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库克如何看待中国疫情逐步缓解对苹果未来业务的影响?

cnBeta


在这之前,苹果也曾发出了“预警信号”,表示其新财季的营收预期“可能无法实现”。库克甚至直言,新冠状病毒的影响让苹果公司恢复正常状态的速度比预期的要慢。

2月2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称,由于疫情的影响,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可能最高同比下滑超30%。

上述报道源自瑞银的一份数据,报告中指出,疫情影响了苹果的供应链,而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相比其他手机厂商而言,苹果跟华为、OPPO和vivo一样,在中国市场也是非常依赖线下渠道,但疫情让线下销售基本停滞。

报告中还提到,富士康等代工厂正在努力恢复产能,不过进展并不算特别理想,预计最理想的情况是,4月底或5月初完全恢复正常,这基本上不会对iPhone 12有太大的影响,不过对低价新iPhone的产能有一定的影响。

之前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曾在报告中指出,郑州富士康是iPhone最重要的生产据点,主要负责生产iPhone 11系列、iPhone SE2等,疫情将导致苹果新产品生产、交付延迟并对iPhone的销售构成影响,预计2020年Q1的iPhone出货量将下降10%。

上周有外媒援引苹果内部消息人士的说法,疫情让富士康等代工厂产能受限,苹果不得不推迟低价iPhone的发布会,原计划该机是在下月发布(之前传闻发布时间是3月31日,发售时间是4月3日),而现在推迟后重新发布时间还没有最终确定。

其实在这之前,苹果也在近日发出了“预警信号”,表示其新财季的营收预期“可能无法实现”。库克甚至直言,新冠状病毒的影响让苹果公司恢复正常状态的速度比预期的要慢。

目前,苹果在中国市场的42家实体门店正在逐步恢复营业,以减缓销售受阻的情况。业内分析师指出,苹果未来的在华销售情况依然“难以预测”。不过,苹果似乎并未停下加码中国市场的脚步。

相较于苹果来说,疫情对安卓手机厂商造成的影响更大,特别是对安卓手机的一季度业绩、半导体和面板厂商的二季度业绩将有明显影响。手机品牌方面,华为受到疫情影响最大,而小米由于线上销售占比较高且依托海外销售有望提升份额。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IDC相继给出的报告也都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将面临同比约40%的大幅下滑。而在三月内,如果疫情得到稳定控制,整体市场将会逐渐进入恢复期,但仍难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报告中还指出,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产品节奏回归正轨后市场需求开始释放,第二季度及下半年,市场有望出现回弹, 2020全年,预估国内手机市场将出现约4%的同比下滑。


努力奋斗拼搏进取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周五提前录制的一个访谈节目中说,他对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中国受到控制持乐观态度,并且各家工厂正在逐渐复工。在与EdFarm合作于阿拉巴马州推出AR民权教育计划后,库克接受了福克斯商业网络主持人Susan Li 的采访,后者问及新型冠状病毒对该公司业务的影响。

“在我看来,中国正在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您可以看到每天数字都在下降,所以我对此非常乐观-在供应商方面,我们有供应商-您知道,iPhone的零件来自世界各地,我们有从美国来的关键部件,我们的部分零件来自中国,等等等等,”库克说道。“当您查看在中国制造的零件时,我们已经重新开设了工厂,因此工厂正在努力准备开放的条件,他们正在复工。这都在逐步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是因为第三阶段恢复正常,我们处于斜坡模式的第三阶段。”

在预计于2月28日播出的采访中,库克将讨论Ed Farm计划。其他主题包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进一步讨论,该病毒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2月18日发布的苹果的销售预期修订。

由于中国的需求影响以及较慢的制造业增长速度,苹果为第二季度营收提供了广泛的波动指导。苹果此前曾预计该季度的营收将在630亿美元至670亿美元之间,其范围超出了正常范围,以应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但苹果拒绝提供新的预测范围。

