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东方时评丨开展国际防疫合作须摒弃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偏见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26日电,美国犹太人公共事务委员会主席戴维·伯恩斯坦26日向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递交公开信,声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华人群体,反对排华情绪和辱华言论。这封公开信由美国犹太人公共事务委员会等87家犹太人组织共同发表,信中说:“我们深知在此情况下,人们的担忧可能迅速演变为恐慌,导致无辜人士受到排斥和歧视。”

  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但在一些抱有浓厚种族主义观念的美国人那里,“冠状病毒”无异于“武汉病毒”“中国病毒”,借由新冠肺炎疫情,新一场“黄祸论”在某些国家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此前的《华尔街日报》辱华事件就是明证,该报将一篇评论文章冠以《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的标题,肆意侮辱中国,令中国人民错愕、愤慨,不禁令人怀疑《华尔街日报》的编辑是否生活在21世纪:这样的人连基本的人权都不尊重,还有什么资格奢谈所谓“新闻自由”?迄今为止,《华尔街日报》管理层仍未就此辱华事件出来“道歉”。

  在罗马的著名景点特雷维喷泉,一家咖啡店的告示以中英文写道:“鉴于所采取的国际安全措施,所有来自中国的人士不得进入本店。”如此带有种族主义歧视色彩的“过度反应”,连罗马市长维尔吉尼娅?拉吉都看不下去了:“够了,必须停止精神失常的行为。”

  事实上,基于种族主义的歧视和意识形态的偏见比病毒本身更可怕,这种自带优越感的西方至上的东西早就该抛到历史的垃圾堆中作为“有害垃圾”而加以处理。2月1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跨越东西差异,践行多边主义》的演讲,其中就指出“我们尊重西方国家的选择,愿意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与各国实现共同繁荣。西方也应摒弃笃信自身文明优越的潜意识,放弃对中国的偏见和焦虑,尊重中国人民的选择”。王毅特别提及,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严峻时刻,把“锅”甩给某个国家、以戴着有色眼镜的恶毒目光来打量乃至发表仇视的言论,不仅无益于解决任何问题,还将恶化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人民的关系,起到比病毒更坏的作用。

  戴维?伯恩斯坦在向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递交的公开信中还说:“我们承诺将共同努力,确保你们感到安全,得到支持,并共同反击社交媒体上的辱华言论。我们从各自的历史了解到,如任由恐惧情绪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如历史所昭示的那样,任由恐惧情绪蔓延,而肆意发表散布充斥歧视和偏见的言论,并付诸不理智的行动,只会耗损整个世界的美好,将人类文明拖向至暗时刻。伯恩斯坦表示,二战期间中国展现出极大的道义、勇气,同意处于漂泊中的犹太难民进入上海居住,中国在犹太人群体的求存和发展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犹太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在美国的犹太人组织希望通过这封信向目前处于关键时刻的华人朋友们传递友谊,并将时刻支持需要帮助的华人朋友们。

  崔天凯大使表示,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历史上都曾历经困苦磨难,却从未屈服,彼此声援支持。疫情再次证明了各国尤其是中美应在全球公共卫生等领域开展合作,要摒弃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偏见,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诚如王毅外长在慕尼黑所言,这次疫情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各国命运休戚与共,紧密相连。加强全球治理,增进国际协调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号召各国超越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共同呵护好人类赖以居住的星球,共同建设好荣损与共的地球村。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病毒没有国界,人类必须团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新冠疫情有可能成为大流行疾病的“决定性的节点”,各国应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偏见,通力开展国际防疫合作,既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