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孟子说:人本善;荀子说:人本恶,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恶?

探讨永恒


这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说人本善的是有理有据,说人本恶的也同样条条是道,没有个定论。其实个人觉得,不需要定论,因为这本就是没有对错的问题。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本身就是看人性的着力点不同导致的,人性的善恶,本来就是复杂的,并不单纯,不是非善即恶,也不是非恶即善。

孟子性善的出发点

孟子说人本善,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有善良的一面,这是人的天性,即便是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文盲,当他看到小孩子落水,也会有恻隐之心,看到小动物饿得奄奄一息,也会心生怜悯,总会不知不觉的有泪点能打动他,任何人都不会例外。这是我们人类社会深深的烙印,不会因为我们苦难的后天经历就能抹去。

荀子性恶的出发点

而荀子说人性本恶,出发点就稍微靠后一些。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生物个体,随着慢慢的发育成长,势必会与社会挂钩,慢慢就会有很多不好的恶习觉醒。比如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自己也会想要,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形成贪财的恶习,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教每个人学会了礼仪,有了廉耻之心,如果太过,就变成了贪名浮夸的毛病,这也是一大恶。人类要繁衍,也不可避免的会有性,如果毫无节制,就变成了好色之恶。孔子说,食、色,性也。就是吃饭和美色,本来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天性之一,如果毫无节制,就变成了只懂得吃饭和生殖的动物了。人作为万物之灵,天性绝不应该仅仅只有食与色。

所以孟子的性本善与荀子的性本恶,本就是人性的一正一反两面,如果我们非要走极端,那又何尝不是一种恶,所以古人才强调中庸之道,强调“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善无恶心之本

其实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时候他看见小动物饿得奄奄一息,他内心不会有任何反应,也不会有任何恻隐之心。同样的,他们这时候也不会有什么羞耻之心,也不会爱什么面子,贪财好色之类的事情,也与他们无缘。这种状态,其实就是王阳明先生说的“无善无恶心之本”。老子说赤子之心,就是这种状态,就是刚出生的婴儿,全身通红,他们这时候的心,才是与自然一体,一尘不染。

有善有恶意之动

随着慢慢的长大,大家才会有了善与恶的概念,才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才知道我们应该要有不忍之心,有羞耻之心,而不应该像禽兽一样,随地大小便。才知道有财富这回事,知道有权力这回事,知道有面子这回事,这些其实都是人类社会教的。这就到了“有善有恶意之动”的状态。

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知道了善恶,有志之士,就会有隐恶而扬善的举动,都知道善的要把它慢慢的去除掉,要把贪财、好色、贪念权位这些不好的东西要逐步逐步的去除掉,把真正的良知保留在心底,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最后我们通过存善去恶,又回到了赤子之心的那种状态,善恶均已看淡,一切回归自然,这就是得道。

所以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本就没有必要去争论,我们只要切切实实的存善去恶,去伪存真,找回最初的那颗赤子之心,那人生必然圆满,必然能够获得超然的智慧。


l易耕堂l


几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着善与恶的问题,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分析自己,却始终无力改变自己。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两位道家给出了不一样的结论,综合分析,其实人是介于善与恶之间相互矛盾的并存。

婴儿出生的时候应该不知道什么是恶,所以人们都喜欢孩子的可爱,因为孩子的笑脸是纯真的柔和的,不含任何杂质的,虽然长大以后也会笑,但只是表情而已,那种表情太复杂,需要揣摩。

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善与恶只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所产生出来的结果。

然而归根结底,善与恶源于人性的本质,那就是自私。

人是自私的产物,凡事都会以满足个人喜好为前提,维护利己,排斥异己,这就是生存之手段。

从大的方面来分析,人类为了维护和巩固自身的地位,国与国之间不惜动用大规模血腥的战争来强大自己,这就是弱肉强食,你死我活,丛林法则从古至今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而且愈演愈烈,对于兵器的研究,如何使杀戮更具威力,从未停止过,甚至逐步升级。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类都是彼此依赖的状态下共存着,恶到极致就是在毁灭人类自己。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以恶还恶。

我们一直都在讨论人性,其实人性最经不起推敲,不知道还好,知道了令人心寒,让人鄙夷。善良的人在叹息,恶人变本加厉。

也许,正因为善与恶的冲突才导致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科技成果是进步了,但同时还需要与文明的同步,这种文明是要以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为宗旨为核心,科学服务于人类,而不是毁灭异己,保存自己。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与道德法制观念必须要同步,同享一片蓝天,同为苍生,同为地球生灵,祸福相依,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我们要对所有的人类都寄予善良的愿望,不要看到恃强凌弱,没有欺凌;不要看到有人处于贫困;不要看到饥饿与寒冷,少一些犯罪,这一切都需要全人类以及全社会做出共同的努力。