苹果已经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中国重开了大约一半的零售店,但限制了进入这些零售店的顾客数量。苹果代工厂富士康向工人支付额外的费用以返回工厂,目前尚不清楚工厂可以提供多少产能。


cnBeta


据外媒报道,受供应链运转限制,原本定于2月底的低价版iPhone大规模生产计划,可能要推迟到3月份,原本定于下月发布低价版iPhone(正式名称预计是iPhone9)的计划也可能延后,也就是说,疫情可能会影响到苹果的春季发布会。这对于苹果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原本苹果手机的销量就已经在下滑,去年靠降价拉升了一些,但苹果手机依然受到销售疲软、创新不足的质疑。此次危机过后,苹果能否能够重新给人惊喜?

2月18日,苹果公司发布了最新的第二财季(截至3月)的财务业绩指引,其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预计将无法实现这一财季的营收目标。

苹果曾在1月底发布的第一财季报告中预测,该公司第二财季营收将在630亿至670亿美元之间,预计当季营收将迎来8.5%-15.5%的同比增长,而现在,苹果公司预计,当季营收将在624亿美元左右。

苹果发布声明时正逢美国股市总统日假期,周二恢复交易后,当日常规交易中苹果股价下跌了近2%,截止2月18日收盘,跌幅为1.83%,收319.00美元。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苹果在给投资人的一份声明中提到,“中国各地开始复工,但恢复正常状态的速度比预期的要慢,全球iPhone的供应将暂时受到限制,供应短缺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公司的全球收入。”

声明还指出,苹果产品在中国的需求受到抑制,中国所有公司商店及其许多合作伙伴商店都已关闭,仍在营业的商店客流量很低。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发布报告称,受此疫情影响,苹果已经下调2020第一季度iPhone的出货量,下调额大约为10%,苹果2020第一季度iPhone出货量将仅为3600–4000万部。

对于此次危机,苹果方面表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关心员工、供应链伙伴、客户们的健康与安全。苹果是强大的,目前业务受到的损害只是暂时的。”

近年来,苹果的上游产业不断向中国大陆集中,2019年,在苹果供应链的807家工厂中,383家设在大陆。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告诉连线Insight,苹果对生产保密程度很高,生产线无法灵活调动,因此很难临时更换其他的供应商生产。

据外媒报道,受供应链运转限制,原本定于2月底的低价版iPhone大规模生产计划,可能要推迟到3月份,原本定于下月发布低价版iPhone(正式名称预计是iPhone9)的计划也可能延后,也就是说,疫情可能会影响到苹果的春季发布会。这对于苹果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原本苹果手机的销量就已经在下滑,去年靠降价拉升了一些,但苹果手机依然受到销售疲软、创新不足的质疑。此次危机过后,苹果能否能够重新给人惊喜?

1零售店关闭,消费者需求降低

受疫情影响,苹果零售店一度关停,直到现在也未完全恢复。

2月1日,苹果公司宣布临时关闭中国大陆所有直营店直至2月9日。直到上周,部分Apple Store零售店才开始陆续恢复营业。

苹果官方Apple Store门店信息显示,截至2月18日,苹果在中国大陆的42家门店中,仍然关闭的有35家,开店的只有7家,其中部分门店的营业时间调整为11:00-18:00。营业门店数量少,且营业时间大幅度缩短。

对此,苹果公司表示,“门店关闭以及随后的限时营业导致顾客流量大大减少。”

零售店的关闭无疑会影响iPhone在国内的销售,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消费者对苹果手机产品的需求在降低。

“在2020年第一季度,苹果XR和苹果11这两个新品的热销周期已经过去了,消费者对它的兴趣并不大。”孙燕飚说。

他同时提到,国内手机市场统一了快速迭代打法,即使不能保证每次新品手机的创新,也至少会在营销手段等方面推陈出新,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也导致了整个手机市场的热销周期越来越短。

