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擔當!行動!惠州“最美逆行者”一如溫暖西湖水

<table> 擔當!行動!惠州“最美逆行者”一如溫暖西湖水

惠州市已經有多批次醫療隊馳援湖北。

/<table>

“我要見媽媽!”

2月12日晚,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感染病區外,一個約三歲的小男孩在不停地哭喊著要找他的護士媽媽。隔著隔離病房的窗戶,孩子的母親、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護士鍾淑娟看見這一情景,忍不住落了淚。她向窗外招了招手,壓住哽咽的聲音說:“對不起,兒子,媽媽還不能回家。”

不論是千里馳援湖北,還是在堅守在惠州的醫護人員,面對疫情和家庭,他們都一致毅然地作出了醫者的抉擇。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他們幾乎沒能與家人見上一面,每天裹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裡,任汗水浸透前胸後背,一如既往地“逆行”在隔離病區裡,與患者近距離接觸,與患者交心。別人避之不及的病毒,正是他們決心與之短兵相接的“對手”。他們明白,唯有戰勝疫情,包括自家在內的所有家庭才能真正團聚。

平安回家,我們等你!

緊急籌備 短短10天組建5個感染病區

得知惠州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時候,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鄭如添正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參加病例報告會議。那是1月19日上午,當時,深圳已發現首例確診病例。

接到電話後,鄭如添開始馬不停蹄地往醫院趕。曾經參與過2003年非典疑似病例、2015年全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徵患者兩次傳染病患救治工作的他,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職業敏感,他意識到,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同樣不容小覷。

“真正的戰爭開始了,大家要做好思想準備。”在當天中午緊急召開的疫情討論會上,他對同事們說,“應對疫情,我們任務是妥善救治所有患者,目標是醫務人員零感染。”

當務之急是保障患者的救治。1月19日下午,該院感染內科派出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接來了首例疑似患者,並安置在感染內科負壓病房,與此同時,醫院啟動了臨時負壓實驗室組建工作,並於1月20日凌晨3時完成組建,短短12個小時內,血氣分析、血常規、生化等診療必備的項目就得以開展起來了。

作為省級定點收治醫院,在惠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院動員,取消外出休假,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醫務人員紛紛主動請纓參戰,短短几天內,全院就有超過1600名醫護人員報名參加抗擊疫情第一預備隊。

收治首例確診患者翌日,該院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醫療救治、疫情防控、後勤保障、輿情應對4個專項工作組,醫療救治組由來自傳染病、呼吸、重症醫學、兒科、中醫科、醫學影像等相關專業的專家共同組建。其中,由惠州市防控新冠肺炎臨床診療專家組組長、市中心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林常青牽頭醫院臨床專家組,由市防控新冠肺炎臨床診療專家組副組長、市中心人民醫院ICU主任凌雲牽頭醫院重症患者救治專家組,加上護理部、醫學工程部、後勤保障部、院感部等部門密切配合,有條不紊地籌備各項醫療救治工作。

為避免交叉感染,更好地進行隔離與防護工作,場地資源的整合尤為重要。1月25日,通過對疫情動態的評估,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調整醫院隔離救治場所儲備應急預案,決定將總院院區部分病房調整用於收治疑似、確診病例,整合5個病區,一區主要用於收治確診和重症患者,二區、三區、四區主要用於輕症病例的隔離觀察治療,五區為兒童病區,主要收治14歲以下兒童病例。

1月26日,醫院再次制定相關專業臨時調整方案,啟動相關科室的搬遷和臨時安置工作,將相關科室臨時安置到醫院其他場地。當天就完成了感染科第二個病區場地準備和醫護團隊組建,當天開始收治疑似患者。

1月27日,在醫療救治組的組織協調下,完成了感染科第三個病區場地準備和醫護團隊組建,當天開始收治需要隔離觀察的發熱患者。

1月29日,感染科第五病區(兒童)開放,收治兒童隔離觀察病例。同時,第四病區的人員籌備和場地、物資均已準備就緒,隨時可開放收治相應病例。至此,在發現首例確診患者後的短短10天內,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組建了5個感染病區,為新冠肺炎疑似、確診患者的隔離和救治做好充足準備。

截至記者發稿前,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已啟用7個感染病區,共有1728名醫護人員報名加入抗疫預備隊。醫療救治組共計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投入專業技術人員593名,此外還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89名醫務人員加入,仍有一批醫務人員正嚴陣以待。