人类代代繁衍,留点德运予子孙。

人类什么时候消灭了自私和巧取豪夺,做到人人平等,那才是善到了极致,也是所有善良人的福祉,更是人类的福祉。





枫桦苇岸


关于人性的善恶论,我们已经争论了几千年了。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

无论人性是善还是恶,最重要的,我们是人,不是兽。

真正的人性,善一直存在,恶也一直存在。就是在最初,也是善与恶同时存在的。

小孩子的眼神清澈,天真无邪,人们就说,看看,善良而又友好的眼神,因此说,人性本善。

可是你不要忘了,此时小孩子的眼神叫做自然,不叫本善。这个年龄段,没有善,也没有恶。或者说,这个年龄段还无法分别出善与恶,也就无法表现出善与恶,只是自然地呈现。

有人说,那个人多善良,一辈子了,就没做过什么恶事。笔者想说,第一,没有给他一个人生的地位和环境,第二,心里存在的恶,只不过没有机会表现出来而已。

只要有机会,人性的各种可能,会全部表现出来。前一阵子,网上一直流传着蔡康永的那就话:那不是原谅了,那是算了。典型的没有机会报复,如果有机会报复,会说算了?

道德的存在,法律的存在,在保障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千万不要去试探人性,你一定会失望的。

人的一生,一直在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性中交织。我们要懂得,如何利用信念的力量,感情的力量,道德及法律的力量,去保持善良。

人生保持善良不易,关键的关键,还是心念动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管理好自己的心境,很重要。

一、孟子性善论

孔子的仁学体系,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孔子“仁”的终极依据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来保证“仁”的可靠性与正当性。与之伴随的便是“克己复礼”“为仁由己”的“己”是什么样性质的“己”。人性论的探讨便是回答这样的问题。

在孟子之前,儒家之中已经有关于人性的讨论了。《孟子·告子上》中记录公都子引了两段论述:

或曰:性可以为 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这两段中的“或曰”指的是谁,《孟子》书中没有说明,但东汉王充《论衡》中提到,说第一个“或曰”指的世硕,第二个“或曰”指的是宓子贱、漆雕开等。这都是孔门弟子。

第一个“或曰”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周文王、周武王之世,民好善。周幽王、周厉王之世,民就横暴。很显然,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善与不善,关键在于社会政治环境,在于君王的教化。人的善恶,要看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君王当政。

第二个“或曰”,是对上面说法的反驳。尧是圣君,也有象这样的人。以瞽瞍这样恶毒的人为父,也有舜这样的儿子。所以人性善恶的根本不在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君王教化,而在于人的本性就有善有不善。有人天生善良,有人天生就恶。把人的善恶差别归于天生固有。

与上面两种人性论都是僵化的,与之相比,孟子的人性论就精致的多。

孟子的人性论,建立于一种"不忍人之心”的本心之上。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落到井里,任何人都会立即生起一种惊骇而同情的心理,想要去救那小孩。这一瞬间产生的这种心理情感,就是“恻隐之心",这是人所共有之本心。这便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仁之端”不等于仁,而只是一个萌芽,还要扩充。"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这里便有一个问题,就像今天很多人所批评的一样。我们承认“恻隐之心”是人之固有的本心。但孟子不能只拣好的说呀,各种食色欲望也是人固有的呀。你怎么把那些排除出人的本性,而只留好的呢。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这样的观点早在孟子时期,便有人提出来了,那个人叫告子。告子就认为"生之谓性”,人天生就具有各种欲望本能,这才是人的本性。告子的人性观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表达:“食色性也"。当然,告子认为,这种人性欲望,只是一种生理本能,它是没有善恶的道德属性的。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禽兽的差别很少,就差那么一点点。人与禽兽相同者多,不同者少。“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告子所云的“食色”云云,孟子也承认,那是人所具有的,但那是人和禽兽相同的部分,是人和禽兽都具有的。所以,我们能把人和禽兽共同的部分称之为“人性”吗?不能。孟子便反驳告子的"生之谓性”,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并不是只拣好的说,人的食色欲望等等,他都是承认的,但那是人与禽兽所相同的部分。孟子的性善论,是就人与禽兽不同之处而论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之处,是善的。告子的“生之谓性”,是把人与禽兽共有的部分当做了人性。是不足取的。

