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人的一生是夫妻親、兄弟姐妹親、父母親,還是兒女親?有何依據?

陳qingqing


人在一生中會面對很多的家庭關係,包括夫妻、兄弟姐妹、父母兒女等等,既然這些關係都並列存在於家庭關係中,那我們就會產生一種比較,到底哪種關係更親呢?又有什麼依據呢?

想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明白,這裡的“親”指的是親密程度還是親人關係。我們先從這兩個方面來討論一下本題,然後再分析一下這幾種關係背後的“愛”的不同之處。

01

一、從親密程度來看

夫妻之間、兄弟姐妹、與父母的關係、與子女的關係,這些關係對於親密程度方面的比較來看,貌似是沒有具體衡量標準的,因為任何一段關係,都可以表現為親密程度的高和低。

也就是說,其中的任何一組關係,可能是非常親密,也可能是毫無親密。比如夫妻關係可以是琴瑟和鳴,也可以是冷漠相對;兄弟姐妹關係可以是不分你我,也可以是反目成仇;同樣親子關係有無私付出,也存在拋棄和忤逆。

但是,根據當下社會意識形態,從公序良俗以及大眾文化方面來看,這幾種關係還是存在普遍意義上的親疏規則的。我們用下圖來表示,其中關係指向箭頭的粗細,代表著普遍意義上的付出程度。

根據圖中所示來具體分析。我們和伴侶的夫妻關係,是一種共存關係,形成一個家庭元;和兄弟姐妹的關係是一種平等的關係,我們付出多少,期待著收穫多少。而父母和我們的關係則是不平等的,父母的付出往往大於我們對父母的反饋,同樣,我們對子女的付出也是如此。

那如何來評判普遍意義的親密程度呢?我們可以從家庭結構以及利益劃分的角度來看一下。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自己的部分形成父家庭,而自己這部分是自己和配偶以及子女組成的子家庭。

在子家庭中,自己和伴侶之間的夫妻關係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對子女淨付出;而父母向我們淨付出;我們和兄弟姐妹之間是平等的互通付出。根據這個關係,我們可以給出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親密程度的比較結果:

  • 夫妻關係≥我們和父母的關係;

  • 夫妻關係≥我們和子女的關係;

  • 我們和子女的關係>我們和父母的關係;

  • 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我們和兄弟姐妹的關係。

強調一點,這個結果只是在某個角度下的普遍表現,並非絕對結果。不排除有個別的關係的親密程度不同於此,比如夫妻反目,父母反目等等。(如何更好的理解這個結果,見本文第二部分)

二、從家庭親屬關係的角度來看

家庭關係分為配偶關係、血親關係和姻親關係三種,本題討論的範圍侷限在配偶關係和血親關係的比較。

血親關係指的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親人關係,比如親子關係、兄弟姐妹、祖孫關係等等。這是一種已經固定下來的親屬關係,不可改變。即使兩人親密程度很差,甚至反目成仇,也不會影響血親關係的存在。

配偶關係也就是夫妻關係,它不以血緣關係為基礎,而是以婚姻關係為基礎的一種親密關係。婚姻關係一般以民俗公佈形式(婚禮)以及法律註冊形式(婚姻註冊)而成立。配偶關係是可以主動或被動解除的一種關係。

從這個角度來看,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關係都是血親關係,不可改變;夫妻關係屬於配偶關係,可以改變。很顯然,夫妻關係的牢固程度要低於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親屬關係。

注意的是,如果夫妻兩人有了共同的孩子,那麼夫妻之間就形成了另外一種固定關係——孩子的父親和母親的關係。由於夫妻兩人都和孩子存在血緣關係,那兩人之間也被稱為是間接血緣關係,是一種獨特而牢固的關係,它不會隨著婚姻關係的解除而消失。

02.