精心診療 中西醫結合 無一例輕症轉重症

1月28日,惠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傳出好消息——惠州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患者救治情況良好,符合出院標準,於當天下午痊癒出院。

患者易先生今年75歲,截至出院當天,他是惠州確診病例中年齡最大的患者,同時有糖尿病、心臟病等多種基礎疾病,曾一度出現重症症狀。

針對易先生的病情,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立即組織專家組進行會診,研判患者病情,制定治療方案。複查胸片發現患者雙側肺部炎症進一步增多,並伴缺氧表現,病情加重。於是立即予以抗感染、抗病毒等對症支持治療,並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徵。經多次專家會診指導和專業團隊精心治療護理,患者病情明顯好轉。按照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經專家組評估認為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院標準,予以出院。

出院並非終點。患者出院後,還需在指定場所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在此前後,醫院還有專門的護士對其進行回訪,疾控部門也會派出專業人員進行定期的核酸檢測,跟蹤患者出院後的身體情況。

截至2月25日零時,惠州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2例,治癒出院人數達49人,治癒出院比例達79%,其中,仍在院治療的確診病例中,重症病例降至1例。惠州市防控新冠肺炎臨床診療專家組組長、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和感染二區科主任林常青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了針對確診患者的救治經驗。

“目前惠州收治的62例確診患者大多數屬於輕症,入院時有4例是重症,已經出院1例,有2例轉為普通,還有1例病情穩定且稍有好轉。”林常青介紹,在具體病例的治療上,診療專家組針對持續發熱者、CT顯示有2個葉段以上的病灶、合併有多器官功能減退者、特殊人群,如有高血壓、糖尿病、COPD、高齡等4類患者進行嚴格把守,防止患者由輕症轉重症。此外,在重症患者的治療上,該院還有ICU團隊、中西醫結合、心理、院感、影像、藥學、檢驗實驗室等多學科團隊的及時介入,採用抗病毒治療、對症治療,包括呼吸支持、循環支持、提高免疫力等一系列的綜合診療手段,來加速患者的治癒。截至目前,惠州尚未出現輕症病例轉為重症病例或重症病例轉為危重症病例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該院診療組還採取包括中醫在內的綜合治療,比如對症治療、生命支持和服用中藥等綜合措施。“62例病人中,除孕婦和幼兒外,基本上都有中醫中藥介入。”林常青說。

據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惠州迅速組建疫情防控中醫專家會診小組,根據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的中醫治療方案,會診小組結合病因、病性、病位及嶺南地區的氣候特點,堅守中醫辨證施治原則及早介入。

惠州市中醫藥專家組對國家和省兩套中醫藥診療方案進行比對分析,將不同分型整合起來結合臨床服務,根據不同證型辯證施治,確診病例中藥湯劑使用者中有50%的病例症狀得到改善。此外,市中醫藥專家組結合本地區氣候飲食特點辯證施治,針對惠州地區溼氣較重的情況,中醫藥專家根據寒溼和溫溼等不同情況調整用藥,不僅根據病例個體情況,還依據個體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變化情況進行個性化辯證施治。

2月6日起,惠州在定點收治醫院全員中西醫會診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實行中西醫師臨床雙管制度,實現收治病例每日雙查房。通過中西醫師雙管理,每個確診病例除常規配備管床醫生外,還同時配備1名管床中醫師,每名管床中醫師監管病例數不得超過10人,管床中醫師能夠隨時查閱解病例所有救治情況。通過收治科室管床醫師和中醫科管床中醫師互相配合,在市中醫藥專家組每日到收治醫院巡診的指導下,實現比中西醫會診制度更好的臨床救治效果。

截至2月25日零時,惠州市累計62例確診病例中,中醫藥參與59例患者的診療工作,其中,1名重症病患在服用中藥湯劑後明顯好轉,得以轉離ICU病房。

全市動員 線上發熱門診、心理援助熱線開通

為減少發熱病人院內交叉感染風險,同時也減少非發熱人員到醫院路途中和到醫院後感染病毒的風險,從1月28日起,惠州多家醫院相繼宣佈調整專家專科門診開診時間,並推出互聯網醫院線上發熱門診,通過互聯網醫院平臺開通在線免費診療窗口,讓惠州發熱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診療服務。在惠州,這已經成為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的現實寫照。

