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继续读研,我压力大,是否应该支持他?

猛料一哥


每年中国的研究生录取人数在60万左右,我们拿刚刚结束的2020届考研初试来看,2020年考研初试报名人数破天荒的突破到了400万,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数据,似乎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大学的毕业生里面一半都在考研,而400万人里录取60万人,这个招生比例似乎也很高,但是事实真的这样吗?

  首先研究生按照入学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日制研究生, 一种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职研究生。这种这种研究生占总体比例的多少那?粗略统计大概在总体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

  而这种研究生虽然近几年来录取方式与全日制想相同,但是社会认可度却十分凄惨,简单的来说,在就业市场上,大部分的企业还是会承认专科生的大学生身份,但是他们不会承认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研究生身份,虽然国家已经下发过相应的文件来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毕竟招聘岗位是企业创造的,国家并没有办法强制要求企业去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除去这三分之一,我们的录取人数现在还剩下40万人,这四十万人里面,我们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种叫做学术学位硕士,也就是学硕,另一种叫做专业学位硕士,也就是专硕。

  简单的介绍一下二者的区别,从培养方式来看,学硕普遍三年,专硕普遍两年,研一的时候二者并没有大的区别,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而研二的时候,学硕就开始进入实验室搞科研,发论文,研三的时候准备毕业答辩,读博的读博,工作的工作,这种硕士才是我们普遍思维中认识到的硕士,也就是读书,做实验,发论文,搞研究。

  而相反专业硕士到了研二,就会直接进入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实习一年,然后直接毕业,比较直观的例子就是医生(当然这个举例不是很恰当,但是比较浅显易懂。)所以这种硕士,实际上是直接对口工作市场的,他们并不会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毕竟国家现在缺的是能把知识应用到实处的高等人才,而不是仅仅会考试发文章的高等人才。

  而教育部的通告也明确的提出了,这次的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18.9万里面,除去专业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真的学术硕士可能连五万人都没有。而且那20万的学术学位硕士里面,至少有10万的岗位是留给推免生的(也就是保送生),留给报名的那400万人的位置,其实只有10万。

  好,现在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加减法,10万学位位置,加上20万的专硕,实际上这400万报名的人里面,最终能够成功考上的研究生的也只有30万人而已,就算扩招着18.9万人都是学硕,也仅仅都不到50万,更不用说这里面还要去掉很大一部非全日制研究生。至于那些说什么扩招会让不喜欢学习的学生考上研究生混日子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研究生的考试跟高考完全是两种概念,先不说笔试过后的面试就可以刷掉很多只会考试没有学明白知识的考生,笔者甚至可以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能通过初试的学生,就算他以前确实在混日子,当他进入到复试的那一刻,你也就没有资格在说他混日子了。

  所以实际上,研究生的扩招并不会造成研究生“烂大街”,因为跟需求的基数相比,这种扩招实在显得太微不足道了,相反这种学习和企业对接的模式会变成一种更加良性的循环,毕竟经过了一年社会的历练在投入到社会,比从学校了直接扔到社会,要靠谱的多。

  所以,无论研究生怎么扩招都不会造成高学历者泛滥的情况,默默无闻,才是这个社会大多数的真实状态。



其实我是哦然


“即使砸锅卖铁、即使把房子卖了也要让你把研读出来”,这是当年我父亲跟我说的话。

现在每当我想起父亲对我说的这句话,我都会很感动,如果当年不是父亲大力支持,那会有我的今天!
我是一名农村出来的孩子,当年读研的时候我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经济上的、精神上的压力都有。

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我当年的选择是对的,如果没有读研,那么就没有今天的我。

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继续读研,我压力大,是否应该支持他?

01

今年就业压力真的很大,会比往年大很多!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毕业的这一届学生注定找工作会很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学历低的,学校一般的大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今年很多毕业生一定会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今年研究生为什么会扩招这么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国家考虑到了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生扩招就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

02

孩子想读研,就让他去读吧!

孩子想继续读研,说明他今年是参加了研究生考试的,说明他今年是有把握考上的,说明他选择读研是经过认真考虑过的。既然是这样,我想作为父母的是没有什么好借口不支持他的。


今年研究生扩招很多,说明读研的机会很大,如果今年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以后就很难有这个机会了。其实很多人都想读研,但是由于竞争很大最终没有被大学录取的学生每年都有很多。

03

现在读研,真的不需要多少钱了!