我們應該如何來理解第一部分的結果呢?我們知道,夫妻、父母、兄弟姐妹、兒女這幾種關係的連接,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愛的付出,根據愛的對象我們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夫妻之愛、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三種。

一、夫妻之愛

之所以稱為夫妻之愛,而不是兩性之愛,就是為了突出夫妻之愛是一種結合的愛,是兩個要組成家庭的人想要完全融合,結為一體的渴望。

夫妻之愛是以性愛和排他性為基礎的,但它更強調的是一種結合的愛,無論是從情感上,還是組成形式上,都存在一種向內結合為一體的意願和承諾。表現形式為,情感上互為歸屬,社會存在形式上共擔共責。

二、父母之愛

  • 母愛

母愛是一種無條件的愛,母親對子女的愛,僅僅因為子女是她的孩子,而不是因為子女會為她帶來某種利處。

母愛關注孩子的成長,從母嬰一體到孩子長大成人離開母親,母愛意味著與孩子的分離,接受並支持孩子在成人後離開她。這方面正好跟夫妻之愛的結合意願相反。

母愛的無私性和成就性體現了母愛的偉大。

  • 父愛

父愛是有條件的愛。這種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願望,為你盡了職責,因為你像我。”如果沒有按照父愛的要求去做,便會失去父愛。(引自弗洛姆《愛的藝術》)

父親有帶領孩子成長,並教會他如何生存的責任,讓孩子在成長後,脫離父親的權威和庇護,成為一個自主的人。

三、兄弟之愛

兄弟(姐妹)之愛是一種平等的愛,是基於同級的血緣關係以及成長陪伴而產生友情的一種愛。體現為血緣關係的牢固性,以及在成長中的幫助和陪伴。

同時,兄弟(姐妹)之愛還是一種獨立的愛。兄弟姐妹之間,無論成長過程中是共處還是分離,最終都會成為各自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不存在無條件的責任和義務。

我們瞭解了這三種愛的形式:夫妻之愛、父母之愛、兄弟之愛,也就理解了夫妻、兄弟姐妹、父母、子女這幾種關係的本質區別。如此,我們在區分這些關係的親疏程度時,就會有所依據。


綜上所述,我們對於夫妻、兄弟姐妹、父母、子女這幾種關係,進行了親密程度和親屬關係這兩方面的梳理,同時也分析了連接這幾種關係的愛都有什麼區別。通過這些討論,我們能夠更深的理解普遍意義下的各種家庭關係,這對於我們如何應付和處理這些關係,具有積極意義。(end)

歡迎【關注】大象生,專注解答情感、兩性、婚姻、家庭等問題。希望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大象生


人的一生有父母緣、兄弟姐妹緣、夫妻緣、兒女緣,緣深緣淺,即是一心一生所繫,全部投入,也與際遇相關,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孰輕孰重?心中一平,得失之間,才有差別。

楊絳先生寫過一本書,叫《我們仨》,她活了夠久,她看的更清晰,夫妻、兒女,他們是那樣安靜從容的生活,對他們夫妻來說,兒女情要深,特別是錢鍾書先生,特別愛錢瑗,小時候是她的玩伴,長大了就是女兒的“老小孩”,可是,天公不美,讓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更加重了兒女情。

偉大領袖毛主席,一生獻給了民族、家國,一生為真理而鬥爭!人間大愛、大孝、大真!

他的一生這些愛全部經歷了滄桑,都是那樣深沉厚重,讓人感覺他偉大而深情。

他摯愛母親,再回家鄉的時候,故園三十二年前,他拿著松枝祭拜先人,天地都為之動容,他沒有在媽媽身邊盡孝,是為祖國母親盡心,他曾深情的說:“我的媽媽信佛,所以,小時候,她非常溫和、善良……”

他摯愛妻子,“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如果楊開慧一直陪著他,他會是多麼幸福!他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他摯愛兒女,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少年時期就曾帶著弟弟流浪,父子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而且新中國已經成立了,毛主席說:“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參軍誰參軍!”

哪個深!哪個淺!

都是最深的,都是不能失去的!