其中,惠州市中醫醫院還開通“互聯網醫院”線上中藥處方開具和中藥快遞寄達服務功能,市民在線上問診後,可由醫生開具處方,通過快遞寄出,患者無需再到醫院取藥。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平臺新增慢性病相關專業線上專科門診,方便市民就醫諮詢,降低市民到醫院現場就診的感染風險。

疫情之下,焦慮、恐慌等心理問題顯現,從1月27日起,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開通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組建心理干預突擊隊,由30多名臨床心理科、精神科醫護人員及從事社會心理服務、社工服務的志願者全天24小時值守,為市民提供免費的心理諮詢電話服務。

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理健康體檢與調適科主任楊惠青介紹,該院原本就設有心理危機干預隊,團隊有20多人,面對此次疫情,又有10多名醫護人員和社工志願者主動增援,組建現在的心理干預突擊隊。

“突如其來的疫情可能會導致人的自我認知偏差。”楊惠青告訴記者,目前在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的來電求助中,有60%-70%與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有關,其中,約四成求助者出現焦慮和恐慌情緒,許多求助者會無意識地強化科普宣傳強調的清潔衛生,“有的人出現強迫症狀,無法控制自己不停地洗手,對家居環境過度消毒,一些人還出現睡眠障礙和軀體化症狀,覺得自己出現了類似新冠肺炎的相關症狀。”楊惠青說。

面對這些求助者,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理干預突擊隊在接通熱線電話後,一般會先對求助者做初步的心理評估,判斷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如果是輕度的焦慮,我們會教給他們一些調節方式,引導他們自己接受現實和調適心理;如果求助者的心理狀況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我們就會建議對方儘快前來就醫。”楊惠青說。

據楊惠青介紹,從2月18日起,該院還開通針對確診患者和家屬,以及醫務人員等一線抗疫人群的心理諮詢服務專線,截至2月24日晚,該院心理干預突擊隊已經累計接聽求助電話超過200次,其中一級人群來電求助近40次。

近日,惠州還編印了《惠州市抗擊新冠肺炎心理防護手冊》,根據不同人群心理狀態提出相應的心理防護和調適方法,首次印製1萬冊,免費派發給一線醫護人員及社區群眾。

“我們希望所有一線抗疫人員和市民都能正視並積極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況,有需要的時候,及時向我們尋求援助。”楊惠青說。

故事

馳援荊州醫護人員集體學方言

惠州護士:最難克服的是想家

接到支援湖北報名成功的通知時,惠州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隊員、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廖玲芳想的第一件事是剃頭。來到荊州以後,出於防護的需要,廖玲芳咬咬牙,請隊友幫忙剃成了寸頭。“剃了寸頭真的很方便,不用擔心沒有包住的毛髮露出來被汙染。”廖玲芳說。

壞處也並非沒有。自從2月11日來到荊州以後,廖玲芳只能通過視頻通話和家中的兩個孩子保持聯繫,然而,在見到她的寸頭後,女兒驚呆了:“這是什麼?”她年幼的兒子更是一反常態,“之前跟他視頻聊天,他會一直換著各種叫法不停喊‘媽咪’,那天突然不喊我了,最後只喊了一聲”。

說到家人,廖玲芳哽咽了,“我儘量剋制自己去想,一想到就會流眼淚”。

除了想家,第一天到病區上崗,廖玲芳還碰到各種困難。“好幾名年紀較大的患者講的普通話和我們的有點不一樣,有時候聽不懂。”讓廖玲芳沒有預料到自己碰到的第一個困難是方言。

幸運的是,她和隊友通過網絡查到專門為廣東支援荊州醫護人員編寫的《馳援湖北——普通話與荊州方言語言服務對照表》。從來到江陵的第一天起,他們就開始學起了方言。

“醫生,醫森;護士,護四;您,嫩嘎;自己,過冷……”,這一“方言寶典”成了廖玲芳和隊友平日裡除病歷外讀得最多的資料。在平時參與救治的過程中,碰上聽不懂的表述,他們也會和當地醫院搭班的護士請教。

按照規定,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隊員們不能聚在一起,每個人住的房間也是單間。於是,他們常常隔著幾米的距離,一起討論個別方言詞彙的讀法。有時還通過微信群發起語音聊天,一起在線上上起“荊州方言課”。