二、荀子性恶论

荀子的性恶论与告子的“生之谓性”类似,只不过告子认为"生之谓性"是一种生理本能,无所谓善恶,荀子则把它归之于恶。善是人为,是后起的,道德是对人性的改造。

荀子所谓人性,是生而即完成的性质,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

孟子所谓性善,最初只是个善端、是个萌芽,还要后天的"扩而充之”,那就不是一个完成的性,不是真正的人性。荀子认为,“扩而充之”,便是人为,是后天的,便不是真正的先天之性。善需要后天的学习而为善,恶则不需要后天人为学习,而是"不事而自然"的,所以荀子说孟子的性善论是不知"性伪之分”,恶才是人之本性。

对于人性当中所包含的食色欲望的部分,孟子和荀子都是承认的。也都致力于克服掉这部分而成就君子人格。只不过孟子主性善论,并不承认那部分为人性,而以人所固有的本心为依据,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自觉。荀子说人性恶,就把那部分当做人性,强调道德的后天改造。

于是荀子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善的最终依据。孟子依于人之本心。荀子说来自后天的教化与改造。但后天的教化如何是善的呢?于是荀子继续论证,礼义出自圣人,由圣人担保其可能性与可靠性。礼法既由圣人所立,那圣人又从哪里来的呢?荀子于是认为人具有知觉某种理的能力,人皆可以为圣人,只要他知觉到这种理。

如果这种理来自于心,那还是归于孟子的性善论了。

如果这种理来自非人格化的自然之天,那就是道家所言之自然。

如果这种理来自人格化的天,便是墨家天志之类。

荀子对以上理论都是反对的。最终,荀子把理归于了一个外在权威--君。

荀子性恶论,于是使得外在的权威秩序取代了孟子性善论所持的内在道德秩序,由此而开出法家思想,亦是顺理成章了。

三、性善还是性恶

其实仅就中国思想史中的人性论而言,不仅有性善论、性恶论这两种,还有性无善恶,性超善恶,性三品以及宋明理学时期性情之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人性论,以及“心统性情”,“性日生日成”等等诸说。这其中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界说。

人性论的各种界说,其实是为了给经验世界中的具体人生理念提供某种依据。但人性本是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是不可知的。我们只能在经验世界中说一个人做了好事还是坏事,性格好还是坏,却不能就此得出人性是如何的。不同的人性论,指向的是不同的人生理念或主张,而不是一种客观的知识。

仅就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而言,我更认同孟子的人性论。

荀子所认为的人性恶的部分,孟子也承认人具有,只不过不承认那是人性罢了。

荀子强调的后天教化,孟子也是认同的,善端需要后天的扩充。

荀子认为人的善只能由后天的礼法制度来对人性进行约束才有可能。善的其本质不过是对规则的熟悉和习惯。这是我不大认同的。

孟子则认为人性中具有善端,人本具成为一个好人的种子。无论你实际行善还是作恶,在本然的意义上,你应该做一个好人。


厚德载物49056


人之初性本中!

不知道这两位历史名家说的这两句话是从人什么年龄开始算起的,说的这个人本性初始是善还是恶,有没有一定的框框基础!

善与恶:

我们人类首先是人数众多的群体!群体生活范围必然牵扯着个体之间的相互利益!善与恶就是在最大维护个体权益上的一个界定尺度!一个个体危害别的个体的行为即是恶行!那不危害任何个体的行为是不是善呢?不好说!绝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这是善恶之间的一个灰色地带!因为有些善恶结果是需要时间来显现的!还有就是对人类其他以外的生命体的问题!(对不是生命体的事物更没法说了)动物种类很多,但是人要食用其他动物的肉体来维持提升自己种类的生命体,这是恶还是善呢?也不好说!什么是善?对其他人类个体进行了一定的帮助行为或者善良行为肯定算善行!但善恶行为界限还是比较模糊的,最后的结论应该就是人类群体大多数个体共同的认同善恶,就是善恶的各自区域!其实善恶行为还有大小之分和多寡之分!

人之为:

人之初是从刚降临这个世界的时间算起,还是其他时间算起?人在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对群体社会融入不多,对其他个体行为实行较少,很难是说善和恶!一切没有太多显现,基本都是淘气!不懂事!孩子气!这样的鉴定!

