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母爱究竟是无私的还是自私的?为何?

平民看法


首先必须肯定母爱是无私的。大家只需要想一下妇女在怀孕时辛苦不辛苦?妇女生孩子是不是撕心裂肺地疼?养孩孑辛苦不辛苦?这样辛苦,这样疼,但每个做母亲的仍旧义无反顾地怀孩子,生孩子,养孩子。

在养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食物短缺或条件欠佳,母亲宁可自已不吃或少吃也要让自已的孩子吃好吃饱。母亲给孩子做了好吃的或买了好吃的,孩子让母亲也吃一些,母亲总会说我不爱吃,或者我已吃过了。在孩子遇到危生命险时,只要可能,母亲宁愿牺牲自已,也要保全自已的孩子。

当母亲年老体弱,需要自己的孩子赡养她的时候,孩子没有孝心,不愿意赡养,对她恶言相向,最终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而母亲依旧选择原谅,用她的方式,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

请问,以上这些能不能体现母爱的无私?

当然,母爱也有自私的一面。在她年老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赡养她,是否是她的私心呢?母亲对孩子的慷慨无私,只是对自己的孩子,非亲生孩子则没那么幸运了。


可以不言


我觉得,母爱既是无私的,也是自私的。

说母爱无私,是因为很多母亲真的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

从怀孕开始,就是小心翼翼,只要是为了胎儿好的,什么都愿意承受,终于把宝宝安全地带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宁愿自己受苦受累。到孩子上学了,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就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能够更好些。

然而,母爱也有自私的一面。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见过太多的母亲,用“爱”的名义,把孩子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比如,有的母亲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让孩子替她完成,有的母亲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伤害到孩子,有的母亲甚至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纠缠在一起,让孩子无法自由发展,人生过得非常辛苦。

不过,我始终相信,母爱的原始本能是无私的,同时,母亲需要学习一些能力,才能保持这份无私不转化为自私。

个人浅见,欢迎拍砖。


心理学减重导师


01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我是和本老师,

一位有7年经验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也是一名管理学博士,

接触过上千名成功的企业家、管理者,

其中自然会有很多妈妈来咨询问题。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

母爱还是自私一点好。

无私是一种社会性要求,

而自私是每个人的人性。

和本老师不知道,

题主是以什么身份提问,

有可能是母亲,也有可能是孩子,

但是无论是那种,

我都希望你对母爱的认识是“自私”的。

为什么呢?

因为无私的爱是一种神化,

大多数人接受到的教育都是,

“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压抑。

还有两个被神化比较严重的职业,

教师——园丁,

医生——白衣天使。

2019年2月22日,

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共同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

这份报告从学术角度研究和分析了,

我国国民以及各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1994~2011年以来,

18年间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而且这种下降的趋势有一种加速的现象,

特别是在抑郁、焦虑、偏执等方面,

问题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变差趋势。

而研究发现我国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

同时与2011年相比,

2015年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呈现整体恶化的趋势。

这两个职业都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无私的职业,

但是妈妈因为非某个岗位,

所以很多人都忽视了这点。

和本老师之前也接到类似的案例,

一个单亲母亲总是无私奉献,

但是孩子却突然叛逆,

而且两个人都生活得很压抑。

02

早年因为丈夫出轨,

妻子接受不了,

离婚争取了孩子的抚养权,

从哪以后也没有再找过其他人。

前期摆摊卖早餐,

生意还算不错,

后来盘下了一间靠近学校的房子,

在楼下开起了一家早餐店,

生活才渐渐开始好转。

早年间不得不靠着外公外婆的接济,

可以说是艰难度日,

小时候的妈妈非常坚强,

那个时候她根本不知道,

养一个孩子有这么多开销。

奶水不够的时候,要买奶粉;

尿布得买纸尿布,

体检、疫苗、头疼发热更少不了。

在城市里生活,

租房更是一大笔开销,

没有人愿意和带着婴儿的人合租。

最困难的时候,

是孩子读幼儿园之前,

经济上并不充裕,

早上摆摊卖早餐,

下午去给别人刷盘子、打扫卫生,

晚上还得准备好早餐的物料。

而在精神上更是压抑,

你不能指望一个小孩子懂事,

一边可能客人催促着早餐,

他可能马上要迟到了;

而孩子在哭闹,

你不知道他是被虫子咬了,还是饿了?