從培訓到正式上崗以來,廖玲芳慢慢適應了穿脫防護服。然而,有近視眼的她還是碰到了眼鏡和護目鏡起霧的難題。“起霧的時候真的看不清,很難受、很辛苦,給病人加藥的時候只能慢慢來。”廖玲芳說。

除了諸如此類的小狀況,支援荊州的這些天,廖玲芳感覺自己的狀態還算良好,“我感覺什麼困難都能克服,不過,想家這件事還是比較難。”廖玲芳說。

惠州醫生戰疫日記:

救治重症患者心理疏導很重要

截至2月23日24時,惠州確診病例中仍有1例重症病例。隔離病區裡,重症患者的救治情況如何,他們的心理狀態又是怎樣的?

近日,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瞿嶸分享了他的一線戰“疫”日記。那是他進駐感染科接管重症患者的第10天,他發現,重症病人除了呼吸困難,情緒也不穩定,比較焦慮和恐懼。“有些問題不及時答覆他們,他們容易心生疑慮,甚至睡不好覺,而影響治療。”瞿嶸在日記中寫道。

為了及時安撫,瞿嶸把3名重症患者添加為微信好友,隨時回答他們的疑問。他明白,救治患者不止是對病症的醫治,也要兼顧“醫心”,因此,每次查房時,他會竭力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取得他們的信任,更好地開展治療。

以下為瞿嶸的日記全文:2月12日,天氣晴。

今天是我們重症醫學科進駐感染科接管重症患者的第10天。早上7點半我來到科室,按常規先換好洗手衣和白大褂,8點鐘開始交接班,接著開完了上午幾個病人需要做的檢查醫囑後,馬上到規定區域更換三級防護裝備,準備進入隔離病房查房。

經過幾天的適應,對感染科的環境和流程已經比較熟悉了。我穿好防護設備,稍稍調整一下呼吸,便熟練地按照流程路線從緩衝區進入到汙染區的負壓病房。

我們分管的是幾個病情較重的重症患者。這類病人除了呼吸困難,還情緒不穩定,比較焦慮和恐懼。因此,每次查房還必須做好他們的心理疏導工作,以取得他們的信任,更好地進行治療。

今天查房的第一個病人是U1床,我們剛進去就看見她正在大發脾氣,抱怨護士天天給她抽血,不願配合護士工作。我們只好先給她耐心解釋每天抽血的原因。我們心平氣和的態度讓她的情緒慢慢得以平復,平靜地讓護士抽完血。我們給她問診查體時,也進行得非常順利。

第二名病人是U3床一名大叔,看上去文化素質較高,我們說什麼他都容易理解和接受,跟醫生護士配合得也很好,就是凡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已經住院10來天,病情有了明顯好轉,一見我們就問“什麼時候可以出院”,表現出對我們的極度信任。今天我們要給他複查新冠狀病毒核酸,他一聽說就非常主動地擺好姿勢,讓我輕輕地插入鼻咽拭子,幾次旋轉,我一氣呵成,取樣成功。他又問了許多關於核酸檢查轉陰後會不會再次感染之類的問題,我都給他作了一一解答,要不是我還有其他病人等候查房,也許一個上午都會被他纏住問個不停。

最後查房的是一名U5床的重症患者。這名患者前幾天病情有加重傾向,這兩天才穩定下來並逐漸好轉。雖然在呼吸溼化儀治療下氧飽和度能達到98%,但一下床上廁所血氧就會明顯下降。查房時,我建議給她留置尿管,以免反覆下床上廁所再導致缺氧。她很樂意地接受了我的建議,並誇獎我們替她想得周到。今天也是她複查新冠狀病毒核酸的時間,她配合我們完成了取材。看見她的氧合情況有好轉,我適當調整呼吸溼化儀的治療參數,囑咐她要加強營養,儘量避免脫離呼吸溼化儀,她連連答應好。看得出,她的心情真的很好。

結束了上午的查房,我和隨行醫生按照院感防控流程脫下隔離衣、防護服等防護裝備,瞬間感覺非常地輕鬆,而裡面的衣服也基本溼透了。

洗完澡回到辦公區,已經接近中午12點了。我抓緊時間調整完病人的治療方案,開好醫囑,匆匆吃完午間工作餐,趕緊休息了一會。一個盹的功夫,又打起精神,書寫上午的查房記錄,更新完成各種報表資料。這時手機上又顯示出我管的3名患者發來的微信,他們向我提出許多問題,我逐一給他們進行回覆。我知道,有些問題不及時答覆他們,他們容易心生疑慮,甚至睡不好覺,而影響治療。

