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汝州访古 汝南街道栗庄村的“皇姑坟”和“玉泉庙”


汝州访古      汝南街道栗庄村的“皇姑坟”和“玉泉庙”


汝州访古 汝南街道栗庄村的“皇姑坟”和“玉泉庙”

讲述人:赵章锁(87岁)

闫小红(74岁)

釆访人:余鸾

整理:王国成

栗庄村,座落于燕子河​东岸,是斯水迈出自家门口经历的最后一个行政村,隶属汝南街道。它北望汝河水,东依赵沟河,赵沟河东边的高地上,不知何年何月,留下了一座富有传奇的古坟,一座扑所迷离的老庙。

古坟坐落于赵沟河东岸与余庄新村西边不远的交界处,坐东南向西北,传说是个皇姑坟。皇姑坟所葬何代何人,没人知道,今年87岁的赵章锁和74岁的闫小红老人告诉我们,在他们的记忆中,皇姑坟是个高大土崮堆,占地面积约三分左右,坟顶端有一小洞,从洞口丢进石子、土粒后,侧耳听它坠落时间很长,估计墓穴不会太浅。 坟前的皇姑庙,庙门亦朝西北,门前有对石狮子,逢年过节,附近还有不少人过来烧香者。

汝州访古      汝南街道栗庄村的“皇姑坟”和“玉泉庙”


当问到皇姑坟有没有传说时,赵老说道,最有名的传说​是皇姑坟外借餐具。不知从何时起,皇姑坟附近村庄住户,遇到红白喜事需要大量餐具的时候,只要到坟的小庙前一烧香,报出所用餐具数,然后一百八十度转身向后走上百步,待回头时,所需餐具悉数摆在坟前。使用后再完成烧香,报数,转身动作后,餐具就收回去了,据传很是灵验。后来,此事越传越远,使用者也越来越多,其中难免鱼龙混杂,某些人用罢后,干起了更换餐具的勾当,日久天长,皇姑失望,坟中的餐具再也不外借了。

汝州访古      汝南街道栗庄村的“皇姑坟”和“玉泉庙”


还有一个传说更有趣,说是有个人正在皇姑坟边犁地,忽然不知从哪里出来只老母鸡,带群鸡娃跟着犁跑来跑去。牛把觉得犁地碍事,怕牛踩死它们,随便用鞭稍一撩哄,不曾想撩死了一只鸡娃,老母鸡突然跑来照他腿上猛啄一口便无了踪影。犁地人当时觉得奇怪,等耙地时,他在撩死鸡娃的地方,拾了一个50两重的大元宝。回到家里,腿上被母鸡啄的伤口溃烂了,于是四处求医问药,直到他将元宝钱用完,腿伤才正好痊愈。

汝州访古      汝南街道栗庄村的“皇姑坟”和“玉泉庙”


当问他皇姑坟毁​于何时,赵老回忆,听说皇姑坟毁在豫西师管区司令部之手,民国二十年(1931年)前后,河南军管区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洛阳成立豫西师管区司令部,陈士虎任司令,不久因日军占领黄河以北,威胁洛阳安全,豫西师管区司令部连同所属11个补充营全部迁移临汝,陈士虎手下为了捞财,戒严几天,将皇姑坟扒开了,至于有没有挖出东西,老百姓也不清楚。只知道部队撤后,皇姑坟面目全非,变成三个砖券大洞,最大的一个约二间堂屋大小,三个洞合起来,相当于现在打的一处宅子。墓洞口安有石门,里头冬暖夏凉,暑伏天村民们晌午头常常进去纳凉休息,农闲时还成群在里边打扑克、下棋、摆方和说瞎话,上世纪学大寨平整土地,才把洞填住。随后,闫小红老人还冒着寒风,引我们到皇姑坟遗址实地观察。

汝州访古      汝南街道栗庄村的“皇姑坟”和“玉泉庙”


至于扑朔迷离的老庙,并非前文提到的皇姑庙,而是栗庄村南边一座已经扒毁了八十多年的庙宇。由于时间久远,这座庙的名字现在很难确定,仅留下音为“玉前庙”这一口头称呼。不过当地还有一种说法,称这座庙为”玉泉庙”,说是庙前赵沟河里原有一股长年喷涌的一个泉眼,叫玉泉,庙名以泉水而取。因为庙扒毁的时间太长,时过境迁,现在很难寻觅到与该庙有关的史料,再者讲述人当时的年龄也都小,记忆糢糊,若想弄清该庙的情况,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汝州访古      汝南街道栗庄村的“皇姑坟”和“玉泉庙”


据赵章锁讲述,他七八岁时,庙宇虽破,但整体规模还在,庙内有石碑,还有柏树,有大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五间,山门三间,东西山墙还各连一小间,加上其他房舍,庙内共有三十多间房屋,总占地面积约一亩还多,有庙产几十亩,旧址大体在栗庄现在南北路东边约150米,杨虎路北边约30米处。玉泉庙先后被毁两次,一次发生于清未修寨墙时,这次仅挪走了院中石碑和小房木材,老日来前,修寨墙炮楼时,算是把庙彻底毁了,只剩下一片石头根脚。当时栗庄归余堂乡十保管辖,保长是当年小李悦打三屯拱圪针墙活着回来的余得胜,玉泉庙被毁后,庙里人走光了,几十亩庙产全归余得胜掌握。民国动乱几十年,庙址慢慢的变成了庄稼地,解放后不兴敬神,玉泉庙就再也就没人提了。前几年,村里几个老太太牵头收钱盖了间庙,又塑了新像,但不知怎的,现修的小庙门额写得是“玉仙庙”。

当他话音刚落,我忙问:“您说到底哪个庙名正确,是“玉前庙”,还是“玉泉庙”?”老人哈哈一笑说: “我也弄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