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对其他社会个体接触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性格特征,行为施展,心态思想,才开始比较全面的显现出来!不算心内隐含的东西,只有这个个体做出了很多对其他个体更多的危害更大的损害行为,大家才会鉴定这个人是恶还是善!

还有世界万物的两面性特征,因为个体的认同度不同,有些行为是善还是恶,还是灰色地带的中,看法也不一定相同,也就是个体认同基线有差异!

人性特征源头:

我们说,每个人的个体特征都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但是给性格行为做出了一定的范畴规划,虽有弹性,但大致范围还是有的!

我认为一个人的本性特点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父母性格特征遗传基因,这个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肯定是有父母基因组合、照搬、变异的现象出现的!但是一个人的内在特质也是丰富多彩和复杂的,再加上两性互相的影响和结合,孕育出来的就更加复杂多面,无法清晰看到,清楚基因遗传的是善还是恶!

第二人在自小长大生活的环境里成长,环境对其性格特点的形成,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作用。环境里个体融入,经历、接触、模仿、学习、思维、对比、追求……这些东西都造就了一个人将来的性格行为结果方向!

第三个体主观的思想变化,心灵变化,追求方向,学习认同……这些也是形成个体特点的一个方面!这个是复杂多变,难以了解和掌控的,主要为个体个性是怎么疯狂张扬或者内敛的!

群体鉴定:

人类社会是群体性的,群体利益必定要有最大的维护基本面!于是定制了很多的条条框框,不管是有形的法律法规还是无形的公德意识,必定是维护群体共性利益,共性认同,共性尺度的!这个还有整体管理,整体维护,整体导向的问题!总之人类社会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体与个体共存的意识形态!也是以共存为目的的!

人之初,性本中:

我为啥说人之初性本中呢?当然是有以下原因!第一人的善恶意识来源极其复杂,方面很多,不知道具体来源主体是怎么导向的!

第二人的善恶行为必须有显现行为才可以界定!并且这个界线是有很多宽窄度,很多模糊度的,只能最后以最大群体的共同认同度来鉴定!人之初还无法显现,也就无法准确鉴定!

第三人的善恶行为有一定范围的灰色地带,这个灰色地带都无法说清楚,更何况来源呢?所以说不管是孟子还是荀子,仔细推敲他们的这种定论也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猜测!

第四人是非常复杂的高级动物,为善为恶有时就是一念之间,一私之念,一激动之为,一追求之想……太复杂了!而且人是在不停变化的,善恶互相可以转换!所以善恶只是后天人的一种行为!更无法说到人之初的本质去!

基于以上几点,给最复杂的人,受复杂的环境影响,主观的自我发展演变,在人之初给下一个定论,都颇有偏执的诱导,最中肯的还应该是人之初,性本中!

当然本人水平有限,更别提什么研究了,只是一个普通人自身的主观思想想法,对与不对都不敢说的,只是一种随意的诉说交流罢了!


说客先生dys123


动物的天性是为自身生存努力吃喝一生,动物具有天生的自私性。

人是动物,出生时就具有自私性,荀子性本恶的说法是正确的。

坑蒙拐骗、偷盗抢窃、杀人放火,就是人性自私的极端表现。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呢?是教育和法治双重作用的结果。

人类進入文明时代,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正常发展,订下了这样那样的条条款款。这些订下的规矩就是伦理道德。

最初人类杂婚,不分亲疏。后来发现近亲繁殖造成后代缺陷,于是禁止近亲接触。时间久了,男女之间产生羞耻之心。

最初人老了,不受待见,甚至逐出族群,任其自生自灭。慢慢的人们觉得人老了,也应正常生活,于是孝敬父母的的道德观产生了。

人要生存发展必须抱团取暖,个人必须遵守集体生活的规则。于是产生了大公无私、克已奉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

人类一起生活必须有个首领,首领还要有权威。这就要求群众服从首领,对首领要有敬畏之心。于是忠君愛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的愚忠出现了。

上面说的伦理道德自人类诞生以来就逐步产生了。孔子之所以被后人尊敬,是因为他总结了前人的伦理道德观,并被他的学生们总结为《论语》。

光靠伦理伦理道德还是不能完全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律法规、军队警察就起到了制约作用。

人性的自私受伦理和法律的双重制约,才维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


辛福先


告子曾经提到:“食色性也”并以此观点,主张人性无善无不善论,这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和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人们对人性最基础的三种认识。