过去几年,苹果手机从一开始长达一年的热销时间缩短到6个月、再到现在的3个月,基本和国内手机厂商在同一水平线。

每年春季,手机厂商们都会开新品发布会,以拉动一波销量。但今年3月份举行的苹果发布会,受疫情影响很可能延后。

郭明錤曾提到,苹果新产品做出的关键设计决策,包括产品蓝图与关键规格,需要苹果与供应商之间非常紧密合作以确保新产品设计符合苹果的测试与量产标准。疫情可能影响苹果员工到中国的出差,进而影响新产品开发时程。

消费者的需求降低,也源于近几年苹果手机相较于国内手机厂商不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苹果手机主要采取三种价格策略:超高定价发售,维持苹果手机高端的定位;层级定价,比如2018年发布的最高配512GiphoneXS Max售价是12799元,最低配64G的iphoneXR售价6499元,通过拉大价格幅度,帮助苹果手机在高端市场与中低端市场同时参与竞争;通过主动降价,占领低端市场的份额。

苹果曾在国内手机市场销量排名中跌落到前五之外。据IDC数据,2018年全年销售前五位OPPO 、vivo、荣耀、小米和华为,其中OPPO的销量为7894万台。苹果以3632万台的销量无缘前五。

直到2019年,苹果的销量才有所回升。这很大程度上是苹果的降价措施起了效果。

2019年初,苹果公司对2018年发售的iphoneXS、iphoneXS Max、iphoneXR三款手机降价,是历史上苹果手机的首次主动降价,降价后销量回升,价格策略发挥作用。《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报告》提到,排名第一的为三星,其出货量为2亿9650万台;排名第二的是国内手机巨头华为,其出货量为2亿3850万台;苹果位居第三,其出货量为1亿9620万台;而小米、OPPO、vivo则分别位居第四、五、六名。

在没有新品迭代的情况下,由于成本较高,苹果旧款手机降价空间有限。而目前,与苹果手机定位、价格类似的手机产品已经非常丰富。

孙燕飚提到,华为mate30、小米10以及OPPO、vivo推出的5G手机都会成为苹果的替代品,“这些产品都是新品,就变成了新品打苹果旧品的情况,这样的话,苹果在中国区的线下渠道是很尴尬的,一定要出新品才能挽救这个市场。”

他还提到,这次疫情发生后,导致消费者无法正常上班,薪资受到影响,购买能力也会相应的下降,这对手机这类生活消费品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零售店的关停是无奈之举,如果苹果新品迟迟无法发布、生产能力无法恢复,最本质的产品需求没有解决,零售店就算开门了,也会面临销售惨淡的结局。

2代工厂复工难

对于苹果而言,供应链和生产能力的恢复难度依旧很大。

苹果公司在声明中提到,尽管苹果公司的iPhone生产合作伙伴位于湖北省外,且所有这些工厂都已经重新开工,但开工速度比预期的要慢。

苹果此时披露的供应短缺问题,是过去半个月挣扎后的结果。

富士康是苹果主要的生产商,每年新款iPhone手机都主要由其生产。此前有媒体报道,苹果计划在2020年上半年推出的廉价替代款机型iPhone9的生产、2020年新iPhone的设计与开发,分别由富士康郑州工厂和深圳工厂负责。

富士康曾预计中国大陆地区工厂会在2月10日全面复工。除中国外,富士康在越南、印度和墨西哥都有代工厂,同时还有备选方案,应对特殊情况,因此疫情对iPhone生产影响很小。

但随着疫情的持续,政策管控趋严,政府对企业、社区等进行封闭式管理,而后富士康不得不更改口径,其大部分工厂要到本月底才能恢复运营。

目前富士康已经开始组织复工,2月16日,郑州富士康已经向河南非郑州地区的员工发送返厂通知,并要求这些返厂员工进行7天隔离,同时大规模招聘手机组装的普工。但复工员工比例也许无法达到预期,且富士康的部分生产线还会用于口罩生产,满足员工防疫需要。