我叫及時的雨


這個問題還真是糾結人,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明白,但是就是無可奈何。

  1. 其實,從血緣上的“親”,順序是:父母和兒女是第一的,然後才是兄弟姐妹。
  2. 而從實際上的“親”,順序應該是:夫妻,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


其實這兩種情況始終是糾結在一起,讓人難以取捨。但是真正糾結的是年輕人,人入中年後就分得清了,真正親的人只有兩種:夫妻、父母和子女。

為什麼?因為夫妻、父母和子女始終生活在一起,並且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有全部共同的利益!

所以我認為,最親的人就是:夫妻、父母和子女!!實質上這兩種關係屬於“即親又近”!

而兄弟姐妹則屬於“親而不近”,沒有一點共同利益!但是也應該儘量保持好關係,也可以互相幫助!!!


點評生活我知道


我覺得第一親是父母,第二親是子女,第三親是兄弟姐妹,最後才是夫妻,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的邏輯思維是這樣的,父母是第一親,沒有父母就沒有你,子女是和自己有直接血緣關係的人,子女小的時候父母撫養,自己老了之後子女瞻養,兄弟姐妹之情是打斷骨頭連著筋,夫妻就不一樣了,一方不在了,另外找一個又成為了夫妻,只要他們和諧就沒有什麼區別,父母走了,就永遠失去了,兄弟姐妹也一樣,如果走了再也沒有了,夫妻就大不一樣了,和者合,不和者分,夫妻只要一方有實力隨時可以組合一個新的家庭!


liuliehyun


父母有離開的那一天,我覺的是兄弟姐妹親夫妻有難各自飛的有得是,才看一篇文章丈夫為了保險給妻子殺害了,兒女長大成人了也會離開的,夫妻之間感情好的還可以感情不好的就是熟悉的陌生人,兄弟姐妹就不一樣了一起長得要是那個有困難了,互相幫助。我困難的時候哥哥就幫我的,各人的想法不同,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我的哥哥姐姐在我家困難的時候給了我幫助感激哥哥姐姐幫助我。🙏🙏🙏🙏🙏🍎🍎🍎


美萍6295


人的一生最親的還是夫妻,在法律上定的定律夫妻最親!

一個人的活法不一樣!有些人是夫妻感情好的真正親,有些人是子女品德好的,子女也很親!姊妹兄弟之間的親是親情,不算親人!關係拉好都是講的吃喝!父母才是最牽掛一生的人!他們生了我,養育了我!在這個世界上再有沒有人無條件把你養大!共產黨親是為了大家!只有父母的親是唯一的親。

在生活中的多次磨難!夫妻應該是最親的!可是有些夫妻不是這樣!為了一點事就吵的雞飛狗跳!最後的親情變成無情了!到最後人散各自飛!也有的夫妻生了病了一方離世的!夫妻的感情太短暫了!也就哪麼幾年的光景!人生具來!面臨的所事太複雜了,五味雜塵,無所不在,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到底來到世上為了啥!到底誰最親?


嬌陽似火229543440


誰最親?從倫理道德上講父母最親。父母有造育培養之恩。誰都可能背叛,唯有父母愛護掛念親生兒女。父母恩如天高,似海深。兒女如何回報父母恩情是個人所為。從一生生活中所說,夫妻倆最親蜜最親情。從結婚那一起,夫妻倆已是至親至蜜聯合體。同居同床,情深意切,膚至親蜜。互相恩愛,互相團結,互相包容,共同奮鬥建立幸福家。共同培養教育子女,攜手並肩,風雨同舟過一生。百年修得夫妻恩愛是最親情。


