家里的老人跟孩子来问诊。

行业10%的渗透率是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的一个数据,因此前景是比较广阔的。从关心的问题的关键词来讲,平台上线初期跟现在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上线初期主要的关键词聚焦在:发热、体温、观察、接触、武汉、湖北等等,到最近这段时间问题问得最多的是那些是从韩国、日本旅游回来的市民,或者有接触过去过这些地方的人,他会有这样的担心,怎么区分新冠肺炎症状?稍有炎症要不要去医院?还有一些伴随躯体症状的心理问题,关键词包括紧张、担心、焦虑、失眠、胸闷、出汗等等。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传统医疗模式特点总结如下,首先它承担了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行,运用国家GDP不到5%的医疗支出,确保了全球将近1/4人口的健康,大量的专业精英,在这次的抗击疫情中,冲锋在一线。

因为互联网本身不产生价值,它是以用户为导向,来高效赋能、重新布局医疗资源和行业,来体现高效、赋能、优化、提升等方式优势,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

第一,跨地域,打破医院界限。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让需要的病人找到合适的医生,不局限于某个城市,而是全国。这些可以从网上预约,在线问诊,远程读片,报告查询,远程会诊等互联网医疗的基本项目中得以实现。

第二,有利于探索分级诊疗。比如这次疫情,很多三甲医院都实行了预约制就诊,缓解了人满为患的情况,而社区基层医院推进慢病的可以开3个月药,如果这样的模式长期推行下去,把慢性病常见病,留在基层,甚至在网上解决,通过家庭医生转诊,把大病重病,疑难杂症转到三级医院,实现真正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第三,降低医疗成本。这次的疫情中,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在线诊疗也体现了这样的优势,病人在家通过手机就能初步问诊,医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回复病人,这样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病人的就医成本,也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医疗资源。

第四,助推健康管理。通过线上的视频问诊和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家庭医生可以远程把病人的健康管起来,也可以通过视频课件,公众号推送,甚至抖音快手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平台,推送健康科普知识理念,达到全民健康的目的。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大数据挖掘持续赋能互联网医疗,未来还有大的想象空间。

第五,实现医药分开,药品供应透明化。掌上药店、代煎药、快递等方式提供方便的同时,满足了患者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在得到政府认可的互联网药店或医药平台上,患者获得安全放心药;药品供应渠道的透明化,随时查询所需药品的各种信息,获得经济实惠的药品。

通过这几个方面,互联网能够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便捷性和广覆盖。从缺点方面,其实现在也大概有那么五个方面:

第一个是我们自己认为从产品跟技术层面还不是很完善,这个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是医疗的安全性问题,这也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毕竟线上诊疗,不是面对面,也不能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容易引起漏诊误诊。

针对第一问题,需要线上诊疗的医生具有较强的医疗水平和责任心,对于第二个问题,有赖于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辅助诊断技术手段的完善。

第三点是医疗的合规性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国家和各地出台了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在很多政策边界有待进一步明确。

第四点医保支付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上海医保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文件,通过这次疫情,支持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

第五点是老年人对于智能手机不熟悉,不会用。往往是年轻人代替家里老人来线上问诊,而最需要医疗服务的是这些老年人。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近一周,我们发现上海“新冠工作室”线上义诊平台的问诊动态呈现出“三多一少”的变化,呈现“三多一少”的趋势:返沪人员多了,常见病慢性病的咨询多了,伴随躯体症状的心理问题多了,而真正与新冠肺炎密切相关的发热咨询少了。

这些变化说明上海市政府和各级医疗机构防控措施有力,但也反映了一些趋势和动向,这对打好下一步“战疫”,非常重要,值得引起全社会和有关部门机构的注意,采取相应的举措。

比方要对于回沪人员的合理复工的安排,对于市民,还是要强调没事少出门。从治疗上,这个病目前还是没有太好的治疗办法。所以我自己总结主要是靠三个关键词:怕死+听话+命硬。

因为不怕死就会不戴口罩,听话是要根据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听医生的话,戴口罩、洗手、通风,做一些相应的防护措施。当然如果真正碰到这样的病毒,现在的研究也表明自身的免疫力跟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命硬一点。

另外,多关注其他慢病重症的患者,如肿瘤,尿毒症,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病人的治疗权,要对于全社会的心理问题的疏导加强力量。

从心理疏导的角度,一要警惕信息过载,疫情刷屏保持1小时以内;二要学会接纳情绪,选择恰当的舒缓措施;三要寻求专业疏导,为重新投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这个是业界讨论很多的问题。从2003年的SARS到这次的新冠肺炎,无论在实验室指标,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等各方面都证明了它的价值。

中医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不仅仅针对病毒,更注重调节患者的身体功能,通过加强免疫力使机体更有利于战胜病毒。另外,一些中成药比较温和,能减少后期的不良反应,提高生命质量。应该说,中西医两者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打出“组合拳”是目前治疗的方向,能发挥1+1>2的作用。

目前在全国包括上海金山公共卫生中心,中医专家已经全面参与确诊病人的治疗,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具体到线上问诊时,首先按诊断标准判断这病人需不需要立刻去医院就诊,如果不需要,可以按中医的思路给予咨询建议,线上问诊不能做到完整的“望闻问切”,就像西医线上不能完成血液和影像学、CT检查,但根据患者上传的舌象舌苔的照片,结合问诊病情,能够大致判断病人的体质,属于哪种类型,根据体制类型给予相应的起居、饮食甚至用药等一些个体化的建议。这方面中医是比较有优势的。随着中医诊断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脉象仪等可穿戴设备的普及,这方面会有更大的前景。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应该来讲国家包括上海在这一次的疫情当中响应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主要集中在防控疫情,便民举措和形成长效机制等一些方面。

2月3日-2月17日,国家卫健委连发多个指导性文件上海方面也积极采取行动,1月31日,上海市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医疗服务管理的通知》,依托“互联网+”技术,鼓励开展线上咨询分诊。2月3日,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对于符合条件的慢性病、老年病的患者,在确保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减少患者来院就诊的次数。

目前,慢性病患者除了享受到“长处方”政策待遇外,也可以通过这些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的线上复诊、慢病的咨询和指导,及药品配送服务,足不出户即可安心应对疫情。

商赢互联网医院与多家上海三甲医院深度合作,信息化互联互通,不局限于一般互联网平台个体医生上线,挂号预约,轻问诊等外围形式,而是参与到协同三甲医院真正的医疗决策,优化医疗资源,把优质资源给到真正有需要的病人。


赵立宇:疫情中的逆行者,互联网医院如何助力医院缓解压力?


通过这次等于是给我们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按下了一个的快进键,整个国家和各地政府多次发布了指导性文件,鼓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向,线上问诊的数量也反映了全社会对于这样一种新业态的关注和认可:

第一,互联网+医疗从三个方面拓展行业应用范围。

一是实现地域和时空的跨越,低成本高效覆盖中小型城市、边远乡村、不发达地区;二是研究和应用领域拓展;三是实现“三医”融合,医疗、商保和医保、医药电子商务共同推动医疗体制改革。

第二其实在研究跟应用的领域,第三个是实现三医联动,就是医疗医保跟医药整个联动的体制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