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唐朝西州所爆发的"名岸战役"不仅体现了当地各个折冲府在保卫国家边境安全时的所作所为。同时,还可以从西州都督府对本次战役的相关指挥,反映出唐朝初期府兵制度的不足。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唐朝初期一味在府兵制度上强调中央集权制度,忽略了地方都督府在实际作战中的指挥作用。由此可见,唐朝初期的府兵制度是片面的,且有待改进。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九视元年三月,西州鹳鹆镇的"名岸"曾爆发了一场战役,为了平定战乱,西州前庭府曾前后派遣两名果毅都尉带兵前往作战

唐代西州,位于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而根据我国出土的唐代文书可以得知,西州有一地方名为鹳鹆镇的古堡,位于阿拉沟的东边,正对着的就是吐鲁番盆地。这个地方在唐代被视为军事要地,站在古堡的最高处,可以眺望整个吐鲁番盆地,只要目光所及之处稍有异动,便可知晓。而唐朝之所以在西州建造鹳鹆镇,主要是为了防止西州遭到外来势力的袭击。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当时的鹳鹆镇管辖着两个游奕所,其中一个叫鹳鹆游奕所,另一个就是名岸游奕所。两个游奕所分别管辖着多个烽铺,如阿施烽、断贼铺、鶥鹆烽、赤山烽等归属于鹳鹆游奕所,名岸烽、泥岭烽、白水烽、小白水烽等则归属于名岸游奕所。

九视元年三月,西州的"名岸"爆发了一场战役,史称"名岸战役"。关于到底是哪股势力在名岸地区发动了这场战役,尚无从考证。

但根据《新唐书·突厥传下》中的相关记载:

"圣历二年,以斛瑟罗为左卫大将军兼平西军大总管,令抚镇国人。是时乌质勒兵张甚,斛瑟罗不敢归,与其部人六七万内迁,死长安,擢子怀道为右武卫将军。"

由于当时的唐朝只愿意承认斛瑟罗在西突厥的地位,并不理会乌质勒的存在。但随着乌质勒的实力不断增强,斛瑟罗只好放弃在西突厥的统治地位,被迫内迁。再加上文中提及的圣历二年之后的一年就是名岸战役爆发的时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西州与唐军发动战争的应该是乌质勒。

根据《新唐书·兵志》中关于唐朝府兵出征原则的相关阐述:

"凡发府兵,皆下符契,州刺史与折冲勘契乃发。若全府发,则折冲都尉以下皆行,不尽则果毅行,少则别将行。"

根据上文的表述,我们可以得知此次战役或许并非十分激烈。因此,前庭府才分两次分别派遣阴嗣业以及张兴操兵前往作战。而相较于神龙元年折冲府的都尉带兵直接参与作战而言,名岸战役的作战规模其实并不大。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但从前庭府先后曾派两只队伍前去参战,可以得知,极有可能是在第一次阴嗣业带兵参战所取得的效果不佳,才会有第二次的张兴带兵参战。同时,阴嗣业和张兴就是当时前庭府仅有的两名果毅都尉。可见,前庭府在当时极有可能是将绝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到了此次战争中。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从当时唐朝名岸战役的具体情况来看,各个折冲府都在西州都督府的指挥下,全力配合,积极参与到名岸战争中,为保卫国家边疆安全做出了贡献

早在贞观十四年,唐朝就已经在西周建立了都督府,紧跟其后就是地方折冲府的建立。当时的西州共建立了四个折冲府,分别是前庭府、岸头府、蒲昌府以及天山府。

就鹳鹆镇是在哪个折冲府的管辖范围内而言: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鹳鹆镇与天山府的距离最近。其次,即使是在天山府没有设立之前,鹳鹆镇还是属于天山县的范围内。所以,天山府对鹳鹆镇实施管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遗留下来的史书关于这次战役的相关记载少之又少,其中只对前庭府马匹的损失有过描述。虽说名岸战役的规模远不如神龙元年的战争,但在此次战争中前庭府的损失还是不容小觑的。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当时的前庭府共有84匹战马,而在此次战役中,共计损失了了35匹战马,损失率将近原有战马的一半。又因史料的缺乏,我们无从知晓此次战役共计损失了多少人员。但唯一能确定的是,不产生人员伤亡的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时前庭府在战争中的减员是一定的。