等到2月底,富士康的复产时间已经比原定计划推迟了一个多月。

在中国受疫情严重影响时,苹果是否能依靠其它国家的供应链?孙燕飚认为,这种替代难度较高,“今天的手机供应链,已经形成了大者恒大的局面,想要再去寻找达到规模化、低成本、标准品三个要求的其它供应商很难。”

当下,中国不仅是苹果在美国以外最重要的市场,也已经成为苹果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制造地。

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大量来自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芯片、其他配件涌入,并在中国完成组装,成品设备发往世界各地。苹果的生产模式正是将不同供应商处采购的零部件和材料运到中国的组装厂进行组装和分销。

中国供应链已经成为苹果公司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中国大陆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中原地区等地逐渐形成了苹果供应商分支的集聚区域,呈现出零部件生产的区域分工特征。

不仅是苹果公司的供应商集中在中国,向其提供包括芯片、玻璃、铝制外壳、电缆、电路板等配件,组装工厂也在不断增加比重,苹果公司的数据显示,仅富士康一家(在中国内地)的代工厂数量便从2015年的19家增加到了2019年的29家。和硕联合的代工厂数量则从8间增长至12间。

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决定了这场疫情对苹果公司的影响和其应对的难度。

3苹果面临的危机不只是疫情

由于疫情的影响,中国手机行业第一季度的销量将深受影响。

近期,行业研究机构Counterpoint表示,已经将疫情期间中国线下智能手机销量预期下调50%,将第一季整体销量预期下调20%,而IDC的报告则指出,整个第一季度,中国国内市场预计遭遇30%以上的同比下滑幅度。

孙燕飚提到,因为疫情的影响,中国手机市场会出现6000万部的库存,“原本消化6000万部的库存,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但是在线下渠道堵塞、整个中国区消费力降低的情况下,这6000万部库存在今年第二季度想要消化完是比较困难的。”

中国是苹果极为重要的市场,Canalys发布的报告称,去年Q4,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达到1010万部,2019年,苹果在中国卖出了2750万部手机。

2019年Q4,各手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图源Canalys

Counterpoint发布的报告称,疫情使苹果iPhone销量减少超100万部。

为了应对危机,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回应CNBC的询问提到,公司已经在采取措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其中包括与其他零部件厂商洽谈,填补中国厂商推迟复工造成的零部件供应不足。

疫情确实对苹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苹果面临的危机不止于此。

2007年,苹果发布了第一台iPhone手机,宣告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触屏技术因它而广为人知,可以说,人们对它的期待一直很高。

早期苹果手机的创新具有引领性,比如指纹识别、Siri语音助手等功能的推出。

但这几年,苹果手机在创新上一直没能给人太大的惊喜。

外观上的微调、双卡双待等国内手机早就有过的功能并不能拉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更为尴尬的是,在国产手机使劲浑身解数研发新花样的情况下,苹果手机却慢了。类似全面屏、屏下指纹、后置三摄等创新,中国手机厂商都早于苹果推出,在中国手机品牌快速进步的时候,苹果手机推出的产品给不了人们新鲜感。

“高科技智能终端企业,一定要处于科技领先的地位,这样才能树立品牌的含金量。但是2016年开始,苹果几次想要通过科技创新树立行业领先地位都没有成功。比如它推出的压力触控和人脸识别,两者都没能成为行业争相效仿的对象,因此无法激起消费者的购买动力。它对人脸识别的坚持,甚至让它在全面屏时代处于落后状态。”孙燕飚告诉连线Insight。

除了功能上的创新,苹果在5G上的迟缓,也可能让它错过这个黄金机遇。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无论是5G的基础建设,还是手机厂商的尝试,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国内的消费者对于5G手机的期待也十分强烈。

在去年的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小米、OPPO纷纷展示了5G手机,三星也在大会前夕发布了配备5G模式的新产品,在这一轮热潮中,没有苹果的影子。