03

后来孩子也很懂事,

上了幼儿园之后就没怎么给母亲闹事,

在事业上母亲有了喘息的机会。

那个时候房价算不上贵,

靠着摆摊和打零工的钱,

又和兄弟姐妹借了一部分钱,

贷款买了一套房子。

为了这栋房子,

她欠下不少钱,

不过日子却是一点点好起来了。

孩子也很争气,

理解母亲生活不易,

上学一直很刻苦用功,

一路考上了重点大学,

可是这个时候矛盾就出来了。

亲子之间的争吵渐渐变动,

孩子抱怨母亲神经太过紧张,

而妈妈觉得孩子不懂得感恩。

拿一件很小的事情来说,

母子之间会因为做菜方式的问题而争吵,

母亲做料理的手艺其实还不错,

但是总是优先营养第一位,

导致很多菜都太清汤寡水。

儿子在这么方面都颇有抱怨,

和母亲沟通这件事情,

母亲就说自己有多不容易,

怎么辛苦把孩子拉扯大的,

自己辛辛苦苦做饭,

怎么长大了以后,

一点都不体谅母亲的良苦用心。

吓得儿子赶快闭嘴,

不敢再多说,

可是母亲做的饭,

实在让他难以下嘴,

而且母亲经常一做就是一大桌。

04

这只是一件很小事情,

但是可以反应出问题的本质,

儿子对料理不满,

但是因为母亲的多年努力,

自己心生愧疚了,

即使不愿意,

还是选择乖乖屈服。

生活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

你觉得长期以往孩子不出问题吗?

那么问题的根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就是【无私】。

当我们要求母亲无私的时候,

其实就是在告诉她,

“你作为母亲,就应该任劳任怨!”

但是母亲肯定内心也压抑很多情绪,

肯定有时也老不乐意,

只不过被【无私】压了下去。

而在吃饭这件小事,

你就会发现,

母亲又把【无私】传递给了儿子,

让儿子重新体会到了母亲的无奈、痛苦,

并且会持续下去。

为什么说无私不好,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亲子之间爱表达的方式,

就变成了【牺牲】,

母亲对儿子说了很多自己的牺牲,

潜台词就是,

“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以此来爱你,

你现在也应该牺牲自己,来成全我!”

和本老师不是赞美自私的爱,

但是无私的爱太过容易用牺牲来表达,

而至少自私的爱更轻松一下,

起码不违背自己的人性,

“我就是为了自己,你爱吃不吃,

这个菜你要是觉得难吃就自己做去!”

希望和本老师的回答能给你幸福,

和本老师会更有动力回答你的问题,

当然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

可以在评论、私信留言,

和本老师会抽选部分普遍性的问题,

给予专业回答。


和本博士积极智慧


什么是爱?爱是为别人着想,当他人开心幸福,自己就开心幸福。这样的爱,是无私的爱。

你的母亲爱你时,是她开心了,你才开心?还是你开心了,她才开心?

据我的经验来看,是后者,母爱是自私的!不你是未成年还是已成年,你目前开心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你的表现让她满足了,如果没有让他满足,那么她会以爱的名义说你不孝顺。

当你没按照她的要求找工作,她会不开心;

当你没按照她的要求结婚,她会不开心:

当你没让她早点做奶奶,她会不开心,

当你没像某某家的孩子一样让她有面子,她会不开心;

她只会问你结果,不会关心你没有顺她意的原因,也不会问自己做得对不对,

因为子女听从父母,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她认为这是爱,理所当然的,

但这种爱充满了自私感,情感纽带让这种爱天生就带自私感,

再加上中华传统孝道美德的影响,自私的爱变得非常有价值,

可是这真的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因为爱绑架了独立而自由的灵魂,

我们因为被世俗束缚,忘记了本我,只好继续走前人铺设好的路,

去孝顺你的母亲,因为她爱你,不管是不是自私的。





山长笔记


所有的爱的形式所共要素有: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母爱亦如此。就母爱的本质来说,母爱是无条件的。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一个母亲都能做到无私。因而,有的人能够体会到无私的母爱,有的人未必能体会到无私的母爱。那些从来没能体会到来自于自己的母亲那种无私的爱时,会开始怀疑,母爱不是无私的吗,可是为什么我却有不一样的感觉……

