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大东区:让“人才兴区”成为助推振兴的智力引擎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大东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危中找机,坚持以“人才兴区”战略为引领,多部门联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人才引进培养,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为推动全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大东区:让“人才兴区”成为助推振兴的智力引擎

大东区把人才工程摆上重要战略地位,秉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大东”的理念,为引进优秀人才制定出台了十多项政策文件和规范指导,对全区60余家重点企业的紧缺人才进行排查筛选,以网上招聘、大中城市巡回招聘、沈阳市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动为抓手,累计征集需求岗位3000余个,引进高层次人才30人,吸引储备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万余人。三年间共组织赴外经贸代表团22批次,考察访问国家和地区20余个,洽谈经贸合作和人才交流项目30余个,成功引进专家领衔的科研团队2个。

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科技政策落实,全区科技企业载体总面积达到13000平方米,从业人员近2000人。助力服务对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利授权奖励及年费补助350余项,市高层次人才奖励7项,技术合同补贴11项,创新券支持13次。充分发挥域内沈阳大学、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技师学院等培养阵地作用,聘请行业内优秀技术能手做驻站大师,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余家,共开展技能培训12000余人、组织完成技能鉴定4500余人、培训高技能人才千余人。

大东区:让“人才兴区”成为助推振兴的智力引擎

利用省、市重大人才政策,组织开展人才评选申报,“十三五”以来共获评省、市优秀专家、创新型领军人才、“兴辽英才”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次。全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26件,专利申请累计资助金额超过130万元。组织四大班子领导干部与省、市领军人才、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对接,搭建服务人才的“直通车”。

开展“万人进万企”主题活动,选派537名干部与区内企业对接。打造符合区情实际的“3+1”服务网络,组织全区各级机关干部走访市场主体2000余次,开展政策集中宣讲、服务企业培训1000余人次。推进“大学生留沈倍增工程”,为申请租房购房补贴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上门服务,实发房租补贴195万元、购房补贴1672.5万元。在大东区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人才新政服务窗口,采取“专窗办理、马上办理、上门办理”的服务模式,在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手续办理、创业融资、子女就学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套餐式的绿色通道”。

“富人之本在得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下一步,大东区将继续深入推进“人才兴区”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加大力度构建创业创新新格局。以良好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周到的服务、优厚的条件给外来人才信心,让外来人才安心,使外来人才尽心。

(二三里编辑 赵晴谒 通讯员 杨海佳、张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