彭博援引无线行业顾问Chetan Sharma表示,如果到2020年苹果还没有5G手机,那么可能会影响到苹果的市场份额,而这一影响不仅是在美国,还会在其他市场。

“在3G出来前,苹果已经推出苹果一代,3G时代来临后,苹果的创新性完全超越全球其他品牌,它的应用创新和生态链打造,领先其他手机至少8年,而在4G时代,苹果又是最早进入的手机品牌,再次领先。但5G时代,在国内手机厂商都在布局的时候,苹果手机不仅仅是技术落后,还处于市场落后的状态。”孙燕飚分析。

此次疫情对于苹果来说是危机,但也可能是机会。受到疫情影响,国内手机厂商的5G手机可能会延后推出,国内的5G基站建设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这将减少苹果公司在5G手机研发上与其他厂商的时间差。

毋庸置疑的是,苹果依然是一个营收能力很强的公司。在库克在任的这些年里,苹果的收入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在2018年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到万亿美元的公司。

今年1月29日,苹果公司发布2020财年第一季度(2019年10月1日—12月31日)业绩,营收为918.19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为222.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纪录,其中,iPhone仍然是支柱业务,净营收达559.5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占到了公司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波销量的提升,主要是靠苹果手机降价策略推动的。这个策略只能解一时之渴,最重要的还是靠创新拉动销量。今年,苹果公司将推出5款新的iPhone机型,这次,苹果能带给消费者新的惊喜吗?






TY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让苹果也坐不住了。

2 月 17 日,苹果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针对投资者的季度业绩指引,表示由于当前疫情的影响,中国的复工将无法在 2 月 10 日如期进行,比苹果官方预期的更为缓慢。

由此,苹果表示,将无法实现此前制定的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的季度营收目标——此前,苹果曾经预测该公司在 2020 第一季度的营收将达到 630 亿至 670 亿美元。

苹果还宣布:为了抗击疫情,苹果将此前宣布的捐款增加了一倍以上。

疫情来临,苹果也被裹挟其中

由于与中国的密切关联,苹果从一开始就无法置身疫情之外。

1 月 25 日,在疫情爆发、武汉宣布封城数天之后,苹果 CEO Tim Cook 在 Twitter 上表示: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们正在庆祝农历新年的时候,我们向被冠状病毒影响的人们送去爱心和支持——他同时还宣布将向中国进行捐赠,但具体数额并没有公布。

由此,苹果成为首个在疫情中宣布捐赠的外国科技公司。

当然,由于疫情的蔓延,如同众多中国本土企业一样,苹果在中国的零售业务在这个春节也受到严重影响。

2 月 1 日,苹果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共卫生与预防的考虑,即日起至 2 月 9 日 24 时,中国大陆所有 Apple Store(零售店)临时关闭,呼叫中心和办公场所也关闭。

2 月 8 日,苹果又发布了一份声明称,苹果公司在中国的办公场所和客服中心在 2 月 10 日当周恢复运转;但同时苹果的零售店依旧延期开放,恢复运营时间待定。

到了 2 月 13 日,苹果官网显示,位于北京的官方零售店将在 2 月 14 日重新开张,营业时间为 11 时到 18 时,与之前正常营业时间相比大幅缩短——目前,官网显示的这一营业时间已经持续至 2 月 24 日。

与此同时,在北京之外,苹果在其他城市的官方零售店显示依然处于关闭状态。

当然,在容易发生感染的实体零售店关闭的同时,苹果依旧没有停止线上商店的零售工作,第三方网上商店也在继续售卖。

但实际上,Apple Store 起到的不仅仅是零售作用,也有产品展示和售后服务的作用,因此可以想见其对消费者的影响。

1 月 29 日,来自天风国际的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在其《肺炎疫情对 Apple 供应端和需求端的潜在风险之情境分析》中认为,iPhone 和其他 Apple 产品需求可能会因消费者信心下滑而低于预期。

郭明錤还认为,人们为了防止感染肺炎而佩戴口罩,这将造成 Face ID 无法运作而不利于使用体验——因此若肺炎疫情在近期没能够得到改善,可能会对既有 iOS 的用户体验有负面影响。

