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實體企業如何控制資金?


實體企業如何控制資金?


實體企業如何控制資金?

要麼做連鎖,要麼被連鎖,大家好,我是連鎖大亨。

本文綱要:

1、疫情之下,連鎖企業如何迅速建立線上管理?

2、重中之重的資金控制如何進行流程設計?

3、細化了的流程如何落地為互聯網軟件操作?

4、應急之需的資金控制如何升級為連鎖企業組織能力的進化?

在疫情下,希望能給各位實體人帶來一些感悟。

一、線上辦公邏輯

大年三十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中,一聲霹靂晴天,上不了班,只能在家辦公,線上辦公大家都不會。到現在疫情依然不明朗了,企業需要生存,還是要工作,線上辦公到底要怎麼弄呢?

我們建立標準,那怎麼看的呢?

第一個維度,有沒數據附加值

第二個維度,能幫我們幹嘛,幫我們直接增收嗎?

我們總歸要知道他的目的性。從這兩個分類來看,給出四種類型的線上辦公的方式:

1、互動:找到人,聽到聲,看到影,比方說電話、微信、釘釘、QQ等,都是能實現最基本的互動能力的。

2、審批:一來一往,比如說請老闆支付10萬塊錢,老闆批了,你找出納的時候要有證據,證明老闆確實同意了的,所以需要通過郵件並轉發。

3、流程式軟件:一家企業需要採購、籤合同、寫申請等等,紙質傳達很慢,如果有個軟件協助,做起來就會很流暢。

4、運營決策系統:能讓所有的流程在上面飛奔,但是他們之間是協同的,是配合型的,最終的目的是實現企業的經營指標。

我們的基調是什麼呢?運營角色系統。我分享的四個工具,並不是每個企業馬上上線運用,IT挺貴的,我是建議不同階段上不同的東西。

實體企業如何控制資金?

二、資金控制

資金控制,兩個詞四個字,資金是多少,為什麼要控制,因為不夠。所以有限資金如何控制呢?

春節後有個著名的企業老闆在網絡上喊,我的資金只能支撐兩三個月了,首先還是為這個老闆感到高興,能支撐兩三個月真的很不錯了,作為一個流程安排者,我想把這個話細節一下:

1、為什麼是兩三個月呢,能不能用周和日的方式來說,不是可以省著點用嗎,顆粒度能不能增加點。如果說還有6周,或者還剩59天,這樣的數據是不是控制性更強。

2、整個公司還有三個月,如果公司賣6個產品,當我們賣a產品的話能扛多少天,賣b產品能抗多少天。

3、公司有很多部門、地域,資金流能不能按照部門來分。

在這個重壓之下,被迫要放棄某些部門、某些產品、某個地域的時候,如果資金流我知道顆粒度的情況下,我的決策是不是更精準呢?做悲情的決策,都要大量的感情在,希望我們所有角色都有80%理性的支撐,最後留20%感性。

這是在資金控制環節所要提出的業務目的的考量建議。

實體企業如何控制資金?

三、如何藉助IT運營企業

大家對IT的感受,花了不少錢,生了不少氣,業務和軟件不是一家人,沒有協同效應,上了多少個軟件,就有了多少個“信息孤島”,數據經常不及時,湊起來的數據經常發現有錯誤,CTO僱不起,僱得起也不會用,軟件供應商總是不說“人話”。

IT是好東西,儘管很貴,要保持警惕,要學會用,那面臨IT,我們需要怎樣的組織能力:

1、要有規劃的能力

要有一箇中長期的框架佈局,要有分步實施、從小到大滾雪球、什麼階段用多大軟件的預算。

我們要知道自己在什麼階段,用什麼東西,比如:幾十人的企業,只要軟件能互動、做審批、發通知等流程,用起來順暢,夠用就行;要是一兩個億的企業,一個簡陋的運營系統肯定就不行了;要是企業有上千人,有很大的銷售額,若沒有一個運營角色系統,通過數據輔助,那肯定不行。

2、要有流程控制的能力

要把業務分解到流程,通過流程定義對軟件的要求,要始終注意數據是打通的,軟件之間是協同的、整合的。

我們創始人、經營管理者要具體定義,做一個業務應該怎麼把它做好,自己帶頭做,做了之後,才會交給部下去做,才可以推廣和複製,才可以連鎖,我們要養成流程控制的習慣。

3、要有IT投資管理的能力

要控制自僱和外包的平衡,在可控的前提下儘可能外包,要注意自己是用軟件的公司,但不是做軟件的公司。之前也在逸馬平臺上分享的老總,講到,我們要使用軟件,但是不要變成做軟件的人,說的非常好。

4、要有監督和評測的能力

每季度要校正一次方向,校正要基於量化根據。現在大家都在用迭代這詞,我們要定期做評審,沒有一蹴而就的智慧,我們是不斷積累的智慧,教訓很快變成經驗

,這就是智慧。

四、案例解析

案例一:

一個後端的管理工具,這個工具是我做的,我們的開發中心在上海、蘇州,銷售團隊在東京,用的是日本人,日方到上海的出差,各種不方便,倒逼我們線上辦公,日本的商務習慣,不打電話,喜歡書面,可追溯可確認,因此我們編了一個小軟件跟日方溝通、開會。

怎麼開會,開會的流程是怎麼的?