值得深思的是,关于名岸的详细地址史书中虽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我们知道名岸是属于鹳鹆镇的,而鹳鹆镇又是在天山府的管辖之下。在当时,无论是出于何种考虑,人们在发现敌情时首先应该上报的就是天山府,而天山府在得知情报后还会上报给西州的都督府,再由都督府下达作战指令。

一旦敌军想向名岸发起突袭,鹳鹆镇的古堡就是最佳的防守位置。但由于乡镇级别的地区所拥有的兵力十分有限,所以必定要受到西州地区军队的驰援。从当时的的情况来看,一方面鹳鹆镇是天山府的防区且在天山府的管辖范围内;另一方面鹳鹆镇与天山府的距离较近。所以,若是敌军来犯,西州都督府必定是先从天山府中抽调士兵前去支援。

当然,就算天山府派去支援的兵力不足以应对敌人,那么也应该是离鹳鹆镇较近的岸头府前去支援。再者,岸头府的军队在高和县,与鹳鹆镇的距离只有几十公里,相较于前庭府在支援的时候更为方便。所以,我们很难想象,在名岸发生战争的时候,最具地理位置优势的天山府和岸头府没有前去支援,而是从距离鹳鹆镇最远的前庭府调兵支援。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因此,笔者大可推测这就极有可能是西州的三个兵府都曾前往名岸作战,而遗留下来的史书只详细记载了前庭府参与此次战役的过程。

当然,这三个兵府前去参战,背后肯定要有人来指挥,而这就属于西州都督的职责范畴了。一半在西州遇见战事,这三个折冲府一般不会自行出兵,而是受上级,也就是西州都督府的指派才能出兵。

根据《新唐书·兵志》中关于一般情况下出兵规则的相关记载:

"依令:差兵十人以上,必须铜鱼、敕书勘同,始合差发。若急须兵处,准程不得奏闻者,听便差发。"

当然,除此之外《唐律·擅兴律》还对特殊情况有相关规定:

"其寇贼卒来,欲有攻袭,即城屯反叛,若贼有内应,急须兵者,得便调发。虽非所属,比部官司亦得调发给与,并即言上。"

也就是说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各折冲府来不及向上级兵府上报,也可以先行出兵,之后再向上级上报。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可见,尽管当时西州的天山府、岸头府以及前庭府都是隶属唐朝廷十六卫的,但倘若要谈谁有对这三个折冲府的实质管辖权,还是西州的都督府最有话语权。虽然西州都督府不能直接传达命令给各折冲府的军官,但是可以直接支配折冲府的军事力量。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唐朝初期制定的府兵"隶属"制度只是片面的强调了中央集权制度,这种表面形式主义的府兵制度是有待改进的

根据《唐律疏议·职制律》中的唐朝"地团"的相关记载:

"州县有境界,折冲府有地团,不因公事,私自出境界者,杖一百。"

可见,就唐朝的府兵制度而言,各个地方的折冲府都有相对应的驻扎地,通常被称为"地团"。而在一定意义上,"地团"不仅是折冲府的驻扎地,还是军事变动的管辖区。

同时,根据部分遗留下来的史料记载再加上推断,我们可以还原当时名岸战役的增援情况:先是由天山府、岸头府先去驰援战场,最后才是前庭府。

而前庭府曾两次派遣果毅都尉带兵前往战场支援,事实上中央十六卫不可能那么迅速就收到地方的上报,然后做出相对应的作战指令,所以当时唯一能够指挥战场的就只有西州都督府了。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说西州都督府才是三个折冲府的直系上级。

从名岸战役中折冲府的所作所为,看唐朝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

但是,根据唐朝所颁布的府兵制度来说,一般任何地方级别的折冲府都是隶属于朝廷的十六卫。关于名岸战役爆发时,西州都督府是否到京城上报,并没有相关史料予以描述。但根据西州都督府对于当地折冲府的管理来看,无论是日常还是在应对战争的时候都是及其严格的。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西州都督府对各个折冲府的管理中体现出其高于中央十六卫的军事职能。而所谓明文规定的各折冲府隶属于中央十六卫,不过是一种外在形式而已,中央十六卫并不能直接掌控西州各折冲府。

由此可见,唐朝当时所制定的府兵制度只是用来强调唐朝所施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事实上,唐朝的这种府兵与朝廷的"从属关系"是没有正确认识到战争时的实际情况所导致的。

参考文献:

《新唐书·兵志》

《唐律·擅兴律》

《唐律疏议·职制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