到了 2 月 2 日,郭明錤再次发布报告,宣布下调其对 2020 年 Q1 的 iPhone 出货量预期约 10%,也就是 3600 至 4000万部,而 2019 年 Q1 同比为 3800 万部。

而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 和 IDC 发布的预测报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在 2020 年第一季度下滑 30%,苹果作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一员,自然要不可避免地裹挟其中。

复工延迟,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市场

对于苹果来说,疫情冲击的不仅仅是消费端,更是供应端。

实际上,中国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消费市场,同时也承载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制造产业链——按照 Strategy Analytics 的说法,全球 70% 的智能手机都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

因此,疫情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智能手机的供应链和制造产能;由于隔离或旅行限制而导致工厂的开工延误,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暂时的劳动力供应短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苹果的产品供应不可能不受影响。

实际上,按照郭明錤的报告内容,苹果供应链的全球生产据点约 50% 都在中国,因此疫情可能会让预计在 2020 年量产的新产品的供货商面临因开工时间延后,而且会面临缺工造成的潜在量产风险——这对苹果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雷锋网注意到,受到疫情的影响,包括富士康在内的苹果代工商原本定在 2 月 10 日复工,后来又延迟至 2 月 17 日;作为 iPhone 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代工商的复工是 iPhone 供应链恢复的最大关键。

以富士康为例,尽管目前富士康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复工,但产能却处于低负荷状态——2 月 13 日,有郑州富士康(作为 iPhone 最重要的生产据点)的当地居民表示,目前整个厂区的行政、车间工人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不到两千人——而在 2019 年这个数字一度接近 20 万。

另据外媒报道称,富士康计划在 2 月底前恢复其在中国大陆 50% 的生产,并计划 3 月份恢复其在中国大陆 80% 的生产。

正如苹果所言:

全球范围内的 iPhone 供应将受到暂时限制。尽管我们的 iPhone 制造合作伙伴站点位于湖北省以外,并且所有这些设施都已重新开放,但它们的扩张速度却比我们预期的要慢。

雷锋网了解到,实际上,复工延迟对苹果目前的产品销售已经造成显著影响。

比如,苹果中国官网 AirPods Pro 的预计发货时间已经显示为 4 周左右。据日经新闻报道,苹果 AirPods Pro 的三大主要供应商在春节后暂时关闭,这可能导致原本就供货紧张的 AirPods Pro 更缺货,生产商的原料储备基本是两周,供货继续紧张。

另外,除了现有正在销售的设备,苹果正在研发中的新设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包括苹果将在今年春季发布的新品和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新品。

按照郭明錤的说法,苹果将在上半年发布新产品中做出关键设计决策,包括产品蓝图和关键规格,但是这需要苹果与供货商之间的紧密合作,以确保产品设计负责苹果的测试和量产标准——但疫情会导致苹果员工来中国出差受到影响,可能会影响新品的开发过程。

可见,疫情对苹果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

雷锋网总结

当然,即便短期内有影响,在长期范围内,苹果也有理由保持乐观。

毕竟,正如苹果在官网所言,它从根本上是强大的,而疫情对当前业务的这种破坏只是暂时的。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苹果供应链的相关企业在复工方面进一步得到进展,而中国用户的消费热情也会在疫情结束之后得到释放。

最后来个小调查:这个春节,你购买苹果产品了吗?