既然没有体会到无私的母爱,又怎么知道母爱是无私的呢?是不是很值得思考。原因是——文化和教育。仔细想想,从小到大,媒体、电视、报纸、新闻,等等,是不是都在宣扬无私的母爱,各种有关无私的母爱的正面事件被各种报道,偶尔有那么几个负面的报道,大众对于那样的母亲也是各种指责和唾弃。所以,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一种理念,那就是,母爱是无私的。很少去想过自己的母亲是不是一个无私的母亲,或者说去想过自己作为一个母亲,是不是做到了无私。因为我们从内心深处相信,母爱是无私的,也认同母爱就该是无私的。甚至我们潜意识里觉得每个母亲都是如此。

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母爱是无私的。却不是每个母亲都能做到。或者说,每个母亲能做到的程度不同。另外,对于母爱(这里尤其指对于自己的母亲给予的爱)是无私还是自私的判断还和孩子的主观期待有关。当孩子对母爱的期待比较高,甚至超出了一个母亲的能力时,孩子可能会容易觉得母亲是自私的。相反,则更容易认为母亲是无私的。

母爱究竟是无私的还是自私的,我选择相信母爱是无私的。也希望自己日后能够真正做到给予孩子无私的爱。


小马遇冰河


母爱究竟是自私还是无私,我觉得自私的成分多一点。

不说抱孩子跳楼跳河这种,拿着孩子当报复的工具,就是普通的母亲,对孩子爱的成分有一半的自私。

这一半的自私表现在,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比如自己想当妈妈了,就把他生出来,不管条件够不够,孩子生出来遭罪不遭罪。比如电影(何以为家)中,母亲一连生了十几个孩子,他们直管生,不管养,孩子生出来就跟动物一样长大。

另外是,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从小就粗暴对待孩子,大了要求他考自己想考的志愿,从事自己想要的工作,找自己看上的配偶。当然这一切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如果孩子不从,或者没有按照大人想的过来,会从小以教育的名义遭受打骂羞辱,这种阴影将伴随孩子一生。

总之,世上所有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所有的母爱里自私和无私的成分同时存在,无非是占的比例不同。


看剧说情感


既然谈到母爱这个问题,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肯定是无私的,作为一个母亲再苦再累,自己不吃不喝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任何时候孩子都比自己重要,生怕孩子饿着冻着,含在口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时时刻刻都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挂念着,除了母亲,谁能这样照顾孩子,关心孩子,所以说母爱是无私的。


老王1440659


我觉得母爱不能单一说是自私,还是无私。母爱是天性,是二者的集合。在怀孕前,女性首先追求愉悦感,满足感。玩腻了,又想体验怀孕生孩子的过程。生下后,又心痛,又爱怜,感觉很珍贵。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活肉,是多么的神奇,更是小生命有活力,有表情。从单一的性满足过度到了养宠物,在养这个小宠物的同时,也博得自己欢心。更重要的一点是,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了下去。因此,也很想知道孩子长大后是个什么样子。于是就无微不至的照顾,关怀,甚至可以舍去性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人不可避免的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自己未实现的心愿,让孩子完成。孩子不听话,就说是叛逆。长大后娶了媳妇,又怕和媳妇亲近,冷落了自己。自己老了又怕孩子不孝,不养活。女人的付出与期待值是成正比。因此,母爱的尽心奉献中,也夹杂着自私的成分。我个人看法而已。


天兰兰海蓝蓝104824041


那得看母亲是什么样的人了。

大家可能都觉得母亲这个角色就注定了应该是一切为了孩子的。

可是现实生活中,你们难道没有遇到那种,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实则把孩子当私人物品控制的妈妈?这种妈妈,不许孩子有哪怕一点点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吃喝拉撒,学习交友,恋爱婚姻,样样都得听妈的。

如果母亲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母亲给他的爱都是为了让孩子勇敢的成为他自己,那这份爱就是无私的。如果母亲把孩子当自己的附属品,那给的爱越多,我怕孩子越负担不起吧。


大药丸子小七


母爱无私,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