这三种观点一直都是人们诤论的焦点,几乎没有哪一方可以完全说服另一方的。因此,我们跳出中国传统文识中的观点,以另外一种观点来看人性,或许可以产生新的思路。


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关于人类性格的形成以及成长,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孩童时期性格的形成,与所处家庭中父母的言行有着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成年后的一个孩童,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举止往往与他原生家庭的父母有着极高的相似程度。也就是说,孩子性格和认知的形成,完全是父母一手造就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与我们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有着非常高的相似程度。

所以,一个人的善恶,在现代研究心理的学者来看并不天生就是善或是恶的,而是来源于后天父母以及家庭的引导和教育。


从佛学的观点来看

在佛教中,常常提到因果以及三世轮回,也就是说,佛教相信人是有前世也是有来生的。那么以这种观点来看,我们的善恶习性也就会随着轮回,而跟着投生到下一个新生儿身上,如果你上辈子是恶念诸多之人,那么再次投生之时,便也会带有更多的恶性习气,成为一个性本恶之人;如果你上辈子是一个常行善行之人,那么再次投生时,便会是一个善念多于恶念的性本善之人。

从玄学的观点来看

我们都知道全球文化中,都有占卜、占星、看相算命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会告诉你,人的善恶之行、善恶之念,在出生的八字定下来的那一刻便决定了。你这个人是大善之人还是大之人,还是不善不恶或是善恶掺杂之人,都会在你的八字中体现出来,而善恶念并没有一个常论。

因此,总结了诸多观点后,你会发现,性善还是性恶,亦或是不善不恶,都是因人而定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人生下来就一定性本恶,也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一定性本善。


国学泛谈


孟子说的性和荀子说的性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性。性分三层:天性,秉性和习性。

其中,天性和秉性为先天之本性,习性为后天环境所造就。显然,孟子和荀子所说之性为前二者。那么,如何来判断前二者哪个是孟子所说之性,哪个是荀子所说之性?需要先了解天性和秉性有什么不同:

天性是道家所说的道,佛家所说的如,本善。秉性是自无始劫以来轮回过程中所积累的业力显现,也就是咱们平时每个人的脾气大小,本属恶。

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是名丰收


我认为,孟子说的人本善,是相对于人长成之后的恶行而言的。婴儿降生之初,便暴露出索取的自私本能,这是荀子“人本恶”的思想前提。而不论是人本善还是人本恶,二位先贤其实都潜在的假借了成人的恶行为选项的。孟子的人本善,解析的是人在成长之初的善念,随着人的不断成长,私欲不断叠加,膨胀,逐步被磨灭。因此,提醒着人们释放善念。而荀子的人本恶,则是本着人的恶行,随着人的成长,有节制或无限制的延伸放大自私的本能,既人的恶行。所以,这种假借对照,得到的结论都是成立的。


折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

我认为,最初的人性并没有善恶之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恶,体现不了善;没有善,又谈什么恶呢?片面的解读“性本善”和“性本恶”都是不对的。

何为善?何为恶?

我们可以把“善”理解为哲学和伦理等范畴的一个概念性观点,它能够给他人愉悦和友好的感觉。“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所以善是一种好的品德,以满足他人需求为标准的行为。自然而然,恶就是满足自己让别人不愉快的行为。

在所谓的人之初阶段,因为生存的本能,争夺生活资源的战争比比皆是。部落之间、人和动物之间都是如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是善吗?是恶吗?

当人类产生了思想,有了道德观念,于是有了善恶之分。

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它都不是为了给人性下定义而存在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因为环境和所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会导致学识和品性有所差别。强调的是教育对人的作用。

荀子在阐述“性本恶”的观点之后,提出“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师长的指引让人明智善良。而后又继续阐述了没有教育和礼义的后果,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性本恶”还是“性本善”,它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强调教育对人的重要,而不是给人性定义。虽然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内涵一样。


燕子的涛宝


人性有善恶两面

常人均是:

对己有害对社会有利,则恶处之。

对己有利对社会有害,便善待之。

其实这是自私自利只要能获利益在所不惜,

不检讨自身问题伤天害理者小人,

有反省检讨自己问题修正行为者君子。

所以人人都向往君子作风,而通常干些小人的事情,这就是人性恶的一面,但人人内心却真的都想做君子的意愿,这就是人本善之论!

其实人本善与人性本恶,不冲突。都是人性皆有的问题,所以没有谁想干偷鸡摸狗的小人,人人都想坦坦荡荡做为君子~这就是人本善,但人性却存在想快速成长走捷径干些不正当勾搭的小人行为~这就是人性本恶之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