1、發起,主持人

2、通知,不能用嗓子喊,需要用郵件

3、事先閱讀,開會很貴,都是管理層,開會是做決策的,要結論

4、開會

5、記錄,發起人擔任,會議結束後上傳至系統上,同步未參加的高管

實體企業如何控制資金?

這個看是很簡單,很刻板,但是給我們團隊帶來運氣。日本的業務,客戶經常變需求,員工不是每個日語都很好,所以跟日方開會,我們先把資料準備好,會後並且把會議記錄上傳,只要日方不說NO,我們就可以幹了。日方的軟件非常喜歡變更,只要他認可,付錢就沒問題。

因為我們什麼東西放在桌子上來說,並且有記錄的習慣,日本很信任,後來給我們收入增加了30%。

再後來因為SARS,我們只能線上聊,創業的時候三個人,一年80人,SARS結束後150人飛速發展;釣魚島事件,中日兩國政治關係,你來不了我也去不了,不依賴線下工作的方式,因為這個工具,別人做不了我就撿漏,還創造收益。

在這裡分享三句華為任正非先生的話:

1、流程是業務本身。

2、流程是業務最佳路徑的總結。

3、流程不僅是業務最佳路徑的總結,也包含了實現業務最佳路徑所應該具備的能力。

實體企業如何控制資金?

案例二,資金控制

兩年前,北京一家公司找我做資金控制的軟件,這家企業員工近500,收入6個億,每個月現金消耗4000萬,這個客戶有賬期的,做了項目之後,3個月付清,平均年增長率是20%。每個創始人都有同感,所以他希望資金控制。

我們先解讀他的痛點,1、老闆想隨時知道賬上有多少錢,2、實時掌握,錢還能用到哪一天。

經過雙方的溝通,我們形成了一套系統,假設部門經理,要求每週預測一次未來6個月資金流,收和支,包括客戶回款,這個軟件很容易,二三十分鐘。我們希望部門經理通過系統的訓練,資金控制變成習慣,警鐘長鳴。

實體企業如何控制資金?

上傳後,出納第二天上傳一下資金髮生值。這個數據在哪裡呢?在銀行的流水中,銀行軟件之外的一部分,只要出納把數據上傳,老闆第一時間知道賬上有多少錢,另外可以比對部門經理預測的靠譜嗎。

比較就會差值,我們全公司都養成這個習慣,讓我們的預測變得越來越準確,總經理就在系統的後面操控,瞭解整個公司的顆粒,知道每一天的資金承壓情況。

案例三:

7-11是一個著名的連鎖企業,1980年的時候還是一箇中小企業,2018年我參加了日本新零售企業的考察,其中一家就是7-11,在他們展廳中,看了鈴木敏先生寫的零售哲學這本書,以及1980年,超市條形碼全球首發,1990年,一臺臺式計算機售價人民幣2萬元,在那個年代,知道使用計算機是需要極大的魄力的,鈴木先生找了日本計算機供應商,沒人願意搭理他,後面終於遇到一家願意讓他試一試。

實體企業如何控制資金?

超市琳琅滿目,貨架是超市最重要的資源,貨架放一個東西要快速賣掉,是超市最關心的,如果賣不掉,你佔用了我的貨架,就浪費成本也沒收入,所以要加速流動。

鈴木先生知道,任何人工都沒意義,如果不使用計算機,小富即安是可以的,想做大是不可能的,越大越亂,是沼澤底。

上了計算機後,鈴木先生了解了後臺單品信息他幹什麼了呢?數據滾滾而來,今天三明治賣的多,明天多上點,這肯定不夠,通過賣三明治數據,發現多賣100個三明治就多賣10杯咖啡,那三明治和咖啡有銷售的連帶性。

後來鈴木先生把天氣的數據也導進計算機裡,經過後臺觀察,天氣好的時候,三明治賣的很好,因為出去玩的時候,攜帶三明治很方便。

鈴木先生觀察的任何細節都用“假設--執行--驗證--修正”邏輯反覆確認,通過數據不斷挖掘客戶未來的需求,這是我們所有經營者必須做的事。

那我們IT如何配套大數據:

1、收集數據

2、清洗數據,把不好的拿走

3、建模模型,看這些數據有沒有相關性

4、分析

5、建議

如果是IT用的好,它不是給你添亂,它是跟你的流程如影隨行,它是配套,它的助推。

企業創始人都是企業的駕駛艙,是領航者。你沒有駕駛艙,不然都不知道跟著誰飛,你控制,數據流是你的信息,把這些數據協同起來,你要有一個儀表盤,運營決策系統就是你的駕駛艙,前端為顧客服務,中後端為管理者服務,管理者使用終端,最終還是為顧客服務,一切為了增收,有了增收,才有控制成本,實現利潤的感覺。

素材:學到連鎖

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