从15年开始,我们国家研究生全部变为自费的了,没有公费的了,也就是学生需要自己交学费了。

虽然全部变为自费的了,但是国家的支持力度其实是变大了的。现在是学生先交学费,最后国家以助学金的形式将学费全部返回给学生。

比如,15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师弟交了6000的学费,后来国家返回了6000,所有人的学生都是这样的。一个师兄去读博,第一年交了10000的学费,期末的时候国家也是全部返回来了。

对于你孩子的学费,我认为完全采取可以助学贷款的方式解决。我当年读大学、研究生的学费都是贷款的,毕业工作后一年多就还清了。


至于生活费你完全可以让他做兼职赚钱养活他自己,如果他学习好点还可以申请奖学金。15年的时候一年有8000块钱的奖学金,现在应该更高了。

如果奖学金难拿,那么学校还有助学金,那个是很多人都能够得的,助学金就是针对家庭贫困学生的,一个学期也有几千块钱。

其次,研究生了,跟导师做项目,导师会给部分生活费的。

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他学费及生活费的问题。在读研期间,如果孩子懂事、勤快点,他每个月还是可以向家里寄部分钱的。

写在后面的话:

作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个好工作,将来能够过得好!

孩子既然想继续读研就让他去读吧,至于学费及生活费我想一个大学毕业生了,他应该会想办法去解决了。

如果家里经济很困难,他读研还不愿意去做兼职,不愿意想办法解决,那么我想他也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了。如果真是那么情况,我认为没有必要支持他读了。

我是“地理视角看教育”,分享知识、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地理视角看教育


我当年是工作了一年之后,裸辞考研的,我以我自己的真实案例给您作为参考,看看是否要支持孩子吧。

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还很年轻,去到一家大型公司上班,由于学历较低,学校又不太好,晋升受限,于是一年以后就直接裸辞了,也挺佩服那时的自己的。可能因为年轻,什么都不怕。



裸辞之后,就先回家,发现在家复习效果不好,就去到报考院校附近租房备考,好在几个月的复习之后就考上研究生了。

就读研究生花费不了多少钱

其实就读研究生只要孩子自己努力,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一般每年都会有一二三档奖学金,分为8000元、6000元和3000元,可能每个学校不一样,获奖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还是很高的。

而且每年还有国家奖学金,当然是需要在学术、学习中表现优秀才可以的。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每月还有600元的生活补助,有些导师每月还会再给学生发点补助。



未来的选择更多,晋升机会更大

就读研究生之后,求职找工作时选择会更多,有些企业或单位招聘要求硕士研究生文凭以上,这个时候本科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说学历高点选择会更多一些。

同时在职场当中的晋升机会会更多,就拿我公司来说吧,有些是几年前本科进入公司的,虽然他们与刚进入的研究生相比多挣了几年钱,但是就发展而言,新进的研究生获得公司更为器重,晋升机会更大。



研究生扩招18.9万人,要考研就最好考好点的院校,考上后努力学习

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未来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学历在贬值,那么孩子如果要考就最好考个好点的院校,并且去到学校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了,未来毕业的竞争会更大。

既然孩子想读,只要不是揭不开锅了,还是支持孩子吧,至少孩子以后不会后悔,而且未来选择确实要多一点。


小刘老师说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教育部今天放了个大招,硕士研究生直接扩招18.9万,什么概念,扩招20%左右,高于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长率,报名人数从290万到341万,增长17.5%,所以,2020年考研难度比上年略有降低,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刚开始以为正常增长5%,然后看到湖南额外扩招5%,大家觉得今年会增长10%,没想到翻番了,20%!教育部这次确实给力!

增长20%,今年研究生会招多少人呢?去年研究生91.7万,博士研究生八九万,硕士还有83、84万,今年再加18.9万,那就是105、103万了,直接突破百万大关,这可是教育部的中期目标,今年直接实现!正常来说,明年应该保持稳定,增长空间不是太大了!

大幅扩招,不仅降低了今年的考研难度,明年难度也降低了,因为好多人不用二战了,一志愿不行调剂也可以,所以,明年回会少一批有实力的二战生。

如果孩子想读研,支持还是反对?叶秋觉得还是应该支持:

第一,像题主说的,今年就业确实不好就业,碰到了新冠,谁也没办法!

第二,研究生多了,研究生贬值了,其实并不是。我国研究生才不到900万,美国有多少,硕士2100万,博士450万(2018年底的数据),所以,我国高学历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退一步说,钱贬值了怎么办?当然是赚更多的钱!研究生多了怎么办?自己也读一个,不然不是更没有竞争力?