老福頭A


父母,夫妻,兄弟姊妹和兒女那個親這個真不好一概而論,有的說父母是生我養我的那個人當然最親,是的父母授予我們生命,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我們人生中最最親的親人沒錯,可真正結婚生子以後,敢問那個會把工資卡交於父母,哪位又能做到第一口好吃的給與父母(就像小時候父母總是把好東西留給我們的一樣),沒有,可怕沒有一個,幹一個月工資上卡上,卡在老婆手,自己都看不見的人何以說的出父母最親?心親?還是嘴親? 要說兄弟姊妹親,父母在,兄弟姊妹是一家,兄弟姊妹不在那都是親戚甚至還有的成了仇人,父母不在了基本不怎麼來往,也只有在沒結婚的時候能感覺到姊妹們的親情,結婚後,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各顧各,沒有一個會把兄弟姊妹的事當自己的事設身處地的去為姊妹們著想,都想著我過去怎麼這麼地幫過弟弟妹妹,現在弟弟妹妹對我就不像那時候怎麼怎麼滴,這就是自私的表現,很顯然,兄弟姊妹也不是最親的。 最後再說說兒女,兒女親,是父母對兒女親,兒女可不會像父母待他們小時候那樣小鳥餵食,小時候在他們心裡父母是這世界上最親的人,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他會有自己的愛人,孩子,就會遠離父母,甚至覺得父母是累贅,代溝,就會對父母極度厭煩,甚至虐待,這就是生養我們的父母。 有的人認為老婆最親,有人就罵“沒良心的,父母養你這麼大,說這話” ,還有人會說“我老婆沒吃我們家一頓飯,結婚後既工作又伺候公婆,還為我生兒育女,她為什麼不是我最親的人那”,是啊,人家憑什麼嫁給你只受苦受累那,還得不到一句知冷知熱的話。當然,也有人說“我老婆跟有錢人跑了,女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請你自己檢討一下自己的原因,想想人家為什麼寧可揹著這種“跟人跑” 的名聲都不跟你過日子。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誰最親,是有個年齡階段,隨著每個年齡段的成長會逐漸改變人的觀念,小時候最親的親人莫過於父母這是無可厚非的,父母就是我們的天我們的地,沒有父母的孩子不如草。長大後成家了,愛人是我們生活的動力,有了幸福美滿,溫馨和睦的家庭我們身上才有了責任,才知道生活的奔頭,這時候愛人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兒女是我們生活的動力,父母永遠是我們生活的靠背。


甘肅知心


人的一生,我覺得父母最親。而夫妻和兄弟姐妹以及兒女的親情絕對比不上。因為我的父母早己不在人世,而我是父母生來養大的,長大後本應好好回報父母,可是,我母親48歲就過世,父親也只72歲,每當一想到這就自我流淚。第二最親的是夫妻,互相依靠,是一個完整的"人"字,少一劃就倒,孤獨的無助感是無法用語言來概括的,生不如死啊。第三是兄弟姐妹,雖同父母親生,但都各自自然分家了,再親也是無法相助的。


黃俊明85459436


人的一生與誰最親呢!

一,是夫妻嗎?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由此可見,夫妻關係只是人生中相互利用的關係,夫妻關係有長相廝守,亦有半路分離,更有突然腰折,因此這是情與愛,但不是親。

二,是兄弟姐妹嗎?龍生九子各有其職能,血緣上講應該是親的,父母在尚能聚守,根若死,枝葉枯,特別是涉及利益時則親情全無了,因此也稱不上最親!

三,是兒女嗎?父母的回答肯定是!但兒女有了情和愛後,回答不一定是,嫌家貧父母沒本事的兒女比比皆是,唯錢是親,認賊作父,有奶便是孃的屢見不鮮,層出不窮!

四,是父母嗎?是!君可記得,兒行千里母擔憂,臨行密密縫,遊子身上穿讚美母愛的詩句嗎?父母永遠視兒女為新枝嫩葉,倍加呵護,關愛,他們願為兒女熬盡心血,用盡全力,傾其所有將兒女舉過頭頂,希望兒女高,更高,享盡陽光沐浴,希望兒好,更好,是根的幸福與驕傲,因此父母才是世界上唯一的親,最親!是任何人和物質無法替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