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汽協建議“國六”標準緩行,疫情下“庫存國五”面臨新挑戰

撰文丨孫濤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衝刺之年。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冬今春的汽車市場明顯受累,今年一二月份國內汽車銷量驟降。除了對產銷產生影響外,疫情管制也拖延了汽車產業的正常運行,國六標準的實施便是其中的一項。

有消息稱,中汽協已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推遲實施國六標準,給車企清空此前庫存、上市新產品提供更充足的空間。事實證明,帶著減排治霾重任的國六標準,已成車市“晴雨表”。商家已經提前半年去庫存,不少國五車已批量低價流向偏遠市場,為國六上線全面清場。

從北京、上海等試點城市已經宣佈提前進入國六B時代;西安、河南、海南等地城市也緊隨其後,加快政策推行,從執行力度來看,國六車已經加快腳步進場,國五車雖然還能暢通無阻,但伸展空間顯然已經開始逼仄。

中汽協建議“國六”標準緩行,疫情下“庫存國五”面臨新挑戰

隨著“國六”標準推行,“國五”新車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面臨無法上戶掛牌,被迫遠走他鄉找市場

中汽協建議“國六”標準緩行,疫情下“庫存國五”面臨新挑戰

NO.1

“國六”能否緩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針對近期熱傳的“國六排放或將全國範圍內推遲實施”的“小道消息”,2月21日回覆媒體稱:協會確實向相關部門提交了推遲全國範圍內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建議,但國家相關部門還在開會研究此事,是否採納暫未可知,最終結果還要看官方發佈。

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總局分別於2016年12月23日、2018年6月22日發佈國六時間表:《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重型柴油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自2019年7月1日起實施。

其中對輕型汽車設置國六A和國六B兩個標準。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銷售和註冊登記的輕型汽車應符合國六A標準,2023年符合國六B標準。

2018年7月3日,國務院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從2019年7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汙染嚴重的重點區域和珠三角地區、成渝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據統計,截止去年7月1日,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廣東省、江蘇省、四川省、河南省、河北省等共計十五個省市已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解釋說,此次提出推遲全國範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建議,主要是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受疫情影響,車企此前的庫存能不能在實施國六排放標準之前消化掉;另一方面是由於新的國六排放標準涉及顆粒物排放限值,這就要求新車需要去做這方面的檢測驗證,目前復工復產還未完全恢復正常,希望能通過適當延遲實施給車企更多時間。

作為北上廣深津五大國六B試點城市之一的北京,疫情防控並未影響到國六步伐的向前推進。2020年2月13日,《北京市汙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正式發佈,提出在“推進移動源低排放化”治理環節,繼續聚焦重型柴油車,堅持“換、限、查、管”並舉,力爭實現全市交通領域汙染物排放總量比2017年減少30%。按照要求,新車全面實施國六(B)排放標準,在用車加快電動化,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40萬輛左右;嚴格執行國三標準柴油貨車全市域限行、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區等政策;全年完成150萬輛次以上重型柴油車檢查,精準入戶檢查重型柴油車,強化自備油庫油品質量執法並溯源查處;做好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宣貫實施工作;逐步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規範化管理。

北京市此前規定,自2019年7月1日起,所有重型燃氣車以及公交和環衛重型柴油車執行“國六B”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輕型汽油車和重型柴油車執行“國六B”標準。

“國六”另一個試點省份廣東,省政府在2月1日印發《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推動有條件的地市出臺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深圳市日前出臺新規,明確“2019年8月7日以後上牌的新能源汽車不再給予深圳市購置補貼”。

北京和西安的輕型汽車經銷商向大白財經觀察坦言,可以看出,國家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推行“國六”標準的決心並未受到疫情影響。雖然中汽協推遲國六在全國推行的建議尚未得到回覆,但經銷商最擔心的事,2023年1月1日強制實施的“國六B”排放標準會不會也提前來到。

中汽協建議“國六”標準緩行,疫情下“庫存國五”面臨新挑戰

NO.2

“不留情面”的新標準

中汽協建議“國六”標準緩行,疫情下“庫存國五”面臨新挑戰

許多國五新車淪落到“二手車”市場,成為新寵

去年車市流年不利,整體呈現下探行情,同時受貿易戰、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多重因素影響,車企普遍承壓加劇。去冬今春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生產、銷售的停產停工更使得車企“雪上加霜”,年前銷售旺季也因疫情管控而錯失良機。

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中汽協認為,目前疫情影響還未完全在1月份數據中體現,未來幾個月內,疫情將對汽車產銷產生更大影響。

乘聯會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乘用車市場銷售169.9萬輛,同比下滑21.5%,環比下降20.8%,市場增速是近5年來的最低數值。2月上半月(2月1-16日),國內乘用車廠家零售銷量同比大跌92%,跌幅創歷史最高紀錄。乘聯會表示,目前看2月廠家銷量將大幅低於預期,同比下滑估計在70%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本次疫情對汽車行業的生產、銷售都已造成負面影響,車企延期復工、大部分經銷商則基本處於閉店休假狀態,商家難以在國六標準實施之日前消化現有庫存的產品和零部件,進而延緩新產品上市時間。同時,檢測機構、試驗場復工時間一再延後,也延長了企業產品認證週期。