第三,扩招后研究生培养质量仍然能得到保证!因为全国有40多万硕导,硕导是充分的,不需要担心研究生太多老师指导不过来!

所以,孩子想读研究生,是个好事,读研没有本科那么大压力,有比较完备的奖学金,在可以的情况下,应该尽力支持孩子的想法!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只要家里还能供,还是应该支持孩子考研究生。

今年研究生一下子扩招18.9万人,虽然不敢说研究生培养质量一定会下降,但总是会给人一种研究生越来越多的感觉,这种感觉反映到人才市场上,就是研究生“价值缩水”的感觉。

当然,说缩水并不是说不值钱了,而是一些原本只需要本科学历的岗位,现在可以挑挑研究生了,原本应该给研究生更高的工资,现在可以降一降了。这就是就业市场的逻辑。如果研究生连续几年以这个规模继续扩招的话,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这样。


然而,如果研究生出现贬值的话,那影响最大的还是本科生,因为本科生会随之更加贬值。所以,从就业这个角度来看,研究生肯定会比本科生保险一点。

此外,如果孩子本身学习能力还不错,那研究生学习对孩子专业能力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在知识体系构建、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研究生阶段能获得不少本科阶段难以获得的能力。真经一直建议,家庭条件能够供孩子继续学习的,孩子也学有余力的,应该上研究生,也是这个原因。


不过,有些建议和提醒也必须说在前面。

第一,受疫情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870多万毕业生都要出来抢饭碗,现在又扩招了。恐怕很多人都要选择考研,所以明年的考研难度并不会比今年的就业难度小,更何况,3年后,孩子还要面对就业问题。

第二,由于题主有压力,所以不能让孩子一直去考研。如果孩子想考,可以限定机会,比如只能考一次,考上就去,考不上就必须去找工作。

第三,其实现在还有一学期时间,不妨让孩子两手准备,一边尝试找工作,一边复习考研。如果能找到还可以的工作,完全可以去工作。这年头,好工作比高学历更难得。


高校人才真经


疫情突发,确实给应届毕业生带来了不少就业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的确会有不少学生有读研的计划……

今天上午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有关情况。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

经过认真研究过,科学确定招生规模,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增加18.9万。

咱们闲言少叙,回到正题!

孩子:我要读研,因为工作不好找!

父母:我经济压力大,还是先工作吧!

面对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每年的学费是8000元左右,住宿费一般在1200元左右,再加上每个月2000左右生活费,一年下来,3.5万左右。

当然,研究生每个月也会有补助的,但不会太多,500左右……

即便是这样,倘若家庭经济不好,确实压力大!


【1】如果孩子就是想考研,觉得很有希望,那就支持他,毕竟现在扩招!

倘若父母反对,将来孩子如果找不到好工作,能不怨父母吗?

【2】你与孩子再好好沟通,把家里的实情告诉孩子,看看孩子能否先工作?

实在不行,可以边工作,边考研!

【3】还有一种方法,给孩子一年机会,如果考不上,就安心工作!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我认为应该支持。题主说供孩子读研有压力。但是很多学校第一志愿考上,是有免费学费的。一般研究生是一年8000元,如果能够获得免学费,三年就能免24000元。而且,研究生每个月有600块补助,这样你只用提供小部分生活费即可。而且研究生期间,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并且跟着老板干,好的还有劳务费。

如果有能力,可以说上研究生不花钱,还挣钱。

而且研究生期间,一般第一学年课程就完成了。剩余的时间可以参加实习,或者说是参加兼职。既锻炼自己,又能补贴自己。还是很不错的。

我再说说考研的好处:

考研已经成为现在的一种趋势。本科扩招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本科生已经可以用本科生大军来形容了。也为考研大部队提供了大量的基数。学历越高肯定越好,有能力上,最好继续深造。

本科找工作,和研究生找工作,差距还是不小的。再怎么说,这是一个看学历在先,过了门槛,才看能力的时代。

最后,如果作为父母能支持孩子学习,还是支持支持吧!毕竟如果后悔,那可是一辈子的损失。


我是学思而勤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上便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码字不易,点个赞吧!