交班時間到了。我例行向夜班同事交代完患者病情和注意事項後離開了科室,在濛濛的暮色中回到集體住宿地,結束了充實的一天。

此刻,不知道從千里之外到惠州來看望我的父母雙親是否已經吃過晚飯,真的,非常想念他們。

“她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

確診媽媽治癒出院,最感謝惠州“臨時媽媽”

“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隔離結束,去見我兩個可愛的孩子”。

2月19日,經過13天的治療,來自武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鄔某治癒出院,走出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感染病區大樓。兩天後,鄔某的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惠東縣巽寮灣密切接觸者隔離點收到了《解除醫學觀察告知書》。

鄔某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孩子,想要當面感謝照顧孩子的“臨時媽媽”。不過,由於治癒患者還需自我隔離14天,家人團圓的心願一時還無法實現。

確診後一度崩潰

鄔某是湖北武漢人,每年春節一家人都會找一個溫暖的地方過年。然而她沒想到,今年的巽寮灣之行如此特別。1月24日,鄔某一家六口在惠州會合的第二天,就收到巽寮管委會發放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居住的酒店也實施封閉化管理。

“本以為隔離14天就可以回到武漢家中,可是一切才剛剛開始。”鄔某說。

1月31日晚上,鄔某的爸爸因發燒被送往惠東縣人民醫院,2月4日即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2月6日,一家人包括鄔某在內的3名成人也被確診,只剩她的兩個女兒沒有“中招”。

進入惠州中心人民醫院隔離治療後,鄔某和她的母親、外婆住在一個病房,她的父親住在隔壁病房。鄔某說,入院第二天,她的心理防線就崩塌了,“我恐慌到無法冷靜,感到無法呼吸,打電話給醫生”。

“有我們在,你怕什麼?”即便有醫生的安慰,鄔某還是出現失眠的情況。對她來說,每天最難熬的就是時間。為了快點好起來,她努力多吃飯,讓心情放鬆。

可是,2月14日,鄔某還是徹底崩潰了。那天,她入院治療後第一次核酸檢測出結果了,仍未轉陰。期待落空,幾乎三天沒睡的她,開始失控,大喊大叫。

“你這麼年輕,一定會好的。”“你爸爸都出院了,你很快也可以出院的。”回想起來,鄔某由衷地感謝當時鼓勵自己的醫護人員。“雖然我沒有見過他們的臉,但沒有他們的悉心照顧,我們不可能好”。

最感謝“臨時媽媽”

“沒有她照顧我家小孩,我無法安心治療,就無法康復。她就是我的一輩子的好朋友。”鄔某說,她最感謝的人就是“臨時媽媽”馬小芬。

2月5日,鄔某在被送往醫院隔離治療前,在巽寮灣隔離酒店樓下匆匆和馬小芬見過一面,互留了微信。“後來,我才知道她叫馬小芬,家裡也有兩個小孩”。

馬小芬是巽寮管委會文化站站長,從2月5日起,她把兩個孩子安置到爺爺奶奶家,一直在照顧鄔某的女兒。

丈夫因公殉職後,馬小芬獨自撫養孩子,帶起別人家的娃也很有一套。白天,她陪著兩個孩子做遊戲,玩捉迷藏,玩累了就看看電視;晚上,她幫孩子洗澡,哄她們入睡。

“小芬有時比我更細心,對孩子很上心。”鄔某說,她們每天都會通過微信溝通,知道孩子過得很好,她就能安心養病了。

如今,鄔某和父親已經治癒出院,正在接受集中隔離。她希望可以儘快見到孩子,希望一家六口能在3月底真正團圓。

行動

惠州3批醫療隊76人馳援湖北

中醫下鄉推廣防疫藥方

2月15日,惠州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42人出征時,首批15名隊員已在武漢方艙醫院正式上崗,第二批19名隊員也陸續進入荊州市江陵縣人民醫院,支援當地患者的救治。