万柏林微生活


2月28日,蒂姆·库克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一个活动上,向美国媒体Fox谈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苹果业务的影响。疫情好转,对事态最终恢复正常保持了乐观的态度。

已经重新开放了中国工厂。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它们已经重新开放,产量也在恢复中,



處女泉


苹果CEO库克日前发表了自己对疫情以及疫情对苹果公司业务造成多大影响的见解,并且对疫情控制持有乐观态度。

库克说:“在我看来,中国正在控制住这种冠状病毒,你看看这些数字正一天一天的降下来。”

他说:“你知道,iPhone是建立在世界各地的,我们的部件有来自美国也有来自中国等等,所以在中国供应商方面我们保持乐观。”

他说:“当你看到在中国生产的零件时,你会发现,我们已经重新开放了工厂,所以这些工厂正在努力创造条件,让它们重新开工。他们也在恢复中,所以我认为这是恢复正常的第三个阶段。”

库克还对冠状病毒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病毒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2月18日发布的苹果销售预期修正。

由于中国的需求受到影响,加上制造业增速低于预期,苹果对第二财季收益给出了一个大范围的指引。苹果此前预计本季度的收入在630亿至670亿美元之间,由于疫情爆发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一范围超出了正常范围,但苹果拒绝提供新的预测范围。

苹果公司已经在中国重新开放了大约一半的零售店,开放时间有限,同时限制进入商店的顾客数量。

苹果公司的装配商富士康正在支付工人额外的工资让他们返回工厂,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工厂能提供多少产能。





上海华少哥


很荣幸能够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与想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让苹果也坐不住了。

2 月 17 日,苹果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针对投资者的季度业绩指引,表示由于当前疫情的影响,中国的复工将无法在 2 月 10 日如期进行,比苹果官方预期的更为缓慢。

由此,苹果表示,将无法实现此前制定的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的季度营收目标——此前,苹果曾经预测该公司在 2020 第一季度的营收将达到 630 亿至 670 亿美元。

苹果还宣布:为了抗击疫情,苹果将此前宣布的捐款增加了一倍以上。

疫情来临,苹果也被裹挟其中

由于与中国的密切关联,苹果从一开始就无法置身疫情之外。

1 月 25 日,在疫情爆发、武汉宣布封城数天之后,苹果 CEO Tim Cook 在 Twitter 上表示: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们正在庆祝农历新年的时候,我们向被冠状病毒影响的人们送去爱心和支持——他同时还宣布将向中国进行捐赠,但具体数额并没有公布。

由此,苹果成为首个在疫情中宣布捐赠的外国科技公司。

当然,由于疫情的蔓延,如同众多中国本土企业一样,苹果在中国的零售业务在这个春节也受到严重影响。

2 月 1 日,苹果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共卫生与预防的考虑,即日起至 2 月 9 日 24 时,中国大陆所有 Apple Store(零售店)临时关闭,呼叫中心和办公场所也关闭。

2 月 8 日,苹果又发布了一份声明称,苹果公司在中国的办公场所和客服中心在 2 月 10 日当周恢复运转;但同时苹果的零售店依旧延期开放,恢复运营时间待定。

到了 2 月 13 日,苹果官网显示,位于北京的官方零售店将在 2 月 14 日重新开张,营业时间为 11 时到 18 时,与之前正常营业时间相比大幅缩短——目前,官网显示的这一营业时间已经持续至 2 月 24 日。

与此同时,在北京之外,苹果在其他城市的官方零售店显示依然处于关闭状态。

当然,在容易发生感染的实体零售店关闭的同时,苹果依旧没有停止线上商店的零售工作,第三方网上商店也在继续售卖。

但实际上,Apple Store 起到的不仅仅是零售作用,也有产品展示和售后服务的作用,因此可以想见其对消费者的影响。

1 月 29 日,来自天风国际的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在其《肺炎疫情对 Apple 供应端和需求端的潜在风险之情境分析》中认为,iPhone 和其他 Apple 产品需求可能会因消费者信心下滑而低于预期。

郭明錤还认为,人们为了防止感染肺炎而佩戴口罩,这将造成 Face ID 无法运作而不利于使用体验——因此若肺炎疫情在近期没能够得到改善,可能会对既有 iOS 的用户体验有负面影响。

到了 2 月 2 日,郭明錤再次发布报告,宣布下调其对 2020 年 Q1 的 iPhone 出货量预期约 10%,也就是 3600 至 4000万部,而 2019 年 Q1 同比为 3800 万部。