業內人士指出,“國六A”相當於“國五”與“國六”的過渡階段,而“國六B”是真正“國六”排放標準。“國六A”階段的排放標準基本與“國五”相同,僅僅是取了“國五”排放要求中最嚴值。

2023年1月1日強制實施的“國六B”排放標準,其他氣體的排放標準比“國六A”嚴了幾乎一倍,相比“國五”則更顯得“不留情面”。最明顯的則是柴油車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的變化:“國五”的標準為180mg/km,“國六B”則是35mg/km,甚至不到前者的20%。除此之外,“國六”額外增加了N2O的排放限值。

在2月20日商務部召開的網上發佈會上,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商務部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的重要決策部署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精神,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

同時,商務部還將鼓勵各地根據形勢變化,因地制宜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舉措,促進汽車消費。

在此之前,佛山市已出臺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成為2020年首個推出汽車消費鼓勵政策的城市。提出對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的消費者,給予2000元-5000元的資金補助,自2020年3月1日實施,有效期1年。

中汽協建議“國六”標準緩行,疫情下“庫存國五”面臨新挑戰

NO.3

“國五”車路在何方

中汽協建議“國六”標準緩行,疫情下“庫存國五”面臨新挑戰

中國的汽車消費日趨成熟,面對“國五”、“國六”的性價比,消費者的選擇趨於理性和實用

去年5月20日,陝西要求自7月1日起,關中地區的8個市區銷售和註冊登記的輕型汽車和公交、郵政、環衛等城市用途重型汽車應符合國六A標準。

知情人士告訴大白財經觀察,其實西安市在5月底之前,國五車掛牌子就很困難了。4S店聞訊紛紛打出低價促銷的牌子清庫存,大量國五車轉移到尚未推行國六A標準的陝南、陝北地區,銷售、上牌後,車主再辦理車輛平移手續,輾轉回到西安市。一位車管所工作人員表示,去年有一段時間相關業務就很多,這顯然是一個政策漏洞。

銷售人員回憶道,“當時是保本銷售;廠家每輛車補貼3000元要求甩貨,擔心國五車積壓影響國六新車上市”;“國產車和合資車通過低價促銷後,目前幾乎已經清零了;庫存的還有少量歐版、中東版、加拿大版的原裝進口車沒有降價,主要銷售對象是堅信品牌的忠實客戶。”銷售人員直言:“目前市場上的車型起碼也是國六A標準,比如寶馬等品牌可能已經是國六B在銷售了。”

一位二手車經銷商告訴大白財經觀察,去年五月開始,北上廣的國五二手車平均降價兩萬元向外脫手,大的肇事車、進水車、火燒車更是賣出“白菜價”,也未必能找到買主。二手車行紛紛盯上4S店來撿漏,4S店為了清庫存也是眼睜睜地被割肉。

“裸車19萬的帕薩特,在二手車市場不到9萬就能提車;60萬的沃爾沃被砸價到30萬;2012年的140多萬的路虎,20萬元都能拿到;2016年的一款7萬元的現代,4.6萬元就能批發過來,二手車已經掉到2.7萬元。”這位陝北籍的二手車經銷商表示,自己手裡有不少國五新車和二手車,都是當“接盤俠”的收穫。自己也在密切關注國六政策推行進度,擔心砸在手裡,或者轉移戰場到更偏僻的地市。

“國五車便宜但油耗大,在二手車市場能撿到便宜,就值得入手;國六雖然貴了幾萬元,但是環保省油,審車也沒有後顧之憂,還是新車首選。”不少消費者承認購車前一直在權衡兩種車型的性價比和國五車的此後幾年的審車、維修的代價。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低價促銷和跨區域銷售,面對國六政策的“碾壓”,商家也沒有坐以待斃,一些汽車廠家會集中地將國五車型集體回收,在三元催化器上實施改造,對ECO進行刷新升級後,再將符合國六A標準的車輛再次進行出售。但是距離2023年國六B的全國推行,真正國六的到來只有三年時間。企業已經上馬國六生產線,不少家庭面臨升級換車。隨著國三退出歷史舞臺,國五勢必是下一個淘汰對象。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表示:多個省市已經在2019年7月1日實施了國六排放標準。汽車排放標準從國五升級到國六的目的是環保,提升人民的生活健康,這和當前疫情防控之下,全國人民第一訴求--健康是一致的。同時,國六排放標準在全國多省市已經落地半年多,技術已不是問題,應該讓剩餘省市的人民也能享受更高質量的汽車產品。於2020年7月1日在剩餘省市實施國六標準的計劃早已公佈,相信廠家早已做好了準備。疫情下的汽車產業面臨極大的挑戰,但當前第一大挑戰是企業恢復到正常的經營狀態。各方應集中精力解決復工問題,物流問題,經銷店的正常運營問題。

中汽協建議“國六”標準緩行,疫情下“庫存國五”面臨新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