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最近在家闲得长毛,我开始琢磨,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有时候一句话里加上两个字,就能起到扭转乾坤,画风突变的效果。

比如“对不起”加两个字变成“对三,要不起!

比如“神仙水”加两字变成“神仙矿泉水”。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但对于妈妈们来说,有两个字那是自带高光滤镜,有天生的吸睛能力,那就是“儿童”。

比如说一瓶酸奶,很是平平无奇,一旦叫成“儿童酸奶”,你的心头立马就会涌上一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奶就在冰柜最深处”的惊喜感。

除此之外,还有儿童酱油、儿童果汁、儿童奶酪等等,仿佛有了“儿童”二字冠名,那就象征着更好、更健康、更营养

但事实上,如果不好好甄别,随意购买所谓的“儿童食品”,很容易误交各种智商税。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今儿我就带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年,我们被套路过的“儿童食品”

01儿童酸奶

市面上卖的儿童酸奶那是琳琅满目、花里胡哨,让人的钱包应接不暇。

购买时,想蛇皮走位避开各种坑,下面这3句话一定要牢记于心。

天涯何处无芳草,千万别选乳饮料。

酸奶,酸奶,你好歹得有奶吧?但像下图中的这种饮品,含量最多的是水,第二多的是白砂糖,这不就是一瓶“糖水”吗?

要是这“糖水”能约等于酸奶,那我就能约等于范冰冰。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春花秋月何时了,少来点糖好不好。

食物中额外加的糖被称为“空白能量”,就是那种它到底有啥用呢?想来想去大脑一片空白的能量。

孩子摄入过多的糖没啥好处,还会有肥胖和龋齿的风险。

大家在购买酸奶时要多注意成分表中的蔗糖、白砂糖、麦芽糖、半乳糖、乳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蜂蜜等,有这些成分的,尽量不选。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碧玉妆成一树高,添加剂能少则少。

关于添加剂的知识太复杂了,解释起来比解二元二次方程都难。

我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越少越好。像这种添加剂多的恨不得写篇小作文的,捂紧钱包头也不回,赶紧走。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答案▼

配料表第一位要是生牛乳,而不是复原乳、全脂或脱脂乳粉。

蛋白质含量。根据国标,纯酸奶蛋白质含量至少要2.9g/100g风味酸奶则是2.3g/100g

尽量无糖少糖,添加剂越少越好。

02儿童酱油

我们都知道,小宝宝是不能吃盐的,但很多老人又认为孩子不吃盐没力气。

所谓“时势造英雄,顺势造酱油。”于是乎,一些打着“低盐低钠”名号的儿童酱油应运而生。

看似完美解决了隔代育儿的矛盾,但事实真的这么美好吗?

当然不是!

这些儿童酱油根本就是“不听曲子听评书——说的比唱的好听。”

不能给孩子吃盐,其实是为了控制钠的摄入。盐里含钠,酱油里的钠照样不少

下图是我找的某儿童酱油的成分表,里面含的钠甚至比普通酱油都高。

请问这是什么迷惑行为大赏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大家看看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每天所需的钠含量,根本经不住这么造啊!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根据我国规定,每10g或10ml酱油中的钠含量必须小于12mg才能成为“低盐低钠”,而且国家也没有“儿童酱油”的相关产品标准,都是商家的噱头。

加盐的正确姿势

1岁以内的宝宝,不需要加任何调味品,盐、酱油、糖统统不需要。

1岁以上也不建议加太多的盐,食物中的钠就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

2岁以上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饭,但仍要清淡。

03儿童奶酪

奶酪含钙量非常喜人,远超过牛奶,可以说是“一块更比两杯强,补钙中的王中王。”

宝宝满1岁就可以少量地尝试奶酪了。看到这儿请你们控制住自己上扬的嘴角,就算奶酪含钙高,孩子钙质的摄入也不能完全靠它,每天吃20~30g即可。

因为它的饱和脂肪酸也高,吃多了容易胖!胖!胖!

在购买奶酪时也别看见写着“儿童”俩字儿就走不动道儿,像下面这几种奶酪,直接pass。

再制干酪,pass!

再制干酪是以天然奶酪为基础,进行二次加工,加入乳化剂、防腐剂、食用香精等制成,口味更好,但添加剂也更多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高钠陷阱,pass!

左图这个干酪乍一看只含210mg的钠,感觉也不多啊,但大家仔细看,它是按照每份28g算的,并不是按照常规的100g计算的。

如果换算成100g,它的钠含量可是高达750mg!

对于这种商家我只想说:“怎么,欺负我数学不好?”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添加剂太多,pass!

添加剂还是那一条,越少越好。我们家老人曾经一度认为成分表越长说明加的东西越多,营养越丰富。

万万不可啊,这种想法可太危险了!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选奶酪的正确姿势

选天然奶酪,主要成分是牛乳、羊乳等,而不是干酪。

高钙低钠,配料表越短越好。

04儿童果汁

家里有个不爱吃水果的娃,那是谁痛谁知道啊!

所以儿童果汁的诞生也算是猛往妈妈们软肋上戳了,即不用每天绞尽脑汁“逼迫”孩子吃水果,还不担心孩子营养缺乏,堪称完美。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美国儿科学会(AAP)提出:

果汁无法给1岁以下

的孩子提供更多特殊的营养价值,反而会增加肥胖和龋齿的风险不建议纳入饮食

1岁以上的孩子,也不建议多喝果汁,因为果汁所提供营养物质远不及新鲜水果。

哪怕是自己榨的果汁,虽然足够安全放心,但因为含糖量高,纤维素含量少,也远不如直接啃着吃水果来得好。

而那些市售的“儿童果汁”,更是有严格的“鄙视链”。

NO.1最顶层:100%果汁和纯果汁

虽然比不上鲜榨的好,但好歹除了水和某种水果的浓缩汁之外,没添加其他的。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NO.2不上不下:果汁饮料

这种饮料比上面的纯果汁要差点儿,一般是在果汁或浓缩果汁的基础上加了水、白砂糖和添加剂调制而成。

其中果汁含量达到10%才能叫做“果汁饮料”。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NO.3最底层:果味饮料

这种饮料就是用糖和各种添加剂调制而成,基本上不含果汁。说白了就是“调味添加剂饮品”。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喝果汁的正确姿势

1岁以下要吃新鲜水果,不要喝果汁。

1岁以上要少量喝,可以喝自己榨的果汁或市售的100%果汁/纯果汁,不建议喝果汁饮料或果味饮料。

05儿童奶粉伴侣

奶粉伴侣,站在商家的角度考虑,那就相当于咖啡里的奶球,饺子里的醋,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我去超市见过类似的产品,有主要成分是葡萄糖的,也有添加了钙铁锌,恨不得加个元素周期表进去的。

据说加了这个奶粉伴侣就能使配方粉营养更丰富,能助孩子消化,还能缓解便秘等等。

这些“儿童食品”一口都别给娃吃!都是智商税

别看它说的挺天花乱坠,事实上,配方粉喂养的宝宝根本用不到这个东西。

配方粉中的各种营养素是按照孩子不同阶段生长发育所需进行严格配比的,自己随意加所谓的奶粉伴侣,很容易导致营养素摄入过量,对孩子生长发育不利。

配方粉和咖啡不一样,可别自己DIY。

专属秘籍

不看,不买,不喝。

拒绝三连。

好了,关于儿童食品常见的几大套路我就和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是不是掐指一算,又省了不少钱呢?

已经不小心掉坑的家长也别太沮丧,就当为科普事业投资了,欢迎你们在评论区里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啊不是,是长长姿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