而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 和 IDC 发布的预测报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在 2020 年第一季度下滑 30%,苹果作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一员,自然要不可避免地裹挟其中。

复工延迟,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市场

对于苹果来说,疫情冲击的不仅仅是消费端,更是供应端。

实际上,中国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消费市场,同时也承载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制造产业链——按照 Strategy Analytics 的说法,全球 70% 的智能手机都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

因此,疫情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智能手机的供应链和制造产能;由于隔离或旅行限制而导致工厂的开工延误,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暂时的劳动力供应短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苹果的产品供应不可能不受影响。

实际上,按照郭明錤的报告内容,苹果供应链的全球生产据点约 50% 都在中国,因此疫情可能会让预计在 2020 年量产的新产品的供货商面临因开工时间延后,而且会面临缺工造成的潜在量产风险——这对苹果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雷锋网注意到,受到疫情的影响,包括富士康在内的苹果代工商原本定在 2 月 10 日复工,后来又延迟至 2 月 17 日;作为 iPhone 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代工商的复工是 iPhone 供应链恢复的最大关键。

以富士康为例,尽管目前富士康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复工,但产能却处于低负荷状态——2 月 13 日,有郑州富士康(作为 iPhone 最重要的生产据点)的当地居民表示,目前整个厂区的行政、车间工人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不到两千人——而在 2019 年这个数字一度接近 20 万。

另据外媒报道称,富士康计划在 2 月底前恢复其在中国大陆 50% 的生产,并计划 3 月份恢复其在中国大陆 80% 的生产。

正如苹果所言:

全球范围内的 iPhone 供应将受到暂时限制。尽管我们的 iPhone 制造合作伙伴站点位于湖北省以外,并且所有这些设施都已重新开放,但它们的扩张速度却比我们预期的要慢。

雷锋网了解到,实际上,复工延迟对苹果目前的产品销售已经造成显著影响。

比如,苹果中国官网 AirPods Pro 的预计发货时间已经显示为 4 周左右。据日经新闻报道,苹果 AirPods Pro 的三大主要供应商在春节后暂时关闭,这可能导致原本就供货紧张的 AirPods Pro 更缺货,生产商的原料储备基本是两周,供货继续紧张。

另外,除了现有正在销售的设备,苹果正在研发中的新设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包括苹果将在今年春季发布的新品和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新品。

按照郭明錤的说法,苹果将在上半年发布新产品中做出关键设计决策,包括产品蓝图和关键规格,但是这需要苹果与供货商之间的紧密合作,以确保产品设计负责苹果的测试和量产标准——但疫情会导致苹果员工来中国出差受到影响,可能会影响新品的开发过程。

可见,疫情对苹果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

雷锋网总结

当然,即便短期内有影响,在长期范围内,苹果也有理由保持乐观。

毕竟,正如苹果在官网所言,它从根本上是强大的,而疫情对当前业务的这种破坏只是暂时的。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苹果供应链的相关企业在复工方面进一步得到进展,而中国用户的消费热情也会在疫情结束之后得到释放。

关于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都是我个人的想法与观点,在这里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好身体,同时也祝大家在自媒体行业有一个好的发展,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十四月


疫情对苹果一季度的财报影响比较大,随着我国的疫情逐渐的控制,各地的苹果代工厂也都在复工,第二季度的营收会有一个明显的复苏。


农村恒哥


库克在备忘录中表示,中国的办公室和客服中心已经复工,我们的专卖店在开始恢复营业,但我们恢复正常状态的速度低于原来的预期。除中国市场外,迄今为止,我们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相当强劲,符合我们的预期。就基本面而言,苹果业务相当强劲,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暂时的。


丶锦绣前程


他包括所有企业更该担心全世界范围之内的疫情发展情况,在中国已经得到控制,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中国能做到的这样。另外,病毒虽然在我国武汉爆发,但根源却是未知,所以往下去真的很难说,会不会国外会更严重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