如今,惠州派出的3批醫療隊76人已經在湖北武漢市和荊州市全面參與救治,包括中醫在內的“惠州力量”,正在為更多的當地患者帶來治癒的希望。

主動擔起當地疑似病例篩查重任

鄉鎮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為此,隊長石喆建議到江陵縣各鄉鎮進行疑似病例的篩查。於是,從18日起,他帶著兩名醫療隊員,主動承擔起這項工作,馬不停蹄地奔走於江陵10個鄉鎮,完成所有基層衛生院疑似病例的篩查。

那兩天,每天早上8:30,石喆和兩名隊友早早出門。“希望能夠通過關口前移,最大限度做好當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石喆說。

在鄉鎮走訪篩查中,石喆發現,受當地條件所限,患者往往無法就地接受核酸檢測,於是,他建議當地對發熱患者、密切接觸的留觀人員等都做核酸檢測。同時,他還調查患者的治療、隔離情況,對於未被發現、症狀不夠典型的患者,石喆則帶隊為他們進行甄別篩查,防止遺漏。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馮小鵬也是醫療隊隊員之一,為更快地完成篩查任務,和時間賽跑,2月17日,他才在發熱門診值完24小時的班,第二天就跟著下鄉去了。

從“江陵1號方”到“江陵2號方”

2月20日,在結束前兩天馬不停蹄的奔波後,惠州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惠州市中醫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中醫師陳曉東還是早早起了床,準時參加江陵縣人民醫院的查房。

來到江陵縣的前三天,陳曉東就根據當地氣候、水土和飲食習慣等特性,結合臨床觀察,先後擬定出“江陵1號方”和“江陵2號方”,分別用於醫護人員的自我防疫和病人的救治。對此,陳曉東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連線採訪時,依然難掩興奮,“我們做到第1個24小時讓醫務工作者和就診百姓喝上‘江陵1號方’湯劑,在第3個24小時,讓所有新冠患者喝上‘江陵2號方’湯劑”。

陳曉東告訴記者,“江陵1號方”的主要功效是預防,通過扶正養陰和健脾,增強免疫力,“江陵2號方”則主要針對確診和疑似病人的治療。

在惠州派出的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中,來自惠州市中醫醫院的陳曉東、塗建龍和龍文3位醫生組成中醫專家組,他們也是惠州向湖北荊州派出的首批中醫治療力量。

抵達江陵後,中醫專家組把江陵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所有確診和疑似患者的病歷打印出來,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將每一份病例圖表化,設計一個“五線譜”,5條橫線分別代表溫度、時間、核酸檢測結果、CT檢查結果、白細胞數量情況。這樣一來,病人病情的變化就變得一目瞭然,更有效地用中醫中藥辯證治療。

2月15日那天,陳曉東終於如願進行第一次查房。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他與住院患者近距離接觸,為他們把脈,“戴著手套多多少少會有影響,但基礎的脈象還是能夠把出來”,比起感染風險,陳曉東更關心診治的準確性,“病人能早一天喝到中藥,解除痛苦,我就認為沒有白來了。”陳曉東說。

結束查房後,陳曉東立即開了中藥處方——“江陵2號方”,當天下午,所有的住院病人大多喝上了中藥湯劑,反饋良好。

作為篩查隊的其中一員,下鄉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則是把“江陵1號方”和“江陵2號方”向基層醫院普及。

每去一家鄉鎮衛生院,陳曉東都會捎上熬製打包好的“江陵1號”湯劑,向當地醫務人員推廣普及“江陵1號方”作為防疫中藥的作用。對於一些有煎藥房的醫療機構,陳曉東直接將方子交給醫院;沒有煎藥條件的,他則交代醫院相關負責人到江陵縣人民醫院取藥。“保證醫護人員沒有感染,才是保持戰鬥力的關鍵所在。”陳曉東說。

兩天走遍10個鄉鎮,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任務。為此,陳曉東和篩查隊員每天一大早就出門,馬不停蹄地趕往各家鄉鎮衛生院,顧不上中午的休息時間,只在午飯時才稍事停留。為了避免聚集,他們分散開站著,把盒飯放在車頭,就這麼站在路邊吃完了午飯。

根據廣東省醫療隊省對口支援領導小組指示,江陵縣重症患者均轉移到荊州市區集中治療,如今,留在江陵縣人民醫院的都是輕症患者,病區也進行重新整合分工,陳曉東所在的中醫專家組負責疑似患者的診治,“我希望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作用,能夠儘快讓這些疑似病人全部康復出院就更好了。”陳曉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