学思而勤行


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首先,先得明确自己读研究生的目的是干什么,是为了提高自己,还是说本科毕业觉得不好找工作,或者说本科毕业找的工作不能称心如意呢?另则说读完研究生有没有更好的出路呢?很多人是人云亦云,看着同学都读研究生就也跟着考,这样肯定不行!自己本科专业可能更需要的是社会经验呢?比如市场营销等等专业。

其次,就是看看自己性格是否合适呢?研究生毕竟和本科不一样,需要更多的时候在实验楼搞研究。很多时候需要你更有耐心。研究生毕竟还得需要三年时间,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呢?因为当你读研究生的时候,本科同学都已经挣钱了,可能等你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有些人都已经是单位领导了,其他同学可能已经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能承受这方面带来的压力了。要想好这方面!

最后,就是你还需要考虑家庭因素,家里是否有这个条件继续让你深造,有些家庭可能不止一个孩子,父母供你这么多年了,需要你该承担一部分责任了,不能为了自己而忽略这方面,毕竟这么多年了。

这些如果你都考虑好了,那么如果条件都还可以,我还是建议你读研究生,虽然晚出来三年,但是,将来的路还很长,你自己条件好了,将来机会来了你才能把握住,一旦工作了再想考研那可就太难了。如果可以,兄弟,去读研究生吧,找个好导师,带给你的不仅仅是那点知识,更多的是机遇与人脉,加油!


小张老师的分享


继续读研,家里没钱

外出工作,没有着落

疫情期间,真是难办

一家老小,没有笑颜

如果是我,如此这般

一、你不支持他,谁能支持他

在中国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尤其是还没有走出校园的孩子,如果你对他的人生道路都不给予支持的话,那他的下一步的人生很有可能是以悲剧收场,所以我先说一下我的根本观点:

只要孩子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不是歪门邪道,就算砸锅卖铁我都会支持他

我们作为父母,确实在很多方面都有困难和压力,不过对于孩子读研这个问题来说,就算是我们砸锅卖铁也应该去支持他,这是一条很好的人生方向和道路,研究生能够为孩子带来的不仅是稳定的工作,还有人生知识的积淀和方向的选择。

二、想考研的孩子多数都是有正事的

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你们家的孩子想考研,这说明他是一个有正事的孩子,不像其他孩子那样不思进取,整天只知道玩游戏,在家啃老,所以这样的孩子,如果你不能够去支持他,就太可惜了。

你支持他,就等于帮助他圆了自己的梦想,等到他以后变得强大起来,也会给予你更多,当然亲情不是买卖,不过亲情也是需要付出的,对于这样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孩子,我们在他身上有所投入是值得的。

疫情期间,困难是暂时的,会过去的

因为是现在疫情期间,所以很多家里的父母都顶着很大的经济压力,面对这种情况你有这样的心情,我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从大的方向上来看,我们国家今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有可能达到百万。

今年有18.9万的,这样一个政府也说明孩子读研的几率也更大一些,困难都是暂时的,疫情也一定会被我们国家所战胜的,未来的美好明天一定会到来,只要我们健健康康的积极努力,相信一定会度过今天的难关,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更要对孩子有信心。

最后一句:

坚定不移的支持他,支持他做独立这条道路,相信他的明天会更美好,困难都是暂时的疫情也是暂时的,我们的未来会因为我们的选择和努力变得更加光明。


宇宙最好老师


近日,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招生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先是2020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扩大2020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招生的规模:

今天(2020年2月28日)上午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有关情况。

教育部有关领导介绍,2020年将有874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加之突然爆发疫情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为此,决定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同比增加18.9万,重点向中西部和东北部倾斜;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同比争取增加32.3万人。

下表是近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有关数据,可作为参考:
不得不说,从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到今天28日由教育部下达扩招规模,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还是很值得大家称道的。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种不可抗力事情的影响,就业环境自然比较艰难,“毕业即失业”可能成为很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写照。

正是出于对这种情况的考虑,加上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率已经连续下滑了4年,国家的人才建设规划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国家才出台了这次扩大硕士研究生和“专升本”规模的政策。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既然就业形势不乐观,如果自己有能力继续深造,当然应该义无反顾地继续努力争取深造的机会。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孩子既然有那颗继续向上追求的心,我认为也应该尽量克服克服,全力支持孩子继续提升自己,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

毕竟,当下的社会,有了过硬的文凭,很多时候,就业的敲门砖才更硬、更强,机会才更多。作为父母,真的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支持才好。

否则,如果孩子在就业时因为文凭不够硬,遭遇倒挫折,孩子肯定会多有抱怨,这就不划算了。钱只是身外之物,孩子的前途与前程才是真正的硬通货。你说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